美章网 资料文库 诗歌的通俗化接受模式范文

诗歌的通俗化接受模式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诗歌的通俗化接受模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诗歌的通俗化接受模式

摘要:早逝的海子是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许多作品在被奉为经典的同时,也走向大众得到雅俗文化的共同认可。以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情况为研究对象,从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的社会时代原因和文学内在转型原因两大主要成因入手,深入探索海子诗歌的通俗化接受模式在网络世界消费文化语境中呈现出的不同风貌和特点显得尤为必要。而对于该接受模式的发展困境———误读的反思,则是当下学界应审慎对待的问题。

关键词: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

1989年3月26日,卧轨辞世的海子,是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谢冕曾在著作中毫不避讳地表达他对海子诗歌发展前途的忧惧。骆一禾也曾忧虑未来的读者可能无法接受认同海子的诗歌。可是在海子去世二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海子正逐渐成为一个民族性的诗人,他的诗歌正逐渐融入普通大众的生活。海子诗歌的接受过程,是一个从经典化到大众化的过程。学界内从来都不缺乏对海子诗歌经典化的研究,但对于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的研究存在大量空白区。基于此研究现状,本文从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成因出发,归纳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表现,希望对海子诗歌未来发展道路提供新思路。

一、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形成原因

(一)社会时代原因1.经济转型与政治需要。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中国社会整体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社会经济体制由原先的计划经济逐步转向为市场经济,商品意识、市场经济意识、消费意识等观念开始为人们所熟悉并接受。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和冲击,文学逐渐失去了中心话语权,开始呈现边缘化趋势,文学一步步走下理想的神坛,来到大众生活的身边,并与之相交融。“政治中心的解体导致文化中心的确立,而文化中心的解体又导致了文学的多元局面,最终多元的热点也在其继续的边缘延伸过程中自我消失,一步步在文坛失去了它昔日的高居社会中心的位置,也失去了它作为启蒙工具、精神武器的巨大社会功能,失去了大众的关注,失去了轰动的效应”[1]。文学话语权的边缘化使得部分知识分子们开始怀念80年代那个文学睥睨一切的年代,而海子的骤然离世以极为震惊的方式拒绝了90年代的商业化气息,与知识分子们以往对文学理想的执着与守望相呼应。如此,海子诗歌的关注度和热度有增无减。政治体制的演变对于文学发展同样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更要求稳定、积极、创新,在此宗旨下,海子诗歌中正能量的部分被广为传播,走入大众化视野,被市民阶层所接受、认可。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的传播过程中,人们更为认同的这是一首博爱、阳光、温暖的诗。但是这样的接受模式是已经被加工、被过滤后的通俗化接受模式。接受者往往受意识形态影响,只看到了诗中的温暖阳光,却忽略了其中的孤独凄凉。2.传媒技术发展。谈到通俗化,就不得不提到市场经济体制内迅猛发展扩张的现代传媒技术。文学的发展态势越来越多地受到此影响,而传媒技术又受政治意识形态和商品利润的驱动。现代传媒技术与读者也就是文学接受者是直接正面接触的,这也就使得文学发展态势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或者发展需求有了联系,海子诗歌有了市场价值,在通俗化接受模式下成为商品,出版社可以用,文艺青年可以用,网民可以用,公共空间可以用,房地产商业可以用,与大众生活密不可分。如百度贴吧有专门的“海子吧”,吧友互相分享推荐海子的诗歌,其中不乏颇有见解的诗歌短评。网站“句子迷”中就大量收录海子短篇抒情诗歌,以供网民阅读评论。近年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微博上有专门分享诗歌的公众号,引用海子短篇抒情诗并配上一幅图,转发量轻松上涨。特殊的社会时代背景推动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的发展,同时海子诗歌通俗化发展态势又潜在勾勒出了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特征。当然,这样情况下海子诗歌接受水平是参差不齐的,这也是通俗化接受模式形成的一个几乎必要的技术条件。可以说,是这个网络的时代,使得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有了形成的可能。

(二)文学内在原因1.经典诗歌大众化。海子诗歌二十多年的接受模式发展,是一个经典化和大众化相互循环、相伴相生的过程。拥有庞大并跨越多个阶层的读者群可以说是海子诗歌一直获得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读者群的庞大并照顾各个阶层的理解,其诗歌接受模式必然是趋于通俗化的。首先,海子的骤然离世使得海子诗歌有了传奇的外皮。这样的传奇人物无疑会引起接受者的极大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海子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情怀和纯文学理想色彩是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极为推崇的。于是一方面,海子诗歌经典化进程步伐加快;而另一方面,海子诗歌的通俗化接受模式也初见规模。其次,从海子诗歌的传播方式上看,海子诗歌的传播是从文化圈开始向社会辐射的。由骆一禾、西川等人整理出版的《海子诗全编》的问世,标志着海子正式走入大众视野。海子诗歌建立起了一座连接知识分子或者说精英阶层和普通读者间的沟通桥梁,在这样的心理期待下,在社会上海子诗歌也就越来越热门,其接受模式也就更趋向通俗化。再者,普通读者对海子诗歌中的某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时代情感体验更为敏感,此间的共鸣使得海子诗歌社会认可度愈发之高。最后,海子经典诗歌通俗化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入选语文教材。2000年,海子的诗歌《村庄》《秋》等被列入高中语文的课外阅读篇目;2001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该诗的入选一度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讨论。海子诗歌入选教材这一举措无疑进一步扩大了海子的读者群。但是青少年对于海子诗歌的理解还只能停留在较为粗浅的阶段,这是在海子诗歌经典化进程中又推进了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的发展。2.海子被“神话”。海子诗歌的传播与接受运营模式几乎创造了20世纪末的诗坛“神话”,然而海子“神话”的诞生是一种镜像生成,通俗来说,就是被“神话”,也就是学界内所说的被误读了的海子。在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的发展传播过程中,海子诗歌的内容、诗学理想和卧轨自杀,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镜像作用;加之海子诗歌的接受群体中,非专业读者群,特别是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左右的年轻人占较大比例,他们处在一个物质为上的精神时代、一个迷茫不定的时代,于是海子的诗歌给他们提供了心灵慰藉,在诗中找到各自的“镜像”,以弥补某种情怀和生活方式的缺失。而海子诗歌中最常用的意象,如“麦子”“少女”“马匹”“云朵”等无不是给非专业读者描绘了美丽田园生活的幻想;“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2]61“村庄/在五谷丰盛的村庄/我安顿下来”[2]114“洁净的脚/沾满清凉的露水”[2]41等短诗,在非专业读者里是田园理想生活的代名词,是初恋怅然若失的青春阵痛,无关乎文学理念、宗教信仰,这些短诗写的就是他们的真实生活。海子告诉我们“如果不能带来麦粒/请对诚实的大地/保持缄默和你那幽暗的本性/风吹炊烟/果园就在我的身旁静静叫喊/双手劳动慰藉心灵”[2]415。于是,海子诗歌在被误读和片面理解的路上,逐渐被包装发展成为了“神话”。在这一诗坛神话中,人们在海子身上贴上了太多超出诗人身份范围的文化标签和符号,海子诗歌成为青年一代成长的精神寄托。“神话”中的海子诗歌一方面是个体对某种理想生活的可望而不可得,另一方面也体现青年一代极度渴望个体存在价值的社会肯定。值得注意的是,青年一代同样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虽然接受过程简单且通俗,但并不影响海子诗歌热度和关注度的持续升温。

二、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的表现

(一)海子诗歌在网络世界前文曾提到过海子诗歌的通俗化接受模式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分不开的。我们以《祖国(或以梦为马)》一诗的通俗化接受模式表现为例。这首诗的理解难度比较大,情感也较为复杂,饱含海子对光明的追求,几乎囊括了海子所有的思想观念。在百度搜索中,关于该诗的词条有158000条,其中有相当可观的搜索结果是网民发表在自己的日志或博客上的对该诗的理解评论之语和朗诵视频音频等。这些网民的理解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简单化。网民大多简单又直接地理解分析字面含义,偶尔会有联系诗人写作背景知人论世的评论,但也不过泛泛而谈。网络评论有的将《祖国(或以梦为马)》一诗解释为感叹光阴匆匆,或者爱国情怀,或者引用原文作为网络签名,彰显“读书人”的优越身份。这样的理解就是前文提到过的典型的海子诗歌误读并且简单片面的理解,望文生义。网络上泛滥传播、接受的海子诗歌已被剔除诗歌中的神性、宗教意识、意象内涵,转而无限放大表层的字面含义,于是心灵鸡汤、游记标题、个性签名等都有海子诗歌的踪迹。因此,网络上网民所接受的海子诗歌含义与实际往往相去甚远。网络上海子诗歌的另一传播方式也与大众传媒等的发展有关———朗诵。各大视频网站上都有不少海子诗歌朗诵的音频视频。这样听觉视觉的直接接受方式最能与接受者产生情感共鸣。诗朗诵,首先就有了一个较为固定的接受群体———朗诵者,再来就是观众,观众的情绪极易被朗诵者影响,然后会在朗诵这种极富渲染力的表演形式影响下对朗诵内容产生兴趣。至此,海子诗歌又一次完成一个完整的通俗化传播并接受模式。

(二)海子诗歌在消费文化领域1993年起,北京大学传统的未名湖诗会定于每年3月26日举办,这一日期是为了纪念海子。不论是在校大学生还是社会群体,纪念海子也逐渐成为一种情怀和信仰。海子故居、海子家乡的墓地和山海关的“火车头”每年三月都会迎来大批访客,这也只是一批访客,他们来悼念随海子而去的理想主义情怀,实质上是来拉动内需增长的。除了旅游景点,这类消费文化比比皆是。每年纪念活动会有冠名赞助商;海子的相关作品和研究专著给出版社带来巨额利润;房地产商常用广告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影视剧、朗诵中常有海子诗歌。这一系列活动中,有专业学者,也有跟风者,而跟风者的存在无非是受三月铺天盖地的海子诗歌宣传活动的影响。酒吧是纪念海子的另一个重要空间,也是海子“被消费”的另一主要场所。一些地下歌手为海子的诗歌谱曲,在酒吧和网络上广为流传。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盲人歌手周云蓬演唱的《九月》:“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一个叫木头,一个叫马尾。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这是歌曲《九月》的歌词,与原诗的唯一出入在于,原诗是“一个叫马头,一个叫马尾”。这也并非就是歌曲里的瑕疵,大概是为了增强音乐的张力而做的修改。《九月》是周云蓬最为看重的歌曲之一,在很多重要的场合都会唱《九月》。当年他和罗大佑同台的时候也是唱《九月》,每次在介绍他最喜欢的音乐时,也会提到这首歌。于是,无数民谣爱好者都或多或少地知道《九月》,因而许多歌迷对原作者———海子也就不陌生。这是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里难得的正面教材。但在这里,海子诗歌再次被消费,被景观化。酒吧间里被消费的《九月》已不仅仅属于海子,更属于周云蓬,属于听歌的吧客。当海子诗歌越来越成为一种可供消费的生活风尚,青年学生对海子的纪念也从校园逐渐延伸到酒吧,灯红酒绿的酒吧里会有海子诗歌朗诵会,海子诗歌在“麦子”“月亮”和黑加仑中往返穿梭,构成颇为典型的消费文化景观。“消费文化面对的是有选择的消费群体,由于受利益的驱动,它只汲取最表层的意象,因此对文学经典造成巨大的冲击和解构。它改变了经典文学的存在形态和传播方式,促进了经典的世俗回归,同时也消解了其意义深度。”[2]在消费文化和消费意识的影响之下,海子的理想主义也成为某种可被消费的符号,一个纯粹、单质的理想主义并不存在。不同文化水平,不同阶层的接受者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接触消费、海子诗歌,他们所接受到的海子诗歌意义或多或少是被误读或被削平深度了的,但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逐渐在市场潮流中站稳了脚跟。这其中的利弊不是简单一两句就能说清。

三、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的反思

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存在并发展了十几年,我们不否认,这样接受模式的存在确确实实极尽可能地扩大了海子诗歌的影响力,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当代诗歌通俗化发展模式;但这样的接受模式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弊端———误读。关于海子诗歌的误读,学界内一般分为两种:其一是将海子诗歌过于神圣化,扣上太多高帽;其二就是窄化、削平深度的理解。作为通俗化接受模式的角度来看,这里要讨论的是第二种被误读的方式。这也是目前海子诗歌传播接受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若不能引起重视,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的发展道路只会越走越窄。海子流传最广的抒情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接受史,正是其中最具典型性的经典误读。这首诗首先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后又走进晚会,甚至成为海景洋房的宣传标语,这些不同的话语所器重的都是这首诗语言表象上的温馨与美好。语言表象下埋藏的绝望凄凉之心境却被堂而皇之地视而不见。不论是中学语文教育者苦心孤诣的“隐瞒”,央视晚会送出的祝福,抑或房地产商的“忽悠”,都指向人们在现代化社会中的精神迷惘。老师、央视、房地产商想要允诺消费者的无非是一个美好安宁的“家园”。然而这样被打上消费符号的海子诗歌传播方式与接受模式,与海子诗歌所体现出来的诗歌精神又存在冲突。在喧嚣的物质社会中,海子诗歌中的灵魂似乎与环境格格不入。海子诗歌越来越热门,但是海子本身要传达给读者的精神和理念却总是被接受者忽略。商品化社会里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更受欢迎,但诗歌这种文学样式注定它是高贵的,这二者总是会存在本质上的冲突。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发展了二十多年,但是学界内真正从专业角度研究海子诗歌通俗接受史的相关专著论文并不多见。或许是因为现代社会海子诗歌的这种接受模式已发展成为生活常态,所以会被学术忽略;但若不能够及时从理性角度反思出现在通俗化接受模式中的弊端并加以正确引导,海子诗歌的未来发展模式也着实令人堪忧。无论是出于对诗人的尊重还是对诗歌的崇拜,我们都不希望看到海子诗歌的轰动效应从“悲剧”变成“闹剧”。从作家手稿到可供销售的书籍再到购买者手中读物,最后在读者的阅读和接受活动中成为某种文学,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商品经济大行其道的时代,新诗本身就容易在特定语境中沦为非诗性的通俗话语,甚至变为狂欢盛宴,而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的形成却得益于这种因素的影响。时至今日,海子诗歌的传播和接受仍在继续,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误读与海子诗歌的解读相伴相生,是研究中不可或缺部分。我们谁也不能预测海子诗歌的通俗化接受会走向什么样的未来。关于海子诗歌通俗化接受模式的研究还有待学者的深入挖掘。

〔参考文献〕

[1]张清华.新时期文学的文化境遇与策略[J].文史哲.1995(2):64.

[2]刘剑,赵勇.经典化与大众化:海子诗歌接受中的两种趋向[M].探索与争鸣,2009(11).

作者:王昳睿 单位:广西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