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传播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传播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传播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传播学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高校公共体育武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武术教学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武术教师数量相对较少,业务水平、教学热情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播者,是武术教学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的态度、教学技能直接影响着教学传播过程的质量和效果。现阶段高校武术教学的师资力量相对较薄弱,主要表现为教师的数量和学历构成上存在专业文化程度高低不齐、数量偏少等问题,虽然学历高低并不能反映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但是较高的学历对于教师对武术的理解,对武术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外,现阶段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教学热情不够高。由于公共体育教学不像体育专业教学,教学内容较为简单,对学生的习练水平要求不是很高,教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倦怠思想,不能以很高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教学中去,缺乏提高、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的主动性。对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出现的问题也缺乏指导和纠正,只要按时、安全的完成教学任即算圆满。

(2)武术教学传播过程中受众:现阶段的公共武术教学缺乏对学生的分析,教学过程的效果较差,缺少有效性。公共体育教学的受众大多是没有受过系统运动训练的普通同学,他们在身体素质和对运动技能的学习、接受能力上都较体育专业的同学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武术这个项目,它要求习练者有一定柔韧性、协调能力和对动作攻防含义的理解,而且武术套路还具有动作数量多、方向路线变化多、每个动作包含的因素多的三多特点。然而在公共体育武术课的教学中,大部分老师只注重动作的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自己反复的练习,把教学大纲的内容教授完毕就算完成了教学,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接受程度和学生个体的差异。缺乏对教学效果的重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内心想法、接受程度,造成了学生在武术学习中只是在生硬的模仿动作,不能在武术的习练中获得乐趣,进而逐渐失去对武术课的兴趣和热情。

(3)武术教学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内容: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改进和创新,脱离了学生的需求。现在大多数高校公共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依然是以教授五十年代、八九十年代编写的演练套路为主,譬如说24式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器械等。这些套路虽然可谓经典,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对武术的需求。体育赛事的不断兴起使得很多国外的搏击项目进入国人的视野,诸如泰拳比赛、K1、拳击比赛、自由搏击,综合格斗等。这也使得90后为主要群体的大学生对泰拳、跆拳道、综合格斗、柔术、空手道等格斗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项目共同的特征便是“体用双修”,不但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也具有很强的技击性,因此在大学生眼中中国武术的技击性、实用性成为他们热爱武术的主要动机。这也就导致了简单的套路教学在学生眼中略显陈旧、呆板,“中看不中用”,缺少武术应有的技击和实用,这就导致了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武术套路的学习中来,即便是学会了套路但也“不知所云”,长期以来就失去了对武术课的兴趣,形成了喜欢武术而不喜欢武术课的尴尬局面。

(4)武术教学传播过程中传播符号:武术教师的教学艺术仍需进一步提高。符号是用来指代或者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征物,符号可以表示某物、某事等具体存在,也可以表示抽象的概念。符号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中介物,单独存在与其间,承载着交流双放向对方发出的讯息。武术教学活动中的传播符号通常可以分为两类: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其中非语言符号主要包括:外貌衣着,表情眼神,姿态动作等。优秀的教师能将以上传播符号合理的串联起来,运用到教学过程去,仿佛是一个个优美的音符,共同组成了一首美妙的教学乐章。现阶段高校武术教学中,很少有教师注意到在自己的课堂上认真推敲自己的语言,以保证使学生清晰准确的理解自己的表述;也很少注重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眼神、衣着、仪表和姿态。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整个教学过程呆板枯燥,课堂气氛沉寂,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产生厌学情绪。

(5)武术教学传播过程中传播反馈:教学过程中缺乏反馈机制。传播与反馈是构成一次完整传播活动的双向行为,反馈作为重要的传播资源在传播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调节功能,对于传播活动的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武术教学传播过程也是如此。现阶段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活动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的现象。由于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缺乏重视,存在一定的消极心态,武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接受状况、心理状况,就很难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有效的调整教学活动。很多公共体育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自身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混淆了教学活动的主体,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学生的接受状况缺乏有效的关注,破坏了教学活动的双向行为,教学效果也自然不会很好。

2改善高校武术教学效果的对策

2.1提高武术教师的教学技能,增强责任心教师要教好学生要首先自己要先学好武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练掌握武术教材,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改进和完善个人的教学技能,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吸收和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避免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采用简单的学习、复习、再学习的单一教学方法。动作示范要精准到位,保证武术特有的运动风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解清晰,既要要口齿清晰,吐字准确,根据学生对武术的掌握及了解的具体情况深入浅出的运用学生较易理解语言帮助学生准确清晰的理解动作的要领及线路,又要把武术套路中每个动作的攻防含义讲清楚,使学生了解动作的技击含义,体会武术运动特有的魅力和奥妙,带着目的性去学习动作,而不是生硬的跟随老师模仿动作,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弘扬武术文化,增强学生对武术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自己的责任心,要热爱学生、培养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主动发现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问题。教师还要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魅力,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责任心吸引学生学习武术。

2.2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以九零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思维活跃,观念超前,不满足现状,勇于质疑,自我意识较强,这些心理特征较以前的大学生都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他们不满足书本知识,希望教学能与实际结合起来,注重增强自身的实际应用能力;他们不满足于对知识、技能的肤浅认识,而是希望在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明显的提高。基于九零后大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武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照本宣科,而注重于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解与整合注重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挖掘武术特有的项目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的厌倦,他们不希望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充当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角色,“你讲我听”,而是比较趋向于体现自我的主动性,希望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武术教师在教学活动要改变过往那些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的弊端。加强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互动,提高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多以肯定、鼓励、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

2.3与时俱进,根据学生的需求改进武术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依据武术的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材及大纲的基础上自己创编教材。高校公共武术课程主要以初级套路、二十四式太极拳等作为教材。这些套路虽然具有简单易学、群众基础较好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内容陈旧、缺乏创新,不能很好地满足大学生对于武术课堂的期望和需求等问题。因此武术教师可以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依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以及心理特征,依据武术运动的规律科学的来创编教材,从而满足大学生对武术教学期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外,在武术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明确武术普及课与武术提高课的区别、任务及教学方法,注重基本技能、基础知识的教学,既要保证对于大多数同学的教学效果,又要对个别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的提高提供支持和帮助,牢牢抓住武术教学的基本环节,满足不同个体对于武术课的需求。

2.4提高高校武术教师的教学艺术武术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有目的、有组织的传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不断提高自身传播的艺术性。首先提高武术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武术教学中需要武术教师运用大量的语言来对武术动作进行讲解、与学生交流,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要进行交流就要有共同的语言,现阶段的大学生大多是九零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对大学生的生活的影响巨大,包括学生之间交流的语言,出现了很多在学生中间广为传播的“网络体”,武术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拉近与学生交流的距离,在适当的时候用学生的交流方式来进行讲解、交流,既消除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大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还要注意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能够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清晰准确使学生能够较好的通过语言了解动作的含义、线路等。其次,提高武术教学过程中的非语言传播的艺术性,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姿态、感情、动作等。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自身的一言一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提高自身的专项技术水平,以准确、利索、优美、娴熟的技术赢的学生的肯定,进而调动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在武术教学中要投入感情,情感是教学活动中的催化剂,只有投入情感的武术教学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敬,才能和学生成为朋友,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5增进师生交流,注重教学活动的双向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中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状况、身体状况,对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提取,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的节奏、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等。同时,师生间的交流也可以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改善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武术教师要尊重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对于他们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要耐心教授,避免简单重复的习练,而不顾及学生实际情况。

作者:朱广正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