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闻播音员走转改的践行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转”对于记者是要“转作风”,而新闻播音员“转”的是播音工作的方式方法。随着记者纷纷下基层活动的开展,反映鲜活的民生方面的新闻稿件大量涌现。民生新闻就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它是以平民的视角选取题材,以平民的审美趣味观察生活,用平民化的报道方式报道、勾勒大众百姓生活。实际上,社会新闻是在新时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下的一种演绎。俗称“老百姓自己的新闻”。既然如此,这就要求播音员在驾驭这类稿件时,既要播得“活”又要播得“亲”。“活”指的是有生活感,语气要舒缓下来,接近于“说”;“亲”指的是让受众听得进去,交流感要强。
那么,这两点从哪里来呢?我们想除了平时多走多看多想之外,转变播音风气至关重要,要主动接触稿件,大胆想象,积极与记者沟通请教、变“让你播”为“我要播”。记得前不久,我随本台记者下基层采写了一篇稿件,是介绍一位十二岁小女孩何美华的事。她是岫岩县杨家堡镇团山村的一名贫困生。因为贫困,在她满月的时候,妈妈就抛下她和父亲离家出走。家里有瘫痪三十多年的奶奶和年迈的爷爷。父亲为了照顾老人,不能出去打工,靠着仅有的一点薄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何美华每个月200元的住宿费用成了家里的大难题。见到这个小女孩的第一眼,我的心不由得一颤。瘦弱的身体包裹在宽大的校服里,黄黄的小脸,有一点怪味的头发。于是,我们电台新闻部决定,长期资助这个家庭贫困却自立自强的小姑娘。两年间,我们播音员五次随记者去学校和她的家里。每一次现场采访,每一次播读稿件,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牵挂与责任。
二、参与“改”让新闻播音员二度创作充满真情实感
“改”是指改变新闻写作风。我们应改变“你写我播”的传声筒式的工作模式。新闻播音员应跟随记者下基层采访获得第一手材料,以便做到二度创作时心里有数。这种置身于实践中参与采访、写作理应成为播音员的工作常态。真正把自己融入进去,这样做不仅锻炼了新闻播音员现场播(说)的能力,同时也对新闻播音员参与稿件的二度创作有利。采访何美华一家时,当站在用石头垒起的透着寒气、家徒四壁的屋子里,笔者的现场报道充满了真情实感:“各位听众,现在,我们是在岫岩县杨家堡镇团山村何美华家里,继续关于何美华一家的报道。由于八月四号的特大洪水,贫困女孩何美华家的房子被洪水冲垮了。房子没了,但我在父女俩的脸上却并没见到太多的愁苦。原来,在我们的宣传报道下,岫岩的爱心人士在洪水过后,第一时间赶到了何美华家里,为她送来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岫岩县政府也将出资为她家盖砖瓦房。何美华父女脸上充满了笑容,对新生活充满了希望。”一次次的深入基层,我体会到,作为新闻工作者,不但要有仰望俯察、做好喉舌的政治品德,更要有悲天悯人、体恤民情的道德情怀。新闻播音员不仅要跟着记者的脚步深入采访,改变“闭门造车”的播风,还要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向广大记者学习,参与新闻稿件的写作。
只有这样才能文、播一体,让听众满意。播音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常播常新。就像一棵树,只有扎根深处,更多地汲取营养和水分,才能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孙海蓉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