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学生工作中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内容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核心,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是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高校辅导员重要的工作职责。本文论述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并阐明了对大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独立自主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是高校辅导员重要的工作职责。通过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目的使受教育者实现个人道德社会化,为祖国建设提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是一个现代话语,最早由西方学者提出这一概念。民族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特征的有机统一,是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历史性特征是指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为本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具有,是一种带有广泛和普遍性的精神,是共同的心理构成和思想内涵。虽然民族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人群、阶级、等级、阶层、集团中,具体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是它所包含的内涵是有共性的。时代性特征是指民族精神在其历史的演化中所体现出的阶段性特征,也就是其与时俱进的根本性质,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紧紧相联,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精神”的积淀和累积。它是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200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阐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的高度凝炼和概括,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正确指南。由于中华民族顽强的中国性格,在代表人类文明源头的四大文明中,中国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反映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精粹思想、进步观念和优秀文化。这种精神所产生的团结力是巨大的,它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的历史长河中,万众一心,开拓前进,始终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二.对学生弘扬和培育
民族精神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和引路人,也是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规则的管理者和心理健康的引导者。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健康身心的发展规律,行之有效地进行疏导和管理。要为学生着想,关心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坚持以学生思想道德可持续发展的心态来工作。现在学生工作面临着很大挑战,一方面,学生容易忽视了思想道德建设,另一方面,良莠不齐的网络文化容易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冲击,导致部分学生思想不稳定。在他们走向社会之前,绝对不能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内容,是辅导员工作的重点。首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借鉴,民族精神具有教育性和实践性特征,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的作用,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民族精神的旗帜,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民族,唯有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民族精神才是走向现代化的唯一途径。我们要使学生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传统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热爱祖国,树立为祖国建设和发展、人类和平事业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得到人格气质与修养的内化,提高人文素养。其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民族精神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激昂奋进的民族精神能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塑造的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优秀的民族文化成果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源泉,民族精神是祖国文化传统的核心,它所包含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以及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感情等,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社会认识,道德养成和人格发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国情,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最佳生长点,为学生今后更好地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三.对大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的言行、思想和情感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直接责任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主要的工作职责。辅导员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学习先进典型事迹,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自身素质。要以高度责任心、全方位育人思想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可从以下几方面具体实施:
1.激发大学生塑造民族精神我们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与世界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外反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对处于意识形态形成时期的大学生采取各种手段,企图将西方的政治思想灌输给我们的青年学生,民族精神在青年一代身上流失的危险在不断扩大,有的观点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是自我的一代,没有责任意识的一代。迫切需要加强民族精神教育,辅导员要利用世界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辨析。教育我们的学生要保持积极的进取精神,特别是身处逆境时要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状,增强信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更多地表现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中,每一个人都要坚持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积极实践。把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把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化作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把对民族的深厚感情升华为民族精神。
3.深入了解学生思想,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世界的变化很快,对学生的影响也很大,“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每届学生都有他们的特点,学生所关注的热点也不一样,因此作为辅导员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辅导员要在工作第一线利用一切场合与学生交流,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参与他们的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深入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还要了解学生阅读的书籍、关注的网站、课余时间的安排等,从中把握他们的思想动向,教育学生辨别是非。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要积极主动推荐学生关注好的、积极正面的网站,看好的优秀的书籍,选修提高人文素质的课程,旗帜鲜明地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加深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培育他们的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
4.利用班级文化的宣扬力量进行宣传教育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作为辅导员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充分利用版报、公示栏、橱窗等,宣传富有民族精神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具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人物最受推崇,进而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出正确选择。大力宣扬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光荣传统和灿烂文化,宣传我们党近一个世纪以来领导人民艰苦奋斗及其取得辉煌成就的历程。利用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如抗战纪念日,建党日、国庆日等,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各种讲座、展览、竞赛等,宣传中华民族精神。并且可通过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剧、音乐、舞蹈、科技和体育等各种活动和晚会,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品格和大学生的民族情感。收集有益的名言警句,作为班级座右铭张贴在醒目位置,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当代大学生正处在全新的时代,高校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民族精神的教育工作并非一劳永逸的事。由于本人担任辅导员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只是谈了一些粗浅的认识,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探讨,在具体的一线工作中得到成长,成为合格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新时期大学生学会以开放的眼光去认识世界,培育他们宽容大度、厚德载物的精神;并且引导他们既不盲目自大、闭关自守,又不崇洋媚外、惟洋独尊,以博大的胸怀正确对待外来民族精神,以我为主,洋为中用,使一切能够为我所用的外来民族精神,有机地融入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之中,真正将我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帆.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两点思考.史学史研究.2006,1(1):189~196.
[2](苏)斯大林.斯大林全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13,2(2):294~307.
[3]王联.世界民族主义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6.
[4]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费孝通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4~86.
作者: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