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心理学对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阻碍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的因素
1.工作量巨大,工作强度超负荷高等教育自从1999年确定实施大众化的政策目标以来,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高校招生数量和在校生数量不断扩大,导致辅导员配备严重不足。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的要求,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比例配备应达到1:120~150,但大部分高校都没有按照这一要求配比,出现了辅导员管理很多学生的现象。由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细化、改进、创新,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和任务也相应加大加重。高校规定辅导员必须24小时手机不关机,遇突发事件时第一时间要出现在现场,每周走访学生宿舍,和学生谈话等等;而且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仅仅是管理,更重要的是教育,而教育与教学的不同之处是没有固定时间和地点,所以辅导员工作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延展性,工作和休息几乎没有明确界限,只要学生有事就要解决。在高校,除了教学工作之外的所有和学生相关的事情,都在辅导员的职责范围内,由此可见辅导员的工作量巨大,任务繁重。
2.工作身份多样性,角色存在冲突由于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的身份与角色。有时会因为各方面对其有不同的期望,导致他们产生心理或者感情上的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可分为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辅导员的角色内冲突主要有:学校各级职能部门对辅导员的期待和要求所引起的冲突;辅导员期望认可与缺乏重视和关注带来的冲突;工作内容的繁复、职责的无限性与工作成果的模糊、无法量化引起的冲突;职业技能、价值观与身份需求、角色定位不一致引起的冲突等。角色间冲突主要是指辅导员既是学生事务的管理人员,同时还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既要成为具有权威的严格的领导人物,又要成为耐心热情的服务者;既要维持、落实、执行学校的政策,同时又要站在学生的身边维护学生的利益。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常常需要及时转变角色,调整身份,将不同角色顺畅地进行融合,有机地重组,不然当遇到两种相反的角色期望时,心理上就会有矛盾和困扰,造成心理压力。
3.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不足目前,大多数高校辅导员的选拔机制没有统一的专业定位,来源比较多元化,知识结构相对单一,不少辅导员的学科专业背景跟学生工作不挂钩,很多辅导员没有接触过跟高校工作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缺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知识体系、素养和经验。高校学生工作繁琐、细碎,辅导员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在做事务性工作,自我学习、培训,自我成长方面很欠缺,而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活跃,个性张扬,价值观鲜明,加上家庭教育的影响,他们有着心理过度依赖、缺乏信念等弱点,在挫折面前退缩不前,不爱交流,易冲动,不爱惜生命等特征。面对不断成长、不同个性的大学生群体,辅导员的知识显得较陈旧,知识面较狭窄,跟不上学生成长的脚步,应付不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让很多年轻的辅导员感到挫败感和力不从心。
4.辅导员发展机制不够健全许多高校的辅导员发展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受工作性质以及辅导员的编制问题的制约,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待遇与专业教师相比有很大不同。尽管教育工作的考核很难量化,但对于辅导员激励的方式过于单一,而且缺乏针对性,发展机制和激励机制的匮乏,打击并挫伤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此外,在一些高等院校,由于历史原因和惯性,存在重科研和教学、轻事务管理,重专业课教育、轻思想教育的现象,相应地就缺乏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缺乏培养机制的构建。很多高校尚未建立科学管理、长远发展的培养机制,导致辅导员缺乏工作热情,这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
5.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低,流动性大当前,辅导员队伍出现年轻化趋势,这有年龄优势,同时也意味着浮躁,加之一些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缺少完善的辅导员发展机制,高校的学生工作没有达到相应的期望值,辅导员心理落差较大。同时,有的学校没有编制,待遇低下,评职称困难,使辅导员感觉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对未来的发展存在困惑。加上一些高校激励方式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评价机制过于单一、不合理,专职化机制不完善等,使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低。
职业幸福感是对所从事工作产生的持续、稳定的快乐体验。职业高原期和职业倦怠带来的负面情绪体验的消除,可以减少对工作的消极评价,但却并不能使工作者从工作中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甚至增加对工作的积极情绪感受。然而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却带给人们新的视角,即倡导个体采用乐观的积极的态度看待事物和问题,用积极的语言陈述事实,继而从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体验和能量。这种观点为学校的管理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即从创建积极的工作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强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培养积极乐观的人格出发,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人本主义的观点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吻合的、一致的、统一的,也是目前社会理应积极倡导和实施的。积极心理学倡导挖掘美好品质,关注正面积极力量。在辅导员工作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因素,开发正能量,发掘自我成长的潜能,关注自身的长处和优势,是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最佳途径。
1.发掘优秀品质,构建积极人格,建构积极正能量职业价值观是个体对所从事职业好坏标准的判断,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它影响个体的职业行为、态度、习惯和思维方式。积极健康的职业价值观可以引导辅导员在面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式,乐观地看待工作的成果和价值,积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获取良好的社会资源,逐步提升辅导员工作的自我效能感,在此过程中将其内化成美好的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高自尊和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激发个人力量并顺应能力的发展。据此理论,辅导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目标,不断调整工作期望值,对结果进行积极的肯定,形成积极向上、但健康乐观的职业价值观,获得较强的自我效能感,增强感受工作幸福感的能力。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宽容、勇敢、感恩、谦逊和创造性等特征是人类共同具备的优秀品质,这些优秀品质在每个个体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也是人与人和谐共处、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重要基础。辅导员是高校基层教育者,更应是人类美好品质的体现者和传承者,辅导员的言行举止和言传身教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观点应用到辅导员的工作实际中,可以建构辅导员的积极人格特征和正能量,引导辅导员发现自身、学生以及学生工作上的积极点和优势,让辅导员关注事物的积极面,挖掘美好的品质和积极的能量,并对此给予关注和肯定,拥有更多的自尊、自信、乐观和求知的激情与创造力,在此过程中体验主观幸福感,让工作充满成就感,给生活填满幸福感。
2.进行积极的认知加工,主动成长,体验积极情绪高校辅导员工作紧张繁重、学生较难管理、报酬低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辅导员要在工作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认知加工,看到工作中的积极因素,才能激发工作的热情和激情。首先,应该看到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内容锻炼了辅导员的技能,提升了他们的教育管理水平。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者对全人类的美德进行研究时发现,人类共同拥有24种美德,例如智慧、勇敢、创造性、兴趣、爱学习、勇气、勤奋刻苦、热情、爱、希望和乐观等等。这些美德在每个学生身上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用积极的认知加工,发现这些思维跳跃活泼的大学生身上存在着经常被忽略的美德和优点,并且积极学习、借鉴学生的美德与优势,鼓励、鞭策自己去积极生活,在引领、指导学生对自己、对学习、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观的同时,也用这些优秀品质激励辅导员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大学本身就是一个积极进取、充满青春和活力的地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和工作对象决定了他们要自我约束,主动学习,不断充电,更新知识,形成终身学习意识。辅导员只有不断拓展知识,提高能力,才能在工作中信心十足,感到自身的存在价值,从而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同时,学生的认可和工作的成效对辅导员的心理是一个积极反馈,可以让他们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感受到这份职业带来的幸福感。
3.挖掘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社会行为,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积极心理学观点认为,积极情绪体验和良好的品质与环境密不可分,积极、健康、良好的环境可以诱导出积极的心理。正向看待客观事实,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营造积极快乐的学习气氛,打造和睦的同事关系、友爱的师生关系,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特征。对于辅导员来说,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教导学生,将注意力关注在学生的积极面,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值得学习的闪光点,这样有助于在工作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发挥优势创造条件,展现美德,开发学生尚未显现的潜力,感染学生培养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处理与同事的关系,有助于与身边的同事形成相互尊敬、相互爱护、团结友爱、相互赞美、相互学习的工作氛围,工作上取长补短,老手带新手,互通有无,共享资源,鼓励人人都精彩、人人都自信的人文精神,在实现自我提升的同时也帮助周围的同事成长,影响他们积极乐观地工作、生活。对于辅导员自己来说,积极的情绪体验有助于改变自己,让自己更好地适应环境,关注自己,悦纳自己,享受工作,享受美好生活,重建工作目标和生活目标,体验工作和生活中微小的成功和喜悦,体验成长的快乐与价值感,提高工作的自我效能感和对环境的控制感。
作者:王倩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