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微新闻的传播特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英伽登的文学作品文本四层面
无论是新闻作品还是文学作品,它们的组成都是最根本的字、词、句、段、篇。波兰现象学派理论家英伽登,他把文学作品的文本由表及里地分成四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字音及其高一级的语音组合,这属于文学文本的最基本的层面;第二层面,即意义单元,是由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所传达的意义组织,它是文学文本的核心层面;第三个层面是多重图式化面貌,是由意义单元所呈现的事物的大略图影,包含着若干“未定点”而有待于读者去具体化;第四个层面是再现客体,即通过虚拟而生成的“世界”。根据波兰现象学派理论家英伽登对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的四个层面的分类,可以看出新闻作品也是大致符合这四个层次的。在新媒体时代的微新闻,虽然形式与之前的传统媒介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也有所不同,但是根本的内容和核心没有变化。
二、借助文本四层次理论来分析新闻作品
新媒体时代的“微新闻”与传统媒体的新闻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笔者借助英伽登所提出的文本四层次理论分析微新闻内容本身的特点。微新闻是草根阶层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感所闻所的新闻,不需要过多的考虑题目、用语、语言修辞来叙述,“偏向于口语化,没有段落、没有标题、不讲究层次”⑤,综合这些,其显而易见的特点就是“短、灵、快”。“微新闻”的几乎不需要很高的成本,无论你是拥有电脑还是手机,只需要三言两语,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记录并描述下来,再通过客户端的平台就能够与他人共享和快速转发你拥有的信息,这样的即时表达事实情况,能够很好的迎合我们现代社会快的生活节奏。也正是因为“微新闻”如此简单易用又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所以现今微新闻比传统的新闻更加受到大家的欢迎和追捧。
1、集中一段式,字数少
现今社会每个人都拥有发表言论的权利,每个人将自己的所见所感,通过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性思维,汇聚成对社会现状的不同见解,再利用现在新兴的媒体技术将自己的这些见解发表在个人的空间或微博主页上,或是通过对一个热点问题的分享和转发评论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一个人对事件的看法都是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认知和主观性的见解才形成的。由于微博有字数方面的限制,通常人都会凝练自己的语言,用最简短的文字来表达。例如:2013年6月3日21:59分,央视新闻借助腾讯微博的平台了题为“归真堂上市‘流产’”的新闻:据上海证券报,证监会最新公布的拟IPO企业名单显示,归真堂于上周递交了终止审查申请。归真堂曾因“活熊取胆”引发争议,并遭民间人士反对上市。其上市申请长期处于“落实反馈意见中”,3月末转为“中止审查”,5月末正式转为“终止审查”。归真堂此轮IPO彻底“流产”。原文只有123个字,并用百字左右来阐述一个热门的完整话题,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得很清楚。
2、意义组织即文本内容的核心
文字构成了新闻的内容,这些字句便是新闻文本最基本的层面。由字句所引申出的意义内容便是新闻最为核心的部分,它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得清楚明白,并且没有叠加任何的个人感情色彩,仅仅是将事实摆在读者面前,没有任何人的评论,留有足够的空间给读者进行思考。在上述的微新闻中,者很注重用词规范,例如:“中止审查”和“终止审查”。虽然二者的读音相同,但是各自表达的深层次的意义是不同的。“中”指的是告一段落,指代的是事件并没有结束;“终”指的是事件已经结束了。由举出的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以微博平台为载体的微新闻,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微”,而是集合汇聚了人的智慧和学识,有深厚的意义。
3、多重图式化的表现与再现客体
英伽登提出四个层面中的第三个层次,即多重图式化面貌。这是由人将文字构成具有深层次意义的内容,由读者根据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进一步理解而形成具象化的东西;从而在读者的脑海里便会形成一个通过媒介形成的“象征性的现实”,也可以说是相对于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这便是文学多重图式化在新闻作品方面的彰显。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是集图片、文字、音视频为一体的,通过数字信号的传输才可运用的媒体。新媒体给使用者带来了更加便利的新闻的媒介平台。者可以将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事情整合成文字。必要的时候,为了说明事情的真实性可以用智能手机拍照上传,并附上对图片的说明与解释。这样配着图片的文字新闻,比起之前单独用文字来表述的新闻有一定的说服力和真实性。由文字和图片,甚至是音视频组成的新闻通过微博平台得以,读者看到图文并茂的新闻,通过阅读文字和图片中富含的内容,理解人要传达的信息。但这种理解除了读者阅读文字和图片所获得的信息之外,还是会受到读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本身认知局限影响的,或多或少的出现对事件的歪曲理解和某种程度的误解。由于个人的认知程度有限,对事件所呈现的客观性就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从而在读者个人的头脑中就会形成与现实不相符合的虚拟“世界”。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样的“世界”具有现实性和客观性,其实所形成的这种“世界”就是在大众传媒中由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所提示的现实,即“象征性的现实”。然而,读者受到自身所形成的“象征性现实”的影响,会通过对微博平台上的“转发”和“评论”等功能将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和见解表达出来,从而影响其他读者和听众对事件的看法。
三、微新闻的传播特征
以微博为传播平台的微新闻,虽然篇幅短小,字数较少,但是它有着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便利性,正是这一特性为它赢得了大量微博的使用用户。综上所述来总结微新闻的传播特征:
1、传播主体的平民化和个性化
由于现在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拥有人不在少数,运用这些终端设备就可提供给个人一个消息的免费平台,而且普通民众运用起来也是很容易上手的,随写随发,没有篇幅和观点的局限,只要将自己真正想说的用文字、图片、音视频表达出来即可,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同时有图为证更具有说服力。
2、传播内容的交互性和立体化
在微博的客户端上用户可以及时地分享信息,表达自己对某一事件的看法,往往都会得到其他网友的反馈,从而会达到社会交往的目的。网友的反馈有赞成也有反对。但是这种交互性使物理距离上遥远的人们在心理上变为近距离的。另一方面通过微博上“转发”和“评论”这样的互动设置,用户根据自己的立场和见解可以自由的发表评论,自主性很强;同时所发表的评论得到其他人的共鸣和认同之后,消息得到了更大范围的传播,新闻的关注度就会持续增高,舆论的倾向性也会随着关注度的增强而变得明显。新媒体的互动性,可以让全民参与,热心的网民会不断地补充信息进行汇总并且分析,直到事情真相大白为止。这样就深刻地体现出来微博等新媒体的互动性和立体化。
3、传播模式由“中心化”转变为“辐射式”
每一个在微博上注册的用户都是潜在的“新闻者”,微博如此快捷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构建的信息传播“中心化”结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媒体中议程设置的传播模式,重新确立了“中心向外辐射”的信息流动的新模式和以个人为主体的传播新形式,构建起了立体的网状结构的新的传播方式。
自媒体中“微新闻”的出现给现代社会带来了一个“人人能围观,人人能发声,人人都可以被关注,人人都是新闻者的时代。”不仅要充分重视微新闻的“微力量”,整合它的积极方面,避免由于者草根化所带来新闻偏离客观性产生的负面影响,规范引导其消极力量,正确引导大众合理使用网络媒体,避免负面影响愈演愈烈。
本文作者:卢艳平、韩亚聪单位: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