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游牧民定居点居住适应性调查范文

游牧民定居点居住适应性调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游牧民定居点居住适应性调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游牧民定居点居住适应性调查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一期

我国大部分牧区都位于主要的生态功能区,要解决好生态区的生态安全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好牧区和牧民的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对改善牧区发展条件和牧民生活环境给予了大力扶持。游牧民定居工程就是其中推广力度较大的一项。该项工程自实施以来,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但纵观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人口相对较多、聚居程度较高的蒙古族、藏族等牧民的定居情况,而对人数较少的裕固族及其他人口较少的民族牧民定居点居住环境的调查研究鲜有看到。裕固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祁连山北麓的肃南县境内。裕固族游牧民自古过着“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的生活。这种完全依赖自然的游牧生产方式给牧民的经济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制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自2003年起,当地政府在国家政策资金的扶持引导下,逐步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使牧民过上了从游牧散居到集中定居的生活。肃南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至今已开展了11年,集中定居给当地游牧民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定居点的居住质量和建筑环境如何、游牧民群众对定居后的生产生活是否适应等问题都应加以研究。基于此,作者选取了肃南县境内已建成的康乐乡榆木庄片区牧民定居点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对该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目前定居过程中在居住环境舒适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调研地区现状及调研对象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的祁连山北麓,位于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属于祁连山冰川与水资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3 000m,总面积2.4万km2。属高寒湿润山地草原气候和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4℃,无霜期127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350毫米~450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 665小时。本文中选取的榆木庄片区定居点位于肃南县城东部36公里处。在气候分区上属于严寒地区。由于该定居点地处山区,缺少平坦的建设用地,牧民住宅采用的是列队式布置方法。住宅形式为多层住宅楼和独院平房两种,住宅楼为4层~6层的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平房为砖木结构。经过多年建设,现该片区定居点基本形成了畅通的道路网络,基础配套设施逐步健全,截止2013年底已有255户812人在此片区定居点集中定居。此次走访调研,主要了解裕固族游牧民对现在新的定居点居住环境及条件的满意程度,也为以后游牧民定居房建造、改造技术方面的研究探索依据。在本次调研中,选取了30户牧民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牧民调查问卷85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100%。本文采取的调研方法为访谈法和问卷法。首先通过对年龄和性别的划分,对当地干部、牧民、老人及其子女交谈访问,来获取信息和意见,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征集各类人群对该定居点现状及使用感受提供建议和参考依据,对受访对象的问卷经过梳理汇总,最后加以分析。

二、游牧民对居住环境舒适性的满意度分析

1.对室内温度的满意度。从调研结果看,受访者对定居点冬夏季室内热感觉满意率都不高。40%的受访者认为冬季室内寒冷,结合牧民访谈和调研分析,我们认为造成冬季室内体感温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该地区冬季户外条件较为恶劣。因地处山区寒冷时间较长,冬季气温很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16℃~-6℃;第二,围护结构保温性能不够。牧民定居点建筑主体基本为砖混,墙体厚度大多为24cm,加之保温处理不到位,受热传导系数影响,冬季外墙热损失较大,同时,我们发现这与定居点窗户用材不当也有很大关系,牧民家中多数采用铝合金材质窗户及部分木质窗户,玻璃多为单层平板玻璃,窗户的密闭性和保温性能都不够。还有45%的受访者认为夏季室内较热,这个结果出乎调研组的意料,因为就当地实际温度来看,调研人员体感为凉爽。结合牧民交流访谈和调研分析,我们认为造成夏季仍有牧民感觉较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围护结构本身的隔热效果不理想。牧民游牧期间主要居住在帐篷内,通风效果好,室内外温差较小,现在所居住房屋墙体较薄,与传统的生土建筑相比隔热效果相对较差,房屋由预期的冬暖夏凉变成实际的冬冷夏热。第二,生活习惯造成适应性差异。牧民原本生活在高海拔山区,现在搬入的新的定居点后海拔相对较低,冬季海拔对定居点户外温度影响相对较小,但夏季定居点户外温度明显高于散居山地,牧民一时难以适应所以觉得很热。加之,高海拔低密度散居区夏季风速较大,牧民对现代密闭性房屋如何通风不熟悉,习惯将房屋门窗保持在自然通风的开启状态,搬入定居点后仍然没有养成室外温度较高的午间关闭窗户的习惯,该地区白昼太阳辐射强烈,定居点建筑密度相对较大,没有有效通风,午间室外热空气直接与室内对流交换,导致室内温度偏髙。

2.对室内湿度的满意度。从调研分析得出,80%以上的受访者对夏季室内湿度状况非常不满意。90%的受访者对冬季室内湿度状况不满意。牧民普遍反映定居房室内湿度不够,非常干燥,夏季湿度状况比冬季湿度状况略好一点。笔者分析认为,一方面与当地局部气候条件有关。该地区本就处于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所以十分干燥。而冬季受室内采暖因素的影响,蒸发作用显著,由此造成室内空气湿度越低,人体舒适性较差。另一方面与居住环境的变化有关。牧民以前多逐水草而居,常年生活在生态区内,降雨量多,植被覆盖度好,水分蒸发量小,空气湿度大,而定居点人口聚集,绿地面积小,绿化程度低,影响空气质量,加之受季节气候因素影响,也带来了牧民对定居点空气湿度的不适应。

3.对室内采光和通风的满意度。从调研情况中可看出,在开窗的情况下,75%的受访者对屋内通风质量感到满意,25%受访者认为一般。从现场调研来看,牧民对室内通风的情况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有些受访者认为效果一般,作者分析认为这主是因为牧民以前游牧居住房屋周边比与定居点居住房屋的周边空旷,风速相比较大,且牧业点常年开窗,所以通风效果好。而定居点由于楼屋集中修建,影响空气对流,通风效果相对较差。90%受访者对采光质量感到满意,10%受访者认为一般。牧民散居区的房屋主要以帐篷和固定的土木结构为主,就固定住房而言,由于墙体是生土墙,建筑强度低,致使传统的民居开窗往往较小,现在的房屋窗子洞口尺寸相对较大,牧民对定居点民居采光情况十分满意。

4.活动空间及环境的满意度。调查发现,55%受访者对定居点室内空间布局不满意,45%的受访者对室外活动空间和环境不满意。笔者分析认为,主要原因与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密切相关,但也反映出在布局规划、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上仍不完善。在游牧生活生产中,牧民习惯了日出而牧、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常年生活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瞅得见森林,出门就是绿荫如织的大草原,纯洁如毯,空间广阔,安静舒适,无任何噪音,生活恬静,因此,他们对草原宽阔的空间有着特殊的感情。实行定居后,人口密度由过去的每平方公里1.5人转变为现在的每平方公里近千人,流动人口的增加,加之车流、人流、物流产生的噪音和活动空间变窄带来的压抑感也油然而生,尤其是牧民群众离开了自己热爱的草场,远离了宽敞的活动地域,对定居后的活动空间极不适应。就室内空间来看,牧民群众对空间布局总体还是较为满意的,但独院平房居住的牧民满意度要高于在楼房居住的牧民,室外空间大、房屋面积大的牧民满意度高于居住密度大、房屋面积小的牧民满意度,群众普遍反映楼房生活成本高、活动空间小、室内客厅窄、储物空间紧,缺少车库等问题。

三、游牧民对文化适应性满意度的分析

通过访谈发现,游牧民定居工程已经实施多年,在改变裕固族牧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也对牧民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播或多或少地带来了新的变化。牧民的态度也由最初的排斥变为现在的认可,但由于缺乏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牧民生产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仍然以从事半游牧业为主,而由此带来文化方面的不适应也进一步凸现,游牧民定居工程的效益尚未完全发挥。

1.文化状况。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通过调查了解,群众对定居后的文化状况满意度非常低,尤其希望在集中定居时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文化需求。裕固族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在世代游牧的过程中,其逐水草而居四季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马背上的精神世界、深厚的帐篷情结以及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理念,形成了游牧文化的核心价值,加之游牧民族独特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断变迁的建筑风格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文明,共同构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游牧文化画卷。定居前,牧民群众每逢过年过节,亲戚朋友都会聚集在一个家庭,按照民族风俗载歌载舞举行庆祝活动,促进交流。在定居点居住后,受房屋空间和活动场所限制,一些传统民族文化活动难以开展,牧民群众的文化追求难以得到满足,与游牧生态方式相生相伴的帐篷文化、草原文化、饮食文化、民族风俗等民族文化元素也逐渐流失,群众对定居后的文化认同感较低。

2.语言环境。受地理环境和居住方式的影响,牧民以前多数时间只能跟家里人交流,社会接触面和信息量接触相对较少。现在搬入定居点后,在新的社区居住环境里,牧民群众的接触面进一步扩展,面对的社会群体增加,牧民群众与周围人的交流增多了,汉语表达能力显著增强,对社会事物的接受能力也进一步提升。但由此也带来本民族语言的传承正在慢慢地流失,一些与游牧方式而衍生的名词、动词、代词等词素正在逐渐消逝,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裕固族语言亟待保护与传承。

3.生活品质。牧民定居有了固定的住所后,家庭财产逐渐多样化。电脑、电视等这些在牧区无法使用的物品,现在已经进入牧民家庭。牧民以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洗浴、炊事都很困难,现在搬入新的定居点后,房屋中都设有独立的厨卫空间,生活更加方便,饮食结构呈现多样性,蔬菜、面粉、大米的摄入量明显增加,群众的就医、就学、养老、出行、购物极大方便,使牧民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改善。

4.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裕固族牧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裕固族是一个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在游牧生活中,牧民都要定期、不定期地举办一些佛事朝拜活动,并且代代相传,祭鄂博、逛庙会、晒佛、诵经等具有丰富内容的宗教活动,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风俗习惯的绵延、精神信仰的支撑、道德感的提升、行为规范的约束等,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实行集中定居后,受活动场地和设施限制,牧民的一些礼佛等群体性活动无法举行,抑制了牧民群众精神文化的寄托和心灵空间的释放。调研中发现绝大多数家庭牧民对改造增设礼佛空间和扩大客厅、院落抱有很大的期盼,也希望社区设有集中的礼拜场所和民族文化展示平台。

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实施,要与当地的生态文明、小康社会、城镇化建设和新牧区建设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促进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得益彰。但在修建过程中,要考虑游牧民的生存环境、生活习惯和文化传承,不能简单照搬城市规划的思路和农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要在周边环境、功能布局、民族文化元素体现、建筑材料选用、室内结构划分甚至外观颜色搭配等方面充分考虑牧民的气候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房屋空间要大,建设密度要低,周边环境要美,绿化美化要好,建设方式尽量采用独门独院低屋楼院建筑,供暖方式的选择上采用独立电暖、光电互补等方式,并在建筑设计中体现生态环保理念。基于上述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对已经建成的游牧民定居工程,要更加细致研究,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尽量通过改善周边环境、增加外墙保温材料并进行民族文化装饰,推广应用光能、电热,新增必要设施等方式加以改造完善,尽量满足群众需求和节能、节支、保温的目标。游牧民定居工程是现代化建设、城镇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虽然该项工程已经开展若干年,但工程仍刚刚起步,还有大量任务和工作仍需各级组织和学者加大研究探索。

作者:安斐 赵敬源 单位:甘肃肃南县发改委 长安大学 建筑学院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