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等设计教育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艺生活杂志》2015年第五期
一、设计师行业现状对设计师教育提出新要求
目前在我们国家,设计师还没有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是精英一族。西方发达国家的设计师可能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有比较高指导地位。而在我国,大多数设计师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通常是加班加点的赶方案,做设计图纸,最后客户非常轻巧地给否决了,或者指点设计师改这改那,最后面目全非了,才说:可能还是第一稿好;或者是客户觉得时间来不及了:就这个了;或者改得只剩下没换设计师了。如此通宵达旦的设计、修改,设计费常常也不多,有时候设计师不好意思说是自己设计的作品。设计教育面对这种状况,应对方式只有:使学生更专业,使学生通过对设计心理学的学习,设计出符合要求的作品。
1、工作室的教育模式的开展。设计专业是知识更新较快的专业,特别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面对的知识宽度是不一样的。如何在如此宽广的知识面中让学生获得知识,让传统教育和工作室的教育模式共同开展,除了课堂规模化的教学以外,还可以由学生选择工作室来实践教育。一般工作室由一位或多位教师组成,各自都有自己的研究侧重点,教师的设计研究与日常的设计业务是学生实践教学,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设计一个项目,如何管理一个项目;每位教师如同一位师傅(像职业中的师傅),在项目设计过程和实施过程中,将为学生展示完整的从意向——设计——制作——成品的过程。如书籍设计实践教学,能让学生经历从设计到成品的过程。如《原创:设计造型语言探索》这一本书的设计,从设计到制作成品,教师带领学生全程参与,这本书在2011年世界华人设计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图3)。
2、设计心理学课程的开设。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心理学被美学家朱光潜认为是美学的实证与阐释基础。从设计角度出发,李砚祖先生认为设计心理学属于设计学研究的十个重要方面之一。从设计学科的发展、建设和完善的角度出发,对这一课程的研究与开设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设计是非常典型的创造性的工作,而心理学是跨越设计作品与用户的桥梁。学习心理学,可以让学生从创造性思维方式学习研究中找到帮助设计的思路,增强设计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将使学生了解使用设计的人的心理需求与注意力,增加设计作品的可实用性和合目的性,同时还可以促进设计作品的下一步宣传与管理。设计的商业性决定了设计作品是商品,作为商品在商业流通过程中,都会使消费者产生情感体验,这种情感的体验导致设计作品也是艺术品。这样的双重性导致设计师在设计之前必须对将要设计的产品做一个消费者心理的研究与探索。其中包括了商品合目的性与实用性的研究,包括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消费行为、文化背景等的研究。如肯德基是室内设计的色彩运用是设计心理学运用的经典案例——红黄两色的运用,它使消费者食欲增加的同时,也促使消费者更快速的吃完食物腾出空间给接下来的顾客。
二、加强创新培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设计是快乐的
设计是一个创造性很强的工作,既有理性又有感性,和其他的绘画艺术不同,其科学性的一面是非常理性的工作,其艺术性的一面是感性的工作。如何在创造和艺术中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快乐,是设计教育育人的重点之一。柏格森曾经发现在创造性生命里是洋溢着快乐的。快乐,是学习与生活积极的因素,学习中的快乐,可促进学习的进步与新知识吸收,让学生更加热爱专业,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能更加专注、投入。如何让学生体会设计的快乐?笔者认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中新知识的更新与趣味性,使学生真正体验设计的程序,体验过程,体会创造的快乐,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常看到学生在网络上签名:“设计虐我千百遍,我待设计如初恋”“痛并快乐着”,这样的学习体会,说明他们已经开始体会设计的快乐,虽然数次的重来、数次修改,但最后是快乐的,那么这个课程就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设计是快乐的。二是教学中强调情商的培养,设计师的情商关系到设计过程中与客户的沟通,设计作品的采用与运用,能营造愉快环境的设计师是快乐的。体会设计的快乐,对于培养未来设计师的专业程度非常有帮助。只有专业了才可能使之有自信心,自信心的加强也将带来快乐。
三、教育学生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设计师是设计教育的重中之重
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因而使设计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其他的艺术门类完全不同,它除了审美,同时其科学性也极其重要。“美”不是设计的唯一目的,“用”才是设计最终目的,换句话说为人服务才是设计的目的。首先要考虑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人最早开始呼吁爱护这个世界,在几千年前我们就提出“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这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得到的观念,追求和谐,自然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学习自然,仿照自然,创造第二自然。历史的发展,使人类在地球大量地耗费资源,因为超前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自然资源日益匮乏。设计教学中对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与方法的教育,不是喊个口号,而应实实在在地落实到每一次设计与教学中,对于过度设计的正确认识,理性消费的意识得从设计师开始教育,设计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桥梁,设计师的认识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设计的合理性。
其次是人和人的关系,认真对待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做到诚实守信、以人为本、和气生财、说到底,设计这事是和钱打交道比较多的行业,能够与客户沟通顺畅,思想之间有火花有共同点,为人又有诚信,设计又专业,何愁没有好的设计作品?一个负责任的设计师不仅仅是对社会负责,同样诚实守信也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当然对于现在高等设计教育的思考,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只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一些思考。我们还可以从宽泛的范围内来思考这些问题,比如招生、就业、文化的发展、社会的需求、教育政策的改变等等,进一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吴余青 李文轩 单位: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