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谈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范文

谈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谈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谈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摘要:在石油学科实验室的管理中,还存在着日常管理较粗放、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较低、实验人员安全意识较差、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该文旨在探索建立健全石油学科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该文阐述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标,分析了石油学科实验室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总结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通过建立安全管理体系,为实验室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石油学科实验室作为石油类高校科研教学的重要基地,是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研水平,培养石油领域人才的重要场所。石油学科实验室专业性强、危险性高、涉及面广,为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高校须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1],确保实验室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安全有序开展。

1重视顶层设计,明确实验室安全管理目标

石油学科实验室作为石油领域创新型人才和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其重要性日益突显,基于安全管理的原则之一,“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或避免事故,从而达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2]。”确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标,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实验室管理;根据实验室管理的目标范畴,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1.1建立全方位、全维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随着高校日常科研、学习工作的逐步推进,石油学科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发生了重大变化。需要通过研究和实践,建立全方位、全维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确定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见图1),逐步探索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1.2确保实验室具备规范化、专业化的硬实力

实验室的硬实力建设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在科学合理、条理分明、规范标准的实验工作环境中才能全面开展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工作评估计划。因此,必须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环境的建设,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努力朝智能化、信息化实验室的目标迈进,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实验室工作环境。按照规范化管理指标,加大财力物力投入,规划合理的药品库、废弃物处置中转站,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气瓶柜、药品框等,确保实验室工作环境科学、安全、合理、实用。

1.3确保实验室具备辐射广、氛围浓的软实力

通过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活动,创造良好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文化氛围,作为软实力建设的目标,树立安全实验室典型,充分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并借助新媒体新形式进行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工作,确保实验相关人员对实验规范、操作程序和安全保护有全面的了解;确保进入实验室的相关人员应在学习和工作的细节中培养安全意识,营造“人人懂安全、事事想安全”的浓厚氛围。

1.4建立能力突出和业务优秀的实验室工作团队

在安全管理的原则三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环,也就是“人”的因素,在实验室管理中人为因素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实验室工作团队成员,是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有序开展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打造一支能力突出和业务优秀的实验室工作团队,是重中之重。石油学科实验室工作人员,长期在特殊实验环境下工作,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进入瓶颈期,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3],须有针对性地加大实验室工作团队的培训力度,制订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案;提高实验人员待遇,为其职业发展提供平台,充分调动实验教师队伍的积极性;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储备更优秀的人才。

2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来说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高校管理理论的缺失和责任体系的缺陷

实验室管理理论体系研究略显单薄,缺乏具有石油特色的行业规范标准。虽然石油类企业中对于设备管理、运行有着很高的要求和标准,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已形成较为科学和规范的管理体系,但反观高校石油学科实验室,尽管国内大学已经开始重视实验室安全管理并做了一些工作,但大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仍需要理顺、仍存在安全管理体系失灵、缺乏相对系统的检查和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4]。针对石油学科实验室建设中的行业标准和安全管理需求,目前实验室尚未有系统的规范依据,缺乏全面详细的安全操作程序,同样缺少科学的管理规范。

2.2高校安全设施投入不足

石油学科涉及门类多,所开设的专业面很广,既有如资源勘查、石油工程、化学工程、油气储运等石油特色学科,又有电气、材料、机械等常规通用学科专业,学科和学科之间有许多交叉,近年来,随着石油类学科的快速发展,高校资源有限,实验室用房过度紧张,实验达不到应有的使用空间要求,实验室结构设计不合理、安全设施投入不足,也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的资金有限,没有足够的实验室安全投资,实验室的安全配套设施会出现不协调、不同步等情况,因此在安全设施的投入方面需要加大力度。

2.3实验室安全隐患处理能力不够

石油相关学科的大多数实验都存在很高的潜在风险,如高速机械、高压高温仪器、危险化学品、放射源等。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HerbertWilliamHeinrich)曾经提出: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因此,实验室前期的安全隐患排查、应急管理和事故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实验室隐患在事故发生前,往往不会引起大家的重视;有时即便发生了事故,其后期处理工作的重点往往集中在保障人身安全和挽回经济财产的损失,而非对其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经常因为消息渠道不畅通,而无法借此机会予以警示。

2.4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欠缺

人为因素在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和预防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从安全事故原因分析来看,由于实验室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实验前准备不充分、未遵守操作规程、无预防措施等引起事故的比例为98%[5]。目前高校缺少系统的针对石油类学科专项的培训制度和课程,因此针对师生的安全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让安全意识成为一种规范和习惯,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3建立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我们分析了石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标、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积极探索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实验室安全保驾护航[6]。

3.1建立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

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以下3个主要阶段(见图2)。(1)前期准入阶段。建立实验室安全培训测试平台,根据石油学科的特点,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实施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7]。逐步在学校、学院和实验室建立多层次的安全教育体系,以考试促学习,重在安全意识的培养和氛围的营造,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全覆盖,将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理念深入人心。(2)中期监管阶段。为确保实验室正常运行,在日常管理中,通过日常安全督导、定期安全检查、及时整改反馈,使得督导工作常态化、专业化,同时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全方位、全过程对实验室进行监管,定期排查危险源。(3)后期跟踪阶段。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完善管理体系、制订应急预案等举措,对于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及时整改,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完善管理体系。在安全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召集事故应急处理小组,查找事故产生原因,并及时告知全校,以身边发生的警示案例,及时敦促安全管理。

3.2实施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举措

(1)提升安全意识,建设安全文化。大力营造实验室安全教育氛围,开展体系化、系统化的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进行实验室事故模拟演习,招募学生安全宣传员等,通过各种渠道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在互联网+背景下,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力量,通过手机端实时推送相关信息,重视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将安全意识的渗透提升到安全文化的建立,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

(2)健全组织架构,完善制度建设。为了使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合理化,学校应建立一个结构合理、组织良好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实验室安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协调整个学校的实验室管理。各单位逐步健全完善院系层面相应的管理体系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健全相应管理架构,全面落实实验室管理工作,形成管理闭环。

(3)加大设施投入,保障基础建设。加大设施投入,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环境建设,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按照规范化管理指标,加大财力物力投入,进行重点建设,有针对性地配备安全防护用具、药品柜、气瓶柜等,逐步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在宏观上对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实行统一调配、集中管理,重视资源共享,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在提高利用率和便于管理同时,形成综合优势和规模效应[8]。

(4)探索行业规范,提供安全依据。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排查发现学校实验室安全隐患,借鉴学习石油类企业优秀管理经验,如HSE管理体系、欧盟PSM体系、杜邦安全管理体系等,逐步探索石油类实验室行业规范,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5)优化人员组合,提高工作积极性。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统一化管理,健全实验室开放运行的政策,确保人事、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与创新实验室人员的考核方法,优化人员组合,调动积极性[9]。

(6)重视应急预案,前置安全管理。在对上述工作进行落实的同时,石油学科实验室还需要制订适合实验室自身的安全应急预案。应以预防事故为目标,突出其可操作性,同时必须制定具体的应急指导措施,全面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确保重点实验室正常、高效运行[10]。

4结语

石油学科实验室作为石油领域人才的培养基地,其重要性正日益凸显,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助于优化实验室资源,改善实验室环境和安全现状。本文以石油类高校实验室实际情况出发,学习企业的管理经验,积极探索安全管理体系,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修正,更好地为培养石油科技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冰,周围.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187-189.

[2]郑湃,胡贵平,陈章健,等.职业健康监护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初探[J].医学与哲学,2017(13):14-17.

[3]李众立,董发勤.实践出真知:西南科技大学实践教学研讨会论文集[J].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吕长平,周凤莺,何喜.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2):242-244.

[5]彭滟,张秀平.浅谈高校激光实验室的安全和防护[J].科教文汇,2016(2):138-139.

[6]李帅,张毅,贾皓.材料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J].中国冶金教育,2017(2):71-72.

[7]梁向晖.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7(3):154-155.

[8]林富荣,尹芳华,陈群,等.化工类专业实验室中心化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166-168.

[9]郭莹莹.关于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几点建议[J].信息化建设,2015(8):179-180.

[10]杨平,陈燕灵,黄建平.建立实验室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4-6.02

作者:陈灵泉 成宏涛 张娟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