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分析范文

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分析

历史课堂是学生了解中国和其他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历史教学的基础就是史学研究,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需充分利用史学理论研究成果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改提出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一种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学生从单纯依靠教材的思想中解放出来。高中历史教学应充分利用史学资料和史学研究成果,对历史场景进行模拟和想象,让学生以原有知识为基础,结合材料在新的史学理论视角下对知识进行创新阐述与理解,启发学生得出新结论和新观点。同时,教师可准备史学材料,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深入探讨,为学生创造良好史学环境,从而有效促进史学研究成果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例如人教版高一历史《辛亥革命》这一章节教学中,复习辛亥革命意义时,教师可提前将资料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针对“从此,民主和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一观点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仅可对知识进行系统性的理解,还可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二、提高史学理论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和组织者,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应该注重史学理论素养的提高。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以后,教师应对史学理论进行学习和研究,及时了解和关注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动态,提高史学功底。同时,教师应将新课改要求和史学理论研究成果结合起来,重新认识和思考史学观点,形成独特的认识,创新理念。教师通过学习史学理论,能有效避免在教学中出现完全按照教科书对知识进行讲解的现象。教师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史学理论,学习教材中未能涉及的知识和史学观点,提高了素质,开阔视野,才能对学生进行教导和引导,促进学生史学素质的提升。例如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教师由于受教材的影响,会给学生灌输“落后就要挨打”这一思想,这一理论与逻辑存在冲突,史学理论研究将这一观点改成了“落后就可能挨打”,教师可将这一观点引入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从全新的角度理解知识。

三、转变教师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学具有重要影响,理念可用于指导实践,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当前我国高中教师还被禁锢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阻碍了教师的发展和教学实践,还导致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出现了低效化的现象。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树立将史学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的意识,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转变教学意识,从而推动史学理论在课堂中的运用。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将史学理论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促进学生的进步、自身的发展以及教学理念的转变。

四、深入研究教材内容

当前,由于地区的要求和需要存在差异,我国每个省份甚至地区使用的历史教材版本可能不同,教师首先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各种版本教材的侧重点进行深入分析和整体把握,对教材板块进行合理整合,理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对已有理论进行提升。其次,教师需有效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特点、学习目标、新课改和史学理论研究成果,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材内容。再次,教师需根据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及时补充教材中未涉及的内容,这类内容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帮助的内容,是学生需要掌握和学习的内容。另外,对于教材中涉及的一些无关紧要的知识,教师需进行适当删减,以免影响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把握。例如针对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课《鸦片战争》。教材中提到英国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其结果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中国固有的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破坏。其二是推动了中国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针对这两个矛盾的问题,教材中没有涉及,而在史学研究中有所涉及,教师可将其加入教材。

综上所述,将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高中历史教学,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教材之外的历史知识。

作者:尹鸿 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