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英国对外文化扩张的策略范文

英国对外文化扩张的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英国对外文化扩张的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英国对外文化扩张的策略

《史林杂志》2015年第四期

近代早期的英国只是西欧偏居一隅的弹丸小国,16世纪之后的300多年时间里,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到19世纪末的全盛时期,英国统治着全世界大约四五亿人,占当时全球人口的约四分之一。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一个国家的扩张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既表现在物质层面,也表现在精神层面。英国能发展成为庞大的帝国,恰恰是在坚实的文化软实力支撑下完成的。19世纪是英国历史上扩张最为迅猛的时代,工业革命后不断膨胀的生产能力使英国需要在海外开拓市场,解决销售问题,这要求与之相应的一套对外文化理念输出。为了使那些尚未现代化和商业化的亚非拉地区加入由英国主导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链条,英国积极地在全世界扮演“文明使者”的角色,大力输出和传播英帝国商业文明和自由帝国理念及其文化主张,培养和扶植当地亲英阶层。英国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文化传播政策,从宗教、语言、教育、移民到文娱活动等多维度推广英式文化观念。

一、传教活动

传教活动是英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是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国家,国内教派林立。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基督教各教派传教组织纷纷创立,如浸礼派传教协会成立于1792年、伦敦会成立于1795年、卫理公会传教协会成立于1813年。无论是哪一种宗教和教派,均积极参与海外传教事业。英国这些虔诚的传教士和教徒“几乎像从事十字军东征一样”,足迹遍布非洲、亚洲以及西印度,渴望着将上帝的福音传播到帝国控制的每一块地方。①各类宗教团体和传教组织不仅在人道主义运动中冲锋陷阵,同时在英帝国扩张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英国著名的帝国史学家罗宾逊曾指出:“伦理道德观念始终是不列颠帝国主义的第一个庇护所。我们有理由确定,这是因为,对于帝国的成长,神学和剩余资本或者高速枪炮是同等重要的。”②在文化扩张方面,传教活动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首先,传教活动有助于英国文化传播确立目标。早期的传教士是考察土著民族文化“先遣部队”。不同于商人,传教士为了福音能够更深入土著居民生活地方进行“田野调查”。因为传教士往往在某一个地区停留较长的时间,能够接触到不同地区的不同社会阶层,从而能对他所处的那个社会有较充分的了解。

传教士为了打开一个地区的大门费尽心思,潜心调查,如著名的英国公理会遣华传教士理雅各,曾在香港和马六甲主持英华书院,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耗费在向西方介绍中国的经典文化上,翻译了包括《论语》《诗经》在内的大量经典,在汉学上的学术成就至今仍不容忽视。②在印度,传教士为了传教的方便学习印度的语言,传播印度文化;在果阿,几种早期的课本是用梵语印刷的,甚至有印地语的版本。③一般而言,筛除宗教的成分,传教士们所提供的材料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英国的思想家、政治家、殖民者可据此为英国文化扩张因地制宜地制定战略。其次,传教活动有助于建立英国文化的正面形象。与刀光血影、巧取豪夺的军事掠夺,或与坑蒙拐骗、斤斤计较的商业活动相比,带着药箱、扶危救困的传教活动具有更为正面的形象。传教士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但传教活动并非只有传播福音这么简单,他们往往采取以医传教、以教育传教等方式。伦敦会传教士戴维•利文斯通早年是在科学思想和使命感的感召下学习医学之后加入伦敦会的,1838年报名参加传教活动。这位“法力无边的医生”在非洲传教获得了巨大成就。④传教士建立了殖民地最初的一批教会学校,启蒙了非工业民族的现代化精神,传播了英语和英国文化。在尼日利亚直至晚近,教育几乎完全操于传教士之手,在1899年之前,竟然还没有创办起一所公立学校。

⑤这说明英国传教士在帮助欧洲文明和亚非拉地区的文明相互交流以及传播英国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正是传教士的形象挽救了英国人散发着铜臭的“小店主”形象。最后,传教活动有助于现念的形成和认同。基督教新教是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价值观。这种勤奋、节俭、务实、倡导自由平等观念,废除奴隶贸易的价值观被传教士在殖民地传播。另一方面,传教士还改变了英国国内对殖民地的态度。传教士把在世界范围内看到的不平等现象反馈给国人,推动废除奴隶制,宣传了人人平等的观念。传教团体从建立之初就站在威尔伯福斯领导的“废除奴隶贸易协会”一边,在废奴主义运动中功不可没。⑥如艾格顿所说,“对于英国殖民政策的改变最主要精神启发来自英国传教士团体。1828年开始伦敦会会长菲利普博士极大影响了公众的观点,制造了社会舆论,左右了议会关于殖民地政策的讨论”。

在印度一些地区基督教吸收低种姓印度人,推进了印度社会平等观念发展。传教活动的目的并非单纯为了传教。正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尖锐指出的那样:“传布基督教这个敬神的目的,使这种非正义的计划,成为神圣的事业。但此种计划的唯一动机,却是希望发现此等地方的金宝藏。”⑧传教士利文斯通在剑桥的演讲也说明了这一点:“非洲的商贸发展就可以与宗教感化同步”,以便“文明、贸易和基督教找到传播的途径”,“向商贸和福音……敞开大门”。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使商人更容易地开拓殖民地,直到此处真正被征服。1878年前,利文斯通的追随者斯丹利为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的国际非洲人协会建立一个私人殖民地,那里很快变成了“绞杀奴隶的机器”。⑨英国传教士是英国文化传播的排头兵,是英国文化传播的具体实施者之一。虽然帝国后期,随着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加深,传教活动文明使者的作用逐渐缩小,但是其在英国文化传播过程中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毋庸置疑。

二、移民实边

传播英国文化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人口扩散。英国文化正是由大量移民海外的国民带到世界各地。文化扩张是一个全民化的活动,每个英国人都是发射塔,担当着散播英国文明的作用。如果没有大量的海外移民人口,仅靠星星点点的传教士和殖民地官员,很难想象英国文化能够传播到全世界。在文化上,开拓“英国价值观”的边疆,是通过“移民实边”的战略实现的。基于此,英国人口的增长和扩散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英帝国史学家希利指出:“19世纪英国历史中最具震撼力的事实是:这是一个扩张的社会的历史。资本和商品输出,居民迁移,英国的语言、思想和宪法形式的传播,这一切都是英国人民社会活力的放射。1812年至1914年间,共有2000万人从英伦三岛走向海外,其中70%去往帝国之外的土地。”①但英国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0.2%,人口在当时从未超过2100万,远比欧洲其他国家少得多。到帝国巅峰的末期,据希利的记载:“1881年,加拿大与新西兰人口超过450万,西印度群超过150万,南非175万人口中近一半是欧洲人,澳大利亚有300万。这使得1000万以英国为主的欧洲人移民海外。”

②帝国的疆域内,英国的语言、风俗、习惯等文化相同。正如希利所说,“英国人即便是移民到海外,仍旧不忘同根、同种、同文、同语、同教,这足以使我们殖民地和母国血肉相连,团结在一起”。③英国殖民事务官员都积极鼓励实施利用移民的方式扩张英国文化的战略。1828年,商务大臣哈斯•基森盛赞英国人向海外的移民计划,认为移民将英国的法律和制度带到全世界,这样就“为传播自由、和平、秩序和基督教文明作出了贡献”。1835年,库克发表《殖民的政策》,宣称英国人的殖民是“光荣的、博爱的事业”,“让不列颠人的儿女们将文明带到这些遥远的海岸吧,未来的时代将会为他们的进取精神而欢呼。上帝一直在慷慨地赐予这个欢乐的民族领土,难道我们要忽视他的宠爱吗?”④1848年,殖民大臣格雷积极赞同政府对移民实行资助,称:“向澳大利亚移民可能使帝国获得最大的好处,它为目前和平时期那些在国内找不到适当生计的人,提供更热切的母国精神的发挥场所。”⑤在南非,1779年之前荷兰裔布尔人占主导地位,随着海上实力的相对衰落,英国抓住时机积极通过移民手段与布尔人展开竞争。1820年至1821年,英国政府鼓励向开普敦移民5000人以巩固鱼河一带英国人的扩张态势。这也标志着英国在南非建立稳固统治的决心。⑥帝国通过移民的方式有效地同化了南非布尔人。这种手法后来被复制到加拿大,为帝国推广英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移民实边最典型的案例是加拿大法国裔被同化的历史。早在英法七年战争之前,新英格兰向西北一直到北极的大部分北美地区是被称为“新法兰西”的法国殖民地,法国人口占绝对优势,通行法语和法国文化。1763年《巴黎和约》把新法兰西的绝大部分领土割让给了英国,之后新英格兰人源源不断地涌入,原法裔阿卡迪亚人受到排挤。法国人主要集中的魁北克和蒙特利尔,英国人虽然不多,但是经济地位受到保护,形成了500英国商人统治7万法国人的格局。

1812年英美战争之后,大量英国人和爱尔兰人移民到加拿大。1837年,法裔不满,发生大起义。为了平息叛乱和同化法裔,1840年英国颁布了《联合法案》,将法裔聚集的下加拿大并入其他地区,合并成立加拿大省。①这样就为同化法国裔铺平了道路。随后大量英国人美国人涌入,法裔人口逐渐被“稀释”,逐渐形成了今天被英美文化团团包围下的魁北克法国文化“飞地”的局面。对于本土文化主导的地区,移民实边战略实施受到阻力更小,效果更佳。这一战略体现在“移民拓殖”政策上。19世纪30年代,殖民地改革家爱德华•威克菲尔德通过阅读政治经济学著作,形成了“系统殖民”(systematiccolonization)理论,其主要思想就是利用经济杠杆合理开发、移民。②1830年,他创立“殖民地开拓协会”,开始积极地致力于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施。1830年新西兰只有几千欧洲人,而有8万至10万毛利人,到1866年欧洲人已经增加到了20.4万。③大量涌入的英国移民,带来了欧洲的文化,将当地土著文化几乎以覆盖的方式淹没。

三、推广英语

英国人通过推广英语来传播英国文化,英语是英国文化传播最有效的工具。世界进入现代以前,英语只是几百万英格兰人自己的语言,在英国人获得北美殖民地后开始大规模在海外流行,17世纪英语扩展到北美和南非,18世纪进一步扩展到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④英语伴随英帝国的殖民扩张活动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构成所谓的“英语圈”。英语圈是指将英语作为常用语言的国家的合称,有时也特别表示为经过英国殖民后拥有共同语言及文化的国家。⑤如美国语言学家布拉伊•B.卡奇鲁的同心圆划分法,将英语国家分三圈:第一圈是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内圈国家,包括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加拿大(不包括魁北克)和美国;第二圈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外圈国家,包括新加坡、印度、马拉维等,这些国家以英语为主要官方用语,视其为不可或缺的第二语言;第三圈是英语传播的热点前沿国家,如中国、日本等。⑥19世纪,除了内圈国家,英语在世界上的大规模征服是从南亚开始的。19世纪初,统治了印度几十年的东印度公司丝毫没有推广英语教育的想法,反而帮助当地人建立两所本土语言学校:1781年在加尔各答的穆斯林学院和1791年在贝拿勒斯的梵文学院,分别教授穆斯林统治阶层的语言波斯语、印度当地主要语言印地语。最初的英语学校是传教士在印度的非公司领地上建立的,也有些印度人在和英国人接触中学会了英语。这样,出现了一批最早的懂英语的印籍雇员,英国人的统治机器才能较正常地运转。⑦在斯里兰卡,最早的英语教育同样是传教士开展的,英国政府对这些传教士的控制十分有限。1831年前后斯里兰卡有235家新教教会学校,其中政府可以直接监管的只有90家。

在印度,公司政权限制英语传播的现象直到1813年英国政府新的《东印度公司特许状》,废除了该公司的垄断统治,才发生改变。特许状规定每年拨款不少于10万卢比复兴文化教育。关于印度未来采取东方还是西方教育在殖民当局内部争执不下,前者被称为东方派,主张资助波斯语或印地语教育;后者被称为西方派,主张资助英语教育。两派争论持续了20年。⑨1835年2月2日,麦考莱发表了《教育文告》,力排众议决定采取“西化”教育政策,支持在印度以英语为教学用语传播西方教育,结束了东、西学派之争,奠定了殖民地时期印度教育的基础。①《教育文告》强烈要求用英语传播西方知识,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印度人的血统和肤色,但在爱好、观点、道德、知识方面都是英国人的阶级。②1836年,麦考莱在给他父亲的一封信中写道:“教育对印度人有很大影响。受过英语教育的印度人不可能再完全忠诚于自己的信仰。我相信若能继续推行我们的教育政策,孟加拉就不再有偶像崇拜,这是很自然的事,不需要宗教传播和宗教干预。”③这清楚地表明麦考莱主张引进英语教育的真正动机在于同化印度人。麦考莱希望通过英语教育在印度培养一个亲英阶级。事实证明这一目标实现了,他确实培养了一群西方化的东方绅士,在剥削印度人民时,顺从并高效地与英国统治者合作。麦考莱十分鄙视印度的各种语言和文字,主张完全摈弃当地的语言和文学。他在1835年2月2日议会的发言如是说:“一个好的欧洲图书馆中的一个书架上面的书就抵得上印度和阿拉伯国家的所有的本土文学。”④1835年印度的英语教育政策是英国第一次用政策的形式明文规定了英语的统治地位。英语对其他语言日渐形成的结构上和文化上的不平等,是英语帝国主义的表现。⑤为吸引更多人接受西方教育,印度1837年规定以英语代替波斯语作为公务语言,1844年又采取了优先录用会英语的人为公务员的政策。⑥英语逐渐成为印度的官方语言,并逐渐渗入印度文化的发展进程,彻底改变了印度的文化史,也改变了印度人民的命运。1885年,印度政治盟友成立了国民大会党,在孟买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有72名讲英语的印度人出席;1888年在阿拉哈巴德开会,有1200多名代表讲英语。这几乎成了印度律师和富人用英语讨论共同关心的问题的年度聚会。⑦在19世纪末,英语已经实质上成为印度政治语言。随着帝国经济与政治联系变得日益紧密,英语与当地语言不平等的优势地位不断加强,非英语民族为了自身求生存,或主动、或被动地学习英语,加快了当地语言的衰退。在莫卧儿印度,波斯语是上流社会的语言,而印地语是印度土著人的主要语言。当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时,印度教徒受英语教育,而穆斯林还在用波斯语,导致穆斯林政治上被边缘化。⑧当穆斯林的社会地位下滑,感到威胁被迫去学习英语时,进而加速形成一种竞相学习英语的趋势。这最终颠覆了原有的语言和文化生态。

四、现代教育和文官考试制度

除了宗教、语言和移民外,英国还在殖民地推广英国式的现代化教育和文官制度来保障英国对外文化传播。在亚洲和非洲,英国人口数量远远低于当地人口。比如在印度,英国人口最多占印度总人口的0.05%。1805年在印度的英国人只有31000人,其中22000人在军队、2000人在文职政府机构、7000人在私营企业。1881年,在印度的英国人总计89778人。⑨无法实现直接统治,只有通过培养一个当地的亲英阶层实施间接统治。这就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教育体系。帝国殖民地教育体系发展最为完整的是印度。19世纪初,英国人需要懂英语,通晓英国法律制度、历史文化的人来为帝国的统治服务,在社会文化领域进行开拓,教育领域采取了新的政策。1813年、1835年和1853年三个与教育相关的法案推广西方教育。1813年法案规定每年应拨款用于复兴文化教育。1835年,麦考莱设计用西式教育培养一个中间阶层,并成为在印度人中“渗透”西方文明的媒介。①1835年,总督参事会做出决定,政府教育拨款只应用来推广西方教育。1854年,英国殖民当局的议会监督局主席查理士•伍德提出了关于在印度建立近代教育体系的建议,这就是著名的《伍德教育文件》。其要点是: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在各管区城市设立大学;设立补助金制度;在各省设立公共教育部。1838年,公共教育委员会下辖的英语授课学院已达40所。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一批近代学校和学院在大城市出现。1843年教育委员会控制的学校有93所,到1855年增加到151所。1857年,按伦敦大学模式,在加尔各答、孟买、马德拉斯建立了3所大学,开始授予学位。②1829年近代大、中学学生数约3000人,1855年增加到49000人。③到19世纪70年代,有6000名印度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还有200万名学生进入了讲英语的“髙级中学”。④至此,一整套殖民教育制度建立起来,为英国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印度推广铺平道路。学校是教化的“硬件”,而教科书则提供了教化的“软件”。控制教科书,也就控制了文化的方向。殖民地教育中,教师失去了选择的自由,变成教书机器,简单地重复宣传英国价值观。另一方面,担心大规模受教育的印度人中间产生敌视英国的情绪,英国人通过严格的课本教育和考试控制印度学生中升入大学教育的比例。在印度,教育系统最关键的部分是考试。考试是教科书文化的主要辅助工具,也是验证殖民教育效果的标杆。因此,考试成为英国集中控制教育的重要手段。⑤以1859年应聘文官考试的一试题为例:“请举例英格兰的主要殖民地,并陈述它是何时,以什么方法获得每一个殖民地的”。

试卷体现出宣传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目的。英国人还建立文官选拔制度,一方面选拔人才为殖民统治所用,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引导教育和考试。在印度,1853年实行文官公开考试选拔制度。但是要求考试在伦敦举行,这显然对于印人不公平。⑦尽管困难重重,1864年出现了第一名印度人文官,1871年有3名印度人考试通过,此后又有增加。⑧当然,能通过这种考试的只是少数,英国人和印度人地位永远不同。类似的教育系统还被复制到香港、新加坡、马六甲、缅甸、锡兰等亚洲殖民地。殖民地官员选拔制度也不尽相同。在非洲,英帝国采取了“定向培养”的办法,候选人必须由殖民地部的官职任命部门选拔(苏丹由总督选定)。被选定的人员在上任之前必须参加一系列的培训,从中获益并且通过考官的考核。⑨尽管方式不同,但目标相同。英帝国通过教育、考试和文官选拔,扶植起来一个可以依靠的中间阶层,成为帝国统治的中坚力量,帝国的文化也正是通过这些“佼佼者”得以放大和传播。教育、考试和选官制度,从社会内部为英国文化传播确立了合法地位、将英国文化定位为主流文化,加速非英语文化的消亡。

五、举办博览会和体育赛事

文教方法以外,英帝国还利用世界博览会和体育运动会等休闲娱乐和大型聚会来传播英国文化。当英国走向辉煌巅峰时,最能展现它的国际影响力和工业实力的事件莫过于1851年伦敦世博会。自开始工业革命,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后,英国成为世界上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为了展示英国的工业实力,主导世界“自由贸易的新秩序”,①英国举办了一次工业产品大会。1851年5月1日,世界上的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在英国首都伦敦的海德公园举行。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钢铁和400吨玻璃在海德公园内建起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这座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幕墙的建筑用来陈列10多个国家的约10万件展品。为期160天的展览会共吸引了600多万名世界各地的参观者。这次博览会展出了英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工业革命的成就,其中令人瞩目的展品当数引擎、水力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技术性产品。它们的问世,标志着工业社会的到来,因此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被确认为现代意义上的首届世博会。②英国的目的是通过对比展示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来宣传英国工业革命后发展的辉煌成果。早在博览会召开前一年,1850年3月当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宣布:世博会是旨在给世界的国家提供一个协调工业企业的“新起点”。通过举办世博会他表达了他的信念———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会逐渐消失,最终是“多民族”的人类大联合。水晶宫证明了“年轻的英格兰”是最能代表这个趋势的地方。③这次博览会不仅在于展示英国工业技术的划时代成就,更重要的是维多利亚女王也用外交方式,邀请了各国参展,形成了“万国博览会”的格局。

开幕式当天,有来自俄罗斯、法国、德国等25个国家的2.5万人参观。展览品也来自帝国殖民地,如印度、新西兰、澳大利亚等。⑤博览会是英国对外文化扩张最为直观的一次单独事件。帝国主义战略家们把英国设计成“新的国际秩序”主持人。首先,展示工业文明成就,彰显英国的伟大,增加帝国的凝聚力。展览会的文化扩张形式,其优点显而易见。它既不像兵临城下的军事武力展示那样令人仇恨,也不像纸上谈兵的文教宣传那样虚无缥缈。商品展示是和平、文明、真实的大聚会,以这种不言自明的方式展示英国工业成就。博览会激起了全英国人民的爱国情绪,增强了国家凝聚力。就连一向以冷静思考著称的托马斯•巴宾顿•麦考莱也热情地写道:“绿色树枝间的景象是令人愉快的……船只、旗帜、音乐、枪炮———一切都令人振奋。”⑥帝国以国家意志推动一项巨大的社会活动,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其次,对比“文明”和“野蛮”,掩盖其殖民活动的非正义性。水晶宫立刻被用作配合、归化和庆祝工业资本主义扩张的进程。通过这个进程,“野蛮和半野蛮民族”在英国人面前似乎就是农村和城市的对比。霍夫伯格认为,博览会是“全球英国化”(Anglobalization)为企图的,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文化扩张方案,是维多利亚统治下的帝国“向非欧洲世界的扩张”。⑦《经济学人》当年发表一篇题为《博览会的一些道德观察》的文章写道:博览会向人们展现了“掌控着人类工业的普遍规律,这个规律决定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这是全世界通行的法则”。⑧文章直白地表达了英帝国对其他非欧洲文明的态度。再次,用商品展示会宣告世界领导权,倡导自由资本主义“新的国际秩序”。英国战略家策划开办第一届博览会最根本、最直接的目的是引领世界新的国际体系,一个欧洲为中心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自由贸易工业世界大联合。很多评论直白地说,1851年英国热情邀请全世界去伦敦,同时也是邀请全世界加入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世界新秩序。①水晶宫被看作是对自由贸易的世界新秩序的沙盘展示,在制定出一个以“英国中心观”的工业和文化使命的同时,使英国进一步打开走向世界的大门,实现称霸全球的野心。世博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体现在后世影响上。事实上,世博会在英格兰的水晶宫举办之后很快传遍了整个欧洲、北美。从这个意义上讲,战略家们的意图实现了。另一种与博览会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活动是体育运动。体育是一种娱乐文化的表现,同样可以提高帝国团结,提振士气。英帝国在殖民地控制上,将其运用作为帝国文化的一部分,使各殖民地流行英国的体育运动。1847年,英国政府意识到给穷人提供一种积极向上、引人向善的活动十分必要。②到了19世纪末,许多教师使用运动,尤其是板球,作为教育学生坚持不懈、坚忍、不屈不挠等美德的方法。体育表现了英国的道德价值,促进了帝国的情操和团结。加拿大公立学校非常重视运动道德规范。1861年,《蒙特利尔公报》社论称:“体育应该构成加拿大的每所学校和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将塑造我们的年轻人的性格和形体。”③增强各殖民地和属国间的体育文化交流,增强凝聚力也是英国体育运动文化的战略目的和作用。因此可以说,体育运动有助于维持帝国文化统治。这种帝国体育运动的联系不断加强,到1930年形成了闻名遐迩的“英联邦运动会”,持续到今天仍属于世界体育界的一大赛事。它也是英帝国遗产中最具号召力的盛会。总之,体育运动一方面可以陶冶殖民地臣民的情操,锻炼他们的身体,使他们远离恶习;另一方面起到了润滑的作用,使英国和被统治民族之间建立一种在规则下的竞争。英国人通过教育,将英国风格的体育运动在帝国范围内传播。这种体育文化的扩散,无疑属于英国文化扩张的一部分。

此外,在英帝国崛起的过程中有几种文化传播渠道自始至终伴随其扩张,包括通过自由贸易、书报等媒体和干涉殖民地政治的途径来传播文化。英国人在输出商品、政治、书报等文化产品的同时将英国的风格带到世界。综上所述,英国人通过传教建立了与殖民地最初的文化联系,了解了当地风土人情,以传播基督教“使命”观为精神动力积极传播西方文明。通过移民、教授英语有效地搭建了英语文化圈,形成了一种以语言为途径的文化传播模式。为了保障英国文化有效传播,英国人在殖民地导入现代教育和创制文官制度。为了在全世界张扬英国工业文化和强国形象,英国人发明世界博览会,还通过体育运动凝聚帝国各民族之间的情感。英国文化战略立足长远,以制度作保障,用语言铺垫,以人口移民作后盾,通过教育和宣传落实,努力塑造的自由帝国形象,对英帝国在海外市场的扩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英国对外文化扩张的战略带有明显的侵略性,具有鲜明的殖民主义色彩。尽管如此,英国对外文化政策对当今的世界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作者:刘博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