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俗体育的人文社会学探微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1个体情感宣泄的消逝民俗体育是人们在生活中表现自身情感的一种身体行为,这是我国传统民俗体育重要特征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强调自我情感体验。通常运用富于想象的动作形式和创造性的方法来塑造心目中的形象,进而感染周围的人们,让彼此都有宣泄压力的途径。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不断增加,西方强势文化的入侵已经成为现实。最终导致中国传统民俗体育发生异变,即内在体现为不断超越自身;外在表现为击败对手。这一变化很明显突出了竞技元素,同时也使个体情感元素逐渐消逝了。如第九届民运会(南宁),比赛现场只能用“冷清”一词形容,观众寥寥无几,且多数“观众”还是现场工作人员。另外,由于主办方措施不当,使得运动员在温度低下的环境里比赛,都被冻得得得瑟瑟。在如此寒冷的条件下,所有的人都希望尽快完成这项例行公事。于是,比赛变得异常乏味。
1.2社会价值观念的消逝以“更快、更高、更强”为格言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由于其形式顺应了当代社会的价值理念,因此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迅速成为主流体育文化价值观。而我国众多本土的民俗体育项目在此冲击下,要么以变异的形态得以保存,要么就是部分甚至全部消逝。这必然使民俗体育中浪漫主义元素也在逐渐消逝。原因是当前社会的主流为“效益与公平”。人们在做事时首先想到的是能带来什么现实利益,如民运会,其举办的宗旨应该是继承并发扬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促进各民族互相交流。但实际情况是,为了迎合现代人的文化口味(崇拜西方文化)那些代表民族文化的项目在民运会上却极为罕见。究其原因,其中主要一点就是民俗体育运动会嫁接了西方竞技体育的运作制度,其结果是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不知不觉的接受西方体育文化,对于本土民俗体育文化价值观正在逐渐的淡忘。
2.1市场经济条件下破坏了民俗体育生存的土壤较之皇宫文化和精英文化而言,民俗体育文化与之区别就在于其创造主体不同。民俗体育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生活于民间的最普通老百姓,其流传范围也以民间社会之主,因而其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而当今中国正在快速实行城镇化进程,其特点就是把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其不可避免将导致这部分人群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出现较大的改变,其结果就是那些植根于农耕文化的中国民俗文化面临着生存基础被破坏的严峻挑战。由于民俗体育是由社会最普通民众所创造,因此它被最普通民众所继承和发扬,同时融入并扎根于日常风俗习惯(如礼仪、节日等)之中,最后形成一种传统化、生活化的体育休闲活动。如:荡秋千、龙舟、舞龙舞狮;牧民在游牧生产方式下形成的骑马、射箭等项目。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把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民俗体育发展却受到了大的冲击。在工业化产业化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生产方式产生巨大变化。尤其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使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传统小农生产方式逐渐被以机械化生产方式所取代。人们做任何事都是以市场需求为主,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了生活质量的提高,物质上的富足。但同时,我们民族特有的一些文化遗产也正在受到侵蚀,其耐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2.2社会转型期西方强势文化对本土传统文化的撞击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认为,在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曾两次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第一次是在清末,由于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即使殖民者将西方文化输入到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本能上对西方文化的免疫力。第二次受到的西方文化冲击是“”结束、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当时的中国急需西方的资金、技术和经验来发展。因此,在引进这些我们需要的物质时,不可避免的也会有一些“杂质”进来。正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公所说,窗户打开了,我们呼吸到了新鲜空气,但同时也放进了苍蝇。以奥林匹克文化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在改革开放后也随之跟进来了。由于“”中,我们的传统文化被严重破坏了,但我们是有迫切的文化需求的,在这样条件下,对外来的文化就有强烈的期待感。据统计,在中国的体育领域,现代西方竞技体育形式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90%以上的西方竞技体育项目统领了我国的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领域。当前,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更是无处不在,无论期刊、报纸还是媒体都有大量的关于NBA、欧洲足球联赛等信息,让人目不暇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的体育文化报道却较少。即使有相关报道也都是特定人群才感兴趣的,不像西方体育文化的受众范围那样广。
2.3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协调发展阿尔贝特•施韦特曾说过:“当前文化的灾难在于,它的物质发展过分地超越了精神发展,他们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发现和发明使我们能够以不同寻常的方式控制自然力量,同时也完全改变了个人、社会团体和国家的生存关系……,但只在物质方面,而不同时以相应的程度在精神方面发展的文化,就像一艘加速航行而舵机受损的轮船,他已经失去控制并驶向灾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物质文化的追求是无可厚非的,但若盲目的、不计后果的追逐则必将导致社会的畸形发展。因为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两个平行的车轮,只有协调发展,社会才能和谐进步。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物质文明得到了空前发展,物质文化也越加丰富,但精神文明发展却并未同步前行。究其原因就是市场经济把对物质占有的数量作为成功的唯一标准,因此衡量社会文化的标准也由多样性转变为唯一性。不可否认,在当今世界,西方文化是主流,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其冲击下已经相当脆弱,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西方强势文化随着其先进的科技一并进入我国,并迅速占据了我们的精神文化市场。这对于我们物质文明还不丰富的民族来说,民族精神文化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必然会不知所措甚至消亡。最终使得中华民族文化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在世人眼里已成过眼云烟。因此,当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不协调时,民俗文化核心价值必将发生异变,最终导致民族元素的蜕变。
3民俗体育现代化发展对策
3.1转变观念,强化思想认识民俗体育是产生于民间并流行于民间的传统化、生活化的体育休闲活动。但在社会转型期,其耐以生存的土壤受到了极大地破坏,使得现在的学校体育项目中几乎都是篮球、排球、足球等现代奥林匹克竞技项目,很少能看见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项目。国家经过认真反思后决定设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同时指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但在具体实施中遇到了较多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旧思想和观念的束缚。因此,我们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强化思想认识,有必要认真梳理我国众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让其不断发扬光大。
3.2普及民俗体育文化知识,提高文化自信中国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对其有着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较高的文化自信心。但自从西方竞技体育进入我国以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失去了光彩,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们失去了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信。因此,当前我们有必要加大宣传普及民俗体育文化,尤其是在学校,尽可能的引入相关项目,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3.3扩大对外交流,促进共同发展我国民俗体育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华文化之一。从社会发展经验来看,民俗体育现代化发展必须要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到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中来,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交流中展示自我,发现自我。从而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层次。另外,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也表明,只有以开放的心态融入世界才能更好地取长补短。从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互动交流中实现中国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最终达到不同文化的共同繁荣发展。
3.4大胆借鉴,适当的现代化改造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决定了我国多数的民俗体育都是与民俗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使得其以“无意识传承”的方式为主。但目前面对社会转型期,民俗体育耐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传承方式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的进行相关改造来适应时代要求。如:根据普通民众的休闲健身需求进行大众化改造;大胆借鉴西方竞技体育经验,把一些民俗体育项目改造成竞技体育项目,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运作等。4结论民俗体育含有独特的民族情感,无论在外在形式还是内涵上都运用了大量的浪漫元素表现出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中国民俗体育浪漫元素有逐渐消失的趋势,这直接危害到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保护中国民俗体育文化。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中华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展民俗体育文化对弘扬中华文化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周荣单位:滁州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