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情态动词词义与汉英翻译策略范文

情态动词词义与汉英翻译策略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情态动词词义与汉英翻译策略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情态动词词义与汉英翻译策略

《上海翻译杂志》2015年第四期

1引言

自从现代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情态一直都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西方对情态的研究历史悠久,从亚里士多德时期古希腊学者对模态逻辑的研究,到Lyons、Palmer、Perkins、Coates奠定英语情态学研究的基础,再到Talmy、Sweetser和Papafragou,从各个不同角度深化丰富,成果丰硕。汉语有关情态动词的研究也有较长的历史,近代可以追溯到《马氏文通》。此后情态也引起了中国学者们的关注,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对汉语情态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但是关于英汉情态动词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力图从英汉情态动词研究中找出联系,再从词义关系、文本语境选择情态动词的具体意义,从而确定翻译策略,具有一定的理性研究质感和实践意义价值。对于国人来说,在各个看似相近的情态意义中,往往很难选出一个准确合适的词。然而,借鉴语用学义理将其意义进行范畴化并进行系统化分析则有助于厘定选词过程中的相关因子和注意点。这在跨语际的翻译实践中,可以把我们原来凭感性和经验的行为方式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准确选词提供参考。

2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研究范畴

情态动词存在多义的情况,而语言又是一个“系统”。某个情态动词表达某个特定的意义与所处的句子环境、语篇环境有关。情态动词在句意理解中也可作为句子的焦点,用以表达不同的意义焦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语用学义理将其理性化、范畴化,基于上下文语法和语境关系的分析,来确定情态动词的具体意义,从而使厘定词义的行为具有理性的识度与效度。这对跨语际翻译行为的意义在于,可以实现摆脱凭感性经验寻找对应意义的翻译行为,使情态动词意义厘定理性化。本文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对比分析中英情态意义范畴与分类,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将英汉情态动词用同一标准对应归类,为此后翻译择义打好基础。(二)根据语境、情态动词前后语法范畴与关系确定多义情态动词的意义焦点,并参照找出相关对应范畴与关系进行翻译。对于情态动词的语义分析,Palmer(1990:14-17)认为通常有三种观点:歧义说、多义说、和单义说。歧义说支持者认为情态动词的意义是各个互无关系的意义。与歧义说相近,Sweetser(1990:15)的多义说也认为情态动词存在不同意义,但是认为情态动词两大类意义并不是毫无关联的。支持单义论的Perkins(1983:269)认为情态动词只有一个基本意义,其他解释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语用推理得出。这些观点各有道理却也都存在不足。对于情态动词的分类,语言学界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无统一的术语。大多数学者赞同把情态分为三类: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动力情态。国内,朱冠明(2003:17-21)也对汉语情态动词进行了分类,划分了层级。彭利贞(2007:77-84)教授所著《现代汉语情态研究》运用语义学和认知功能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探讨了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语义系统,解读了情态动词的语境信息,认为语境对情态类型存在选择限制。如果是多义情态动词,它的情态表达也受前后连用的词的影响。

对于情态动词的语用分析,最早从这个角度研究情态动词的是Papafragou。Papafragou(1998:54)认为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表达依赖于词汇表达意义的语境,英语的情态动词具有单一的语义内容,它与不同的语用内容结合,产生一系列不同的语境解读。她从词汇表达意义的语境依赖角度来观察英语情态动词的语义表达问题,以此来说明词汇语义信息与语用含义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国内有不少学者采用语用学的理论对情态动词进行分析。施兵(2006:36)参照言语行为理论,依据不同的语力将情态动词话语分为指令式、承诺式和断言式言语行为,并指出前两者属于触发类言语行为,后者属于评估类言语行为,分别对应道义意义和认知意义,验证了传统情态两分法的正确性。汤敬安(2008:20)分析了情态动词语义的语用蕴涵,语境顺应性和情态动词的间接言语行为性。对于情态动词的翻译问题,也引起了各学者的关注。李小川(2005:117)从分析情态动词的语义入手,认为对英语情态动词的忠实翻译既要考虑说话者的态度、主语所起的作用、会话语境和说话双方的社会地位以正确理解原语语义,又要选择汉语的对应表达形式以准确再现其意义和风貌。薛慕煊(1999:5)认为英语中的情态动词是个封闭系统,数量虽然有限,但其意义和用法有时却相当复杂,假如理解稍有偏差,翻译就很容易出错。他探讨了词语的搭配对情态动词的语义起的制约作用。而王雯秋、王明树(2013:38-42)以认知语言学有关情态的研究为理论框架,探讨了情态对唐诗理解和翻译的制约。综上所述,国内外各自对英汉情态动词均有深入研究,但是对情态的研究仍主要集中于情态助动词,而且多以英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相较而言,对汉语情态研究的关注仍然不够,关于汉英情态动词对应关系及其翻译策略的研究为数不多。本文将综合国内外对情态动词的认识与研究,尝试构建了一套便于参考的理性构式,以便快捷准确地厘定一般情态动词语义识度与范畴及其汉英翻译策略。

3焦点情态动词语义分析

3.1情态动词的语义分类大多数学者赞同把情态分为三类:认识情态、道义情态、动力情态,本文亦认同这一分类。认识情态是说话人对命题为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看法或态度,或者说,它表达说话人对一个情境出现的可能性的判断。道义情态是指说话人对命题成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观点或态度,涉及应可与必要等概念。Palmer(1990:6)也认为认识情态“本质上是对命题的真实性作出判断”,道义情态则“涉及对动作、状态或事件的影响表达一种指令”。英语中还有一类表示能力或意愿的情态动词,这类情态动词不仅与前两类情态动词有共同的形式特征,而且在意义上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是第三类情态:动力情态。Palmer(1990:8-9)认为情态动词在语义上有很多相同之处,其核心意义是属于可能性和必定性的理论。根据判断的程度,情态动词的程度分为可能性、盖然性和必然性。汉语情态动词根据此理论也可归纳出相似的分类。根据此种分类,英汉情态动词就可以相应地对号入座。此表格中,位于同一位置的英汉情态动词意义相同,相互对应。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参照此表的分类,准确选择出对应的、表达相同意义的情态动词。在语义上作这样的分类,有助于我们对英语情态动词的正确理解和翻译,使翻译行为具有理性科学范式,从而摆脱情态动词语义厘定的随意性。同时,我们可从上表发现,同样一个情态动词可以表达多种情态意义。如:“能”、“会”可以表示三种情态意义,“应该”可表示认知情态和道义情态。而这些多义情态动词,不同的语境对他们意义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限制。彭利贞教授(2013:3)提出情态动词(modals)是一种焦点敏感算子(focussensi-tiveoperat)这一命题,认为情态动词可以引发一个句意的三分结构,焦点的不同会影响情态动词所在句子的释义。而情态动词有机会处于三分结构的核心部分而成为句意焦点。情态动词虽然本身是情态敏感算子,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可以得到句义的焦点位置,这可以通过重音、提问、回答、对比等测试来证明。焦点位置对情态动词及其情态表达有句义选择倾向,当焦点位置上的情态动词是多义情态动词时,该情态动词的表意会表现出情态类型上的倾向性。本文将在下文利用这个理论所提出的概念与义理,对三种情态意义的选择进行讨论,利用焦点位置对情态意义的限制,来确定情态动词的具体意义及其翻译策略。

3.2焦点位置的情态解析现代汉语中,情态动词涵盖面广、用法复杂,限于篇幅,本文主要研究典型情态动词中的多义情态动词“能、会、应该”的不同语用特征、语义焦点及翻译行为中语意厘定构式。当情态动词得到焦点位置时,焦点位置情态动词的表义就会有限制。而情态动词本身是焦点敏感算子,它们何时能成为焦点,成为句子中说话人最想突出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语法测试和语境测试来检验。语法测试包括改变重音、句子结构,添加焦点敏感算子。其中,改变句子结构又包括改陈述句为问句和对比。语境测试包括两方面,一为时间地点、主题,一为说话人地位和关系。

3.2.1认识情态认识情态是说话人对命题为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看法或态度,或者说,它表达说话人对一个情境出现的可能性的判断。更专业地来说,认识情态的定义如下:“…(thelinguisticexpressionof)ane-valuationofthechancesthatacertainhypotheticalstateofaffairsunderconsideration(somepectofit)willoccur,isoccurring,hoccurredinapossi-blewldwhichservestheuniverseofinterpretationftheevaluationprocess.”(Nuyts21-22)下列句中的情态动词都属于认识情态类型:(1)她应该病了。(Shemightbeill.)(彭利贞16)(2)她肯定在后院,还能在哪儿呢?(Whereelsecanshebe?)(彭利贞31)(3)明天会下雨。(Itwillraintomrow.)(彭利贞98)(盖然性probability)看这些情态动词是否得到焦点位置,可以做以下语法和语境测试:对句(1)进行问答测试,改为(1-1)她应该病了吗?回答一般为“嗯,应该病了。”或“嗯,是病了。”显然此句的焦点在“病了”,而不在于“应该”。句(2)本身为疑问句,就可用回答来测试,这句话就变为“没在另外地方,就在后院。”因此,句(2)的焦点也在“哪儿”,而不是情态动词“能”。句(3)也可用问答测试,(3-1)明天会下雨吗?—嗯,会下雨。/不,不下雨。可见句(3)的焦点也不在情态动词“会”上。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表达认识情态的情态动词难于得到句义的焦点位置。

3.2.2道义情态道义情态是指根据特定自然或社会规范,个人期望或是说话人所愿,或这个时间应该呈现的状态。(Loosetal.75)换句话说,道义情态暗示周围环境状态没有达到理想要求,无论这些要求是社会还是个人提出的。表示道义情态意义的情态动词说明了欲改变世界的行动,以此来更加接近理想标准。以下句子中的情态动词都属于道义情态类型:(4)男子欲成事业,应该不要结婚。(Now,aneminentFrenchwriterdeclaredatapressinterviewaf-terarrivinginShanghaithatmenshouldstaybachelsiftheywanttoachievesuccessinlife.)———郁达夫《谈结婚》(张培基79)(5)人家可以坐,我就不能坐吗?(Whyshouldn’tIdothesame?)———叶圣陶《我坐了木船》(张培基20)(6)我会成为世界船王。(Iwillbethekingofshipbuilding.)(7)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Thenyoumeanoneshouldbeusefulratherthangreatnice-looking.)———许地山《落花生》(张培基8)(8)所以你们要像花生。(Soyoumusttakeaf-terpeanuts.)———许地山《落花生》(张培基8)看这些情态动词是否得到焦点位置,可以做以下语法和语境测试:对句(4)进行问答测试,改为(4-1)男子欲成事业,应不应该不要结婚?回答一般为“应该/不应该”。显然“应该”成了此句的焦点。句(4)也可通过添加焦点敏感算子来测试,则句(4)变为“男子欲成事业,就/是应该不要结婚”。“就/是”加深了说话人认为男士成功前不应结婚的程度,从而更加突出了“应该”的焦点位置。句(5)本身为疑问句,就可用回答来测试,这句话就变为“人家可以坐,我也能”。而且,词句分为两部分,前后形成对比,强调我不能。因此,句(5)的焦点也在情态动词“能”。句(6)可用重音测试,(6-1)我会獉成为世界之王。此句说话人最想突出的信息是对将来的一种承诺。可见句(6)的焦点在情态动词“会”上。句(7)和句(8)是在特定的语境里产生的。说话人是受话人的父亲,也就是说,说话人的地位高于受话人。这两句话是父亲对孩子的嘱托,表达了根据父亲的期望,孩子应该变成的样子。因此,这两句的句义焦点都在道义情态上。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表达道义情态的情态动词容易得到句义的焦点位置。

3.2.3动力情态动词动力情态表示外在因素:在允许或是命令的影响下,主语内在的能力或意愿(Palmer,“Mood”70)。以下两句中的情态动词都属于动力情态类型:(9)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许地山《落花生》(张培基8)(10)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胡适《差不多先生》(张培基10)看这些情态动词是否得到焦点位置,可以做以下测试:对句(9)进行问答测试,改为(9-1)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能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回答一般为“能/不能”。此句说话人强调没有能力,因此“能”成了此句的焦点。句(10)本身为并列句,前后“会……会……不会……”形成对比,说话人强调“他”能力的缺乏。因此,句(10)的焦点也在情态动词“会”。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表达动力情态的情态动词亦容易得到句义的焦点位置。以上分析表明,虽然情态动词可以占据句义焦点位置,但是,并不是所有情态动词都可以占据句义焦点,从对“能、会、应该”的分析可以看出,表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时,容易得到句义焦点位置,但表示认识情态时,较难得到句义焦点位置。这说明焦点位置对情态的类型有选择限制,即表达认识情态的情态动词难于得到句义焦点位置,而表达动力情态和道义情态的情态动词可以占据句义焦点位置。同时也说明当情态动词得到句义焦点位置时,焦点位置情态动词的表义就有限制或指向。当然情态动词是多义情态动词时,焦点位置会要求该情态动词表达某类情态,一般是非认识情态,即道义情态和动力情态。这时,焦点位置在意义选择中就会对多义情态动词产生某种限制或给出某种指向了。

4情态动词句意关系与翻译策略

通过重音、提问、回答、对比、甚至添加焦点敏感算子等测试方法我们可以确定情态动词是否处于句义焦点位置。而再通过焦点位置对多义情态动词意义的限制,我们就可以确定多义情态动词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由此,翻译中关于情态动词意义的甄别与选定就有了一定意义的理性构式和依据,基于此,情态动词意义厘定的翻译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就可以摆脱感性、随机和偶然性个人识度,使其具有一般、理性的认识和实践范式。下面将结合前章所提及的例句,探讨情态动词翻译策略:

4.1认识情态动词的翻译认识情态动词只是表达言者对命题为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看法或态度,或者说,它表达言者对一个情境出现的可能性的判断,不是句义的焦点。所以,在翻译这类情态动词时,可以直接按其本义翻译之。(1)天气或许会变冷的。Itmightbegettingcold.(2)她肯定在后院,还能在哪儿呢?Shemustbeinthebackcourt.Whereelsecanshebe?(彭利贞31)(3)明年房价会/将上涨。(盖然性probability)Thehousepricewillbeupnextyear.句(1)至(3)中的情态动词都属于认识情态类型,“应该”表示说话人主观推断可能性较大,“能、会”皆表示主语对事态发展可能性(盖然性probabil-ity)的主观判断,虽然“会”的程度比“可能”深,有“必然,一定”之意,但仍然表示对事态发展的推断,因此可以对应“will”。句(1)至(3)的翻译分别按其情态动词本义选用了“might、can、will”这三个传统英语情态动词,与上表对应相符合。

4.2道义情态动词的翻译根据上文分析,道义情态动词表达的命题意义是指根据特定自然或社会规范,个人期望或所愿,或这个时间应该呈现的状态等等句义。因此,表达道义情态的情态动词容易得到句义的焦点位置,而英文中可以表示道义情态的有“may、can、shall、must”等,翻译时就可以根据本文所列表格,选择符合句意的情态动词。(4)男子欲成事业,应该不要结婚。(Now,aneminentFrenchwriterdeclaredatapressinterviewafterarrivinginShanghaithat)menshouldstaybachelsiftheywanttoachievesuccessinlife.———郁达夫《谈结婚》(张培基79)(5)人家可以坐,我就不能坐吗?Whyshouldn’tIdothesame?———叶圣陶《我坐了木船》(张培基20)(6)我会成为世界网坛之王后。Iwillbethequeenofthewldtennis.句(4)至(6)中的情态动词都属于道义情态类型,“应该”、“能”皆表示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而“会”表示个人道义,表承诺或个人意愿。这样自然就成了句意的焦点,翻译时情态动词自然成了关注的中心。张培基将第(4)句译为“Menshouldstaybachelsiftheywanttoachievesuccessinlife.”是用should表达了情理上必然如此的道义情态意义,句(5)句(6)情态动词的翻译亦符合我们之前列表所示和分析。

4.3动力情态动词的翻译动力情态动词表示外在因素:允许或是命令的影响下,主语内在的能力或意愿(Palmer,“Mood”70),亦易得到句意焦点。翻译时可按上表所列,选择符合句意的情态动词。如:(7)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Whenyoucomeuponapeanutplantlyingcurledupontheground,youcanneverimmediatelytellwhethernotitbearanynutsuntilyoutouchthem.———许地山《落花生》(张培基8)(8)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Hecouldwritecalculateallright,buthismathematicswoftenfaulty.———胡适《差不多先生》(张培基10)(9)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Knowledgewilldoyouagoodturnevenameansofsubsistence.———胡适《不要抛弃学问》(张培基13)句(7)、(8)中的情态动词都属于动力情态类型,“能”表示一种能力,意为“胜任,善于”;“会”表示一种能力,善于。动力情态一般在“can”一词中可以找到对应。张培基在这两句翻译中也是如此理解,直接用英语中对应的“can、could”来翻译,而“不会”由于与“总”连用,同样亦得到了句义焦点,故译为“woftenfaulty”某种原意义的延伸而不是原句的本意。而句(9)表示的是命题的内在功能,张先生用“will”翻译“决不会”,亦符合本文列表所示义理。句(9)原本是一个否定句,以否定的形式表达了知识不会让人失望。而在此,张培基将其译为一个肯定句,表达了拥有知识会有良好回报的积极意义。总的来说,在确定了情态动词是表达哪一种情态意义之后,我们就可以参照之前中英对应的表格,从中选择出直接对应的英文情态动词来翻译。这样,在英汉语际间翻译时,情态动词翻译原本大抵皆以译者的主观判断或随机行为,便可在一定意义上纳入理性思辨的范畴和行为,使情态动词翻译行为有所准绳。

4.4情态动词句意焦点算子的演绎与翻译当然,应当承认,任何规律皆属于科学认识的范畴。情态动词的双语转换虽有理性层面的认识构式与操作模式,但是,在句意焦点厘定方面仍具有属于人文认识属性的构式,句意焦点和意义的厘定仍存在某种诗意演绎的现象。但是,这种演绎是以情态动词的基本义素为基点的,因而是经验世界意义为本,诗意关联和外延为用。如:当情态动词作为句义焦点时,在翻译情态动词时,并不一定都按照简单的汉英情态动词对应来翻译,而是人文诗性式认识和选择,意在将其真正情态语用、语境意义翻译出来。从表面上看,这种翻译选择看似随意的,但是,它的认识本质和构式上是理性,皆是依据句义焦点算子而选择意义和句式。如:(10)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着进行的曲调,在这悲壮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Letusbraceupourspiritsmarchthroughthisrugged,dangerousroadtothetuneofoursolemn,stir-ringsongs.———《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张培基4)(11)北京的名胜古迹,北京的妙处,我应该说是了解的;其他老北京当然也了解。Likeallotherlong-timersofthecity,I’msup-posedtobeveryfamiliarwithitsscenicspotshis-ticalsites.)———季羡林《黎明前的北京》(张培基110)这两句中“应该”表示根据社会规范,我们或者我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都为道义情态意义。句(10)中,命令的含义在翻译中以祈使句的形式展现;而句(11)中情态动词“should”的位置由表达同样意义的词组“besupposedtobe”所取代。(12)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吗?Itwcertainlynoproblemfapersonofmyagetolookafterhimself.———朱自清《背影》(张培基24)这两句中“能”表示说话人的能力,都为动力情态意义。句(12)原本是一个反问句,强调了说话人有能力照顾自己的积极意义,因此,张培基在此直接将其译为一个肯定句。(13)生活的经验固然会叫人忘记许多事情。Lotsofthingsareapttofadefrommemyone’slifeexperiencesaccumulate.———巴金《木匠老陈》(张培基30)这两句中“会”表示命题为真的可能性。句(13)中情态动词“will”表盖然性的意义为词组“beaptto”所取代。这些英文译句中均未出现传统的典型情态动词,而是在充分理解原语句的基础上,把汉语中的情态意义融入了整个句子之中。

5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作如下结论:一,多义情态动词———“能,会”可以表达三种不同的情态意义,而“应该”也可以表达两种情态意义。“能”的三种情态意义基本可以在“can”中得到对应,在表示许可时,也可以对应为“should”。“会”的动力情态意义可对应译为“can”,道义情态、认识情态可对应为“will”,而当表示可能性较大时,也可译为“must”。“应该”的道义情态意义可对应为“shall/should”,认识情态意义根据主观上认为可能性的大小,可分别对应“may”和“must”。了解了这样的分类与汉英情态动词的对应,可为类似的翻译确立了便利的理性认识和实践基础。二,翻译之前,在什么情况下选择哪一种情态意义,要充分考虑句义焦点位置在其中起到的制约作用。我们可以对原句进行重音、问答、对比、及添加敏感算子的测试,确定情态动词是否获得了焦点位置。之后再利用句义焦点位置对情态动词意义选择的限制:若难于获得焦点位置,则是认识情态意义,反之为非认识情态意义———即道义情态或动力情态。这样在充分准确理解原句的基础上,再参考汉英情态动词词义分类对应的表格,就能较容易地找出对应的翻译。最后,应当承认,本文所讨论的范畴和识度虽具有一定的理性适度,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如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汉语中的某些具有情态意味的表述,在英文中没有完全对应的情态动词,需要我们进行某种诗意理性化演绎,推导出英文中其他词或词组可以表达原语中情态动词所表达的意义,以便供不同语境的翻译需求进行选择。

作者:邢嘉锋 王晓静 单位: 江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