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会科学党建工作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加强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
1.加强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是建设民主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术性社团不仅是探求学术发展的群众性团体,同时又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途径和形式,从而成为一种推进社会民主、开放和科学进入决策层的新型结构性因素,起着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3]。党和政府在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时,各级学术性社团都会将代表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愿望、要求等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或者政治协商会议反映给党和政府,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具体、可行;学术性社团集中了我国一大批学术造诣深厚、拥有专长技术等在社会上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通过强化党的领导可以引导这些专家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在深化企业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过程中,学术性社团通过调研、报告、交流、指导等形式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4]。
2.加强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是学术性社团更好发挥自身作用、加强自身建设的需要学术性社团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服务,尤其为政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和咨询服务,这就要求学术性社团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团队文化。学术性社团中的共产党员能够把大家更好地组织起来,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依靠党组织凝聚、团结群众,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政治上保障学术性社团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在近些年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学术性社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出现了一些不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言论和行为。这就要求学术性社团中的党组织、党员利用自身优势,掌握群众的思想动向,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党的思想工作或有关管理机构,将那些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使学术性社团始终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党的领导下各类学术性社团工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学术性社团党组织作用的发挥还很有限,党组织领导、党组织成员的思想认识、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党组织运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任重道远。
1.学术性社团党组织组建率低,党组织地位不够明确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学术性社团的党组织组建率和覆盖率都较低,导致党组织作用发挥有限,如杭州市科协2012年对所属自然科学类社会团体调研,发现所属54个学会均未建立党组织;一些学术性社团虽然组建了党组织,但党组织对团体内党员教育、约束、规范力不足;社团党组织内部缺乏有效的运行、监督和考核机制;党组织的地位还不够明确,作用发挥不够理想。目前,对学术性社团中党组织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什么等问题,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往往存在学术性社团党组织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工作上无所适从,影响了学术性社团工作的正常开展。
2.部分成员对党组织建设的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学术性社团负责人认为学术性社团只是一个“松散型”的组织,不像非公有制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那样,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生活圈,党建工作没必要抓;还有一些学术性社团主要负责人认为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会影响社团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党组织后本社团会受到监督,还是不建为好;一些社团党员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平时很少见面,且党员都已有支部,在本支部已参加活动,没有必要把组织关系迁到学术性社团或再参加学术性社团党支部的活动。一些部门和党务工作者认为学术性社团党组织规模小、人数少,学术性社团领导不明确、管理不明确,开展党建工作的难度较大。正因为这些认识导致重视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的氛围至今还尚未形成。
3.学术性社团党组织党建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缺位和不规范的问题,致使党员教育管理难度大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体制不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既有分散管理、多头管理的问题,又有管理缺位的问题。行业主管部门和登记机关只注重审批登记,而不愿承担责任,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导致一些部门有审批权但不管党建,负责党建的地方和部门又缺乏行业管理约束手段的尴尬局面,造成行业监管与党建指导相脱节,出现“两张皮”现象;学术性社团中的党员来自四面八方,流动性大,与现在党组织联系的纽带尚未牢固;部分党员对先进性标准的认识比较混乱,价值取向与党的要求出现差距,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所有这些都使教育管理党员的难度加大。
4.一些学术性社团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不能根据团体具体情况找到有效方法学术性社团类型复杂,有自然科学类的、还有社会科学类的,涵盖行业广泛,运作特点各异。在开展党建工作时,如何区别不同情况,找准工作切入点,加强分类指导,是当前各级党组织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比如一些学术性社团具有规模小、分布广、稳定性差、注册地与归属地不符等特点,如何能使其及时有效地掌握有关信息,推动党建工作是目前摆在我们眼前的突出问题之一。
5.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与学术性社团独立性不能做到很好的统一相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学术性社团是自治性组织,代表特定社会群体的一定利益和要求,所以其开展的活动与集体利益可能会产生矛盾。党组织对学术性社团独立开展的活动有时会起到阻碍的作用,工作中简单采用行政化方式,导致某些学术性社团内部存在机关化、行政化倾向。一些党组织与群众的联系不够紧密,有时单纯用权利性影响力来联系群众,使得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6.学术性社团中党员不能很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每个党员来说,无论在什么地方,处于什么地位,都应该牢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但由于学术性社团组织较为松散、人员构成较为复杂、个体独立性较强,因而容易造成团体党组织对成员的约束力较弱。在学术性社团中,对于党员发挥作用的方式、途径一般都没有硬性规定,党员开展党的工作主要利用业余时间或者有时候干脆不开展党的工作;党组织内部各成员间联系也比较松散,党员要在学术性社团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要依靠高度的自觉性、主观性和奉献精神。
7.学术性社团党组织活动次数较少,活动经费缺乏制度性保障,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有所减弱学术性社团党组织怎样开展活动,怎样发挥作用,虽然不少学术性社团内部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并创新出不少活动载体,但总体来看,这一领域内党组织活动的开展仍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没有很好地切合学术性社团的发展需要。对学术性社团党组织开展的活动调查显示,党组织开展的活动缺乏针对性,相对单一,没有新意,对党员缺乏吸引力,组织活动效果大都不理想,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断减弱。
三、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问题的根源
我国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问题的由来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既受到国内政治形势、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也受到了当代西方思潮的一定影响。
1.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学术性社团领域党建工作长期缺乏重视、规范和监督是目前该领域党建工作问题的深层次原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术性社团在党的领导下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服务,进行学术交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任务,其党建工作较为到位。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学术性社团充满了昂扬的革命色彩。然而在“”开始以后,所有学术性社团在1968年秋全部撤销。改革开放后,我国学术性社团得到全面恢复和迅猛发展,学术性社团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1989年后我国进入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学术性社团发展出现徘徊局面,党建工作整体上较为薄弱,而且出现了分化现象。由于一些传统的、基础性、跨学科的理论远离商品大潮,适应不了急剧变化的形势,出现了经费断绝、人才流失、学术停顿等现象,严重的甚至自行消亡,党建工作自然无从谈起;由于应用经济类、政法类等学会与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关,这一时期这类学术性社团在挂靠单位的支持下,党建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政治上民主的推进和社会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学术性社团步入稳定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随着《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出台,我国学术性社团初步纳入了依法管理的轨道,社团的发展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为学术性社团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其党建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客观地说,我国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仍然缺乏规范和监督。而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领域这种长期的忽视所造成的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有效解决,所以建立长期有效的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机制势在必行,这将会是一个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法律不断完备的长期过程。
2.当代西方思潮对我国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推进,西方思潮大量涌入,对我国的文化、干部群众的思想意识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开展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的过程中,科学地、辩证地、全面地看待西方的思想文化,对于新时期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的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客观的说,西方思潮对我国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还是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的。西方思潮中的合理因素,对广大社科工作者和广大党员解放思想、冲破思想禁锢、破除封建迷信、尊重个性发展产生了有益的影响,成为广大共产党员形成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效率观念的重要思想资源。这些因素对于党务工作者更好开展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当代西方思潮中诸如政治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化和自由化思想、文化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低级庸俗、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对一些经不住考验的党员干部、社科工作者的精神和道德带来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一些西方政治思潮带有明显的政治性、意识形态属性,许多学派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极力攻击共产党、攻击马克思主义,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起到了消极的作用;个别社科工作者借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观点贬低马克思主义理论,借民主社会主义否定科学社会主义,主张“消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这些因素很容易造成广大社科工作者人生观、价值观的错误取向,造成广大共产党员不能很好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加强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的对策
及时有效地解决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学术性社团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找准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在增强学术性社团对党建工作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周密筹划、缜密安排、紧密实施,最终建立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长久机制。
1.增强学术性社团对党建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夯实党建工作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1]在当前学术性社团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和有效开展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是重要前提。各相关部门领导人、学术性社团负责人及内部党员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各级学术性社团组织的上级党组织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建立健全学术性社团的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入手,将学术性社团的党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纳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之中,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新局面。同时,各学术性社团党组织应努力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增强党的影响力。对具备建立党支部的学术性社团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及时建立党组织;对于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从地域关系和方便工作两方面考虑建立两个以上学术性社团的联合党支部;对于没有党员的学术性社团,可以采取派驻党建指导员、党员联络服务站等形式开展党的工作。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党建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学术性社团规章制度体系,是有效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制度保障,是形成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完善学术性社团党组织开展工作的物质保障,探索建立财政投入、管理费列支、党费补充等多渠道保证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正常运转的经常性投入机制。相关部门要根据学术性社团党建基础薄弱的实际,把制度建设作为创新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机制的重要措施,并着力理顺学术性社团领域党建工作的管理体制。各级党委需要把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作为职责范围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议事日程,切实加强政治领导。除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机制,相关部门和有关主管单位还要建立健全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的考核体系。要持续定期开展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评优评先活动,对党建工作搞得好的学术性社团给予奖励和表彰,对党建工作不到位、收不到较好效果的学术性社团给予惩罚和批评,对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中的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给予一定物质上、精神上的奖励和表彰。
3.积极探索学术性社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巩固党的宣传理论阵地学术性社团党组织积极探索党建工作的途径和方式是有效加强该组织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参与事关学术性社团长远发展、人事调整等重大的决策,使党的建设渗透到学术性社团的核心工作中去,避免出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要根据学术性社团本身文化氛围较浓厚、成员素质较高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举办征文、读书读报、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党员和广大成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增强成员对于学术性社团的认同感;党组织还要主动做好维护各方合法权益的工作,切实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运用沟通协调、说服教育、提供服务等多种方法,做好维权和化解矛盾工作,不断增强党组织在成员内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同时,党组织还要把党建工作同发现、用好人才的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凝聚人才的优势,为学术性社团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只有把党的建设同学术性社团自身发展统一起来,才能更好促进学术性社团的健康发展。
4.学术性社团党组织要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发展能力加强学术性社团党组织自身建设是做好学术性社团党建工作的前提。各学术性社团党组织应在遵循国家有关部门和主管单位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结合学术性社团实际情况和党组织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科学发展的能力。一是要认真查找分析整个学术性社团、党组织、党员存在的问题,抓好整改落实。这需要党组织在充分了解该学术性社团、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认真查找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及时召开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在充分讨论、认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原因,形成分析检查材料,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切实解决学术性社团党组织发展中的症结。二是要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加强自身建设。探索建立权责明确、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突出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体系,增强自主运作、独立运转的持续发展能力。除此之外,要根据学术性社团成员的高素质性配备好党组织负责人,明确责任人员。各类学术性社团的上级部门要注意从党性观念强、思想政治素质好、懂经营管理、党务经验比较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中选拔本社团的负责人,同时明确其为本社团的党建负责人。如果学术性社团内部暂时没有合适人选,可以由上级党组织推荐或选派临时负责人,先行开展工作,再通过培养、调剂等办法逐步解决,决不可草率选任不合格人选。
5.学术性社团党组织要做好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术性社团各级党组织要做好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这是党组织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保持生机活力的重要基础。党组织在严格贯彻党员发展“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方针基础上,对党员发展条件、程序要严格,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严格确保质量。要重点发展学术性社团中具有骨干作用的成员,在没有党员或者只有少数几个党员的学术性社团中加大发展力度;学术性社团中的各级负责人如果还不是党员的,就应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党组织要采取培训班、报告会、上党课等形式长期开展对学术性社团党员的日常性教育培训;要本着从严治党的原则,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完善党内各项制度,促进党员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还要扎实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建立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真正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关爱党员,加强与党员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切实增强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作者:徐艳霞单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现代领导能力训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