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国外社会科学学术规范体系分析范文

国外社会科学学术规范体系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国外社会科学学术规范体系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国外社会科学学术规范体系分析

就工具意义而言,学术规范使得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学术成果得以在一种普遍认可的技术规范下进行传播和交流,使学术对话成为可能,促进了知识的增量并且有利于激发新的创造性的成果。质言之,学术规范是从事学术活动的一种他律机制,不仅要从学术道德方面加以约束和衡量,也要在学术活动的形式等技术层面上加以引导和规范,目的是保证学术研究的价值。反观我国近年来在学术规范方面取得的一些主要成果,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大多数都是以建立学术秩序、明确学术道德为出发点而制定的。例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先生作为中国学术规范构建方面的一个代表性人物,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学术论文的规范化问题》(《美国研究》1995年第1期)、《学者的自律及其他》(《中华读书报》1997年2月19日)、《学术的规范与尊严》(《中华读书报》1997年10月22日)、《遏制剽窃新举措》(《中华读书报》1997年6月18日)、《九十年代中国的一大学案———学术规范讨论备忘录》(香港《中国书评》1998年复刊号)等。2002年2月27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原则性地提出了六项措施来端正学术风气,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北京大学于2002年3月颁布了《北京大学教师学术道德规范》。同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学风建设的决定》。诸如此类的学术规范文本大都侧重于在学术活动中所应该遵循的道德性约束和一般性原则,并未在更加具体的技术层面上条分缕析地对于从事学术活动的技术性标准加以阐释,这就使得相当一批学术工作者在具体的学术创作中无所适从,各行其是。

相比之下,美国社会科学学术界对于学术诚信方面应该遵守的原则性规范并不复杂。美国大学对学术诚信问题的界定和分类方式各有特色,但大多美国大学都将学术不诚信主要分为四类,包括考试作弊、捏造、方便学术不诚信的行为和剽窃。维基百科对于“学术不诚信”的定义是:“任何与正式的学术研究实践相关的欺骗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作弊(Plagiarism),伪造(Fabrication),提供虚假信息(De-ception),未经许可接受或给予他人帮助的欺骗行为(Cheat-ing),以及实施贿赂和有偿服务(Briberyorpaidservices),妨碍他人完成工作的破坏行为(Sabotage)。”①在判定这几类学术失范的具体标准上,美国学校一般都有非常具体的量化标准和技术规范作为参照。不独在美国如此,在整个西方学术界都普遍存在学术规范方面非常具体的写作技术规范和学术失范的判定标准,一般都称之为“学术写作手册”。此外,美国社会科学学术界对于学术成果的研究范式有着近乎苛刻的体例要求,我们可称之为“洋八股”,虽然这种研究范式存在僵化、刻板的缺点,但是由于其符合社会科学的实证主义或者经验范式的研究规律,其问题的展开和论证过程能够在体例要求下环环相扣,最终使结论的得出符合逻辑分析和定量研究的过程,因而才使得社会科学也具有了“科学”的色彩,并为学界所接受。“洋八股”的研究范式成为美国学术规范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美国学术界对于剽窃行为的容忍度很低,学术共同体在学术剽窃方面有着约定俗成的“零容忍”原则,尽管不同的学校在处理方法上有所差异,但是剽窃行为带来的普遍后果是当事人在学术界的声名狼藉和前功尽弃,以至于不得不离开学术工作环境。本文就以上所述的三个方面,即“学术写作手册”、“洋八股”的研究范式和学术剽窃的预警和处理机制等对于美国社科学术界的学术规范构建加以简单介绍。

1美国的“学术写作手册”

美国学术界最为熟悉和普遍接受的“学术写作手册”有四种:首先是《芝加哥手册———写作、编辑和出版指南》(TheChicagoManualofStyle:TheEssentialGuideforWriters,Edi-tors&Publishers);第二种是《韦伯美国标准写作手册》(Webster''''sStandardAmericanStyleManual);第三种是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mLanguageAssociation)为语言文学研究制定的《MLA论文写作手册》(MLAHandbookforWritersofRe-searchPapers);第四种是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为本学科编辑的《美国心理学会出版手册》(Pub1icationManualoftheAmericanPsychologicalAssociation)等等。这些手册的主要内容实际上都大同小异,但针对本领域亦有特殊的规定。这四种“学术写作手册”当中最广为接受的是《芝加哥手册》,其次为MLA和APA两种学术写作指南。《芝加哥手册》是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一批资深编辑撰写,1906年初版后,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补充修订,迄今已出第14版,篇幅也扩充至900余页。这个手册囊括了几乎学术写作和编辑所涉及的各个细节。该书分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对手稿的一般要求,如手稿的章节划分、文字处理以及版权许可等等。第二部分为体例(style),是本书最重要之部分,详细例举了标点使用、词的拼写、人名地名以及专有名词、数字、外文、引文、图片及文字说明、图表、计算、缩写、注释、征引书目以及索引等等。第三部分基本是针对出版社而言的,诸如版面设计、字体、印刷和装帧等等。以本书为基础,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还发行有一系列手册,如为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所编写的课程论文和学位论文撰写所使用的手册。在《芝加哥手册》中,几乎任何有关学术写作的问题都有章可循,甚至对中文的注释也有专节,对中国朝代、人名和地名的拼写,对韦氏注音法和拼音的使用范围和区别都有论述。

《MLA论文写作手册》(简称MLA)与《美国心理学会出版手册》(简称APA)在应用选择上略有不同。一般而言,偏重人文学科的学术著作多选用MLA,偏重自然学科的应用APA。这两种规范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引用和注释的次序、大小写、缩写和标点符号的运用等细节上。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写作规范,美国学术界约定俗成的要求是,一篇文章只可以选用一种体例格式,以免产生前后不一致导致读者在理解上的谬误。尽管两种体例存在细微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足以贯穿论文写作的全过程,但是这两种“写作指南”都是学术论文创作中最常见、最广为接受的写作规范,其在学术界影响之深远超过《芝加哥手册》这部通用的英语写作指导的规范性文本。MLA对英文写作的指导可谓细致入微。以引语(quota-tion)为例,MLA规定,引文必须准确,必须用方括号(squarebrackets[])和省略号(ellipses…)标明更动原文的地方。短于三行的一句或者短于一句的引语必须写入正文中,并且用双引号标明。单引号只允许用来标注引语中的引语,否则不得使用。无论引自书本还是引自访谈对象,引语不得使用斜体或粗体来表示。MLA还规定,在任何情况下(即使引语只有一个单词),句末的句号和逗号都必须放在引号之内,冒号和分号都必须放在引号之外。如果引文是一个疑问句,则问号应该放在引号之内,否则一律放在引号之外。三行或者三行以上的引语都应该另起一段,作为独立的引语段(blockquotation)。引语段可以用单倍行距,但是其首行和末行应该与正文空0.5行。就引文的数量而言,MLA规定,一篇独立的学术论文其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篇幅不得超过全文字数的15%,否则视为抄袭。引用文献中某一具体观点或文字时必须注明该观点或该段文字出现的页码,否则视为引用不规范。MLA甚至对非印刷材料的引用都有非常详尽的规定。例如引用电影对白,注释条目须以斜体标注的电影名开始,继之以导演的姓名(格式为Dir.Xxx),然后是发行者的名称和发行年份。如果是录像带或者DVD,则应在发行者名称前注明是“Videocassette”或“DVD”。第3期魏琴,蒋德璋:美国社会科学学术规范体系介绍和浅析133著录网络出版物必须标明出版物的上传日期和论文撰写人上网查询的日期(dateofretrieval),并标明网址。条目中网址如需断开换行,必须在“/”之后或者“.”之前,网址中不得出现空格。一般而言,美国的学术写作手册都不仅仅是介绍写作文章的基本要求和格式规范,还会就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出系统的建议。从如何有效选题开始,到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如何确定论题和写作大纲、如何有效地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如何找寻相关的研究信息资料、如何将记录的卡片和笔记写成论文初稿,到如何修改初稿、如何合理引用文献和避免剽窃、如何引用参考文献等内容,林林总总,蔚为大观!

2美国的“洋八股”研究范式

美国主流的社会科学学者和出版物都恪守一种非常刻板的学术写作结构,这种结构方式可以较为全面地展示作者的研究范式和其结论的验证过程。由于这种研究范式通常由八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提出问题、文献回顾、提出假设、测量、收集数据、研究方法、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因而被中国学者彭玉生等人总结为“洋八股”①。作为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的教授,学者彭玉生对于“洋八股”有着非常准确的评价。他指出,“所谓的‘洋八股’,只是形式上的八股,是学术研究的形式主义规范,不是实质理论上的八股。作为形式规范,研究者可以将任何实质性的概念和理论放进去,不论是西方的还是本土的,或者是中西结合的”②。由于实证主义仍然是美国社会科学界最主流的研究方法,因此,西方社科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一般都遵循一种相对严谨的研究和创作流程。首先是发现所要研究的相关问题或者课题,然后综述学科内前人的研究成果、文献和理论贡献,发现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或者谬误,进而提出自己的假设,此后围绕自己的命题测量概念,收集数据,设计分析方案,最终通过数据分析来检验作者的假设,并得出结论。这八个部分在逻辑上环环相扣,既保证了作者所提论题的必要性和继承性,又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科学合理的方法设计,保证了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必然性。

以笔者朋友在美国布兰德斯大学(BrandeisUniversity)社会政策学院写作学位论文的经历为例,在论文选题开始之前,学院就会开设系列专题讲座,介绍论文写作的相关要求和技术规范,并且要求全体学员必修并记两个学分。专题讲座几乎涵盖了“学术写作手册”中所涉及的所有重要内容,从如何有效选题开始,到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如何确定论题和写作大纲、如何有效地在写作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如何找寻相关的研究信息资料、如何将记录的卡片和笔记写成论文初稿,到如何修改初稿、如何合理引用文献和避免剽窃、如何引用参考文献,甚至如何请英语母语使用者对论文文本进行校读等内容。在专题讲座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论文的研究范式,学院对全体学生都发放了电子版和纸质版的论文写作范式,并要求在正式开始研究之前就要向学院提交研究课题的开题报告(StudyProposal)。开题报告的结构要求为:选题与概述,研究目标,相关问题陈述,相关文献回顾,研究策略与方法,课题预算,研究进程时间表,潜在的研究风险,参考文献等等。一旦开题报告获得批准,学生将在学术导师的指导下展开研究并写作研究论文。研究论文的范式是由学院统一提出要求的,由于论文都是与政策研究相关的,因此都包括以下八个主要部分:研究的问题与研究范围,问题的背景及产生的过程,研究方法,文献回顾,证据与分析,社会影响与后果,结论,政策建议。此外,论文的摘要、鸣谢、图标与表格、参考文献等部分也都是论文的必要组成部分。尽管“洋八股”的写作结构相对刻板和僵化,但是这种研究范式对于塑造写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地掌握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脚踏实地地做学问、在继承性基础上做出开创性的研究成果都大有裨益。此外,“洋八股”的教条并非一成不变,在具体的选题创作上,作者可以根据研究过程的实际情况对文章的结构和组成部分进行适当地调整,目的是保证对研究课题的方法和论证过程有一个全面的展示,以保证其结论的科学性。相对于国内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研究范式上尚无定规的现象,笔者认为借鉴“洋八股”的研究范式对于我国的社科著作成果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校培养学生在课题研究和创作方面的能力而言也提供了一种相对成熟的经验模式。学者彭玉生也认为,“洋八股”的应用将切实推进本土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过去20年,中国社会学有了长足进步,对理解中国改革的过程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许多文章仍然只是简单地报告一些观点或观察、或经验,而没有理论依据或严格的经验支持。国内社会学研究至今没有形成学派或理论流派,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学者们不能对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很好的综述和辨析。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没有学术争论,更没有积累。如果大家都做规范的学术,那么至少能够增进有益的学术对话,促进本土理论流派的形成”③。

3美国高校对学术剽窃的预警和处理机制

如果说“学术写作手册”和“洋八股”是美国社科学术共同体对于学术诚信(Academicintegrity)的一种自律机制,那么美国高校和研究机构对学术剽窃的预警和处理机制则是一种对学术不诚信(Academicdishonesty)现象的外在约束体系。美国对学术剽窃行为的预警机制源自从基础教育阶段即开始灌输和培养的学术诚信意识。美国的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开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学术规范意识和习惯的养成,目的是使遵守学术规范、尊重学术成果、保护创新和有序继承成为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基本共识。进入大学阶段后,尤其是在研究型的大学和学院内,对于新入学的本科生就有系统的学术诚信教育课程。美国高校都有自己的“学生学术诚信条例”,条例对考试作弊、捏造、方便学术不诚信的行为和剽窃等学术不诚信行为都有详尽的处罚规则和听证、申辩程序。通常这一条例都会印制在新生手册中发放每个人,学生在报到时就必须通读“诚信条例”并且与学校签署学术诚信保证书,否则不得注册入学。除了写在纸上的规定外,几乎所有学科的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都会对学生进行学术诚信方面的引导和训练,以实际案例告诉学生什么是剽窃,怎样是不当引用,如何恪守学术荣誉条例。这些内容几乎贯穿在美国高等教育的每一天、每一个工作细节中。在布兰德斯大学,学生的课外作业通常要求先交给助教审查,其审查的内容除了作业是否及时完成、是否符合作业要求、是否独立完成、完成的质量如何外,还包括一项作业比对工作,即通过文本扫描来发现是否有不加注明的引用和抄袭行为,一旦发现此类性质的问题,该学生就会被报告到校级学术荣誉委员会并接受相关调查,假如事实认定,严重者可被退学或者开除。

此外,美国高校普遍将学生也纳入学术共同体,一旦发生学术不诚信行为,相关的调查工作都是由学生代表组成的“学术荣誉委员会”着手调查,并组织相关的听证会进行申辩和认定。这就使得众多的学生在心目中牢牢树立了学术诚信意识,知道抄袭和剽窃等行为是一根不可触碰的红线。美国高校对于学术不诚信行为的处罚具有相对独立的裁决权。“美国法院把学术诚信问题看作是违纪问题,法院尊重高校处理此类问题的自主权。除非清晰和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学校滥用自主权和处分权,否则法院不予干涉。”①学术共同体在学术不诚信行为方面的独立裁决权适用于机构内的所有成员,包括知名的学术带头人和终身教授。据2005年10月30日《新京报》报道,美国著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的副教授范•帕里耶斯在被发现编造和修改科研数据、杜撰合作者姓名之后,被学校正式开除。学院负责科研的副校长艾丽丝•盖斯特发表声明说,科研诚实是该校的“根本原则”,开除范•帕里耶斯表明校方“极其严肃地对待这些问题”。不仅如此,整个学术界、整个社会也认真对待此事。在加州理工学院,曾做过范•帕里耶斯导师的该校校长、诺贝尔奖获得者戴维•巴尔的摩,对这一消息表示“极其震惊”。他发表声明说,加州理工学院已开始调查范•帕里耶斯曾参与过的所有研究工作。此外,哈佛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范•帕里耶斯工作过的地方,也发起了类似调查。在这之前,在接到举报和调查后,专业刊物《分子医学当代观点》罕见地发表了一份撤稿声明,称范•帕里耶斯发表的一篇论文“因作者无法提供清楚的支持文件”而撤销。笔者朋友在美国读书时亲身经历的一个小花絮可以深刻反映美国学者对学术诚信的重视程度。一位教授在批阅他的一篇短文时,对于他提出的两个观点非常认同,并且认为这两个观点对于其正在写作的一部书稿有一定的摘录价值,于是这位教授在批阅完文章后的第一时间打电话征询他的意见,可否摘录他的观点进入其书稿,当然教授会注明来源。在得到朋友的同意之后,第二天这位教授又非常认真地打印了一份关于观点征引的知情同意书,希望得到原作者的签名认可。从这件小事足见美国学者对于学术规范的敬畏和对学术荣誉的维护可谓一丝不苟!

4小结

美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规范体系是一个相互配套的系统工程,经历了百余年的积淀和对欧洲学术规范的借鉴才逐步形成。在这个体系中,“学术写作手册”、“洋八股”的研究范式和学术剽窃的预警和处理机制等几个方面是在日常学术工作中最有效的学术规范手段和工具,对于遏制学术不诚信行为起到了良好的约束和惩戒效果,值得我国社科学术领域的学者和研究、教学机构加以借鉴和吸取。

作者:魏琴蒋德璋单位:兰州城市学院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