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物联网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范文

物联网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物联网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物联网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年第五期

联网产生才短短的十余年,在国际上因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而发展迅猛。我国也在一些行业开始了实际应用,其优势初现端倪。图书馆自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引入以来,其管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实现了文献资源及读者信息的自动化管理。物联网作为一种更加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在进入图书馆以后,必将会对图书馆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图书馆管理的重大变革,由此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水平,使真正的智能图书馆成为现实。

1物联网及其发展现状

1.1物联网的由来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性地提出EPC系统的物联网架构,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1]。在我国,中科院也在1999年开始了“传感网”的研究。物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当今国际上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但基本模式相差并不大。物联网是一个智慧的综合系统,其模式就是首先对物体进行标识,然后感知获取信息,再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输,最后由计算机系统对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处理。物联网依托于现今日臻成熟的网络技术以及强大的计算机处理系统,特别是云计算为其海量信息的处理提供了条件。其中标识与感知环节最核心的是非接触的射频识别技术(RFID)[2]。

1.2物联网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物联网一经面世,就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我国近年在政府的引导下,物联网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制定出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其中在公共交通管理、农副产品溯源等方面率先得到了应用。

1.3图书馆如何实施物联网现今文献的出版发行领域暂时还没有开始物联网的应用,新购图书以及馆藏的大量文献也都不具备识别标识功能。就像当年引入自动化管理一样,图书馆最初还是只能由自己来开展物联网实施的工作。物联网的基础就是感知[1],而文献管理的关键是图书感知和定位,其核心技术是射频识别(RFID)[3]。最基本的系统需要在图书馆一些关键部位安装具有RFID感知能力的读取设备,每件文献通过粘贴等方式安装上用于RFID识别的电子标签,并在数据中心安装数据处理和应用系统。为了精确感知和定位,更加完美的系统应该是把RFID读取设备安装到每个书架上去。

2物联网让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更加智能化

物联网的应用对图书馆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某些方面甚至是颠覆性的。当应用物联网进行文献管理后,首先会让图书馆文献的流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2.1图书自由流通,管理高度智能化现今图书馆初级的自动化管理中流通借还是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操作,实行电脑管理,更高级一点的实行了读者自助借还。当实现物联网管理后,图书馆流通的文献借和还就只存在管理层面,实际中读者将感觉不到借还过程的存在。在物联网环境中的图书馆,读者选取到自己钟意的文献后,直接带着文献离开图书馆就可以了,不再需要进行专门的借书操作。当读者离开经过图书馆大门时,物联网系统首先感知到读者信息,然后通过扫描获取所携带所有文献信息,把读者信息与文献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到数据中心,系统自动完成借书过程;当读者带着文献进入图书馆大门时,同样的扫描过程发生,这次系统是自动完成还书过程。整个过程中,读者只是把文献带出和带入图书馆,完全没有借与还的感觉,体现出强大的智能化。

2.2动态扫描,获取实时典藏地图利用各楼层及各阅览室和书库入口处的物联网感知设备,检测文献的进出状态及位置信息,并将有关数据通过网络传送到系统中,随时更新文献典藏地址分布信息,为检索文献资源的读者提供实时典藏地图,可以让读者更方便快捷地获取相应文献。在条件更加成熟后,可以在每个书架安装上多个RFID感知设备进行更加精确的定位,得到更加准确全面的文献分布信息。

2.3快速馆藏盘点,成倍提高工作效率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知道,动辄几十万文献的盘点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有了物联网,事情就变得相当简单了。利用RFID感知设备,可以快速、准确地对整架文献进行扫描,在不搬动文献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取文献的信息,快速地完成盘点过程,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这样的盘点过程在后台可以随时进行,不会影响图书馆其他工作的进行。

3物联网改进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应用的推广,文献的出版发行也必将引入物联网技术。届时,每件文献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编号的电子标签,使用RFID感知设备很容易读取文献的有关信息,并通过互联网获取文献更多更全面的资料,这将极大改善文献的采购、编目等工作,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3.1利用物联网产品溯源,有效防止盗版针对农产品污染、中毒事件频繁发生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等的现状,在政府引导下借助物联网建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4],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产品溯源必然会在各类生产管理中全面推广。通过读取图书文献上具有唯一标识的电子标签,利用获得产品信息进行溯源,可以确认每件文献生产、发行和销售等详细信息,有效杜绝盗版。

3.2利用RFID扫描,快速完成图书验收在图书馆文献的采购中,到馆文献验收时都需要开包逐件清点,人工比对,才能做到准确无误,而图书馆的文献采购量都是非常巨大的,每次的验收工作非常费时费力,稍不小心还会出错。在物联网模式下,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不用打开外包装就可以获取包内所有文献的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到数据中心由系统自动进行比对,从而快速完成采购文献的验收工作,极大地降低错误的发生,成倍提高了工作效率。

3.3物联网信息联动,轻松完成文献编目编目一直是图书馆的一项基础性和关键性的工作[5]。网络环境下的联机编目,虽然通过共享的开放式编目作业,提高了编目效率和数据质量,但基本上还是由编目人员手工操作完成。物联网环境中,智能化的图书馆系统在完成到馆文献的清点验收后,会根据获取的每件文献的唯一标识,通过互联网进行文献信息关联自动下载文献数据,并结合文献自身的唯一标识码生成本馆数目数据,从而使编目工作变得简单、快捷,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4物联网改变读者管理工作方式,提升读者管理水平

读者及其需要是图书馆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因此,读者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6]。现在图书馆管理者都建立了“读者第一”的理念,管理过程都实现了自动化,但就读者阅读需求的规律和文献与读者有机结合等方面还比较粗放,仅可针对读者到馆和文献外借进行统计与分析,而读者在馆内流动和阅读状况很难掌握。现今的图书馆都是借阅藏一体化,很多时候读者只是在馆阅读而不外借,所以,仅靠外借文献统计无法准确反映读者对文献需求情况。物联网模式下的智能图书馆,可以更加精确地掌握读者流动与阅读状况,使读者管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4.1动态掌握馆内读者流动状况,提高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提升图书馆智能管理水平物联网“无处不在”的感知可以随时获取读者位置和所阅读的文献信息,可以更加详尽地掌握每位读者在馆内流动,以及文献外借和在馆内阅览的状况,在数据中心通过系统进行智能分析,为图书馆文献采购、排架及工作人员的配置等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分析结果,图书馆可以为阅览次数特别多的文献增加复本,为读者量大的区域增加工作人员,或者将已经比较拥挤区域的部分热点文献移向冷清区域,使馆内空间使用更加合理。

4.2与智能校园无缝对接,共享读者信息图书馆物联网系统可以与校园智能系统有机结合,成为校园智能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共享读者信息。通过网络,可以从校园智能系统获取读者全面的信息,反过来,又将学生在图书馆的阅读、外借、参与培训和学术活动以及诚信记录等信息进行主动推送,为学生成绩及操行评定提供重要依据。

5结语

物联网产生的时间并不长,但发展势头迅猛,虽然在图书馆的应用才刚刚开始,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其应用必将会得到迅速的推广,推动图书馆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图书馆也需要不断进行物联网应用的探索和研究,寻求物联网与图书馆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作者:陈少春 单位:四川旅游学院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