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等院校交通现状与规划应对范文

高等院校交通现状与规划应对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等院校交通现状与规划应对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等院校交通现状与规划应对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摘要】文章以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为例,分析校园交通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借此探讨中国北方高校交通规划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指出高校交通规划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和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从校园的总体功能布局出发进行规划设计,力求建造一个安全、高效、舒适的现代化校园。

【关键词】交通规划;现代化校园;人车分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同时校园内机动车数量也迅速增长,尤其是教职工私家车和来访家长的车辆成倍增长。例如,在2001~2003年间就山东某高校而言,私家车2001年比2000年增长125%,2002年比2000年增长394%,2003年比2000年增长532%。校园内机动车辆的成倍增加极大地增加了校园道路的负荷,校园内的停车问题也随之而来。山东理工大学作为淄博唯一的高校,在淄博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为例,对其交通系统进行研究,发现不足之处,借此探讨中国北方高校交通规划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交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基本情况

山东理工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3000余人,占地约240ha,分为东西两个校区。就西校区而言,占地约200ha,在校本专科生27000余人。校区规模非常大,教学区和教职工宿舍距离较远,西校区大部分教职工住在博大花园,也有部分教职工住在瑞贤园及东校区。东校区距西校区2.6km。因此,住在东校区及瑞贤园的教职工,在上下班时,通常会选择机动车出行。博大花园尽管在西校区范围内,但距离教学区也有一定距离,教职工在出行上也多以机动车为主。这也是近几年导致校园内机动车数量日益增加的另一个原因,由于校区在规划时,对于停车问题考虑不周,停车难问题也随之而来。另外,教学区与公寓片区相距较远,学生在上下课时多以自行车为主,这就需要规划建设合理的路网以及数量合适的非机动车停车区。但是在建校之初学校对交通规划考虑不足,重视不够,建设欠账过多,加之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用地相对集中,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现象,学校应对措施不足,使得交通压力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现状交通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扩大,需要我们迅速的做出合理的规划及应对。

1.2静态交通组织现状

校园内的静态交通组织主要解决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的停车问题。自学校成立以来,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校园内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校园中原本规划的停车区远远不能满足停车的需求。大量的机动车占路停靠,非机动车不按顺序摆放,由此造成了严重的交通问题。

1.3动态交通组织现状

目前,校园内采用的是人车混行的道路系统,车行路深入到教学区,行政办公区,学生公寓区,教职工宿舍。由于校园占地较大,汽车和自行车是出行的首选,因此校园内人车混行现象较为严重,交通事故频发,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校园内车行路较窄,主要道路均为7m双车道,支路为4m单车道,上下课高峰期,青年路、绿岛环路和博学路的拥堵现象最为严重。虽然学校现以对外实施机动车进校收费制度,以控制校园内机动车流量,但是效果不明显。现状的道路系统存在很大的问题,并不是拓宽几米道路或者增加几个停车位就能解决的,想要从根本上解决拥堵问题,必须对交通系统进行重新的整合和梳理。由于校园内是人车混行系统,致使联系各片区的步行系统相对零散、不成体系。虽然各片区内部均均有完整的步行系统,但学校的监管力度不够,经常会发现有机动车任意穿行,造成了很大的交通隐患。校园内除了青年路,绿岛环路等几条主要道路两侧有人行道外,其余大部分的道路都没有设人行道。

1.4道路公用设施现状

1.4.1路标校园内主要道路路标较为缺乏,部分路标损毁,还有一些路段上的路标位置不佳,难以受到行人和机动车的重视,因而起不到指引的作用;靠近教学区的路段,学生上下课时车流量较大,缺乏必要的减速标志,存在很大的交通隐患。另外,虽然公寓区有限制机动车行驶或者鸣笛的路标,但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惩罚体系,仍有部分机动车随意进出公寓片区,严重影响学生的休息和安全。

1.4.2路灯夜间,校园中骑自行车上下晚自习的学生较多,但校内的路灯相对较少,并且光线较暗,还有一些路段的路灯损毁未修理。夜间骑行视野较小,尤其是在阴雨大雾天气可见度更低,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例如:信息楼前的鸿图路,是学生上下晚自习的必经之路,但是这条道路一直没有路灯,存在很大的安全和交通隐患,需要引足够的重视。

2问题产生的原因

2.1停车场规划及利用不合理

校园中虽然有不少停车位,但是停车位的数量并不能满足停车的需求。另外,学校中缺少专门为外来车辆停放的区域。对于外来车辆,无论从哪个校门进入校园需要找到合适的停车位都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此就出现了外来车辆乱停乱放、占用行车道的现象,减少了道路的最大容车量,易引发交通拥挤,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2交通工具

由于学生宿舍与教学区距离较远,所以骑自行车上下课成为了许多学生的首选。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在校生有27000余人,加之学生中拥有自行车的比例较高,所以校园中自行车的数量非常多,虽然每个教学楼前都有一定数量的自行车位,但自行车的数量太多,导致自行车停放成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2.3马路宽度

绿岛西路、绿岛东路和青年路是人流、车流量最大的三条道路,但是这三条主要道路的宽度都只有7m,其余的支路仅有3.5m。每天的上下课期间,车辆数量和人的数量远远大于道路的容纳量,致使道路的通行效率大大降低,因此上下课期间堵成为了一种常态,这就存在着很大的交通隐患。

2.4马路占用率

校园中大部分的道路都存在着车辆乱停乱放,占用车道的现象,其中绿岛西路和青年路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最为严重,这种乱停乱放占用车行道的行为降低了道路的有效通行空间,降低了车辆的通行效率,也是造成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2.5学生上课及出行时间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网上投票、街头随机采访等方式,得出一个结论:大部分学生选择在上课前的十几分钟出发,并且出发的线路选择又非常相似,导致短时间内人流、车流的数量远远大于道路的容纳量,这种现象每天都会发生,堵成为了一种常态。

2.6出行路线规划不合理

学校东西方向由一条主干道(青年路)衔接,南北方向由绿岛东路和绿岛西路链接起来,但学校并没有完整的人车分行系统,大部分道路仍以人车混行为主。学校现有的道路系统没有起到很好地引导作用,所以在出行时,学生的线路选择就相对混乱、随机,导致部分道路人车混行严重,车行道路得不到充分利用。

2.7安全意识淡薄,校园交通安全教育不到位

校园课程中关于交通安全意识的课程相对较少,交通安全教育宣讲也不够深入,并不能真正地起到安全教育警示作用。

3对策

3.1车辆

3.1.1机动车辆

(1)禁行时段和禁行路段设置可移动路障,上下课高峰期,绿岛西路、绿岛东路、杏园路和弘毅路等与教学区连接的道路一律不允许机动车通行;机动车只允许在在青年路、鸿远路和文明路等外环路上行驶。学生公寓和教学区内部道路除紧急情况外,禁止任何机动车通行,确保学生的安全。(2)禁止乱停乱放。校园中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较为普遍,其中绿岛西路和青年路乱停乱放现象尤为严重,学校有关部门针对此种乱停乱放的行为应严肃处理,如多次批评教育仍不听者,可进行罚款或者强行将车拖走。(3)增加停车场。学校应充分利用闲置空地(比如:三体北侧,教学楼北侧等)规划建设多处规模适中,位置适宜的停车场,缓解停车难的问题,以减少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

3.1.2自行车

(1)完善人车分行系统。在现有道路系统的基础上强化人车分行系统,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规范学生的出行路线。上下课高峰期,骑行车速不宜过快,通过设置专门的自行车道,可固定行驶路线、节省骑行时间、增加出行的安全性。(2)增加自行车停车区。在教学区和公寓区内部增加自行车停车区域,引导学生有序的摆放自行车,避免出行车量乱停乱放,占用行车道的现象。3.2学生(1)之前通过调研得得出结论:大部分学生选择在上课前的十几分钟出发,并且出发的线路选择又非常相似,导致短时间内人流、车流的绝对数量远远大于道路的容纳量,为了避免人流、车流高峰期,以及卡点到教室的仓促感,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多条路线,提前25~30min从宿舍出发前往教室;下课时如果后面没有课,为了避免人流高峰期可以晚走5min。(2)遵守交通规则,走路时尽量走右边,听到车声礼貌让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3.3教务处———对课表进行合理安排

(1)学校教务处根据宿舍,教学区的地理位置对学生课表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西北处公寓楼的公共课的课尽量调至上午3、4或7、8节,校东南公寓楼的公共课可以调在1、2或5、6节。(2)课表衔接。为了避免较大的人流量,教务处在安排课程时,尽可能的将1、2节和3、4节课的上课教室的安排在同一教学区,比如:上午1、2节课在12号教学楼,那3、4节课尽可能的安排在4教、5教或者12教,这样安排既可以节省学生下课的时间,也可以避免绿岛西路出现拥堵的现象。

3.4改进交通基础设施

(1)减速带。在人流、车流较大的地方,办公楼前,教学楼前增设减速带,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比如:青年路、绿岛西路、绿岛东路和鸿远楼前。(2)路标。在各主要交叉路口安装触屏电子地图,以方便外来人员对行走路线进行查询;完善青年路上的路标,在绿岛西路和绿岛东路等部分路段增设禁停标志。(3)路灯。在学校主干道以10m为间距安装路灯,确保路灯亮度;在易发生抢劫的危险路段,增设路灯,起到威慑作用。(4)视线问题。在主要交叉路口安装泛光灯,加强交叉口的照明,保障路口的会车安全。

3.5安装电子系统辅助

在各交通路口安装触屏电子地图,方便我校新生以及外来人员对我校整体布局进行了解并对行车路线进行规划选择。

3.6完善规章制度

学校有关部门要发挥相应的作用,在校园总体规划、道路系统规划制定过程中,要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根本上保障校园交通规划的合理性与时效性;在事件处理与评估中,也要充分贯彻法制理念,使法制意识在校园交通管理方面得到充分体现

4结束语

4.1改进措施实施前后的人车流量

4.1.1措施实施前的人流量

上下课高峰期,人车混行现象严重,并且主要集中于绿岛西路,绿岛东路,青年路。

4.1.2措施实施后的人车流量

上下课高峰期,对机动车的行车路线进行限制之后,机动车主要集中于青年路,行人主要集中于绿岛西路和绿岛东路(图2)。机动车主要集中于青年路,绿岛西路和绿岛东路实行交通管控,只有在特定时间段可进入;人流多分散于绿岛西路绿道东路,交通状况良好。

作者:王景云1,郭轶凡1,刘蕾2 单位:1.青岛北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青岛市公用事业工程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