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弘扬民族声乐文化重声乐教学体系范文

弘扬民族声乐文化重声乐教学体系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弘扬民族声乐文化重声乐教学体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弘扬民族声乐文化重声乐教学体系

摘要:高师声乐在国家声乐事业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我国声乐教学的重要分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势下,高师的声乐教学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制约了我国声乐教学的发展。现阶段,加强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探讨的重要课题。因此,对于高师声乐教学,如何寻找已缺失的民族文化,重新构建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意义重大。本文对此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民族声乐文化;高师声乐;教学体系

高师声乐的教育承担了我国声乐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特别在传承、发扬中华民族的声乐文化上,以基础教育为同学们播洒了民族文化的种子,进而增强了他们的民族意识。我国的声乐可以在世界舞台得以立足、发展,不仅仅在于培育了掌握“美声唱法”的人才,更多重要的是,是否可以构建同学们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信。让国人热衷于民族声乐的研究,促进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体系的完善。这也是我国高师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倡导民族声乐文化,加强民族精神的渗透

第一,相关教学工作者应当清楚地了解我国的高师声乐教学中想要培养怎样的人才?当然是具有民族气节、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声乐艺人。然而,我国高师的声乐教学中在民族文化的渗透有所欠缺,这已成为既定的事实。究其原因,关键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保守、教学理念落后。让大部分学生误以为:唯有发达国家的声乐才是先进的,这样的思想对其形成爱国情怀带来不良的影响。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声乐取得了巨大的艺术造诣。早在十四世纪的元朝时期,就诞生了声乐理论方面的专著,即《唱论》。而到了十六世纪的明朝,戏曲声乐得到迅猛发展,产生了许多学术价值极高的声乐著作。前辈艺人为后人遗留了丰富的声乐理论,又创立了多样化的剧种。然而,在发达的美国,唯有歌剧可以在世界上产生重大反响。而中国的剧种种类多,且各有特色。悠久的文化支撑下的剧种涵盖了不同的唱腔风格。通过历史了解到:一个国家想要取得长足健康地发展,既要设立坚不可摧的物质防线,又要设立强大的精神防线;就是培养人们的爱国热情、民族意识。长期以来,例如:1949年建国初期,我国的民族声乐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后,尽管己经转变很多,可是,民族声乐还是未得到广泛的关注。有的教师、学生依然以西洋唱腔的研究为主。那么,若长此以往,国人对本民族的声乐概念、唱法从不过问,怎么有效地践行吸收国外文化以丰富民族声乐?为了转变这样不良的局面,一定要着力宣传民族文化,这是我国高师声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第二,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大部分人对民族艺术产生较大的兴趣。尤其是广大劳动人民更加喜爱民族声乐,只有少数人推崇“西洋”文化艺术。但是,不能表明我国整个高师的声乐院校高度重视民族声乐思想的渗透与教育。很多同学唱出洋调,或者将本国的歌曲“西唱”视为创新,那么,西洋的声乐文化为什么在中国声乐教学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导致了民族声乐文化的严重失衡,必须加强高师声乐教学的改革,大力倡导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在此基础上开展“洋为中用”的教学与研究。

二、树立正确的声乐教学民族观念

第一,我国拥有数千年的发展史,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传统的声乐文化源远流长。相关工作者需要充分研究民族声乐艺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与创新,不要存在“西洋”艺术就是科学的,而本民族的艺术就是落后的想法。实际上,从辩证法的视角分析,无论西洋声乐,还是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两者皆存在两面性。有的唱腔符合某一民族的发声、语言习惯,因而带有科学性。而对其他民族或许不适用,所以,应当以两点论的思想对待我国声乐教学的民族观念。高师的声乐教学,提及的“民族观念”一定要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声乐文化的土壤,首先开发传统民族声乐文化中的精华,尤其应当符合国人的语言发音规律与特征,然后,再谈吸收、借鉴“西洋”声乐的优点。切实发展我国独特的声乐艺术。第二,人们长期受到西洋唱法的影响,对民族声乐的认识不够充分。使得我国的高师声乐教学中,长期以来,特别崇尚美声理念,让西洋的声乐文化充斥着我国的很多声乐教学。近些年来,国人在声乐教学领域中,一方面宣传“民族文化”,而另一方面将民族声乐“西洋化”,始终受到外国思想文化的牵制。例如:审美观的树立、教学质量的优劣、考核评价的指标等,几乎皆基于“美声唱法”的理论。很多高师的学生对民族声乐的文化非常淡然,而特别推崇国外的声乐文化艺术。有的教师或学生,误以为自己唱出了外文的咏叹调,就意味着学会了胜人一筹的“美声”,最终将音乐作品演得如同“四不像”一般。到发扬“民族化”时,再选择几曲中国的曲目,最终也存在同样的现象。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很多学生根本不想唱本国的歌曲,主要不懂得如何“咬字”,逐渐地,将母语文化的精华丢弃了。身为中国人,不想唱、不会唱本国的歌曲终会受到世人潮讽。因此,高师声乐构建完善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非常关键。第三,高师构建带有强烈民族色彩的声乐教学体系,不拒绝借鉴外国的先进思想、文化。可是,必须要牢牢地守住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宝贵遗产。不可以将传统文化弃之不顾,它是国家、民族的根脉与灵魂。因此,高师声乐教学应当“立本”后“求异”。相关工作者需要清楚地了解到:了解西洋声乐文化主要为了促进我国民族声乐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唱出中国声音,为社会服务。不要学会了一些“西洋声乐”,就形成一种盲目“媚外”的思想。如果这样势必让民族声乐走向衰竭。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下,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此,高师的声乐教学怎样让传统声乐文化散发活力与强劲的生命力是一项迫切的职责。第四,在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无论哪种艺术形式,想要谋求更好地发展,皆不可弃掉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己成为各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高师的声乐教学不要仅仅停留于“洋为中用”的层面,照搬某些“西洋”元素;而要将其置于充分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层面加以理解。这样,高师的声乐教学之路才会更为宽阔,进而推动我国的民族声乐实现民族化、科学化、世界化发展。

三、加强民族声乐文化的教学

第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音乐教育正坚持不懈地开拓民族传统的音乐资源,为声乐教学服务。中华民族,有着自身丰富灿烂的文化,为了在世界声乐领域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有效地进行民族声乐文化的教学。基于我国的高师声乐中,其教学的内容吸收了大量西洋声乐的文化、唱法。并且,西洋声乐也占有重要地位。应当意识到这存在种现象具体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必须了解:这样的局面不会永远不变。因为,无论哪种现代的艺术,皆需要建立在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之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并且文化艺术与民族的语言密切关联。所以,相关工作者一定要以严谨的姿态加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研究,为我国的声乐文化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时期,高师声乐教学的第一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了解、学习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的艺术遗产。第二,从声乐教学的内容分析,当前我国的高师教学体系中,“西洋”声乐内容比例较大是无可厚非的。为了促进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的良好发展,有效地吸收、借鉴世界先进的音乐是必经之路。换句之,为了让中国的声乐具有世界意义,必须适当地学习被时代认可的世界形式。因此,在高师声乐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对国外的民族声乐文化的探讨与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从当前高师的声乐教学分析,其教学的内容涉及到传统民族声乐文化的部分十分稀少,尤其是声乐的母语文化更少。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同时,也拉大了我国与世界声乐的差距。其中,如何看待“洋为中用”的问题是我国高师声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相关工作者应当依据这个基本准则,构建较为完善的声乐体系。并且,在声乐的教学体系中需要充分体现这样的教育思想:“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但是,必须首先是民族的。”若存在本末倒置的现象,则会为我国的声乐艺术文化的教育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为,若失去了民族自信、民族自强、民族尊严,我国不能在世界获得立足与发展。所以,宣传、发扬民族声乐文化是树立民族自信的重要途径。第三,我国传统的民族声乐文化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很多国家非常关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藏。我国拥有自身优良的审美观念与声乐文化,同时,民族声乐也具有丰厚的母语文化与唱腔技法。高师的声乐教学可以构建带有本土化、民族化的教学体系,开辟一条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声乐教学路径。为此,相关的工作者应当深入挖掘民间的音乐文化,并以基为核心,编写演唱的教材,为高师声乐的教学改革不断地积累经验。而且,关于声乐课程,要设置一些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吸收国外声乐文化的精华的内容,然而,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化思想文化的教育。

四、结语

我国的民族声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也是本民族的心灵语言。因此,加强培养学生民族音乐的热爱情怀非常重要。我国的高师音乐教学中,既要关注优秀声乐文化的吸收与借鉴,又要加强民族意识的渗透与宣传,引导广大声乐学生树立民族自信、自尊,更加热爱民族的声乐文化。并且,把民族声乐视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不断地开发传统声乐的资源,编写民族文化价值高的教材,设置相应的声乐课程。大力弘扬我国民族声乐文化,让高师的声乐教学更加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晓霞.我国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研究综述—基于新课标的实施[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141-144.

[2]罗鸿敏.浅析少数民族地区高师声乐教学的特殊性及教学体系的更新[J].大众文艺,2011,14:208-209.

[3]许燕.高师声乐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研究与实践[J].大众文艺,2008,10:153-154.

[4]徐敦广.弘扬民族声乐文化重构高师声乐教学体系[J].艺术教育,2008,02:10-11+7.

[5]余虹.浅谈高师声乐教学中的目标系统与声乐教学体系的改革[J].人民音乐,2005,08:50-52.

作者:肖宗恒 单位:平顶山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