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范文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

《人文天下》2018年第10期

摘要:人文素养是人所拥有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综合因素而形成的人的内在品质,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等方面内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高校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营造校园人文环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养;人文知识;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是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是提高大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创造型人才。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一)人文知识人文知识包括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语言知识等,是人文素养的基础。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具有广博人文知识的人,才能显现较高的人文素养。

(二)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就是关心人的需要和人的自我实现,爱护人、尊重人,把人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追求人自身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关怀,对个人尊严权利、价值和命运的关怀,对人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怀。

(三)人文行为人文行为是人文素养在人的实践行为层面的表现。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往往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一个人的行为反映思想,思想决定行为。人文行为就是个体在掌握了人文知识、具有人文精神后所具有的实践行动。人文知识通过内化即形成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外化就是人文行为。人文知识是一个人具有人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的内在养成和精神追求,人文行为则是表现在一个人的具体行动和实践上。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人文素养或评价人文素养的高低只能通过人文行为去分析。只有对个体人文行为进行深入的观察与评价,才能够真正了解个体是否真正确立了人文精神,其人文知识是否到位,实践人文素养的意志是否坚定。

二、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一)加强人文学科知识教育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要加强人文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根据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现有的课程教育体系,积极向人文学科方面倾斜,在全校范围内适当增开人文学科知识课程。通过必修和选修的方式,开设哲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学、政治学、法学及音乐、美术等课程。通过大学语文、中外历史、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提高大学生历史文化素养;开设文学鉴赏、音乐欣赏、诗词赏析、书法艺术鉴赏等课程,提升大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开设心理学、伦理学、思想道德、哲学等课程,丰富学生人生哲理,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开设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公共关系学等课程,使学生懂得经济规律,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社会阅历,加强人际关系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加强人文学科教育的同时,要注意把人文学科知识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各专业学科课程中,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要在各专业学科教育中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人文内涵,把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课程教学中。

(二)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浓厚的校园人文氛围,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应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心灵的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升华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建设校园人文环境,首先要优化美化学习环境,在教室、图书馆等场所悬挂一些科学家、著名学者和本校培养的杰出人物的画像,张贴一些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格言警句等,使学生在温馨的书香校园中,激发读书学习的激情和兴趣。创设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打造科学美观的校园生态环境,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举办各种人文科学讲座、报告会,如教育专家讲座、名著名篇导读、古典名画欣赏、古典音乐赏析、影视评论等,既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可以使学生从中受到良好的人文教育。组建大学生合唱团、舞蹈队、乐团、文学社、记者团等,使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团结协作,发挥各自聪明才智,既张扬个性,同时增强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充分展现个性和才华,塑造具有人文情怀的时代新人。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以广博的人文知识为基础,通过内化自省升华为人文精神,最终外化为人文行为。人文行为就是通过具体行动和实践展现出来。所以,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地位,把社会实践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当中。学校应根据素质教育和人文素培养的目标,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不同特点,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团委、学工部、学生会等部门应与教育教学主管部门和院系紧密合作,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把实践教学与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三下乡”活动等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特点、专业特长、专业能力和兴趣爱好,组织部署各项活动。搞好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发展献策献力。深入乡村,深入社会基层,关爱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为乡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关系。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际之间的关系,并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践中培养爱国品格、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树立家国情怀、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体现当代大学生的人文风貌。

(四)提高教师人文素养高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首先,高校教师要转变观念,践行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学习人文学科知识,提高人文知识水平。要正确认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内容,把学科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知识水平,还要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人文精神,用自己的精神风貌、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大学生,影响大学生的情感、气质、性格、胸襟等,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教师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关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关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校园氛围,多层次多方位对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张献 单位:南阳师范学院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