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创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的思考范文

创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的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创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创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的思考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态势的加重,乡镇街道工作亟待创新观念和举措,切实推动基层信访工作适应这一不可逆转、难以改变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同时,则应该更加关爱曾经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出辛勤劳动的父辈们。针对老年人信访群体这一老大难问题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试图遵循人类发展自然规律,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方面研究和分析,创新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人性化观念、方法举措方面,做出初步探索。

[关键词]老龄化;乡镇街道;人性化;创新;诉求;老年人群体

1老龄化社会与乡镇街道社会工作

1.1老龄化社会进入常态,渐呈全面加重趋势在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起始之际,我国已步欧洲、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后尘,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初级阶段。在改革开放后二十年,随着我国经济腾飞发展带动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及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带动的医疗条件改善的飞跃发展阶段,推动了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上升到2017年的76岁。在个别地区,如山东省济南市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到25%以上,把我国当下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冠以“老龄化社会"名副其实、无可厚非。我国在度过三年自然灾害后,从1962年到1970年八年间出生人口达一亿人之多,是建国后人口出生的第一高峰期。其中,这批人已有在企事业单位工作工龄30年以上,55岁已提前退休,尚有相当部分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即将退休,一波退休潮已来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该出生高峰阶段的老年人多为独生子女,必然存在着养老质量、失独孤寡、精神慰藉、子女不孝、城乡差别、身体逐渐衰老等诸多的社会问题及群体或个体的心理生理问题。所以我们认为,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出生年龄高峰转化为退休高峰的来临,渐呈加重趋势。

1.2老年人作为特殊群体,是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从年龄结构划分信访群体,老年人作为信访群体的组成部分之一,不是最多的,却是最难的。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老年人占比基本在30%以下,较低的占比仅为10%左右,但那些久拖未决或无法解决,及那些“生命不息,信访不止”的典型案例,均为老年人信访者构成,他们在“上访-未果-再上访-仍未果-再再上访-依旧未果······”的循环往复中由壮年人变成老年人、少数由老年人变成高龄老年人。作为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处于信访工作的基层与前沿,形形色色的信访案件,不可避免地在叠加或更新。近年来随着党的十八大、特色社会主义治国思想理念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各级人大信访工作的治理结构、能力、质量不断提高,乡镇街道的人大信访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值得可喜可贺。欣喜之余,仍无法抹去老年人信访群体中,出现的那些因历史变革、社会发展、个性心理畸形、个体(老年人)生理病变等原因,导致的那些合理不合情、合情不合理、合理不合法,由老年人担当主力大军的信访案件的困扰。作为基层第一线的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是信访源头所在地,不仅最先接触、最先处理;而且也是持久战式的重复信访的第一责任人。不言而喻,长期以来客观存在的老年人信访群体,也是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难点和重点的局面难以改观的主要原因。

2老年人群体的特性分析

2.1正确认识老年人群体存在的必然性调研数据显示:40岁以下的信访者在信访群体中为数极少,40岁到60岁之间(简称中年群体)的信访者为信访群体的大多数;而60以上老年人信访者在信访群体中,各地虽有差别,但总体比例在30%以下。从分析各年龄阶段信访群体的诉求和结案情况看,占大多数的中年群体一般没有遗留问题,随访随结为常态化。唯独占比不大的老年人群体,却是重复信访、结案难度最大的信访群体。从我们对信访群体结构及结案难度的综合分析,清晰看到老年人信访群体存在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导致的原因是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又有“非一日之寒“的必然因素在里面。对此,作为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人员必须正确认识其存在的客观事实,只有以这种认知态度出发,才能在实践工作中有的放矢。

2.2引发老年人的参与因素特性分析老年人群体的基本诉求从产生原因角度分析,可划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大类别。不同类别引发的信访案例所形成的特点,将直接影响到接访要求和结案效果,科学、客观、准确分析和判别老年人信访诉求归类,成为基层信访结案成效的关键所在,遇主客观因素交织的个案情况时,通常将是形成信访工作的重点或难点案例的先兆。本文试图分别从诉求产生原因的主客客观两方面展开分析讨论。

2.2.1主观因素一是追求公平型这类老年信访者在老年信访群体中占据较大比重,约占30%左右。一方面,在主席以法治国理念指导下,随着我国法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家喻户晓的大好局面,也在不断提高部分老年人要求社会给予公正公平待遇的意识;另一方面,随着近几十年来改革开放硕果之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老年人对各项制度建设完善过程中的死角或欠缺部分的辨别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导致部分老年人追求社会待遇公平欲望的提升,进而在主观意识上形成,社会对自己有不公平待遇的差异性认知与诉求。二是政策法盲型。这类老年信访者虽然是我国法治建设成就的受益者,但由于在自我法治意识方面薄弱,甚至对国家政策和制度的理解存在偏差或错误,导致这部分老年人在对国家政策或某些制度一知半解甚至理解错误的前提下,产生既不合法也不合理的,建立在主观要求基础上的诉求。三是精神压力型。这类老年信访者,由于存在着较低的社会关注度,在社区或村民群体中地位不被重视或被严重忽视,或因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独特性造成的不合群或被不合群的社会地位,在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得不到缓解的情况下,产生了建立在主观想象基础之上,异想天开或不切实际的诉求。四是生理病变型。这类老年信访者,源于个体衰老而形成生理病态情况下,且暂时又未被家人知晓或暴露缓慢过程中,产生近乎突发及他人意想不到、认为不可能发生的、却又是真实发生的诉求。虽然这类老年信访者在群体中所占比例很小,但由于带有突发性,缺乏前期预兆,特别是对抗状态下,情绪极易失控,对其社会、组织或个人伤害力度无法预知。

2.2.2客观因素一是权益维护型。这类老年信访者,基本也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的受益者或保护者。但由于我国在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设阶段,即制度建设完善阶段,尚有不尽完善环节或细节等客观原因,导致在老年人群体中无法或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引发的多为合理的诉求。其在老年人信访群体也占较大比重,约为30%左右。诸如涉法案例中长期执行未果,导致的信访案例最为典型。二是经济困难型。这类老年信访者,多因家庭成员因病因故缺失,或孤寡老人的子女不孝等情况,导致老年人不得不选择信访途径摆脱生活困境的诉求,在这信访老年人在乡镇与街道有明显差别,乡镇多于街道。三是矛盾纠纷型。这类老年信访者的诉求,大都受各种社会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影响所致。诸如:家庭矛盾导致的财产纠纷,婆媳、子女、邻里、街坊等矛盾引发的各种纠纷诉求,这类老年人诉求占比也不小,仅次于权益维护型。四是利用代办型。这种老年人信访者,通常与基层干部违法乱纪事项有关,往往在自身没有实质性客观诉求的前提下,诉求对象、内容又明确。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接访过程中,当触及较有深度或较为具体详实的问题时,他们却反倒吞吞吐吐、张口结舌,似乎成了不知情者的角色;但再次信访时,角色又转换为知情者。接访后对这种特出现象深入分析和调查,多种情况下这部分老年信访者并不是诉求的主体,而是诉求主体的替身或被他人绳头小利引诱利用所致,表现出明显地被人利用代人所为的特点。以上分析讨论看出,老年信访群体的诉求,无论是主观方面因素引发,还是客观方面因素引发形成的诉求,均可归纳为不同的类型特点。科学、准确把握老年信访群体表现特点,对乡镇街道人大的信访工作效果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3立足老年人群体乡镇街道社会工作创新的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的积极作用,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同时,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事无巨细、面临基层、挑战与机遇共存,创新是提升成效的根本所在。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理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应是创新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的核心基础。

3.1思想观念创新老龄化社会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期,所面临的新任务与新特点。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作为信访工作的排头兵,必须站在思想意识的更高层面上,在新旧时期环境、任务、特点交汇的历史拐点时刻,在观念、意识上不断创新,方可有的放矢地面对新形势与新任务。思想观念创新主要体现在:

3.1.1坚持和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念广大人民群众,是我党发展壮大起来的根基,他们的疾苦,就是我们的疾苦;他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他们的心酸,就是我们的辛酸。为曾经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老年人排忧解难,让老年人群体更好地颐养晚年,在喜悦快乐中安度晚年,是我们战斗在乡镇街道人大第一线工作的同志代表党和国家行使的责任和义务。

3.1.2设身处地,构架与老年人信访群体的沟通桥梁所谓桥梁,是指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老年人信访群体之间沟通的纽带、信息传达的枢纽、排忧解难的阵地。所谓设身处地,是指换位思考。假如老年人信访群体是你,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把老年人信访群体个体的他,视为自己的父母,视为未来的自己去思考、去认知,做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与执行的哨兵、战士。调研中听取一位资深战斗在乡镇人大信访工作的老同志介绍经验时,该同志应对老年人信访群体,以老人个体之想所想、以老年人个体之为所为,设身处地的把他视为自己的亲人甚至是自己,用心、用情、用义,解答国家方针政策,站在他的角度纠正误解和认知偏差的问题,多次化解多年未解之忧。

3.1.3树立全新的科学化就是人性化的思想观念前述试图从老年人信访群体诉求因素特性角度,剖析现实中引发的主客观原因,意在寻找科学化的理论依据。严格讲,所谓的科学化实质就是人性化的问题。过去,在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中,多侧重于国家方针政策的解释与执行问题,往往忽略对老年人信访群体生理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排查与摸底。对个体差异,特别是生理和心理非健康状态下引发的不合理或非理性的诉求,缺乏深入研究和探讨,导致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科学化大打折扣,无形之中将人性化淡漠。长期以来人性化较为敏感,在思想观念缺失或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的成效是不言而喻的。新时期、新环境、新特点为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科学化推进了一步,树立和创新人性化的思想观念,成为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开创新局面的突破点。实地调研中,一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大胆引进“心理医生”配合信访工作效果非凡。科学化观念的形成到落到人性化,急需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

3.2方法措施创新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在信访工作的积极做用,已成为各级人大信访工作中有效的治理机制。在当前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下,特别是如何针对老龄化社会常态下,在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中,方法和举措的不断创新成为建设和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方法措施创新主要体现在:

3.2.1利用信息时代网络大数据,全方位把握信访工作动态21世纪进入信息时代快车道,大数据理论技术已运用于各行各业。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亦应引进大数据理论,使之成为系统全面掌握信访工作全程动态的有效工具。大数据理论技术在乡镇街道人大得以应用,将可更加有效地提高信访案件跟踪、结案等动态。建议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及时将大数据理论技术纳入到完善的体系建设中来。

3.2.2创新人性化的方法和举措,试点推广建立长效治理机制以人为本的本质在于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的方法举措,能否客观真实地体现人性化,能否依据老年人信访群体中不同个体诉求特点对症下药,改变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程式化套路。针对老年信访群体的个体差异,拿出有效地治理和化解方法举措,势必事倍功半。前述某乡镇人大工委主任,引进“心理医生”协调配合本职信访工作,是人性化理念转化为方法举措的大胆尝试。期待上级人大主管部门,在理论和实践上给予指导和帮助。毕竟,仅仅依靠个人实践努力是有其局限性的。这种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摸索和实践。创新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人性化的方法和举措,应能在上级领导部门监督指导下的试点、推广建设体系的过程。建立以人性化的方法举措,既是创新,也是治理机制的建设。

4老龄化社会常态下,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的思考

在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面前,我们必须具有前瞻性的目光和远见。伴随老龄化问题的同时,对应的是少子化问题,两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构成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突出的社会矛盾。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针对独生子女及失独老人特殊群体的养老政策问题、提高劳动效率应对老龄化与少子化的社会能力、全社会养老体系规模的均衡与适应水平等,都将是老龄化社会环境下,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的潜在难点或风险源。我们必须要对老年人信访群体再生、新生的土壤进行研究和探索,建设和完善不断发展变化的治理机制,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5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立足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角度,从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的实际工作出发,正视它存在的必然性和系统性;分析其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原因;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创新人性化的方法举措,才能使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更加体现党的方针政策;才能使社区社会更加和谐发展;才能使老年人建立在身心健康基础上的颐养晚年;才能使他们的子女们毫无后顾之忧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参加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伴随老龄化社会进入常态,乡镇街道人大信访工作只有立足老年人诉求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不断开拓创新,才能发挥乡镇街道人大的职能所在,才能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丁颖,丁延安,李美红.临城街道人大建言推出亲民信访新举措[J].山东人大工作,2011(10).

[2]吴扬.对社区发展创新的思考[J].中国社会工作,2013(34):52-52.

作者:张毅1,刘彦2 单位:1.山东行政学院,2.山东交通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