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劳动力资源及人口就业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结构
普查数据显示,牡丹江市人口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整体不高。从学历比重看,以初中为主,占五成之多,其次是高中,占比21.6%,大学专科及以上的仅占0.8%。大专以上学历劳动年龄人口略低于全省,未形成与牡丹江经济发展状况完全匹配的就业人才队伍。
二、牡丹江市人口就业状况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规定,就业人口是指15周岁及以上,为了获取工资、实物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实际从事的各种生产、经营和服务性活动的人口。根据人口普查10%长表抽样资料推算,2010年,牡丹江市普查时点就业人口为1386560人,占全市总人口2798723的50%,占劳动年龄人口1975348人的70.2%。
1、从产业分布看,就业结构属于“发展型”数据显示,2010年,牡丹江市的就业人口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比重为48.3%,说明其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同时,全市就业人口正在逐步由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牡丹江市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由2000年的52.6∶17.7∶29.7调整为2010年的48.3∶15.6∶36.1。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国际上通用标准衡量(见表4-2),目前牡丹江市就业结构类型属于“发展型”阶段。
2、从行业分布看,男性就业人口高于女性在10%长表抽样调查中,男女就业人员性别比为135.8,大大高于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在19个行业类别中,有14个行业男性就业人口多于女性,其中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采矿业的男女性别比分别超过600、500和400,男性就业者在这两个行业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在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等4个行业,女性人数占了主要部分。3、从年龄分布看,就业结构趋向老龄化数据显示,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牡丹江市就业人口中,16-34岁就业人口下降了13.5,其中最佳劳动年龄组25-34岁就业人口下降了7.9。而55岁及以上就业人口所占比重提高了6个百分点,40岁以上就业人口比重共计提高14.4个百分点,就业结构趋向老龄化。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就业结构不合理。从理论上讲,GDP的产业结构与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应该基本一致,即各产业相应的就业人口应创造相应份额的产业增加值。2010年,牡丹江市GDP一、二、三产占比为16.0:39.6:44.4,而人口就业结构则为48.3∶15.6∶36.1,表明当前的人口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偏离,说明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转移还存在较大的阻碍,也表明不同产业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就业能力欠缺。配第-克拉克定理揭示了伴随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劳动力和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劳动力先从农业流向制造业,再从制造业流向商业和服务业,相应地,三次产业生产比重也逐步向第三产业集中。2000年,牡丹江市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十年后,牡丹江市仍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产业调整基本已经固化。随着全市深化工业立市、金融强市和贸旅牵动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能力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3、就业素质偏低。知识作为蕴含在人力资本和技术中的重要部分,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具有高教育水平、高综合素质的人力将将成为就业的核心。一方面在全市实施“全民创业小老板工程、小微企业成长工程,推动民营经济向规模化、集群化转变”的大好机遇中,许多高技术岗位和行业人员严重缺少,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员找不到就业机会。
(二)对策劳动力资源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发展经济和社会的必然要求。
1、优化经济结构,扩大人口就业渠道。人口就业问题反映出来的是社会和经济问题。岗位跟着产业走,劳动力资源跟着岗位走。人口就业结构优化的过程归根到底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口就业结构。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首先,要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借“发展精品农业和品牌农业,加速打造绿色有机食品之都”之东风,各乡镇要挖掘农副产品的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一条龙的潜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安置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其次,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使其成为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再次,建立有序的城市企业后方基地,把规模经济不明显的产品扩散到农村,或者把产品的某些工序、某些部件扩散到农村,为农村工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加大教育供给,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坚持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教育,使劳动力由劳动型向技能型转变,提高他们竞争就业的能力。首先,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引导劳动者通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明确择业定位。其次,建立劳动力培训教育机制。降低门槛,宽进严出,吸引更多人进入学校,在工作和学习中提高。另一方面应当鼓励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多种教育方式并存,逐渐形成一种全民终生教育氛围,共享全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成果。
3、适应新产业需求,加大劳动力资源的调控力度。一要统筹规划,完善并落实就业政策,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二要加大再就业工程开发力度,拓展新的就业渠道,扩大失业人员及新增劳动力资源人口的就业门路;三要突出产业导向,制定新的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政策。优先满足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人才需求,促进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衔接和协调互动,形成“集聚”效应,推动各类人才资源向牡丹江市汇聚。
作者:高子梅单位:牡丹江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