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跨文化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学习者由于缺乏对不同文化语境的把握,容易造成交际失败。本文首先对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进行总结,并以韩国跨文化交际为背景,对不同文化语境下的交际差异进行分析。最后,通过以上论述,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地方提出建议,并为韩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总结一些针对性的方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语境对外汉语教学中韩
全球化越演越烈,跨文化交际也越来越频繁,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给跨文化交际带来了很多障碍。跨文化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因此,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交际就不能顺利进行。在跨文化交际中,或许学习者拥有一定的词汇量,知道如何组织句子,然而却不能准确地运用到一定的语境中,造成跨文化交际的失败。本文主要通过语境理论对对韩汉语文化教学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一、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文化背景的差异,势必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冲突”,这也决定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下进行的,其中文化语境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由于历史文化积淀的不同,每个国家的文化框架又各不相同,同样的一个主题,不同国家的人们会形成不一样的框架。例如,提起过年,中国人想起“吃饺子”,韩国人是“吃年糕”。又如“说曹操曹操到”,在不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其他国家的人是无法体会其中的含义的。以上论证也引起了学者对对外汉语教学应侧重“语言”还是“文化”教学的思考。
跨文化交际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也对对外汉语教学产生很大影响。通过探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思考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定位应该是“跨语言交际”还是“跨文化交际”。如今国际上虽然对“语言”和“文化”地位孰轻孰重的观点存在争议,但总体来看国际学界对第二语言教学目标的认识呈现着从“语言能力”到“交际能力”再到“跨文化交际能力”过渡的态势。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对韩汉语教学的目标定位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可行性。
(1)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教材一直向我们明确对外汉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对“语言”和“文化”孰为本的问题却甚少涉及,一直以来我也缺乏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到底是“文化教学”还是“语言教学”这一问题的主动、深入的思考。以至于在潜意识里我也将文化教学作为语言学习的一个要素和课外延伸,从思想上就把语言和文化割裂开了。并且主观地认为汉语教学包括语音、词汇、语法、汉字以及相应的文化教学,也理所当然地把语言教学放在首位,全然没有领悟到“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才是汉语学习者能力的核心。在现行的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对对外汉语教师的培养中确实存在着“重语言轻文化”的问题。文化教学主要以单独的文化课的形式呈现,和语言教学的联系并不密切,只是偶尔会在个别的词汇教学中有所穿插,但也是作为拓展知识在时间充裕的时候进行讲解。从国际发展局势来看,文化在教学中的地位愈发凸显,这是学者们对二语习得过程研究不断深入后得出的结果。在实际的交往中,不同文化的接触才是交际过程的本质,语言则仅作为使用工具而存在,是文化的载体。在这里并非是要忽视语言的重要性,而是让我们对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关系有更多的思考。
(2)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其次更要明确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跨文化的语言教学,教学目标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而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本身就充当了“跨文化说话人”的角色。我们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与认知,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了自身媒介语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外汉语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教师本身就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M.J.Bennett&Ikeda将语言熟练度的发展水平与跨文化敏感性发展水平的匹配确实能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思考。我们要把各阶段的学习者对异文化的敏感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进去,让学习者在知之、好之、乐之中以尊重、理解、享受的心态学习汉语和汉文化。同时也提醒了我们在初级阶段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因为它决定了学习者在之后的学习中对目的语和文化的心理接受度,前期对汉文化兴趣的培养能早日破除学习者的心理壁垒,并给后来的语言学习带来良好的效果。如果学习者一直以抵触、否定等态度进行汉语学习,那势必不会很好地掌握语言。考虑到语言对文化的影响无处不在,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融入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充足的汉文化氛围中自然地可接受地习得汉语,并欣然地接受汉文化,能在不同文化中如鱼得水。当然这对对外汉语教师会有更高的要求。此外,各阶段文化传播的度应如何把握,课堂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怎么才能更好地融合等,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三、跨文化交际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同时也是文化教学。甚至有时文化教学高于语言教学,“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和“文化”都是不可或缺的。笔者认为,汉语与文化的关系犹如形与影,形影相随,共同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汉语中大部分构词和文字等都可以从汉语文化中找到相应的阐释,因此,跨文化教学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是对人们综合能力的考验,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交流双方拥有不同的文化思维框架,人们很容易将自己国家的语言文化思维框架带入到跨文化交际中来。这样很容易造成交流用语的不当。用文化语境理论来分析,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进行语言文化的讲解,不仅是语言的外部识记,更是对文化的解读,从而更好地提升汉语学习的效果。在具体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框架,设置不同的情景式教学。当然,为了更好地提升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我们可以采取“结构—功能—文化”的教学方式,使学习者由内到外地掌握汉语,进而提高汉语交际能力。另外,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跨文化教学,可以肯定比起跨文化语言教学,学生们更加倾向于跨文化学习。教师可以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文化教学来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同时还可以很好地促进学习者与教师共同提升。不同的文化在差异中百花齐放,我们承认文化的差异,但也要看到文化的共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文化的共性来促进不同语言的教学,利用这一共性来降低学习者对汉语的陌生感,降低二语习得的情感过滤度,充分发挥二语学习者的母语正迁移的作用。总之,不论是跨文化交流还是对外汉语教学,“文化”的影响力都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以后的交际和教学中都必须重视对文化的传播与学习。使对外汉语教学在“文化”与“语言”的互相促进中不断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潘凌.框架理论与跨文化交际[J].工会论坛,2011(9).
[2]索振宇.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4]朱永生.框架理论对语境动态研究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
[5]陈棠.对外汉语教学目的原则方法[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94.
[6]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103-104.
[7]刘颂浩.跨文化交际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2):64-69.
[8]吕必松.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的思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2):5-14.
[9]吕文华,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J].汉语学习,1993(1):41-44.
作者:苏丽敏 单位: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