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儒释道三教的杂糅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儒道研究》2017年第0期
摘要:《西游记》承继了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其中包含成型于中国本土的儒教、道教,也涵盖由外国流入、渐渐中国化的佛教。本文旨在回归原作,从不同侧面表现三教的关系,从作者(文本)对儒、释、道三教的推崇和讽刺两个层面指出这是一部三教杂糅的巨著。
鲁迅评《西游记》指出:“或云劝学,或云谈禅,或云讲道,皆阐明理法,文辞甚繁。然作者虽为儒生,此书则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故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常谈,尤未学佛,故末回有荒唐无稽之经目,特缘混同之教,流行来久,故其著作,乃亦释迦与老君同流,真性与元神杂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已。”[1]刘一明也曾指出:“悟之者在儒可成圣,在释可成佛,在道可成仙,专在养性修真,炼成内丹,以正大道而登仙籍。”[2]在《西游记》中,作者对儒释道三教既有褒奖又有贬斥。
一、对儒释道三教的褒奖与尊崇
《西游记》在再现取经过程的众多故事中鲜明地表现出对儒释道三教教义中某些方面的褒奖和尊崇。
(一)儒教之褒儒教由儒家思想发展而来,《西游记》文本中诸多情节取之于儒家经典,其中的行为遵守儒家之规范,评判事物的价值取向以儒教的伦理道德为基础,如忠、孝、从政等。首先,在《西游记》中作者褒奖的是唐僧的忠君爱国。《荀子•君道》:“请问为人君,曰: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请问为人臣,曰:以礼事君,忠顺而不懈……”[3]在取经途中,唐僧求得真经的动力有两方面,一则追求成金身正果;二则为报效唐皇,因此唐僧形象的塑造佛儒兼有。他的儒者形象体现在,本来前往天竺求学取经是个人行为,作者却把他演绎为奉大唐皇帝的命令出使天竺。这样,唐僧从普通的僧人身份成了臣子,成了“唐御弟”,他取经的行为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个人行为而成了官方行为。因此,取经变成了“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的大业,而不是一般的游学问道。在取经途中,每每遇到危难之处,他总是痛哭流涕,认为自己辜负了唐王的重托,惭愧对唐王尽忠尽力却没有结果,显然这是唐僧贤臣的表现,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君臣“两美遇合”,也正如张锦池先生所指出的取经朝圣被演绎成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事业”,这也正是作者所赞扬的忠君爱国思想,体现了对儒教的褒奖。其次,作者所赞扬的就是儒教的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如《河南程氏遗书》中“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4]所说的,子孝父、臣忠君是亘古不变的定理,每个人都不可逃避。在作品中表现最明显的是孙悟空。孙悟空无父无母,不受家庭伦理约束,是一个颇具有叛逆精神的艺术形象,然而他也会引经据典大讲孝道:如第三十一回,孙悟空向百花羞公主说:“你正是个不孝之人。盖‘父兮生我,母兮鞠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故孝者,百行之原,万善之本,却怎么将身陪伴妖精,更不思念父母?非得不孝之罪,如何?”说得公主半晌面红耳赤,惭愧得很。当然他不只是说别人,作为唐僧的徒弟,则更是身体力行,以孝待师。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唐僧被白骨精所蒙蔽,念“紧箍咒”,并将他逐出师门,孙悟空却仍谨记“一日为师,终生为师”这一理念,变了三个行者加之本身,四面围住师父拜下,他临走之时,有诗写道:“噙泪叩头辞长老,含悲留意嘱沙僧。一头拭迸坡前草,两脚蹬翻地上藤……”写出了孙悟空对唐僧的依依惜别,而后又“止不住腮边泪坠,停云住步,良久方去。”第八十一回,唐僧得病后歉疚误了行路,行者却劝慰说:“师傅说那里话,常言道‘一日为师,终生为师’,我等与你做徒弟,就是儿子一般。有说道:‘养儿不用阿金溺银,只是见景生情便好,你既身子不快,说什么误了行程,便宁耐几日,何妨?’”平时孙悟空对唐僧也是精心侍候,问一答十,日程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关键时刻舍生忘死营救师傅,这正是把孝道贯彻于实践的结果,孙悟空是孝中的典范。第三,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赞扬了师徒五人救人于危难的“从政”行为。孔子在《论语•季氏》中写道:“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5]师徒五人取经途中危难重重,却仍不忘救百姓于水火,正体现了儒教的从政,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如在宝象国为了帮助百花羞公主,暂时停止西天的脚步,到黑松林妖魔洞窟充当救人的英雄角色。虽然他们的取经路上布满荆棘,但他们仍然不忘救人于危难。这些都是以援手救人为目的的。可以说他们一路所降之妖魔是官府无力制伏的,孙悟空等人的除妖行为正是对恶势力的肃清,是参与现实政治的表现,体现了他们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
(二)尊崇和赞许佛教佛教中的佛法无边和慈悲为怀对作者的影响极深,文本中体现了作者对这种佛教思想的推崇。第一,佛法无边。晚清学者俞樾指出,“今俗有《西游记》演义,托之丘长春,不如托之宗泐,尚且释家本色。虽‘金公木母’,意近丹经,然‘意马心猿’,未始不可附会梵典也”。[6]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指出,《西游记》的主旨是“宣扬佛法无边,可谓是拈花一笑魔皆灭”。[7]孙悟空神通广大,本领高强,天兵神将无一能挡,就连二郎神也只能和他打个平手。大闹天宫,诸仙无计可施,正在岌岌可危之时,如来佛来了,伸出一只手掌,只和美猴王打了个小赌,便把他压在五指山下,五根指头就像五座大山,法力之深无与伦比。五百年后,孙悟空跟随唐僧取经的途中仍旧桀骜不驯,独来独往,然而如来一副《紧箍咒儿》就使他一心向佛,任劳任怨。同时,在真假美猴王的故事中,六耳猕猴变做孙悟空的模样,无论是观音、玉帝,还是十殿阎君都不能辨别,只有地藏王的谛听能辨真假,但因妖猴神通广大,不敢当面说出,直至斗至灵山,如来端坐莲台,合掌笑述周天之物、周天之种类,只将金钵盂撇起就降了六耳猕猴。在诸神看来是如此艰难之事,可对于如来来讲却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作者正是用这等形象的故事来说明佛法无边。第二,师徒众人取经途中,佛教代表菩萨慈悲为怀,救人于危难。小说中涉及最多的就是观音菩萨多次救唐僧师徒于水火。第十七回,观音化作道人骗得熊罴怪,取回袈裟,并慈悲收留他;第二十六回,孙悟空偷吃人参果,推倒人参树,观音用玉液一杯将树医活,救师徒于危难;第四十回,观音降伏红孩儿,营救唐僧;第四十九回,观音编竹篮收伏金鱼精,替悟空排难;第八十四回,观音变一老母告诫师徒前方灭法国有难等等。观音菩萨总是在师徒五人受难之时,及时相助,救苦救难。除了观音菩萨之外还有佛教的其他菩萨也曾给予师徒援助,第二十一回,灵吉菩萨用飞龙宝杖降伏黄毛貂鼠;第五十九回,灵吉菩萨赐孙悟空定风丹,助师徒过火焰山;第九十七回,地藏王将已死的寇善人予悟空并给善人十二年阳寿等等。以上皆为众菩萨对师徒的帮助,并始终以一颗慈悲之心普照万物,作者歌颂菩萨的大慈大悲,也正是告诉人们佛教的光辉。
(三)道教光芒的展现道教规定了许多戒律,如不得杀生,不得荤酒,不得妄语,不得偷盗和不得邪淫等,要求信徒禁恶从善,多做善事,以求福报,成为神仙。道教以自由超脱为人生理想,表现出对个体生命的重视和追求,正是这样,作者在文本中向我们展现了道教的光芒。第一,《西游记》中的回目、诗文有许多都是道教用语,小说很多回目以道教用语勾勒出每个章节故事梗概,如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第十四回:“心猿归飞,六贼无踪”;第八十三回:“心猿识得丹头,姹女还归本性”;第八十八回:“猿边马驯方脱壳,功或行满见真如”等等,其中的“灵根”“心性”“元神”“心猿”“六贼”“姹女”“真如”等都是道教术语,作品除了在回目中多用道教用语外,同时还运用了大量的诗词韵文,其中一大部分还与道教有关:廖向东的《士大夫文化精神的指归———〈西游记〉‘三教合一’新论》中写道:“据统计,《西游记》中的诗词韵文有两百余篇,其中有一百八十余篇是关于内丹功的。这些诗词,一部分出自作者自己的创作,一部分是引用历代著名道士所作的内丹学诗词。如第十四回开篇引用的宋代著名道士张伯端《悟真篇》中的‘即心即佛颂’,在第二十九回开篇又引用了《悟真篇》中的《西江月》(妄想不复强灭),第五十五回开篇引用的全真七子之一马丹阳的一首《南柯子》(地频频扫),第九十一回开篇引用的是他的《瑞鹧鹄•赠众道契》(修禅何处用功夫)等等。”[8]作者对道教的诗作信手拈来、运用恰当,足见作者对道教的推崇,使我们看到道教的光辉。第二,在《西游记》唐僧四人取经途中,道教中的诸神一直给予其大力支持。唐僧师徒的守护神“四值功曹”“六丁六甲”并“揭谛”等均是道教的代表。最有代表性的是太白金星,如第二十一回,太白金星变作一老公公指点悟空去找灵吉菩萨救唐僧;第七十四回,以老者形象传报唐僧师徒狮驼岭有难;第九十二回,明示了犀牛精的来历,在双叉岭解救孤独的唐僧,太白金星对唐僧师徒呵护备至。除了太白金星还有哪吒父子力擒牛魔王拿得芭蕉扇,过得火焰山。如第八十三回,哪吒生擒义妹老鼠精,解救师徒等等。同时还有在第六十三回,二郎神帮助悟空降伏九头虫;第六十六回,师相派龟蛇二神助于悟空;第七十九回,南极寿星助孙悟空收伏白鹿等。可谓是各路仙家有请必到,甚至不请自来帮助唐僧师徒脱离灾难。可以说西行拜佛求经途中,如果没有道教的帮助,那将不知会增添多少磨难,甚至难以成功,可见作者对道教的推崇。
二、作者对儒释道三教的揶揄和贬斥
《西游记》不仅表现了对儒释道三教的褒奖和尊崇,在某些方面还体现出作者对儒释道三教的揶揄和贬斥。
(一)贬低儒教《西游记》在赞扬儒教的忠、孝、从政外,同时对儒教的斥责也可见一斑,《二程文集•五》中“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9],这正是儒教所提倡的,君主应以顺民心,厚民本,安民意为本,所以作者首先斥责的是以玉皇大帝为代表的君主。孙德喜在《〈西游记〉神圣的解构》中说:“儒教以国家,君主为至高无上,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无条件地效忠国家,报效君主的恩泽,要求人们无条件地牺牲自我,把一切都献给代表国家的君主,于是作为君主的皇帝神圣不可侵犯,被尊为天子,被喻为万民之父。”[10]当然在作者的笔下也写出了许多儒教中的像李世民一样的典型君主,但同时也在小说中塑造了许多治国无才、昏庸无能的君主,他们误国害民、心胸狭隘、残害无辜。作品深刻批判了玉皇大帝,他身为玉帝应该神圣并且无比至尊,但面对一个小小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却无能为力,曾听太白金星之言诏孙悟空为弼马温未果,大发神威派遣天兵天将十万人,却仍是空手而回,无奈之下只好请如来帮忙,威严何在?同时他作为君主缺乏宽容,也很残忍。如沙僧原为卷帘大将军时,只因失手打破了玻璃盏,竟被打了八百,贬下界来,而且又让飞剑七日穿一次,可谓残忍之极。不仅如此,第八十七回,因凤仙郡的郡首对自己不敬便以连年大旱、累岁干荒的灾祸来报复,以至于危害凤仙郡的所有百姓,作为权倾一时的玉皇大帝竟丝毫没有仁慈、豁达的胸襟,可怜、可恶!除了玉帝外,作品还描述了许多取经途中昏庸无能不爱惜百姓的昏君。如第三十一回,宝象国国王因找不到公主,贬退文武百官,大小也死伤无数,何等残暴!乌鸡国国王因得罪菩萨使得他的国家民饥仓空,受苦的亦是百姓,何等无能!祭赛国国君昏庸至极,治理国家竟依靠什么舍利子,凶残地迫害和尚,何等可笑!比丘国的君主更是荒唐,听信谗言要取小儿的心肝和唐僧的心来使自己长生不老,何等滑稽!至于灭法国国王竟无端造罪,要杀一万个和尚,何等灭绝人性!这些国君草菅人命,君主之昏聩可见一斑。
(二)对佛教的揶揄与讽刺在文本中作者不仅让我们看到佛教的光辉,同时还让我们看到了佛门有些弟子的缺点及丑恶。第一,唐僧师徒是佛门弟子的代表,但对他们的讽刺也是毫不留情。身为高僧的唐玄奘,可谓是泼皮和无赖之辈,“虽是师父,但是他既没有向徒弟们传授佛道,也没有佛班,更没有以身示教,使得徒弟们明达事理,是一个只会念中国的经文而缺乏才干与修养的人”[11],可以说,在取经途中他就是一块绊脚石,一听说有妖精便吓得战战兢兢,更有甚者从马上滚落,何等胆小之辈,一旦被妖怪捉去,便泪流满面,求得妖怪饶他性命,或是心念悟空快来救自己。第二,对佛门中一些菩萨进行批判。首先,作者除了讽刺唐僧等佛门弟子,同时对佛祖、菩萨这等至尊人物,同样给予讽刺。例如第三十九回,乌鸡国国王被妖怪推下井谋害致死,原来是文殊菩萨在报当年三日三夜水灾之仇。第七十一回,朱紫国国王三年疾病,夫妻拆散之苦亦是佛母为报射她的雄雌之仇。第九十八回阿傩、伽叶竟不知耻地向唐僧师徒索要人事,佛祖如来竟然包庇二人,还说“曾经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贱了,叫后代子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此情此景,如来倒像一个漫天要价,坐地还钱的市井老板和江湖商贾,这些佛祖、菩萨虽然顶着神圣的光环,可有些低劣的行为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佛教并非神圣。其次,佛界中佛祖、菩萨宫中的官员们也同样兴风作浪,危害人间。如第二十一回,黄袍怪原是灵山脚下得道的黄毛貂鼠,因偷吃佛祖灯油逃脱下凡成精作怪;第六十五回,黄眉怪乃是弥勒佛面前司磬的黄眉童儿,趁佛祖赴元始会,他留宫看家,就拐走国宝三件,跑到小西天,假佛成精,陷害唐僧师徒;第七十七回,大鹏金翅雕乃是如来的舅舅。这些下凡危害人间的妖怪本都是佛祖菩萨宫中官员,应佛法顿悟,从善、慈悲为怀,然而却适得其反,是对佛教莫大的讽刺。
(三)道教的阴霾文本中不仅有道教的光芒,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它扭曲的一面,某些道士和以道士身份出现的妖精,为了达成一己私欲,不择手段,并没有履行道教的教义,甚至有些神仙也没有禁恶从善,作者给予无情的谴责。第一,《西游记》谴责了取经路上的道士和以道士身份出现的妖精。如车迟国的故事中,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就是以道士的身份出现,他们以善于祈雨而博得国王的恩宠;第十七回,黑风洞的熊罴怪讲的是“立鼎安炉,抟砂炼汞,白雪黄芽,旁门外道”,还服下所谓的仙丹,正是道教的信仰者;第三十三回,金角大王、银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看金银炉的童子,爱的亦是“烧丹炼药”;第七十三回,盘丝洞中的蜘蛛精与黄花观的道士相互勾结,道士门上一对春联“黄芽白雪神仙府,瑶草琪花羽士家”;第七十八回,小儿城里的国丈以道士的身份迷惑国王;在宝林寺中,道士极为顺从听命于和尚,全然不顾及道教的尊严,等等。他们或是道人或是化做道人的形象,在取经的途中给唐僧师徒增添了不少灾难,这正是作者所批判的道教的弊端,他们只是一味地寻求长生不死的药方罢了。第二,作者对取经途中所遇的一些神仙也进行了批判。如对太上老君的批判,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不慎被二郎神抓到,太上老君向玉帝启奏将孙悟空置于八卦炉中烧上七七四十九天,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日子已到不但没有化成炉灰,反倒炼出了火眼金睛,更没意料到的是孙悟空踢倒了他的八卦炉,自己也被摔了个倒栽葱,这是对仙界的一种讽刺;又如五庄观的道士也是位神仙,因为孙悟空偷吃了人参果,毁了人参树,竟残忍到要用油锅烫死唐僧师徒,为他的人参树报仇等等。身为道教中令人敬仰的神仙也全然不顾禁恶从善,以求福报,这再次让我们看到了道教中的阴霾。
三、结语
《西游记》本是以唐三藏取经之故事为原型,讲述师徒四人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拜佛求经,弘扬佛法的佛教题材小说,其中却融入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夹杂着“养性修真”等道家术语。《西游记》中涉及儒释道三教内容颇多,作者辩证地阐述了三教的利与弊,有利于读者正确认知儒教中的忠、从政,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孝”,孝敬父母乃传统美德;佛教的佛法无边,慈悲为怀,以及道教中的禁恶从善等观念,使《西游记》呈现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复杂性与多元性。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6.
[2]刘一明.《西游》原旨[M].北京:明清善本小说专刊,1980:186.
[3][4][5][9]骆承烈,张颂之.三教慧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437,456,347,378.
[6]游国恩.中国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86.[7]俞樾.《西游记》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291.
[8]廖向东.士大夫文化精神的指归———《西游记》“三教合一”新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2(2):34.
[10][11]孙德喜.《西游记》神圣的解构[J].淮阴师专学报,1997(2):24,27.
作者:张婧 单位:吉林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