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四川农业气象灾害以冰雹、秋绵雨高发,尤以强降水引发的农业气象灾害较为突出。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和气候变暖,重大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农业气象灾害呈日益加重的趋势。
1主要气象灾害
四川省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大风、冰雹、雷电、低温、连阴雨、寒潮、霜冻、雪灾、大雾和高温以及次生、衍生灾害山洪、泥石流、崩塌、滑坡、病虫害、水土流失等[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干旱对农业来说最为严重。四川盆地年降水量地域差异较大,大体是盆地四周多于盆地内,山区多于平原。年降水量随季节变化也较大,冬、春季少雨,夏季多暴雨,秋季多绵雨。夏、秋季平均降水约占年总降水量的60%~90%,降水时段往往非常集中,即便是大涝年,也难免出现大旱。干旱是一种渐进性灾害,其危害主要是通过对农业承灾体作用而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四川省农业生产到目前为止基本上仍然是靠天吃饭,每年干旱对四川省农业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2发生特点
2.1发生频繁,季节分布明显
四川省农业气象灾害如干旱几乎年年在盆地出现,常年发生洪涝灾害的县级区域超过60%。农业气象灾害季节分布明显,春、夏季较频繁,秋季次之,冬季最少。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在四季发生的特点为夏季为暴雨、洪涝、干旱、高温、冰雹曰春季为低温、连阴雨、冰雹、大风、暴雨曰秋季以绵雨为主曰冬季为雾、低温、雪、冷冻。
2.2旱涝交错
四川盆地大部地区年自然降水量为1000~1200mm,但时空分布不均。某些地方长期少雨,往往造成严重干旱曰年降水量有40%~60%集中在夏季,而夏季盆地西部雨量又多于东部。因此,盛夏盆地东部多伏旱、西部多暴雨,部分地区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
3农业气象灾害防治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是潜在的气象灾害风险增加,但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尚未形成。受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影响,省内气象复杂多变,极端气象明显增多,局部干旱、局地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也频繁发生。气象灾害的高易发性、群发性极大地加大了气象灾害的危险以及风险程度[2],使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严峻。目前,现有气象灾害研究与管理的科技队伍还不能满足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的需要,尤其是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滞后于形势需求,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性管理模式。在防灾减灾方面,基层科技能力更显薄弱,农业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基层气象灾害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尚待加强,尚未形成自上而下的完整体系,不利于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的系统性建设。二是在灾害管理方面野重救轻防冶。灾前气象防灾减灾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基础设施不足,防灾抗灾公益性事业缺乏稳定、连续的资金投入。
4对策
4.1构建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体系
一是野点、线、面冶结合,专兼结合,做好农业气象灾害危险性区划和风险评估等工作,突出重点农牧区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围绕上述工作重点,要建立国土资源、交通、水利、建设和气象主管部门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统筹防灾、横向联动的防灾机制,实现系统的防灾减灾,形成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合力[3-4]。二是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的长效机制,多手段多途径加强对气象灾害知识的宣传。三是加强基层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专业人员队伍建设,以及相关装备方面的配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及时将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普及到基层,逐步推进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
4.2加大投入积极探索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投入机制,加大对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科学研究的投入。研究应用农业气象灾害防灾减灾新技术的激励政策,配合相关部门推行农业气象灾害保险机制。
4.3完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集约
农村资源信息项目,实现政府主导的渠道曰利用移动、联通、电信公司技术力量实现短信定点区域绿色通道机制,利用电信公司终端平台的多样性实现固定电话自动呼叫报警、电视开机预警及滚动插播预警曰建立以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网络为主体,电子显示屏、气象大喇叭等多种手段为补充的农业气象灾害网络,尽早实现省域内所有行政村均能及时接收气象预报和预警信息。
作者:黄茜;鲍文 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