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数据时代下博物馆数字化路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5年第0期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正给各行各业及人民社会生活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它为博物馆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方式和途径,也为公众创造自我价值提供了条件。但博物馆的数字化进程也在大数据时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应用继而推动博物馆事业的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观众、服务于社会,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探讨数字化博物馆相关历程及路径,有利于充分发展改善博物馆的公共服务,拓展和延伸其社会教育的职能。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博物馆;数字化
一、绪论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则为受众提供平台,增强公众与文化产品的互动,实现“让文物活起来”的目的。“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是现代博物馆的机遇,因此博物馆应更具开放性,运用多种高科技手段提高博物馆的服务水平,满足群众的不同层次需求,利用既有信息创造新的产出,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也是现代博物馆教育意义所在。
二、博物馆数字化发展历程
世界范围内,博物馆数字化应用可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1995年,美国博物馆、法国卢浮宫等多家欧美博物馆着手开展数字化存储项目等工程。中国的博物馆数字化浪潮开始于1998年,河南博物院构建互联网网站。河南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单体博物馆率先开展起我国的藏品数字化处理工作。1999年北京市文物局独立开发的藏品管理系统,供全市多家博物馆共同使用。随后,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都开始成立网站,“博物馆网站”的遍地开花使得部分博物馆开始探索馆内藏品的数字化发展。所谓数字化博物馆就是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特种视效技术、立体显示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将现实中存在的实体博物馆用三维立体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给公众提供最直观的感受。[6]
三、博物馆的数字化路径
博物馆是传承人类文明的宝库,它连接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文化结晶,并将其奉献给全社会,通过全平台资源整合,服务博物馆文物活化,有效提升文物展馆观众体验、积极提高文物展馆科技水平,打造一系列有影响、有传播力的标杆项目,全面支持博物馆的品牌宣传推广。[4]通过形式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促进其自身发展向着更先进更科学的方向发展,也是适应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AR技术AR技术,即增强现实技术,它将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通过高科技手段,运用数字化方法,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我们的真实世界,让公众来感受,引发其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3]AR技术与博物馆的结合已探索性地运用于虚拟讲解、“复原”展品、“复活”展览对象并与之互动、展示暂时无法展出的藏品、创建博物馆AR游戏以及AR馆内导航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数字博物馆通过AR技术、录音解说、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极大地丰富了用户的感官体验。
(二)借助虚拟现实、3D技术的应用虚拟现实是利用计算机形成一种逼真的三维视、听、嗅等真实的感觉,参观者在体验的过程中可以与虚拟的世界进行交互作用,从而达到如同真实世界的临场感,使参与者完全地融入其中。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用它复制出相同的艺术品,能有效地解决贵重或易碎艺术品巡展的问题。依托先进的科技,采用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文物数字化展示手段,将实体博物馆中珍藏的馆藏文物呈现给观众。同时利用三维展示、文字叙述、图片展览、音频播放以及视频等内容,实现网络3D展览,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沉浸5D影院等,使参观者更全面地了解该展品信息,也解决了观众因种种原因不能到博物馆现场参观的遗憾。
(三)物联网、云计算的应用物联网技术是以传感技术为基础,云计算是实现物联网的核心,在博物馆中通过物联网与云计算的结合利用,能够拓宽原来的信息采集渠道。在物联网运用中还会涉及到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纳米技术,将传感器放入相应物品中,这个物品就可以随时被计算机识别,变成可以被汇总、分析、处理的信息。[2]具体而言,在博物馆中应用物联网手段,还可以保证文物的库存安全。对文物所在位置进行精准定位,帮助管理人员提高工作效率,除此之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各种物品互通信息,随时互动,无缝对接,使博物馆的藏品信息采集,分析,管理水平等得到提高。[1]将云计算运用在博物馆中,可以对收集到的与展馆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汇总、管理等,建立成动态易扩展且经常虚拟化的资源,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并使用数据,同时也提升了博物馆服务观众的能力与效果。
四、总结
在大数据时代,优质内容对于吸引受众具有很大的爆发力,博物馆应注重运用高科技手段对文物价值进行充分挖掘,并且对展览内容的质量严格要求,否则其将失去原有的存在价值和开设初衷。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公众需要的是一些深入浅出、能以小成本高效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新事物新方式。因此博物馆要抓住发展机遇,利用博物馆数字化的应用发展,弥补传统方式存在的不足,不断创新博物馆的模式和服务形态,讲好中国故事,助推中国文化“走出去”;并在大框架下找到自己的定位,塑造自我价值。[5]
参考文献:
[1]叶萌.物联网、云计算与智慧博物馆的实现[J].首都博物馆论丛,2015(00):379-386.
[2]张利新,李海荣.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智慧博物馆建设[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20):42-44.
[3]吴宁宁.浅析大数据时代博物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J].中国纪念馆研究,2014(01):162-167.
[4]孟欣.智慧博物馆发展迈向新阶段[N].中国文化报,2016-01-11(007).
[5]祁庆国.博物馆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有待加强[N].中国文化报,2016-04-28(007).
[6]李东,过仕明.我国高校数字博物馆建设探索———以哈尔滨师范大学博物馆为例[J].现代情报,2013,33(6):124-126.
作者:胡秀红;戎岩;张倩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