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我国古代戏曲和小说比较范文

浅谈我国古代戏曲和小说比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我国古代戏曲和小说比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我国古代戏曲和小说比较

《秦汉研究》2017年第0期

【摘要】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十分密切,它们有共同发展源头,共同生长相互依托。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都是中华文化载体,它们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承载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两者都是以叙述故事为核心的叙事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托,本文从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古代戏曲小说的艺术手法比较、古代小说戏曲间故事题材具有沿袭关系三方面进行叙述。

【关键词】古代戏曲;小说;艺术手法;联系

老师给我们讲授了中国古代戏曲和小说比较专题研究。第一节课刚开始,老师认识一下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家乡以及他本人对我们各自家乡文化了解,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老师之间距离。课堂上,老师让我们讨论了文学艺术起源问题、是否赞同诗经是诗歌起源、关于戏曲起源较为流行说法你更认可哪种、对于汪曾祺的《中国戏曲与小说的血缘关系》这篇文章有哪些看法等。课上老师给我们讲到:王国维认为小说模式和戏曲之间有很多比较,小说和戏曲同源,小说是讲故事叙事,戏曲是演故事、演事。吴梅在《戏曲史》中认为:戏曲是边讲边唱。在当时文人看来,像戏曲、诗词这种文学形式都属于“小道”,小道不足为业;文章是正统,六经是最好的文章。姜德明先生在他的文章中,用商量语气写道:“说句外行话,能不能说整本的大戏如同长篇小说,折子戏还是散文?”

一、古代小说和戏曲的关系溯源

古代小说与戏曲想要发生关系,首先他们得有一个共同生存环境,两种形式需要有同时存在相互交集。然后就是双方之间差异,两者要有不同地方进行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小说和戏曲在交流发展过程中发生碰撞而产生共性和不同,正是他们关系起源。戏曲起源,一直有很多种说法,有一切艺术都起源于劳动劳动说,有戏曲起源出于歌舞歌舞说,有模仿傀儡戏而来傀儡戏说……我比较赞同原始宗教祭祀仪式。戏曲的形式包括了故事情节、歌舞表演、科白、演员表演,而在上古时代的祭祀活动中也都包含了这些因素,人们都有独特装扮,和鬼神具有简单对白,以歌舞娱神,表达出祝福,都已经包含了戏曲元素。同时,很多戏曲演出脚本中,也存在着很多宗教思想,许多戏曲里面都出现了神仙、鬼魂、佛、菩萨、阴曹地府。中国古典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魏晋时代,人们对古代的神话传说作加工,创作了许多神仙鬼怪小说。到了唐朝,小说具有相当完整短篇小说的形式。唐朝的传奇小说,篇幅扩大、结构安排紧凑、人物形象突出、内容也由志怪述异扩展到人情社会的广阔生活领域。从魏晋南北朝直到唐代,小说都是用文言写。宋代开始出现白话小说“话本”。因为到了宋代,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需要,民间艺人开始说书活动。由于听众大多是平民,说话人就采用当时最流行白话来讲述故事。把这些故事记录下来的话本,就是白话小说。宋时瓦舍勾栏是各种伎艺会集场所,这为小说、戏曲交流提供了环境因素。而它们之间所具有差异则成为最初相互交流、借鉴动机,小说和戏曲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如宋杂剧以滑稽调笑为主,故事性较差,在这方面“说话”伎艺故事对其发展具有不小推动作用。这种相同的文化环境中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交流状态使得他们产生联系。

二、古代小说戏曲的艺术手法比较

小说与戏曲间常常概念不清,故事情节、题材相互使用。戏曲是以文学、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有机合成的综合艺术;小说则由说、唱、表演等诸因素组合,文本小说除情节叙述之外,又包括诗、词、曲等诸多元素。

(一)叙事方面的比较小说和戏曲都是叙事文学,都是以讲故事为核心。古代小说与戏曲在故事题材方面有密切联系。小说是用文本讲故事,戏曲是以歌舞讲故事。但是他们之间也有很多不同地方:小说是叙述体,小说是由一个置身于故事之外的人来进行叙述;而戏曲是代言体,不是一个人来进行完整叙述,而是各个场景、各个剧幕、各个人物表演、动作、语言配合贯穿起来,才形成一个完整故事。小说除了直接叙述情节之外,还添加了诗、词、曲等诸多元素。

(二)人物形象方面比较古代小说和戏曲都要塑造生动人物形象,古代小说中人物描写是用语言和文字描述,古代小说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作者运用写作修辞手法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进行生动形象人物描写。作者站在局外人角度来塑造人物,完全按照作者思路,或真实或虚拟。人物具有多面性,拥有复杂性格,给读者巨大想象空间,每个读者心中都有自己小说人物。在戏曲中,戏曲演员站在台上,面对观众演出具有完整情节故事,语言用独特唱腔表演出来;动作需要一些夸张表演或者无实物表演将其演绎出来;人物心理通常用表情和演唱表达出来;戏曲中人物外貌主要靠化妆和鲜艳颜色搭配来表现喜怒哀乐,人物性格也可通过脸上化妆来表现。舞台上直接呈现了人物形象。

(三)语言比较古代小说和戏曲的语言都通俗易懂,简单精炼,需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尽量要普及大众。在戏曲中添加插科打诨,和各种有趣滑稽角色,为了吸引观众,使得戏曲语言更加生动有趣。戏曲中音乐和曲律运用,使得戏曲和小说语言表现方面有很大不同。戏曲中语言必须配合音乐,所以使得戏曲语言宛转悠扬,有典雅韵味。

三、古代小说和戏曲

在故事题材方面沿袭古代小说和戏曲间故事题材具有沿袭关系,同类故事题材在小说和戏曲间会有不同展现,从同一个故事在小说和戏曲间不同变化基础上,从而研究小说与戏曲之间故事继承、以及当时的社会因素对这种同一故事在小说和戏曲之间继承和演变影响。很多人研究戏曲时,以某个故事为研究起点,然后研究相关的小说戏曲是如何传承和改变。如:孟姜女故事流变、王昭君故事演变、董永故事演变,小说和戏曲改变,都是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研究。例如《秦香莲》故事是从《琵琶记》里演变而来的,原名《赛琵琶》。戏剧原始版本是梆子戏《明公断》,还有京剧、秦腔、豫剧、海丰白字戏、海丰西秦戏,粤剧有《琵琶词》,弋腔有《琵琶宴》,川剧有《陈世美不认前妻》,也是潮剧经典剧目之一;影视有93版《包青天》。在各个戏曲传播过程中,不同艺术门类研究者都对其进行一定程度整理或改编。研究者会搜集关于研究这些戏曲材料,对戏曲系统整体研究。从戏曲文本故事解读开始,对戏曲故事进行整理,探究其戏曲文化前源,这个故事是如何发展起来,有助于全面梳理戏曲故事流变。在戏曲发展中探究小说故事变与不变,进行对比比较,列出人物变化、情节变化、内涵变化,从舞台接受、文本接受、观众接受、作者因素、不同时代文化背景等方面探究其变化原因。研究者还会将各个戏曲版本、地方戏进行比较,探寻故事文化内涵,深入剖析各个时代戏曲艺术性和丰富性。

参考文献:

[1]徐大军.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史纲要[J].文化艺术研究,2010,3(05):160-170.

[2]夏伟.论中国戏曲传统对古代小说的渗透和影响[J].文教资料,2007(25):46-48.

[3]刘玮.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关系研究[J].学术交流,2007(01):163-166.

[4]姚民治.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同源互补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34-38.

[5]徐大军.关于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关系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3(01):32-34

作者:刘馨贤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