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影像技艺的思辨研究范文

影像技艺的思辨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影像技艺的思辨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影像技艺的思辨研究

《青春岁月杂志》2015年第九期

一、影像艺术与技术的思辨博弈

追踪影像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它经历了映像艺术、视像艺术、视频艺术、录像艺术、新媒介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命名过程。(1)影像艺术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技术是以理服人,而艺术则是以情动人。影像艺术和技术最明显的差别在于技术是逐渐进步的,而艺术则不然。每项成就或早或晚注定要被更好的成果所取代,失去其实用价值,成为博物馆展柜中被人遗忘的工具。而与此相反,艺术表现的主题则是永恒的。技术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无论是科技得出的概念还是艺术创作出的形象,都是现实生活中以人为主体的对自然和社会的能动地的概括和再现,所创造出来的结果都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2)影像艺术与技术的博弈生命影像艺术与技术博弈的生命便在于技术艺术化与艺术技术化的不断趋合。技术的艺术化与艺术的技术化是技术与艺术的内在关联性及其相互作用的现代表现形式,必将导致技术与艺术的一体化进程。人既按自然规律,也按美的规律塑造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技术与艺术总是水乳交融地结合在一起。同一人工制品,从技术维度观照就是产品,从艺术维度观照就是艺术品。手工业产品、工艺美术品、建筑物等都是技术与艺术一体化的典型形态。

二、影像技术对影像艺术的作用

1、对影像艺术观赏者即对大众的影响艺术美感在影像观赏的过程中往往能给受众意想不到的启迪或联想、有感而发。大众作为影像的最直接和最终受益者以及最有力的评价、反馈者。影像艺术与影像技术的生存与发展将会从某种角度和某些方面来顺应大众的需求和口味,所以有时候影像的呈现会显现出明显的商业化痕迹,这也是影像发展过程中不可绕过的一个问题,可笔者坚信,这只是曲折过程中的一个个小小迂回。

2、对影像艺术创造者即对艺术家的影响在艺术生产中,艺术家是艺术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没有艺术家,就没有艺术创作,也就没有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因此,我们要了解影像艺术,了解艺术创作,首先就必须了解作为艺术生产创造主体的艺术家。一个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爱、愤怒、激动、愁苦、忧郁等等。如果他自己都无动于衷,很难设想他的作品如何感染他人。情感则是艺术与科学区别的重要标志。

3、对影像艺术承载者即对媒介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传播手段的进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发展呈现出以整合与多元化为主流的发展趋势。具体到传播媒介这个亚文化范围,也是如此。几乎每一代新的传播媒介都有集旧有媒介功能之大成的趋向。幻灯机的“视”和收音机的“听”被电影整合为一体;电视又把电影和广播整合为统一的视听媒介;今天的计算机与信息高速公路又将电视的“视、听”与电话的“交互”功能整合到一起,升级为功能更强大的几乎可以进行任意的视、听、说及其它传播功能的超级传播系统。整合与多元化的结果是新媒介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对旧媒介的覆盖越来越广,而且越来越方便使用。

三、影像艺术对影像技术的意义

1、可以激发影像技术的探索激情和动力影像艺术用创新的手法唤起了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艺术激发影像技术探索的激情和动力。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开启了艺术创作的新天地,同时也为科技增添了人文精神翅膀。技术高度发展,往往将人类的生存环境破坏,高科技制造了千篇一律的产物,使人感到冷漠刻板。人的本性需要大自然,需要艺术。在物质条件丰富的状况下,人类崇尚自然,回归自然,需要情感,崇高的艺术体现便成为一种文化的体现。

2、其思维方式可以为影像技术提供创造性的思维与灵感创新是影像技术和艺术的共同灵魂。在影像技术研究过程中潜藏着奇妙的艺术因素。发明家若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并能动用自身的“艺术细胞”,充分调动形象、想象、直觉等思维方式,并有意识地利用艺术美感、幻想、和谐等特有的灵智,其影像技术成果将会具有更多的创造性。艺术给发明家以启迪,使他们能相当松弛的处理经验事实与人类高级思维形态—思辨与想象。从事技术工作者,由于长期与数学、公式、概念、器械打交道,其性质决定其思维方式必然以逻辑思维为主。而艺术工作者,由于表现的是人的情感、精神世界,因而以形象思维为主,提倡充分拓展想象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毫无逻辑的形象思维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而毫无想象的逻辑思维是机械死板的思维。应当看到,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形象思维所带来的想象力是比逻辑推理更为重要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想象力,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都将终结。当影视双盾博弈时我们应注意:博弈中的参与者各自追求的利益具有冲突性,博弈是一个过程的集合而且博弈的一个本质特征就是策略的相互依存性。影像这一艺术的生命力及长久发展已潜移默化于影像技艺双盾的伯仲博弈之中。

作者:李国红 李予涵 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