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居民体力活动与糖尿病的关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内蒙古画报》2014年第4期
【摘要】目的分析内蒙古乌海市居民体力活动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于2014年9—11月对乌海市18~79周岁的常住居民进行横断面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信息、体力活动情况、健康状况、糖尿病相关指标及其他协变量信息,最终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7260人。体力活动情况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长卷测量。结果调查对象中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为52%,糖尿病患病检出率为81%。体力活动充足者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低于体力活动不足者(OR=0736,P=0025);<3000METmin/week的工作类活动组糖尿病患病检出率低于无工作类活动组(OR=0642,P=0007);≥600METmin/week和<600METmin/week的家务类活动组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低于无家务类活动组(OR1=0552,P1=0001;OR2=0632,P2=0003),糖尿病检出率低于无家务类活动组(OR1=0647,P1=0003;OR2=0663,P2=0002)。结论充足的体力活动与乌海市居民空腹血糖受损的风险降低有关。工作类活动与乌海市居民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有关,家务类活动与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有关。
【关键词】体力活动;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1型)或存在胰岛素抵抗(2型),长期的高血糖状态有害健康,增加多器官组织衰竭的风险。9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缺乏体力活动、超重或肥胖、不健康饮食、家族遗传等[1]。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的环境和社会变化,以及城市化加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工作形式为久坐,工作时间长,无暇锻炼身体;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出行主要乘车,骑自行车和步行减少。体力活动不足日益加重。内蒙古地区糖尿病等慢性病广泛流行[2-3],而目前该地区关于体力活动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于2014年9—11月乌海市18~79周岁的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旨在探讨内蒙古乌海市居民体力活动与糖尿病的关系,为促进居民健康,降低居民糖尿病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内蒙古乌海市18~79周岁的常住居民7260人(在调查前12个月内,在市区居住累计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的居民)。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按照计数资料样本量计算公式n=Zα2×p(1×p)/d2,其中α=005,Zα=196;糖尿病患病率p=0116,按年龄性别分4层,按照10%的失访率,计算样本量约6000人。本次分析回收问卷7334份,最终纳入7260人。抽样框架分为职业人群和非职业人群。职业人群:男性<60岁、女性<55岁的在功能单位(各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就职的人员;非职业人群(居家人口):男性≥60岁,女性≥55岁,及不在功能单位上班的人员。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第一阶段:抽取20个街道;第二阶段:每个街道抽取4个功能单位和1个居委会;第三阶段:每个功能单位抽取1~2个功能单位组,每个居委会抽取100户居民;第四阶段:功能单位组进行系统抽样,居民户按KISH表法确定1名居民。
1.2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为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信息、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状况及家族史等,通过体格检查收集研究对象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实验室检查收集空腹血糖指标。其中,静坐行为和体力活动部分问卷参考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nternationalPhysicalActivityQuestionnaire,IPAQ)长卷[4],该问卷是目前公认有效、且在国际上较为广泛使用的成年人体力活动水平测量问卷之一[5],在中国人群研究中效度与信度得到了检验[6-9]。
1.23质量控制
调查前: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设计、审阅并修订问卷;由专人培训所有调查员,现场实习问卷调查并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培训。调查中:调查现场配备质控员,结束前由质控员审核问卷并签字。调查后:数据库字段进行极值限定、逻辑跳项等以避免重复录入、漏项、串项等,全部问卷和体检单均进行双录入;统一检查逻辑异常值,返回原始问卷核查。
1.24判断标准
体力活动水平:根据IPAQ工作组建议的分组标准[5],将个体体力活动水平划分为低、中等和高3组。4种类型体力活动:将未报告该种类型体力活动的研究对象作为参照组,编为“无”;参考IPAQ工作组建议的分组标准,结合各类型体力活动的代谢当量分布情况,工作类活动以3000METmin/week为截点(相当于达到了高体力活动水平),分为<3000METmin/week和≥3000METmin/week2组;其他3类活动,以600METmin/week为截点(相当于达到了中等体力活动水平),分为<600METmin/week和≥600METmin/week2组。糖尿病: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10],空腹血糖≥70mmol/L者诊断为糖尿病,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61mmo/L为正常血糖。本研究规定,①糖尿病患者为问卷中自报被社区及以上医院医生诊断患有糖尿病者或正在服用降糖药者,或空腹血糖≥70mmol/L;②空腹血糖受损为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③正常血糖为空腹血糖<61mmo/L。
1.25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30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与核对,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之间,体力活动水平差异、不同类型体力活动差异;以糖尿病为因变量,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控制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分析体力活动水平、4种类型体力活动与糖尿病的关系。
2结果
2.1基本情况
研究对象共7334人。按照IPAQ数据处理和分析指南[5,11],假定每人每天至少有8h睡眠时间,如果个体报告的全部体力活动的每天累计时间总和超过960min(16h),则此人不纳入分析,共剔除74人。最终纳入分析的研究对象7260人,男性2741人(378%),女性4519人(622%);50岁以下4935人(680%),50岁及以上2325人(320%);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1422人(196%),办事人员及商业服务业人员2199人(303%),工人及其他3639人(501%);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522人(347%),高中1757人(242%),大学以上文化程度2981人(411%);家庭年收入3万元以下2895人(399%),3万元及以上4365人(601%)。
2.2体力活动情况
7260名研究对象中,体力活动水平低、中等、高的比例分别为216%、376%和408%。男性体力活动高水平比例高于女性,而中等水平比例低于女性(P<0001);50岁及以上人群体力活动水平高于50岁以下人群(P<0001);工人及其他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办事人员及商业服务业人员、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随着文化程度升高,体力活动水平降低;家庭年收入3万元以下的人群体力活动水平高于家庭年收入3万元以上人群。
2.34种类型体力活动
未参加工作类、家务类、交通类、休闲类活动的比例分别为644%、143%、411%和530%。男性工作类(P<0001)、休闲类(P=0002)活动多于女性,女性家务类(P<0001)、交通类(P<0001)活动多于男性,见表3。50岁以下人群、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较低、家庭收入较低者(P<0001),工作类活动较多;50岁以下人群家务类活动较多;50岁及以上人群,交通类活动较多;50岁及以上人群、文化程度较高者、家庭收入较高者,休闲类活动较多。
2.4糖尿病患病情况
研究对象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为52%,男性为76%,女性为37%,男性高于女性(P<0001);糖尿病患病检出率为81%,男性为102%,女性为68%,男性高于女性(P<0001)。
2.5体力活动水平与糖尿病的关系
分析体力活动水平与糖尿病的关系时,将中等和高水平合并为体力活动充足,低水平为体力活动不足纳入模型。以体力活动不足为参照,控制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水平对糖尿病的影响。结果发现,体力活动充足者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低于体力活动不足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体力活动充足者与体力活动不足者相比,糖尿病患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
2.64种类型体力活动与糖尿病的关系
以报告未参加该类型活动组为参照,控制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体力活动类型对糖尿病的影响。不同组别的工作类活动,空腹血糖受损检出率没有差异。有工作类活动的糖尿病患病检出率低于无工作类活动,其中代谢当量<3000METmin/wee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家务类活动越多,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检出率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组别的交通类活动,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检出率没有差异;不同组别的休闲类活动,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检出率没有差异。
3讨论
既往研究发现,充足的体力活动有助于保持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成分和心理健康,能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12]。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与久坐不动的个体相比,规律进行中等强度体力活动的个体,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在控制了BMI之后,保护作用依然明显[13];体力活动对于糖尿病患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14]。空腹血糖受损是从正常到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本研究发现,体力活动充足与降低空腹血糖受损风险有关,对糖尿病预防有重要意义。体力活动按来源主要分为工作、家务、交通、休闲类活动。体力活动的来源受人口学特征、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在《关于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全球建议》中指出,在发展中国家,休闲类活动的参与水平可能是有限的,体力活动更多来源于交通、工作或家务。工作、家务、交通和休闲类体力活动均能使人们获得大量健康效益[15]。工作类活动是体力活动的重要来源之一,适量的工作类活动有益健康。本研究中,在控制了年龄和职业后,仍然发现代谢当量<3000METmin/week的工作类活动与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有关;家务类活动与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的风险降低有关,家务类体力活动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与家务类活动可以得到全身的锻炼,提高个体体力活动水平;不同组别的交通类活动和休闲类活动,空腹血糖受损和糖尿病患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是横断面研究,可能存在新发—现患偏倚,糖尿病患者增加了交通和休闲类活动,体力活动水平达到了充足,因此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的糖尿病患病检出率未发现差异;而空腹血糖受损者尚未发生行为改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力活动与糖尿病的关系,即充足的体力活动与降低空腹血糖受损风险有关。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鼓励其保持并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对于空腹血糖受损者等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开展增加体力活动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项目,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周景;张婷;王东平;何海珍;王浩杰;宋阳;朱珠;王培玉;刘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