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内容摘要:中国文学教学既是对文学史的梳理,又是对当下社会、人生的阐释。作为中小学语文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师院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教改尤须直面当下,既基于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又密切联系新时代语境中高校相关教学现状,通过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反思与调整,寻找切入当下的最佳角度和方法,从而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学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新课程;阐释
文学是作家对人生的阐释,面对文学文本和文学史教材,文学教师进行的是对人生的再阐释。相对比中文系其他文学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无疑是最贴近“当下”,同时又是最便于阐释“当下”的课程;而且,正如克罗齐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教师通过教学活动阐释其对文学文本和文学史的当下理解,本质上亦属自我阐释,故教师的思想高度和艺术品位直接决定了文学阐释的质量。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对文学的阐释又面临着新的挑战。自本世纪初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以来,中小学语文教育对教师与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尤其是对人文性、工具性的强调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重视,以及突破以往单一性教材,实施必修与选修结合的教学内容组合模式,进一步拓宽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对象的认知视野和语文能力。同时,作为素质教育的深入,新课程更为强调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学生人格。具言之,就是将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通过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由此,基础教育阶段教学理念、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相应的调整。在教材方面,一方面,虽然古诗文的分量有所增加,但中国现当代作品仍是中小学生堂上学习的重头戏,更是他们课外阅读的最重要来源。另一方面,进入中学教材的当代作品中,不少是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以下简称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必读书目,如《小狗包弟》、《十八岁出门远行》、《我与地坛》、《受戒》、《听听那冷雨》等等。随着中小学课改的深入,无论教材的重编或权威人士对高考命题导向的预测,都表现出对阅读的高度重视,这必然促使中小学语文教学进一步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对课外阅读的强调,以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文学感受力、鉴赏力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持续渗透,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大多数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拓宽了文学视野,审美品位和阅读自主性亦随之得以提升。随着新课程教育背景下的学生进入高校,高校教学对象的语文知识结构已经悄然发生变化,这势必影响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因此,高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师必须对此有所回应,认真思考新课程时代如何阐释“当下”这一问题。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现状
文学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课程。不论是作为人文学科的中文、新闻等专业,或是理工科的大学语文、经典导读之类的课程,文学教育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文学课程不仅延续了文化之根脉,提升了人文素养、审美情趣,更是高师学生日后站上三尺讲台的底气之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文学课程的基本组成,以其时空的接近性而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也因其较之古典文学和外国经典文学更为“亲民”的内容和形式而更易得到不同专业学生的喜爱。对于高师学生而言,由于现当代文学课程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之间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故而在上述因素之外,他们对现当代文学的偏好还多了些职业理性的色彩。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教学的认可程度,笔者对部分高校的在读学生与研究生展开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满意度仅56%,其中意见最集中的是对教学内容的不满,尤其是意识形态化突出的革命文学、“十七年”和“”文学,学生普遍认为其与当下语境反差太大,与读者隔膜颇深;其次是教师对讲课内容的选择和偏好往往与学生的期望有距离,教师强调经典性,呈现出精英阶层的“高大上”的审美品位和思想价值;而学生大多倾向于阅读网络文学、通俗文学、青春文学等常被高校课堂边缘化的作品;此外,作为一门开放性的课程,现当代文学的学习对象是经典生成中的文学世界,缺乏有距离感的观照和足够的时间沉淀,导致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凸显,学生则可能由于身处其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由此带来愈加强烈的浮躁与焦虑感,这在当代文学部分尤为突出。如果说上述现象一直存在,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改的深入,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又面临新的挑战,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手段,都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亟待引起相关教师的关注。
二.新课程语境中高校文学教育的常见问题
如前所述,文学课教学实质上包含了教师对当下的阐释,阐释的角度、高度以及阐释的方法等直接影响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当前高校教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阐释常见以下问题:首先,阐释者认知的缺失造成阐释的错位。作为阐释的主体,高校教师大多对教学对象缺乏足够了解,阐释者(教师)与阐释接受者(学生)之间未能弥合的距离直接导致了阐释的错位。一方面,错位产生于教师对当下大学生的学情误判。中小学与高校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以及教师能力评估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别,与前者的基础教育、升学本位不同,后者往往更具独立性、专业性、学术性和前瞻性,由此连带而来的是某种居高临下的学术、理论优越感,导致高校教师普遍缺乏主动了解中小学教学的动力。此外,由于当前大多数高校教师的基础教育阶段是在2001年实行新课程之前,他们对“新课程”这一新事物缺乏足够了解,导致与新课程背景下成长的新一代大学生之间产生更大的隔膜,难免影响了“因材施教”的落实。对于高师院校而言,则难以落实《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师范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的师范教育要“坚定不移的为中小学教育服务,主动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的要求,不利于有意识地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给予这些未来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们更多针对性的知识和启迪。另一方面,错位产生自高校教师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含糊认识。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中小学教学内容(教材)的更新十分突出,昔日高校的教学内容已有不少融入了基础教育阶段。以“中国现当代文学”为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高中语文课本中,302篇文章中120篇文章属于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中学生对鲁迅、胡适、郭沫若、冰心、史铁生、余秋雨、舒婷、海子、周国平、余光中、汪曾祺等知名当代作家的作品耳熟能详,其中的不少篇章是目前大学教学的必讲篇目。新近推出的部编初中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所占的篇幅约为50%,更多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进入了中学生的语文课堂。但不少高校教师对此并无太多了解,更遑论研究如何在教育对象原有学习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内容、角度、教法,教学内容的重复、交叉甚至落伍可能带来课堂教学效果的差强人意,也导致了不少教师没能有意识地结合学生将来的职业需求去组织教学内容。其次,阐释的维度与深度表现参差。高校教学无需制订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这与基础教育阶段有云泥之别。在普遍将科研置于首要地位的高校中,教师对教学理念、教学效率的思考与重视水平非常参差,教学实施中的内容配置、方式方法等的选择具有颇高的随意性,部分教师缺乏明晰的教学理念,教学随意性有余而系统、深入的思考不足,导致目前高校文学课常常出现两种比较典型的教学方式:中规中矩型、自我表现型。前者一般有比较固定的内容和程式,大致围绕作者介绍、创作背景、思想内涵、艺术特征等方面展开,涉及作家、作品的主要方面,有利于知识的吸收,但貌似“高四”语文课,固定知识的输送多于思维的训练、拓展;后者则充分发挥了文学教师的演讲、表演才华,教师可以在“教无定法”的掩护下满嘴跑火车,满足于学生的惊奇效应。上述两种课堂显然都源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淡薄和对大学文学教学目标定位的缺失,导致不少大学生缺乏知识的应用与再生能力,亦无益于培养学生深入把握文学现象、阐释文学作品的能力,难以满足其日后的职业需要。
三.新课程背景下现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更为广阔的知识面和更可观阅读量,使中小学生有更多机会亲近文学,但是也给大学文学教师带来挑战:怎样在中小学基础上让文学课超越学生原有的认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建构科学的讲授结构,摆脱文学课成为“高四”语文的尴尬。陈平原先生曾经指出,“时至今日,在中文系的众多课程中,对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与写作能力,起关键作用的,还属广义的‘中国现代文学’”①。其所言之“现代文学”,显然是包含了“当代”内容在内的。现当代文学作为一条纽带连接了现代与古典,兼容了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其所特有的包容与开放使之成为高校文学课程中成为不可替代的存在。在众声喧哗的当下,聚焦中心式的露台文化已经发展到互主体性的广场文化,片面强调以教师为主体或是以学生为主体,显然都难以适应当前的实际。“现当代文学”作为最贴近当下生活的中文主干课程,尤其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片面强调任何单方面都可能带来消极后果。对此,在教学中必须树立教师、学生二元的互主体观,既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学术研究之长,又不忽略学生前大学阶段学习的实际,通过二者的结合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由此实现文学教育的超越性目标。所谓超越,原本包含了十分丰富的教学思想,此处所强调的,是对他者性的知识到生成性知识的超越。他者的知识相当于客观知识,可以在群体中互相传递、习得,大学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将基础教育阶段的传授他者知识为主,转为主体性的知识,最终形成生成性的知识。因此,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于轻松、好玩,而更应关注学生能否在教学中获得生成知识,这些知识才足以历经岁月之河的淘洗而不褪色,成为可以长久伴随学生成长的重要精神财富。为此,必须特别关注以下方面:
第一,阐释必须建立在知彼与跨越基础之上。教学实践中很强调“备教材”与“备学生”并重,后者亦即所谓知己知彼。知彼方能有的放矢,方有望超越,给学生留下最有价值的经验和思想。知彼与跨越的结合首先表现为对教学对象知识结构的准确把握基础上的提升。高校具有科研的优势,占据了学术的高地。然而若以此轻视学生的知识水平,恐怕给教学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新课程实施以来,随着课标中对课外阅读要求的提高,以及教材编写者(不少都是高校教师)对课文的偏好品味不断提升,造成许多中学生在踏入高校大门之前已经熟悉了中文专业的不少经典篇目,对他们而言,这些作品不再是阳春白雪,高不可及。与此同时,当下信息传播史无前例的高效也为学生提供了开阔的视野。较之上世纪末,当下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已经一日千里,中小学生能非常便捷地从各种媒介中获取资讯,慕课、名家讲座、学术报告不再是个别群体的专利,有心人能轻易地获取最前沿的信息和成果为其所用。此外,随着师资力量的不断提高,现在不少中小学教师已经获得硕士学位,小部分甚至拥有博士学位,他们的眼光和视野有可能远远超过他们的前辈,也使他们的语文教学完全有可能呈现出更加开阔的文学视野和思想深度。由此可见,当前高校的高地优势已经有所削弱,高校教师有必要关注、了解当前学生的实际,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文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以求进一步提炼高校教育教学的精粹,将现当代文学教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准。以文学作品教学为例,不能停留于介绍作家、背景、作品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而是必须在涉及诗与思的诸多角度中拓宽学生的视野,引导他们去思考和发现,从而将现当代文学教学从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中解脱出来,从而使学生即便在对同一个作家作品的学习中也能有所突破和超越。知彼与跨越的结合也表现为对教学对象的文学欣赏趣味的清醒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引导和提高。近年来小有名气的作家富豪排行榜显示,南派三叔、雷欧幻像、杨红樱、郭敬明、郑渊洁等长期占据榜单前列,把他们推上榜单的主力军正是各路学生党。笔者对在读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过长期的调查,发现喜爱阅读的学生占受访学生的半数以上,但是他们大多以青春文学、网络文学或其他通俗文学读本为主要阅读对象,严肃文学积累比较有限,甚至有相当部分学生从来不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可见,怎样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升他们的阅读品味已经成为现当代文学教师必须思考并解决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在这个所谓“娱乐至死”的年代,大多数学生的阅读趣味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图像化、碎片化、娱乐化(享乐化)是其中非常普遍的倾向。图像化,一方面表现为直观的读图式阅读,主要阅读对象是各色漫画甚至绘本;另一方面,是将读图进一步发展为以观看影视作品代替文本阅读。调查发现,当下大学生对于原典的了解常常来自影视剧,一部分学生会因为影视剧的成功而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碎片化主要表现为随意性、零碎化的阅读,如浏览微博、微信,或其中转发的各类文章。娱乐化的阅读主要表现为以轻松、娱乐为目的的感性化阅读取向,满足于阅读对象的离奇、浪漫、搞笑甚至血腥、色情等。此类学生约占50%。因此,对于当下学生的上述特点,教师对现当代文学的讲授中要注意慎用影视剧代替文本,否则有可能无意中启发、鼓励学生进一步远离文本,难以深入领略文学之韵、文本之美。沉潜苦读之难,尽人皆知,倘循所谓“捷径”,势必导致浮躁之风盛行。晚清著名教育家陈澧曾感慨道:“近人治经,每有浮躁之病,随手翻阅,零碎解说,有号为经生,而未读一部经疏者”,故其力倡细读、通读:“若限以断句读之,则不能浮躁。不独有益于读书,亦有益于治心矣。”②可以说,读书是品读语言之外的广阔与深厚,是任何形式都不可替代的。这一问题在对高师中文系学生授课时尤需引起注意,毕竟这些教学对象倘若不能潜心钻研字里行间的文本内蕴,在日后的教职生涯中,将会面临极大的缺失,因为中小学语文对课文的细读要求已近乎极致,对课外必读书目亦有诸多具体阅读要求,致力于鼓励学生深入文本去体会渗透在语言文字之中的未尽之意。而这一能力的养成与提高,单凭观看影视剧、绘本、漫画、网络小说之类,是远远不能企及的。
第二,阐释必须兼有聚焦的眼光与开放的襟怀。人文学科的问题本无标准答案,人文学科的教学同样没有强制性、规定性,而必须坚持开放性。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席卷全球,在这个强调平等、对话、个性的时代中,当下教学从一言堂转向平等对话,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社会也罢,课堂也罢,互为主体渐成共识。作为人文学科,在现当代文学讲坛,追求思想、品位的整齐划一、一家独大已不可能,尤其是网络文学、影视文学滋养下成长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已经越来越走向知识的多元与文学理解、文学想象的不规整,居高临下的规训只会招致冷眼与嘲笑,这是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新课程试图突破应试教育的局限,着力于学生的素质提升,使他们进入大学校门时已经具有更为开阔的文学视野,也给现当代文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大学文学教育必须聚焦与开放相结合,即将有深度的专业素养与高眼界、低姿态的教育教学相交融。正如洪子诚先生在谈到文学史教学时所倡导的:“我愿意将自己的位置摆放得低一些。既是我有明确的看法,有时也对这种看法是否合理存在犹豫,况且有的复杂问题一时难以做出明确判断。因此,我会讲明我的困惑,同时重视向学生介绍在这个问题上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以供学生思考时的参照。”③这种在心中有数的基础上放低姿势与学生进行平等探究的教学方式,显然更适应于当下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与现当代文学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有更高的契合度。
第三,阐释必须不断创新、追求高效。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是中小学生学习的理想状态,虽然囿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当前只有在部分学生身上得以落实,然而长远观之,却不失为培养学生掌握主体性知识、生成性知识的重要途径。高校要适应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下成长的新一代学生,必须在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做出创新与发展,努力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固定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厌倦甚至反感,结合现当代文学的课程实际进行教学的创新很有必要性。例如,作为“现在进行时”的现当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以及现代文学的最大不同是阐释对象———作家及文本与受众的接近性。当其余的课生提供直接对话作家的条件,既深化了学生对教师“阐释”的理解,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阐程只能借助PPT领略作家风采时,现当代文学却能在引导学生认识“鸡蛋”(文学文本)的同时,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近“下蛋的母鸡”(作家),通过视频、见面会、讲座等方式,为学释”的质量和能力。按照著名后现代主义哲人杰姆逊的观点,后现代时代的文化模式已经从现代主义的语言为中心转向后现代主义的视觉为中心。通过空间直观的方式接近作家、作品,不仅有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取得教师一言堂所无法企及的教学效果。作为一个永无止境的头脑探险,文学阐释既充满艰辛又趣味无穷,尤其对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作品。无论人教版或部编版,作为中小学语文教材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高校(尤其是高师院校)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需要更多关注与重视,亟待更丰富多元的阐释视野和更灵活多样的阐释形态。
作者:叶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