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高维艺术的功能拓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南国红豆》2017年第6期
[摘要]高维艺术,是指由位置、造型、色彩、时序、乐音等各种子空间的集合构成的高维艺术空间所承载的大艺术集合。艺术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即教育功能、思维功能、治愈功能和审美功能。艺术功能的历史随着艺术形式的丰富而发展,内转化和高维化是其基本趋势。艺术也进一步实现了其功能的拓延,高维艺术以其多维性、综合性、可控性等特点,使得艺术功能得以进一步有效拓延,在思维审美、综合调适和心灵滋养方面尤其明显,从而为人类社会生活注入了新的艺术活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关键词]高维艺术;艺术功能;心灵滋养
艺术给人带来美感,美可以熏陶人的心灵。就现有研究成果来看,艺术的功能主要有四类:一是艺术教育功能,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完善人的价值等;二是艺术思维功能,如艺术是对人智力的开发;三是艺术审美功能,如对人的美的陶冶;四是艺术治愈功能,如对人的精神关怀、对灵魂的拯救。历史地看,艺术的功能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之中,作为现代化背景下的高维艺术,必然在艺术功能细化和深入方面有着新的拓延[1]。
一、高维艺术在教育功能方面的延续和拓展
一直以来,艺术更多凸显的是它的基本教育功能。中国古代的《乐论•乐施篇》中提到:“音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这里所谓音乐的“善民心”“感人深”,就是指深入人心,净化人的心灵,滋生善的种子。《论语•述而》中有这样的话:“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其肉味,曰:不图为乐至于斯也。”《韶》是传说舜时代的音乐,“尽善矣,又尽美也”,孔子听到之后,三个月都不思肉味,而赞叹音乐怎么可以如此之妙,可见好的艺术是沁人心脾的[2]。又如意大利文艺批评家克罗齐指出:“宫妃和教育者象征着古代对艺术非常普遍的两种理解。对纯粹享乐主义者来讲,艺术家可比为宫妃,对道德论者来讲,艺术可比为教育者。”教育功能的主要作用归结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艺术教育史上,席勒是较早地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出发的,他认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的和谐。”[3]
随着艺术形式的丰富,艺术的教育功能也随之泛化和综合起来。艺术这种教育的功能是由来已久、与生俱来的,但其表现形式却进一步丰富和高效。就教育功能的实现而言,集各种现代艺术元素和科技手段于一身的高维艺术就是典型代表。所谓高维艺术,是指由位置、造型、色彩、时序、乐音等各种子空间的集合构成的高维艺术空间所承载的大艺术集合。[4]在人类漫长的社会生活中,艺术的种类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艺术对于人类的诸多功能也在不断地深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场景,艺术所承担的功能和作用不尽相同,每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功能发挥方面也有着不同的表现,与此同时,人们对艺术功能的认识和运用也处在一个动态深入和全息拓展的过程之中。现代化的艺术形式,必然凸显与其相应的功能特质。作为产生于大艺术视域下的高维艺术,借助现代科技文明的巨大力量,巧妙叠加和动感描述各种艺术能指因子,将多维可控的主客体因素互动联结,从而将艺术功能的拓延推向了极致。尤其在通感调动、心灵滋养等方面,高维艺术有着特殊的映射实践效果和前瞻意义[5]。高维艺术的教育功能对人心灵的滋养是多方面的。首先最主要的是内心情感教育,这与艺术具有的情感特点是相匹配的。在对情感的体验、调节和传达能力的培养中,人的素质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高维艺术作品是对人们生活和情感的精华提炼,通过艺术作品的学习,带来情感体验,从而在不断地体味生活的意义,这些感受又重新注入自我的生活,产生新的内容。
其次,艺术培养了人的心灵感知能力。高维艺术涉及的种类繁多,要素多元,需要人动用自身的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味觉、嗅觉、悟觉等来全面把握它,感知能力自然而然得到不断增强[6]。再次,艺术教育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通过自身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来实现主体的心理扩展。高维艺术在实施过程中,促使人在活动中展现个性色彩,这为艺术活动增加特殊光彩。这是一种促进和巩固自身对审美对象的整体反应,最终有效地形成个体特殊的审美感受[7]。之后,是对个体想象力的培养。艺术教育是一种对人的整体反应方式的培养教育。高维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一种知觉的真实和想象的存在,因此,必须借助想象来进行艺术欣赏。而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在想象力的发展中,思维得到整合,促发创造发明[8]。最后,艺术教育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在高维艺术活动中,主体把握了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才产生轻松愉快的感受[9]。这一过程是所有感觉器官和心理要素的自由和谐统一,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艺术功能的内转与高维艺术的思维功能
近代伊始,人们视艺术为人类自身解放的一种伟大力量,弘扬艺术以人自身为目的。20世纪以来,随着人的地位的不断变迁、精神资料的不断积累,艺术功能开始由外化变为内转。艺术与心理学的界限不断模糊,出现了如康定斯基“抽象主义绘画”、勋伯格“无调性音乐”、摩尔“意念性雕塑”等等艺术表现形式。这时候的艺术往往狂躁不安、变幻无穷地寻找着人的精神存在。在当代,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艺术培养了人们的都市审美意识。艺术从最初的教育功能不断地发展,并不断地转向人类自身,这是优美地自转而转向当今外部,进而作用于人类社会。这一发展是螺旋式的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10]。在这种背景下,高维艺术的思维功能及其与心灵滋养的关系就被凸显出来。不同艺术种类以及同一艺术种类的不同层面和形式对人类心灵的滋养作用是不同的,借助心理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一些客观化规律,将不同艺术思维的作用综合叠加并从而变得适度可控,已经是当代艺术功能研究的新领域。在这一思路导引下,高维艺术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了。高维艺术的维度,包括与各种艺术有关的几何的三维、时间的一维、色彩的三原色、乐音的三基调等等,每增加一个维度,就提升了思维的厚度和广度[11]。高维之各维的彼此之间相互融合、作用、匹配和影响,与人类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巧妙的对应关系,从而构成了高维艺术独特的综合性、可控性、叠加性的特点。研究艺术的思维功能,可以将高维艺术的每一个要素提炼出来,加以具体地实验和描述,从而完成细化分析的任务。同时,再根据研究的分项细化结果,结合人类思维的特点加以科学联系、深度发展,从而创作具有更多维度的艺术作品[12]。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它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除了逻辑思维之外,还有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顿悟等等思维形式的存在。高维艺术的思维功能,是通过艺术这一载体将各种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而作用于人之心灵的结果,对于人之心灵的内化思考、调动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具有重要的作用。高维艺术使人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中自由转换,同时还可以带给人灵感。现代科学证明,思维是物质世界在人类大脑的反映,同时具有主观能动性。而这种大脑的反映,也习惯被称为“内心世界”的变化。高维艺术的思维功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以利用这种功能发展人们的记忆力,从而形成一些记忆法[13]。人的思维能力一般分为两部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如今在各种艺术活动中,周围事物与参与艺术活动的人的全部感官能够直接并充分地发生联系。思维活动就可以凭借事物形象或表象进行积极发展,借此在潜移默化中,思维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就完全可能得到增强。所以,高维艺术活动通过它的愉悦性、形象性和感染性,既能有效地发展人的智力和思维,也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热情[14]。
三、高维艺术对审美功能和治愈功能的拓延
高维艺术的提出,涉及如何利用可测、可控、可视、可听的艺术元素有效地调动情感和思维,从而更好地实现各种艺术的审美功能。从审美的角度来看,不同的艺术元素有着不同的相对意义。例如,在美术的色彩中,冷色调给人的审美心理是清秀、峻严、稳重、深沉等倾向,暖色调给人的审美心理是柔和、明朗、积极、热情等倾向,同域色给人的感觉是协调、纯净、执着等倾向,互补色给人的审美心理是坚固、丰富、错落等倾向[15]。再比如音色影响,不同频率给人的审美感受也是不同的,16~20KHz频率范围的声音已经超出人耳的听觉感受度,但如果这段频率过强,则给人一种宇宙声的幻觉;12~16KHz的高频率声波,是音色最富于表现力的部分,可给人一种“金光四射”的感觉;60~100Hz接近于人体的固有频率,如果这段频率过强,音色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16]。艺术用美来陶冶人,从而获得心理感受的升华。对于高维艺术而言,不同艺术有各自独特的艺术语言,对人的审美功能也情形各异。与其相应的审美与人的关系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审美是人格的培养[17]。在经过一次哺育后,人格经历了一次“舒畅”,在审美境界里,人格会随着一次次的滋养而得到升华[18]。二是审美可以帮助人达到心灵上的自由,在虚幻的境界里,心灵得到解放,人们得到了精神力量。这里也体现出了高维艺术审美的本质[19]。随着艺术维度的增加,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其他感觉器官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人由于有这种艺术的欣赏,有一种恬静的环境,陷入静静的思考和审美的过程,能够让人有各种各样的精神感受,比如震撼、惊喜、恬适、愉快等联觉反应。在传统艺术的审美中,美术、艺术设计偏于视觉,音乐偏于听觉,舞蹈、戏剧、电影、电视将二者综合起来。高维艺术则进一步将可能分解的各种维度荟萃一体,将声光电与不同基调、节奏、色彩、形状、时序等艺术成分组合协调起来,从而让艺术的审美效果达到极致,滋养人的心灵世界[20]。
最后说一下高维艺术的治愈功能。在当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与满足,一方面又淡化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人的能力不断在加强,随之带来的就是孤独和抑郁,心理疾病越发成为当今的焦点话题,心理健康教育也被提上日程[21]。这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人的情感交流出现了问题,而高维艺术的产生正是源于人的情感的丰富和感知的多元。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艺术的治愈功能地位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在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上不断地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作为人类的心灵有两种状态,其一是精神分裂,另外一种状态就是爱。当心灵处于精神分裂的状态之中的时候,它是会痛(苦)的,并且,美的感受难以发生,这个时候高维艺术的熏陶可能就有了心灵唤起的治愈功能。现代科学和艺术实践也证明,艺术确实具有一定的治愈功能,在这方面,高维艺术有着乐观的前景。结语艺术是人对生活的提炼,其包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人情感世界普遍性的体现。这种精神力量一旦与人的心理发生耦合,就会产生精神上的裂变,帮助人们从精神危机中解放出来。当人感到疲惫或者紧张的时候,高维艺术可以让人放松,从而恢复人们的精神,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当对生活或工作感到麻木时,高维艺术的感化可以激活钝化的心灵。据医学界介绍,现代心理疾病首推抑郁。
在极大的环境压力下,人的精神极度紧张,同时又极度封闭。艺术的基础在于人与人感情的沟通。通过艺术与他人达成沟通,从而完成情感交流,梳理自己的情绪,最终缓解病痛。消解抑郁只是从消极方面来反映艺术的功能,其实高维艺术对人的情感调动的积极意思也是十分明显的。当一个人经历过痛苦后,将一切得失抛掷脑后,完全进入艺术的境界,此时他的人格得到不断的补养,从而找回那个失落的灵魂,重新振作起来[22]。经过历史的变迁,艺术不断发展,同时也在不断地内省。在未来的时代,艺术的功能还会不断地发展变化,这与人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发展是螺旋式的,这与人类的发展相配。高维艺术本身是传统与创新的矛盾结合体,其对人的诸多功能的拓延已经显而易见。从个体灵魂的塑造到集体灵魂的完善,这是一个个体的过程,更是一个集体的升华,在集体情感上发展出新的艺术。由此,在未来时代,也许是更加注重个体的时代,高维艺术对人类的贡献必将进入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张辉,程丛电.艺术学与数学新兴交叉学科的基础模型建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2):141—143.
[2]曲辉.在儒家人本思想关照下省思艺术功能[J].美术观察,2010(05):109.
[3]克罗齐.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3—74.
[4]张辉,张岩,张鹏.大数据助推高维艺术创新与共享[J].艺术教育,2018(03):58—60.
[5]张辉,程丛电,张鹏.以8D空间为载体的感官艺术行为的数学描述[J].艺术教育,2017(12):213—217.
[6]张辉,石卉,罗兆麟.低维乐谱到高维乐谱的跃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04):93—96.
[7]栾晓梅.艺术教育与全人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1(29):125—126.
[8]马凌燕.论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3(10):131—132.
[9]王稼之,尹爱青.艺术审美教育的人学命题溯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95—102.
[10]李杨.艺术社会功能的独特之处———“以情感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J].电影评介,2007(20):112.
[11]张辉,孙冬梅,石卉.用二维谱渐进解析中外曲目[J].艺术教育,2018(02):55—57.
[12]张辉,张鹏,李梓佳.再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以多维空间艺术作品巡展为例[J].艺术教育,2017(11):209—211.
[13]冯远.艺术与科学:服务并完善原初的“人”[J].装饰,2012(12):15.
[14]王飞.略论人的科学、人文、艺术素养[J].求实,1998(12):31—33.
[15]张辉,程丛电,罗兆麟.色彩子空间中绘景解析[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2):204—207.
[16]石卉,罗兆麟,张辉.二维谱对欧洲经典曲目的解析[J].音乐生活,2017(08):66—68.
[17]胡经之.论艺术掌握──兼论人对世界的审美掌握[J].求是学刊,1981(02):20—30,38.
[18]张玉能.人的自身生产与审美和艺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7.
[19]蒋述卓,张康庄.当代艺术生产对都市人审美意识的培养[J].求是学刊,2002(01):79—84.
[20]孙冬梅,罗兆麟,张辉.运用二维谱解析键盘通识法[J].音乐生活,2017(09):63—64.
[21]方旭东,卢小根.让艺术安抚当代人的精神[J].东方艺术,2010(14):76—81.
[22]肖君和.论艺术生产中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J].学习与探索,1989(02):111—117.
作者:张辉;王力春;卢崇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