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族元素应用于歌剧创作中的创新范文

民族元素应用于歌剧创作中的创新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族元素应用于歌剧创作中的创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族元素应用于歌剧创作中的创新

摘要:文章以中国歌剧创作当前发展状况为基础,以新版中国歌剧《天门狐仙》为例,分别从音乐创作、人物刻画、舞美设计、演员表演四个维度,深入探究了民族元素在中国歌剧创作中的创新性应用,旨在能够为中国歌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民族元素;中国歌剧创作;现状;创新应用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其中音乐艺术在发展历程中,创作出了上千部经典的音乐戏剧,充分融合了音乐、戏曲及舞蹈等元素,构成了具有浓厚东方意韵的戏剧风格。而民族元素应用到中国歌剧创作中早已不是新鲜话题,无论是中国歌剧创作初期、摸索期、发展期还是鼎盛时期,都从未停止过对民族元素的创新性应用。因为这是保持中国歌剧新鲜活力及旺盛生命力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中国歌剧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歌剧创作现状中国歌剧创作

当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现状,发展形势也在不断实践探索向前迈进。在音乐创作方面,中国歌剧创作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题材上,许多经典著名的传统民族歌剧作品在现代社会中被重新排练,对原有作品进行适当的改编与包装,以期能够达到理想效果。例如新版歌剧作品《木兰新篇》《天门狐仙》以及大众熟知的《二泉映月》等,同时,在主题上的创作也体现出了多元化特点,充分结合历史与神话传说等素材,来创作全新的作品,比如《钓鱼城》与《巫山神女》等。中国歌剧创作目前多元化的发展状态在创作中还体现在音乐的作曲方面,新时期更加宽广的发展成就了大量的优秀的音乐作曲家,比如较为知名的谭盾、刘振球、王华、徐占海等,他们之间的合作必然会碰撞出全新的火花,创作出多元化的音乐作品。各具特色的风格相互结合实际上就是作曲创作的多元化表现,例如,《天门狐仙》中作曲,著名艺术家谭盾充分借鉴了桑植民歌曲调,并融入了众多西方音乐元素,产生了新的音乐风格。在导演上,利用多种方式来形象生动地刻画人物特征,不仅是单一的说唱独白,在新版歌剧《钓鱼城》当中,将音乐作为主线,贯穿在整个故事情节中,来淋漓尽致地展现每个人物的不同形象与特点,体现出了作者高明的创作技巧。而在舞美设计方面,先进技术的使用为歌剧舞台的设计提供了可创新的有利条件,其中舞台设计较为震撼的《天门狐仙》中,就运用大量的高科技,打造美轮美奂的舞台场景,并且这也是我国首部运用实景为故事发展背景的歌剧作品。逼真的3D效果更能吸引广大观众的注意力,也能让观众全身心地融入到故事情节中,将剧目引入特定的意境里。在服装、配饰及灯光等方面的设计上,有着更大的优势条件。在表演中,歌剧演员在时间的推动下自然切换表情与肢体动作,无论是在文化内涵与专业表演能力上都十分优异,歌剧演员的综合实力也在日益加强。通过上述的分析,从中国歌剧创作的发展现状综合来看,各方面的条件及优势已经具备,只要日后在不断实践中积极努力,并保留本土民族特色,便会在不久的将来,在世界格局的舞台上,绽放出中国歌剧独特的灿烂光芒。

二、民族元素在中国歌剧创作中的创新应用

《天门狐仙》是目前世界中首部将实景作为舞台背景的歌剧作品。其故事内容主要出自《刘海砍樵》,整部作品存在众多亮点及创新之处,并运用了大量的民族元素,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一场视听上的饕餮盛宴。因此,本文便以此为例,从音乐创作、人物刻画、舞台设计以及演员表演等方面详细探讨民族元素在中国歌剧创作中的创新应用。

(一)音乐创作中的创新应用首先,在音乐创作的主题上,虽然该部作品源于《刘海砍樵》,但其中却也加入了大量的创新元素,增添了全新的故事情节,只是男女主人公的名字与角色定位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其他情节中的人物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创新,增加了更多的细节刻画与剧情发展,让整个故事内容变得更加丰富饱满。《刘海砍樵》主要讲述的是:传说中常德城中的丝瓜井内生活着一只金蟾,它习惯在夜间向井口处突出刺眼的一道白光,能够直接照射到天上,得道之人便可借助这道白光升天。住在井口边上的年轻男子名叫刘海,家境贫寒,但为人老实忠厚,平时会经常到附近的山中砍柴,以卖柴为生,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某天,山中的狐狸化身为年轻貌美的姑娘,拦住正要回家的刘海,想要与其成亲。结婚后,狐仙胡秀英为了帮助刘海使其登天,便从口中吐出白色的珍珠,将其垂钓在井口中用来引金蟾上钩,随后刘海便骑上咬钩而起的金蟾,羽化成仙上了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孝顺的刘海,就在井口旁边修建了蟾泉寺,将刘海的神像供起来。从上述整个故事来看,《天门狐仙》中的音乐题材,其创新特征更加明显,创新元素更加突出。其次,在音乐作曲创作中的创新,该部作品中的作曲借鉴了湖南当地土家族的音乐养分,其作曲家谭盾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创作风格,他所创作的作品覆盖范围较广,跨越了中西方、古典与流行、多媒体及表演等各领域界限。但主要还是以西方音乐元素为主,因此,对于作曲家来说,《天门狐仙》中的音乐作曲是对他的一种挑战。从该部作品中的音乐风格上看,充分融合了西方音乐元素与湖南传统民族音乐,为观众带来崭新的音乐风格,比如在《棒棒锤在岩板山上》这段音乐中,其曲调属于g调五声,类型属于湖南当地传统的桑植民歌曲。有着鲜明的桑植民歌特点,曲调有着丰富的变化,音乐旋律优美。而在语言上,运用的则是张家界当地的方言,整体音乐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与故事情节相得益彰。

(二)人物刻画中的创新应用在人物刻画上也同样运用了创新性的方法,舞台左侧是台阶构成的小山坡,这是正常表演中合唱与背景音乐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所有的演唱者头部与颈部都佩戴传统的少数民族银饰品,身着土家族少女服装,这些上百名年轻的女性演唱者有序地站在山坡上,用他们清亮的嗓音掀起了该剧的幕布。创作者在该处开头设计的人物场景旨在能够生动刻画作品故事背景的发展环境。在第一幕狐狸王选妃当中,导演根据场景与灯光的配合打造出了繁荣发展的狐狸世界,与独自在月光下翩翩起舞的白狐仙相比,通过两个不同的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白狐仙的孤独,同时也刻画出了白狐仙宛如明月般温柔又单纯的性格特征。第二幕中,安静的白狐仙开始对人间的生活充满向往,经常躲在角落观察着居民区的生活状态,她内心想要了解人类,对人类世界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而此时在居民区内,随着音乐的响起,在暖黄色灯光的照射下,错落有致、独具湘西特色的吊脚楼呈现在观众眼前,众多身着湘西少数民族服装的女人,一手端着洗衣服的木盆,另一只手握着木棒在河边敲打着衣物,和谐地嬉笑着。导演通过音乐的形式代替枯燥的独白,用以讽刺刘海年近三十还没有结婚,这让白狐仙对刘海产生了异样的情感。同时这也是导演根据人物间的矛盾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才出现了后面刘海与白狐仙的相遇,当白狐仙被狩猎者追杀时,刘海伸出了援助之手,并饱受人们的议论与谩骂。

(三)舞美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天门狐仙》这部歌剧作品当中的舞美设计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该部作品的选址为风景秀丽的张家界,将舞台搭建在真实的山水之间。将张家界山前长达五公里,深为一千多米的峡谷作为舞台整体背景,把壮观的超大舞台架构在峡谷的下方,同时把不同的灯穿插安装在了峡谷各个地方。当灯全部打开后,在绚烂光影的照射下,整个峡谷瞬间变得光彩夺目、到处都是绿荫葱葱的草地和缓缓流淌的河流,犹如天上仙境般,充满着神秘感。这样的舞美设计有利于推动剧情的发展,为表演提供了优质的环境,能够进一步烘托情景,为广大观众带来美好的视听盛宴。整个舞台共有5个部分组成,左侧是人间世界居民区域,右侧是狐狸生活区域,左前方是演员合唱区域,正前方主要是河流与梯田,而正后方则是小桥实景。所有的区域的设计都是以民族元素为基础,在左侧的居民生活区,设立了湘西特有的吊脚楼,正前方的梯田设计正是将我国古代农耕最原汁原味的民族元素运用到其中。浮在缓缓流淌河水之上的树木,在用天然石头做成的床上构建起了实景舞台。一排排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错落有致地穿插在山水之间,其中的窗户上还刻有民族特征的雕花图案,向观众展现了淳朴自然的生活气息。在右侧狐狸生活的区域,在茂密的丛林中构建奇石山岩,并搭配各种花草植物,形成了逼真的动物乐园。此外,在左侧的台阶上,站着上百名身着土家特色服饰的少女,瞬间将故事剧情拉近了特定的场景之中。

(四)演员表演中的创新应用在整场歌剧表演当中,对民族元素的创新应用共有三处,其一是众多妇女和丈夫的表演,妇女拽起丈夫的耳朵以及洗衣服的日常生活状态和对话体现出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该场景的表演仿照了湖南湘西群众平时的生活情况,这实际上属于将民族元素抽象成生活状态的一种创新应用。通过对观众观看演出体会的调查显示,这样生动形象的表演方式,能够让大多数观众在民族元素上产生共鸣,让他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这也是中国歌剧众多原创作品中首次将逼真的民族化生活常态呈现在舞台上。其二,刘海在挑选柴火的精细化表演,了解湖南花鼓戏的人都能深刻体会到,在湖南当地花鼓戏中,生活类的肢体动作在戏曲表演前都会进行特殊的编排。例如欢快的脚步或是奔跑,主要是通过节奏、摆动身体、有些夸张的走路方式来展现,而在该部作品中,利用刘海挑选柴火的动作将湖南传统的花鼓戏中的民族元素恰到好处地融入到其中,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享受。其三,将刘海砍樵的代表性表演重新在该部作品中出现,并赋予了崭新的表演方式。将湖南当地花鼓戏经典元素充分渗透到中国歌剧原创中,这是首次让传统花鼓戏通过歌剧的形态出现在舞台上。

三、结语

想要突出中国歌剧的风格与特点,就需要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汲取中华民族传统元素养分,牢固地扎根于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在音乐创作上应体现民族性、在舞台设计上紧跟时展步伐、在表演形式上突出时代性特征、在人物刻画上忠于历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持中国歌剧鲜活的生命力,才能推动中国歌剧创作的繁荣发展。

作者:尹国峰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