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民族预科学生干部选拔机制范文

浅谈民族预科学生干部选拔机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民族预科学生干部选拔机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民族预科学生干部选拔机制

民族文学》2018年第1期

【摘要】随着民族预科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个预科培训学校(基地)的学生管理压力越来越大。民族预科学生干部具有天然的语言和民族优势,在民族预科学生管理中担任着关键角色。由于预科学制较短以及学生复杂的教育背景,给民族预科学生干部的选拔带来诸多困难。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素质评估的民族预科学生干部选拔机制,为提高民族预科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作出有益探索,可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预科教育;素质评估模型;干部选拔

一、民族预科学生干部选拔中存在的问题

1.缺少规范、高效的预科学生干部选拔方法

一般学生干部选拔基本上是采取“推荐→选举→考查→任命”这一模式。由于预科学制较短,选拔对象主要为新生,需在入校后1~2周内选出学生干部,没有大量时间去考察学生,更没有途径获得推荐,导致现有预科学生干部选拔工作不系统和不规范。虽然部分民考民学生早一年进入预科,更熟悉大学生活,但由于其汉语表达、沟通方面的问题,缺少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能力不适宜在预科学生干部组成中占比过大。与普通学生干部选拔相比,预科学生干部的选拔对效率要求更高,此外预科学生层次较为复杂,选拔方式也应该更为灵活。

2.现有预科学生干部的选拔过于重视表象

由于没有充分的时间深入考察学生情况,当前预科学生干部选拔普遍是通过面试、由辅导员凭主观判断确定。选拔过程缺少科学的理论指导,人为因素占较大比重,选拔过程的主观性、随意性较强。例如,有的老师口头表达能力较好,他在选拔学生干部时往往有意无意挑选夸夸其谈者;有的老师性格较为内向,对那些沉默寡言、做事认真的学生打分较高。为了尽快完成工作,还有的辅导员采用查阅学生档案,以学生中学阶段表现来确定学生干部人选。没有对学生综合素质、潜力进行评估,选出来的学生干部也无法保证适合在大学开展工作。

3.学生干部组织构建缺乏整体考虑

预科班往往不是面向单一地区和某个特定民族招生,而是面向全国,汇聚各个民族的优秀学子,在一块共同生活、学习。虽然能进入预科的各民族学生文化层次及个人素质相对较高,但学生的民族意识却相对较强,对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利益、民族尊严等极为敏感,对本民族在各种场合的重视程度和地位极为关心。预科阶段学生的年纪较小,在开展具体工作时难免会有一些不适言论或不成熟做法,但这些都为学生管理的安全稳定留下隐患。因此,在学生干部组织构建时应考虑不同民族学生人数的比例,尽量吸收各个民族的优秀学生,有时甚至需适当扩大学生干部组织的规模。在后续的学生干部培训中,也应加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教育。

4.不重视学生干部培训,缺少工作方法指导

预科学生大多为新生,管理上没有层次,在开展活动时经常出现问题。此外,很多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较为简单,随意性较强,照搬现象比较严重,难以提高活动层次。根本原因是学生进入大学时间较短,目标任务和自身定位不明,责任不清,热情很高,但成效较差。因此,在学生干部培训中,应针对预科学生干部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题培训,特别是在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学生活动策划等方面,可通过聘请学生工作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指导,提高学生工作的自主性和活动质量。

二、民族预科学生素质评估模型

1.素质评估指标的设计原则

(1)评估指标应体现民族预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民族预科教育不是简单的“补”高中阶段知识,而是重在“预”,即通过预科阶段培养使少数民族学生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因此,评价指标设计要体现预科培养目标,贴近大学对学生干部的素质要求。这样素质评估结果可作为教师对学生进一步培养的重要参考依据。

(2)评估指标应具体清楚,具有可操作性和较好的区分度。评估指标的设计应尽可能全面,对预科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整体评价。但对于诸如政治态度、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等,这类指标的分辨力较低,实际结果往往是评分十分接近,很难根据这类指标的评估结果把学生区分开。因此,评估指标设计应尽可能把抽象目标细化为易于观察、易于评估的具体标准,从而为预科学生干部选拔提供清楚的指导,同时其结果也能为后期的学生干部培训提供明确的参考依据。

(3)评估指标要全面考虑各类学生群体的差异性。民考汉和民考民学生的特点较为明显,民考汉学生普遍汉语较好,沟通交流没有问题,能很快适应内地高校生活;民考民学生汉语沟通能力较差,但学习更为努力刻苦。因此,评估指标设计应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干部选拔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否则选出的学生干部可能会集中到某一层次或者某一个班级。

(4)评估指标应重视对潜在能力的评估。民族预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明显,如果只是通过某个单一显性指标去评价,最终学生干部选拔的结果可能会全部集中到一个班级或目标学校的学生,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不合理的。在设计评估指标时应考虑到对学生潜在的、隐性的能力评估。例如民族预科学生中常可发现这样一类学生,其英语和汉语水平较差,但却精通其他两种语言,这些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应该是具有天赋的。对这些学生的学习素质评估时,一定要考虑这种潜在学习能力,才能对其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民族预科学生素质评估模型

基于以上原则建立的民族预科生素质评估模型,其中的4个素质族分别是:第一,思想素质,主要评估学生对政治、国家等宏观问题的基本观点以及个人的基本素质,通过理想信念、纪律观念、自律能力和奉献精神4个方面进行评估;第二,学习素质,主要评估学生当前掌握的各种显性知识以及潜在学习能力,通过学业水平、学习能力、语言学习和掌握的民族知识情况4个方面进行评估;第三,能力素质,主要评估学生组织活动的本领以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沟通技巧、创新能力、服务意识和同学关系4个方面进行评估;第四,个人素质,主要评估学生的偏好特长以及心理健康基本素质,通过兴趣爱好、性格气质、民主作风和心理承受能力4个方面进行评估。为了加强实际使用的可操作性,还给出了每个素质项打分的具体标准,并结合选拔目标给每个素质族和素质项设定了不同的权重。

三、基于素质评估的民族预科学生干部选拔机制

1.成立学生干部选拔工作小组,确定选拔方案

每学年开始,学院都成立一个专门的学生干部选拔工作小组,对之前使用的学生素质评估模型进行修改完善,制定本学年的学生干部选拔方案。小组成员包括一线班主任、辅导员和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以及部分教师。小组成员结合往年学生干部的工作情况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修改完善素质评估模型。学生干部选拔方案制定需结合本年度学生情况,包括选拔程序、岗位类型及数量等。选拔方案中还给出学生干部选拨工作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并对相关要求作出详细说明,如谁负责什么事、什么时候完成、达到什么目标等,最后及时公布给学生。事实上,流程本身才是组织运作的中心,通过规范的流程才能提高工作的协调性和可控性,整个选拔的效率和学生质量才会得到保障。

2.基于学生素质评估结果,综合多方面信息确定

学生干部人选以学生素质评估模型为基础,设计评估表,由参与选拔工作的老师结合面试和笔试情况,逐项打分;然后将打分情况输入计算机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最后给出一个由高到低的结果排名,作为学生干部选拔的重要参考。素质评估对学生的显性特征有较为客观的反映,但选学生干部不能简单通过评估分值确定,还需综合考虑多方面情况,如学生的性别、民族、个人工作需求等因素。此外,作为一个预科学生干部,“德”方面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道德素质很难客观评估,所以评估模型中没有过多涉及,但在实际选拔学生干部时却不能忽视。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评价,不能通过一两件事情下结论,应通过日常学习、交往、活动和嬉闹所表现的言行进行判断。总之,尽可能综合多方面信息,才能选出真正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

3.用人所长,合理搭配学生干部队伍

在组建学生干部组织的时候,不仅要关注每个成员的个体素质,还要注重学生干部的群体结构。例如组建班委时,须考虑到各个成员的特长、兴趣、气质及男女比例,理想构成应包括“帅、将、相”。例如,在选择班长时,应在素质评估分值较高基础上,重点关注其在沟通技巧、服务意识、同学关系项目上的评分,需能团结其他班干部,引领班级工作;而其他班委选择时,可根据个人素质中的突出项目,优先考虑,组合搭配。总之,优秀个体组合,不一定会成为优秀的整体;取长补短,各尽其能,才能相得益彰。此外,由于民族预科教育的特殊性,还应该考虑学生组织各民族学生的比例,这样可为活动开展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4.定期开展针对性培训,全面提高学生干部素质

民族预科学生刚结束高中学业,而高中学部分精力放在学习上,社会交往、为人处事等方面较为欠缺。因此,对新选拔学生干部进行培训非常重要。通过培训,让其明确自己的职责,分清工作主次;了解怎样正确处理工作和学习的关系,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怎样树立良好的个人威信等。根据学生素质评估结果,对于打分普遍较低的项目,设计培训专题,然后再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做报告,内容要新颖和有针对性,培训效果才能达到预期。例如,国外多种领导理论之中最适合学生群体的主要有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服务型领导、关系型领导和基于社会改善的领导等几种领导理论,针对当前预科生普遍缺乏领导能力的情况,可在培训中适当引入相关内容。

5.调整内容,不断完善素质评估模型

一种评估模型适用与否,只能在实践中进行检验。每一级预科学生都有其特点,而且每级学生的理想信念、受教育水平、个人性格特点及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都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素质评估模型也需要不断更新,才能给出客观评价。我们开展素质评估的主要目的不仅是选拔学生干部,更重要的是通过选拔、培养学生,发现他们的不足和问题,引导鼓励他们通过工作实践,不断完善自我。因此,素质评估模型调整要与预科培养目标紧密结合,为学生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学位论文。

[2]朱小根:《新时期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

[3]翁文艳:《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理论基础及运用策略》,《领导科学》2013年第14期。

作者:窦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