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青年政治思想演变思考范文

青年政治思想演变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青年政治思想演变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青年政治思想演变思考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思想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为了更加完整准确地理解思想的理论实质,对他青年时期政治思想观念的形成过程进行考察,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改良主义思想的形成

少年时代的是在家乡韶山度过的。“在家乡六年的私塾读书生活中,从《三字经》《百家姓》《增广贤文》《幼学琼林》这些传统的普及读物入门,随后点读《论语》《孟子》和《诗经》等”。在课余时间酷爱读一些当时上层正统经典文化的所谓“禁书”,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隋唐演义》等。1910年4月,湖南长沙爆发了饥民暴动,清政府野蛮地派兵进行镇压。十分同情那些走投无路而起来反抗的农民,看到他们被无情地杀害,心情很沉痛。对正统经典文化“禁书”的偏爱和对下层农民问题的关注,为后来政治思想观念的形成打下了根基。在这一期间,还阅读了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和佚名的《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的危险》,开始对国事有所了解,并激发他走出去不断探求真知以改变国家命运的强烈欲望。1910年秋,进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继续读书,开始接触一些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尤其欣赏维新派思想家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学说。他自己后来说“我志不在经书,我读我的老表给我的关于康有为改革运动的两本书。一本是梁启超的《新民丛报》。这两本书我读而又读,一直等到我能背诵。我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这时的,不仅在文风上效法梁启超,而且对于梁启超建构于“进化论”基础上的“新民说”十分信奉。后来他领导组建的“新民学会”显然是受到梁启超“新民说”的深刻影响。对于现实中国的改造,当时的也接受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改良维新观念,认为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制,以反对满族的封建专制。他后来回忆说:“当时我不是一个反对君主制度的人。我认为皇帝也是善良的,他需要康有为帮助他变法”。可见,最初的政治思想倾向是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主义。

二、民主主义思想的产生

1911年春,考入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他非常喜欢阅读当时同盟会主办的《民立报》,第一次接触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并以实际行动来支持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于1911年11月投笔从戎进入了湘南的新军。这一时期的,敏感意识到即将到来的革命已不可避免,并发表了自己的政见,主张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国。这样,青年又以孙中山为推崇对象和新领袖,但却并没有放弃对康有为和梁启超的钦佩。他回忆说:“我还没有放弃对于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崇拜,我不很明了他们和新领袖的区别。所以在我的文章中,我主张应将孙中山由日本召回就任新政府的总统,并以康有为任总理,梁启超任外交部长”。可见,对当时改良派与革命派之间的对立并不是很清楚,于是将革命党的孙中山与维新派的康有为和梁启超放在了一起。这一点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思想还不成熟,只是主观上希望各种救国的革命力量能联合起来。但是,他的民主共和倾向已经反映出来,毕竟在他看来,孙中山的地位应该在康有为和梁启超之上。他对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崇拜,实质上已不是他们的改良主义思想,而是个人的才华和文章。所以,此时的已经完成了他政治思想的根本转变,即由改良主义者转变为民主主义者。

三、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出现

辛亥革命的最终失败,使对革命派的妥协深感遗憾,又对袁世凯的复辟深恶痛绝,并从军队又回到了书本,继续探求救国的真理。他首先在湖南图书馆自学了半年,广泛接触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1915年5月,《新青年》创刊,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迅速兴起。一时间,醉心于阅读《新青年》中的进步文章,尤其对陈独秀和胡适的文章更是喜爱。“他们成了我的模范,代替了我已经厌弃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中,国外各种思想也蜂拥而入。在探求救国真理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新思想的影响。他后来总结这时期的思想时说:“在这个时期,我的头脑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及空想社会主义的有趣的混合物。我模糊地景仰‘十九世纪民主主义’,乌托邦主义和旧式的自由主义,但是我坚决地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1918年6月,从第一师范毕业,一边继续自学,一边与其他人走入岳麓山,试图建立一种半耕半读的新村来改造社会。8月,他第一次来到北京,广泛接触了当时流行的各种社会学说,对许多无政府主义的政治主张更加赞许。1919年,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和《民众的大联合》中,既对十月革命及世界革命的形势进行讴歌,又倡导“忠告运动”和“呼声革命”,以期避免流血斗争。他认为,克鲁泡特金的温和方式比马克思的激烈革命方式“意思更广、更深远”。在他心目中,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要强于马克思主义。当然,并不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也不信仰无政府主义。因为无政府主义主张采取暗杀的恐怖活动反对专制,而主张以民众的大联合来反对专制。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刚刚传播到中国时,各种社会主义主张同时出现,在初期的知识分子中受到欢迎的确实是无政府主义,、恽代英是如此,也是如此。

四、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最终确立

1919年年底,再一次来到北京,一方面为反对湖南军阀张敬尧进行组织和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认真研读了大量关于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在与、邓中夏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深入接触中,他的政治思想倾向开始发生转变。1920年5月,由北京前往上海,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取得了联系,并有机会多次与陈独秀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问题。陈独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及进行的活动,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逐渐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陈独秀也希望去湖南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共产主义小组,以期一起建立中国共产党。7月,返回湖南,一方面积极参与和领导湖南自治运动;一方面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政治上将工人组织起来。随着湖南自治运动的失败,放弃了建立湖南共和国的主张,也使他彻底放弃政治改良主义,最终下定决心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忠实信奉者。正如他后来所说:“1920年夏,我在理论上和某种程度的行动上,变成马克思主义者”。他否定了绝对的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认为只有十月革命的暴力方式才能改造中国和全世界,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最正确的选择。总之,很好地顺应时代潮流,完成了从改良主义——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演变过程。这种演变既反映了那个社会急剧变革时代各种政治思想的相互碰撞,也体现了不断汲取有益的理论知识积极投身于救国的革命斗争。

作者:孙平 单位:北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