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分析范文

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实践分析

摘要: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文章先阐述了民俗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再提出了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具体实践措施,包括把握好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积极开展社会实践。

关键词:民俗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社团

党的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母体和精神家园,作为中华民族原始创新的精神成果和整个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民俗文化进校园对传承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民俗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性

民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民俗文化不仅向世人展示了深邃的文化内涵,还是学校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1]。因而,必须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民俗文化进校园能够使大学生了解和学习民俗文化,把传统民俗文化中正确的,与时俱进的内容继续发扬光大。要把民俗文化中适应社会发展的部分传承下去,就要用优秀的传统美德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发掘民俗文化中的教育功能,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娱乐生活,让学生通过参与和欣赏民俗活动,可以得到休息和放松,这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民俗文化使社会成员保持向心力和凝聚力,是一种文化不断被后代复制和传承的基础。民俗文化进校园能够增强大学生对家乡历史、民俗文化、本土乡情的感知和了解,促进学生对其文化的认同,这种文化认同和定位能够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民俗文化进校园的具体措施

(一)把握好课堂教学学校要对民俗文化从制度上给予重视和支持,可以试点开设民俗文化选修课,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浓厚兴趣。保证讲授理论科学、正确、完备的基础上,把理论讲出底气、讲出力量,把民俗文化的积极作用融入各科教学中,对课堂教学考核方式进行改革,从注重结果考核向注重过程考核转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2]。学生要积极参与民俗文化课堂,认真听讲,主动和教师互动交流,教师要鼓励他们传播民俗文化。

(二)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团委组织是学生社团文化活动的指导者,这两者在高校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俗文化进校园一定要充分发挥好这两者的作用,组织有意义的民俗课外活动。指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团委组织要举办大型校园成人礼、传统与现代为主体的辩论比赛、面试礼仪模拟、感恩父母征文比赛、家乡特色民俗分享交流会等等,打造符合新时代的精品校园活动,吸引在校大学生走出网络,走进异彩纷呈的社会民俗活动。社团也要在“民俗文化节”期间组织富有特色的民俗校园文化活动,如民艺•民俗•民族文化知识竞赛、皮影剧本征集大赛及皮影表演、民族舞展示等,增强学生参与度和对社会民俗文化的熟悉度和认同感[3]。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大学校园一直被人们视为象牙塔,和复杂的社会脱节,而新时代的大学生绝不应该是只会背书做题的学生,更应该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各地各高校可以结合我国民俗文化多样的文化形式,以及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强化民俗文化在学校教育中取得的良好效果[4]。各地各高校要启动民俗文化进校园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在寒暑假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将活动图片上传至家校群。还可以让学生在假期去寻找民间艺术家,学习捏面人、做毛猴、画脸谱、画兔爷、绘制风筝、中国结、丝袜花、剪纸、串珠等民间手工技能,通过实践深入了解民俗文化。

三、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要靠青年一代,大学生是青年的主体,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极其重要[5]。

参考文献:

[1].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王森.建立高校“党员服务站”的可行性研究[J].人才研究,2017(3):242-246.

[3]冯刚.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述的理论蕴涵[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3):170-180.

[4]杨建华,曾立荣.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31(5):1-3.

[5]刘地松.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三大维度[J].闽江学院学报,2018,39(1):79-84.

作者:郝忠彬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