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代的实践意义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在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传媒业的传统格局正在被打破。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指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当下的新闻实践具有了新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分析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及传媒业现状入手,阐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及理论价值,在此基础上尝试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意义作出论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当代中国;实践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传媒行业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随着传媒行业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传统媒体行业布局正在被颠覆,逐渐形成多媒体融合的崭新的媒体格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指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时代内涵,对于我们的新闻媒体实践具有新的指导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及重要地位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所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针对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现象所形成的总括性看法,它从本质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当中涉及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包括工作原则、工作性质以及工作规律等。它实际上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法论,帮助人们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与观点来看待和评价新闻现象,来回答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逐渐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在新闻事业领域的具体体现,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提供了根本方向和指引。
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理论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首先,它对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奠定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其次,它对于我国新闻学学科领域的其他研究范畴是基础的方法论指引。中国共产党是我们国家的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新闻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只有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根本指引,才能确保我们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继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解、宣传和把握,不断发掘时代赋予它的新的内涵和历史使命,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于新时期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指导作用,为我们新闻事业的有序、健康、持续向前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和思想指引。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当下的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源于新闻实践,又在与实践的互动当中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因而永葆其青春活力。新闻舆论工作是身处意识形态领域前沿的重点工作,其发展与趋向会对公众的思想意识与精神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的新闻事业更加迫切地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进行科学分析、理性判断与理论引导。
1.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党性原则的要求和具体体现在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当中,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起统领作用的,而党性原则正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首要和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与核心所在。具体到新闻实践当中,在思想上要将马克思主义视为新闻工作的根本指针,大力夯实党的思想体系和理论基础;在政治上要持续不断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纲领路线,并促使其演化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为;在组织上要自觉主动地接受党的领导,严格遵守党的新闻宣传纪律和组织工作原则。当前,我国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当中,主流舆论理应真实反映在社会发展变革进程中客观存在的,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发展进步息息相关的各种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根本原则,最首要的任务是要确保政治方向坚定、正确。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要在重大原则问题面前明辨是非,要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上经受住时代和人民的检验。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更加积极、自觉、主动地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大局服务的理念。
2.抵制虚假新闻: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要求和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强调真实性原则,然而现实中,新闻失实现象一直是新闻界的“顽疾”。新闻报道从微观层面来说,要确保单一事实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从宏观层面来说还要把握事件本身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最大程度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一言以蔽之,只有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才能真正实现和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才能真正夯实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工作基础。具体到新闻实践的操作环节,笔者认为,要严格新闻工作的制度约束,不断加强新闻职业培训。在新闻作品的写作过程当中,媒体工作者不仅要做“事实判断”,更要做“价值判断”,要非常注意对于“度”的把握。对于“度”的把握,一方面要注意力度和分寸,另一方面要注意时机和火候。要能够做到与时谋势,在了解大局的前提下,做到因地制宜,服务大局。
3.传播过程体现“共情”:群众性原则的生动实践群众性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新闻事业的最高目标与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中,探讨和研究群众性原则的实践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针对性。笔者认为,以社会进步的共同理想与远大目标来强化以网民群体为主体的广大民众的政治认同,已然成为我国发展社会政治民主、构建良好文化氛围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和任务。但在新媒体的语义框架下,社会公众对于政治价值理念的解构与表达,大多是立足于公众自身对于宏观社会环境所形塑的整体印象,因此负面事件更容易在虚拟场域中传播。在此背景下,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就必须首先代表党和政府的立场和原则,同时要把握恰当时机、审时度势地提出对策和建议,唯其如此,方能实现与广大社会公众的有效对话和必要引导。遵循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要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指导我们的学习与践行,坚持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术研究人员和媒介从业人员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来指导学术研究和媒介实践的技能,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良性循环。
作者:刘渤 单位:黑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