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究唐传奇中的文士形象范文

探究唐传奇中的文士形象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究唐传奇中的文士形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探究唐传奇中的文士形象

《民间传奇故事》2017年第12期

摘要:唐传奇是中国文言小说发展成熟的标志,它塑造了众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男性形象,其中以文士形象数量最多,也最具代表性。在唐代,随着士层阶级的壮大,文士的内在欲望追求被不断放大,唐传奇中的文士作为传奇小说作者的理想型的男性形象,具有特定的外在特征以及内在欲求。外在上,他们集作者的审美理想于一身,年轻英俊富有才华,又有常人难有的际遇;内在上,他们身上则折射出当时文人士子的理想追求。他们不但是作者的化身,更是当时社会生活中众多挣扎于内心欲望中的士层阶级的集体缩影。

关键词:唐传奇;文士形象;外在特质;内在欲求

小说观念的革新,文人创作上的自觉,让传奇小说作者的主体意识得到发挥。正如鲁迅所说的:“小说亦如诗,至唐而一变……而尤显者乃始有意为小说”[1]。文人不仅用小说来满足自身的文化消费需求,也用小说来诉写人生追求,抒怀写心,其中大量的文士形象具有特定的外在特征以及内在欲求,正是作者理想中的人物化身。

一、唐传奇中文士形象的外在特征

唐传奇篇目繁多,有些已不可考,现以汪辟疆校注的《唐人小说》为例。此书共收录唐传奇68篇,其中文士作为男主人公的则有26篇,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文士往往深受女子的青睐,具有强烈的个人魅力,同时又有着常人难遇的人生际遇。

(一)文士大多年轻英俊又富有才华

唐传奇中的文士大多以年轻男子的形象出现,《唐人小说》共有26篇以文士作为小说的男主人公,其中,明确指出年轻和相貌出众的共有8篇,例如《李娃传》中的男主人公荥阳郑生,“始弱冠矣,隽朗有词藻”[2]。再例如《王维》中“维妙年潔白,风姿都美”[2],都说明了这一点。另外,明确指出男主人公年少但没有确切相貌形容的共有2篇,分别为《枕中记》和《张佐》。还有一些,书中虽未言明年龄,但从小说线索,例如时间顺序、人物语言、态度以及故事发展等可准确推断出男主人公年轻的共有7篇,例如《李章武传》中的李章武,《柳毅》中的柳毅、《郭元振》中的郭元振等皆如此。其他篇目虽没有明确的信息表明年龄和相貌,但除却个别少数篇目(如《岑顺》)都有婚恋爱情元素,而能得到美丽女子的倾心,想来年龄不会很大,相貌也不会太差。富有才华,是这些文士的另一突出特质。例如《游仙窟》中,男主人公与十娘和五嫂的诗歌唱和,充分表现出他的文采斐然。再如《霍小玉传》传中的李益,“少有才思,丽词嘉句,时谓无双”[2]。《秦梦记》中的沈亚之,由梦入秦,向秦穆公献策,得到官职,并率领士兵讨伐河西,攻下敌方五座城池,可见其才。

(二)文士大多都有常人难遇的际遇

唐传奇中的文士主人公大多都有着离奇的境遇,他们或入仙境,异境,或遇仙人,女妖,或得异宝。这些奇遇一方面是作者以及当时人们猎奇心理的表现,例如《李章武传》中李章武与女鬼相恋,并得宝物;另一方面也弥补了文士郁郁不得志的心理。仕途上的不得志,使作者转而在其他方面为文士做了补偿,通过奇遇的描写缓解郁闷的心理。在《唐人小说》以文士为主人公的26篇小说中,共有18篇记述了主人公的奇遇,其中5篇是以落第士子为男主人公。这些落第文士虽然在科举仕途上不得志,却通过奇遇弥补了失意的心理,成为文士们发泄失意之情的出口。《枕中记》就很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点,少年卢生不满于现状,认为“士之生世,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2],而现实却只能让他困于田亩。作者通过仙枕的奇遇使卢生在梦中得偿所愿,并最终窥破人生至理。

二、唐传奇中文士形象的内在欲求

在唐代社会历史背景下,士层阶级的普遍人生追求有三:一为入仕,建功立业;二为佳人在侧,婚姻美满;三为得道成仙,年华永驻。而唐传奇中的文士便成为士层阶级男性欲望的化身。

(一)对功名的追求

唐朝国家强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政策兼容并包,使唐代士子对人生普遍抱有积极进取的态度,而文士对于功名也抱有两种态度。首先是封妻荫子、改变命运的功利态度。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权力和财富都被集中在了统治阶层的手里,而中下层文士想要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财富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科举考取功名。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整个封建社会对科举也愈加重视,多数文人士子只着眼于考取功名,把名利看作人生追求。例如《莺莺传》里的张生,在面对感情时,他温和热情,对崔莺莺的感情也是发自真心的,然而在面对现实以及政治需要时,他又可以做到无情地抛弃对方,使其成为自己政治前途的牺牲者。其次是经邦济世、实现人生价值的功业态度。唐代的文士对政治抱有空前强烈的积极态度,他们受着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经邦济世、建立功业是他们所追求的人生价值,于是考取功名成为广大文士的必由之路。积累知识、提高文化水平则成为考取功名前的准备基础。在《唐人小说》中,文士男主人公无不是才学兼备,例如《定婚店》中“固少小苦学,世间之字,自谓无不识者……”[2]。

(二)对女色的渴望

古人常说人生有四喜,其中便有“洞房花烛夜”一项,如花美眷向来为男性所渴望,他们对女色的追求也达到了很深的程度。而书中文士对女性的定位也颇令人深思。第一,观赏和占有的物品。男权话语模式下的女性形象的建构是完全受男性所控制的,以男性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而存在,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则表现为男性对女色普遍抱有的观赏和占有心态。例如《霍小玉传》中的李益,在听到媒婆要给他介绍一女子时,竟“神飞体轻”对媒婆说:“一生作奴,死亦不惮”[2]。约定时间见面,他竟“通夕不寐”,一早起来洗漱装扮,急切的态度溢于言表。第二,平步青云的阶梯。科举制度使士子有了晋身之路,然而功名难得,十年寒窗也不免落第,而通过娶得贵族女子来摆脱命运的心理也反映到了唐传奇中文士的身上。例如《柳毅传》中的柳毅,因为帮助了龙女而获得大量财宝,在娶了龙女之后更是摆脱了凡人的命运,得道成仙。美丽的女子总是轻易能引起男人的占有欲,而若是女子出身于贵族则更受男子欢迎,这些贵族女子不仅可以帮助男人获得利益,也能满足他们内心的征服感。所以唐传奇中的一些沦落风尘的女子也是贵族之后,霍小玉虽沦为娼妓却是霍王之后,十娘也是“博陵王之苗裔,清河公之旧族”[2]。第三,男子妥协的借口。从古至今“女人祸水论”不绝于世,男性犯下的错误往往推给女人,而这时他们为了减轻内心的负疚感,通常会把女性当作自己妥协的借口。最明显的代表就是《莺莺传》。张生遇到美丽的莺莺萌发了爱情,与莺莺发生了私情,之后却又将莺莺抛弃,为了自己的名声以及减轻内心的负罪感,将错误推给莺莺,说她是“尤物”“不妖自身,必妖于人”[2],而自己没有能力驾驭,只能克制自己的感情。

(三)对得道成仙的向往

求仙问道题材自秦汉以来就源远流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更使仙话题材得到长足发展。在唐传奇小说中,仙话故事的篇幅量亦不少。《枕中记》的道士吕翁,用仙枕帮助卢生在梦中实现其对功名利禄的欲望,最终看透人生。在《崔炜》一篇中,崔炜因帮助了一名老妪,而获得炙赘疣的本事,在给洞中大蛇治愈赘疣后,在大蛇的帮助下进入仙境,最终在获得世俗界的成功后与妻子共同走上求仙问道的道路。人对仙的向往,实际上则是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长生的渴望,因此在小说中的仙话故事里,主人公得道成仙后往往表现为,容颜不老和肉体长存。就像柳毅、崔炜等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无法得以实现的愿望,在小说里的主人公身上实现。

总之,唐传奇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在唐朝社会历史背景下,文人开始有了更为自觉的主体意识,唐朝文士更加关注现世的生存,追求功名利禄以及美满婚姻。塑造的这一系列具有相似的外在特质和内心诉求的文士形象,不仅是作者理想的化身,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子的普遍心理状态,在对女性心态的问题上,一直处于父权制社会为中心的男权话语模式下的文士也毫不例外。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唐人小说[M].汪辟疆校.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119,302,192,45,268,92,23,167.

作者:孙晓岚 单位:北华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