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范文

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我国古代文学的传播与创作

《明史研究》2014年第0期

《文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一书是2016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文学传播类专业书籍,作者为李贵苍和徐从辉,李贵苍目前是浙江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二人均是当代文学和文学传播界重要的新生代力量,长期从事文学和文学传播相关的研究和教学活动,均有着上乘的专业素养和研究水平。该书自出版发行以来迅速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且获得了高度评价,甚至成为相关领域内专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必看或参考的书籍之一,作品的研究水平和社会接受度可见一斑,是近年来出版发行的文学和文化传播类作品中值得一看的著作。

《文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一书更像是一本学术研究集,它汇集了不同时期二人关于文学和文化传播方面的部分研究成果。全书整体上共分五个大的板块,分别为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文化传播、民俗文化以及国际教育。就外国文学板块来说,由论卡尔维诺的陌生化诗学、为身份而挣扎———《自由落体》中主人公的分析等四篇文章组成。就中国文学板块来说,由论1945年前后国统区进步文艺界的内部整合、“东洋人的悲哀”:周作人与浮世绘、变异学视域下的新时期初现代主义论争研究等六篇文章组成。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一书虽然是由不同的、内部体系相对独立的论文组成,但叙述主题一致,即文学与文化传播,且有着始终如一的观点倾向和学术视角,是一部主题明确、体系完备、结构合理的专业书籍。通过阅读此书,可以从整体上感知作者对于文学和文化传播不断探索的轨迹,读者可以从作者丰富多彩的叙述中拓宽研究视野,获取有益的学术启发。

随着互联网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文学存在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较为深刻而全面的变化,形式多样甚至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层出不穷,它们的出现共同改变了文学作为一门传统艺术门类的生产和传播形态。较之于传统的报纸杂志或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自媒体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和优势,门槛低、传播快、受众广等优势都令新媒体自面世以来快速解构了传统的文学生产和文学文化传播的环境,文学生产的环境有所变化,文学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本文将以《文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一书为出发点,重点讨论作为新媒体之一的微信与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之间的互动关系。

正如《文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一书叙述到的一样,文学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进入近代的历史时期,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以传统传播方式如报纸杂志等作为传播途径和媒介,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时代的全面到来,文化传播的传统模式被无情地、悄无声息地解构了,文学和文化更多的是以新媒体为载体进行传播的。较之于传统的传播媒介,新媒体有自身的特点,势必对文学生产和文化传播造成一定的影响,整体而言,文学文本传播途径和载体的变化造成了人们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不同,最终对于文学本身产生了影响。

包括微信在内的新媒体形式,对于我们生活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新媒体成了文学和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传统的报纸杂志等在传播文化、影响社会舆论等方面的效力有断崖式下滑的情况,各种文学和文化知识通过微信的网络途径生产和传播。如各种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使每一个社会个体理论上都可以是文学和文化的生产者,每一个社会个体理论上都可以通过微信检索到更为丰富多彩的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新媒体对报纸杂志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近年来各级各类文学刊物发展的困境就是明证。对于我们来说,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也是不需要、不应该逆转的,在这种条件下我们要追问的是,失去传统的文学和文化媒介意味着我们同时要失去什么?新媒体时代以信息化为途径的文学和文化传播有哪些特性?这些特性是否有利于文学和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我们需要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文学和文化传播中积极探索哪方面的内容?这是时代留给所有文学人、文化人的命题。实事求是地说,互联网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给传统文学和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留给了我们如何在新媒体时代重新建构文学和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新模式的时代难题,但必须指出,这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需要我们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媒体背景下文学和文化的生产传播。我们要做的不是抵抗,而是适应,传统文学和文化不应该、也不会抗拒新媒体,我们所有的探索和努力都应该以引导和帮助传统文学适应新媒体为目标,而在这方面,李贵苍和徐从辉的《文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一书是有益的探索,为解决问题进行了独特的探索、提供了优化方案。

作者:刘翠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