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的有效性范文

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的有效性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的有效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的有效性

1问题的提出

安康地处陕西省南端,与四川、重庆、湖北毗邻,地理位置优越,气候资源独特,秦巴汉水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安康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安康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将安康定位为“具有通道型、集散型和休闲观光型旅游目的地特征的休闲型健康养生旅游目的地和深度游憩目的地”。根据这一定位,从翻译研究领域探讨安康特色旅游文化的翻译,如,旅游文本中的生态翻译学、旅游文本语言交流的有效性、旅游文化产品的译介、旅游文化翻译中的修辞问题等等。还可以跨学科交叉研究,它的实际意义不仅在于对安康旅游产业化的指导与促进,同时对旅游翻译理论也是一种研究甚至补充。传统翻译研究将翻译活动视为语言的转换,然而文本的理解及阐释离不开文化的限制。(常景宇,1995)语言文字体现着文化,同时也受文化制约。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开始从文本时代跨入了文化领域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突破了传统语言学和美学模式的束缚。爱德华?赛义德、佳亚特里?斯皮瓦克、霍米?巴巴、安德烈?勒弗菲尔、苏珊?巴斯奈特、韦努蒂等著名翻译理论家都是这一转向的见证者及推动者。国内有些学者也提出了对建构翻译文化学的思考。

本次项目的理论意义在于着重研究翻译出现文化转向对特定区域经济文化下的旅游翻译有何影响和启示,进而可以探讨旅游文化与翻译及文化与旅游翻译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等方面问题。作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旅游翻译,本质上是依托语言实现旅游文化信息的转化、阐释与传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王建国,2009)这意味着旅游翻译不仅仅是意义的传达,更是文化层面的诠释和弘扬。所以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旅游翻译实践如何打破源语的语言规则以顺应目的语的语言文化规约和文化融合的趋势,找到平衡翻译可接受性与宣扬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有效翻译策略正是本次研究的内容。(师谦友,2006)秦巴山区已有紫阳富硒茶、紫阳蓝黑板石、平利绞股蓝、岚皋魔芋、白河木瓜、汉阴葛根等众多产品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些生态资源的综合开发蕴含十分广阔的前景。因而,这是一个有巨大潜在优势的生态价值洼地。目前,安康地区旅游生态文化资源的汉英翻译缺少原文同等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只注意了语言文字的表面形式,而忽略了语言的文化因素。安康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含有丰富的民族特色,涉及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把握好旅游资源中的文化因素,是旅游资源翻译的关键。只求语言形式上的对等而忽视汉英在文化深层次上的差异,是无法实现旅游资源的功能。如果能够提供规范而又免费的生态旅游资源英文翻译标准指引,那么对于该地区旅游业的兴旺尤其是涉外旅游的迅速发展将大有裨益。

2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本项目主要涉及区域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问题,整个课题以旅游翻译为核心。必须从学科实际出发,开展调查研究,在分析、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旅游资源翻译思路。具体要求:按照旅游翻译的性质和原则,采取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思路,经过理论分析,提出实践方案,该研究具有综合性、活动性、实践性、应用性等方面的特点,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等方法,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分析中提出实践方案,在实践中提升理论结果。具体做法:

(1)主要采用实际调查法、文献比较法、理论探索等方法,并且做到“实践—理论—实践”,从实践中找准“安康地区生态旅游文化资源汉英翻译”的有效性研究思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理论上完善研究思路,并给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该研究必须进行前期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活动,方可找到平衡翻译可接受性与宣扬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有效翻译策略。这样才能形成具有指导性的建议。

(2)利用已有的前期研究成果,开展课题研究。地厅级课题《秦巴生态资源小型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建设及其应用》、《安康市旅游公共标识语料库建设》以及校级课题《安康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研究》《二类本科院校中英语专业翻译课教学改革与实践》都与申报的课题密切相关,为课题创新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充分利用已有课题研究成果,是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3)重视理论研究,构建课题理论成果。对所收集的语料进行语料预处理及整合。消除语料的杂乱格式和乱码,形成文本文档,对所收集的汉语语篇语料和英语翻译语料进行分类整理,对英汉文本的语体、文体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藉此总结出相应的翻译原则和方法,最终形成安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翻译的指导性意见,这就要求必须加强课题的理论研究,为最终构建课题理论研究成果打下坚实基础。

3研究结果

(1)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学术研究之间寻找结合点,规范和健全安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从服务地方经济角度来讲,该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各类相关商业活动,例如,产品进出口贸易中产品信息的英文介绍、安康各县风土人情的英文介绍、安康特色小吃的英文介绍等等,这些旅游景点项目等文化产品的翻译介绍也会为开发安康旅游资源,带动当地及周边地方经济作相应贡献,使该研究结果服务于地方经济。

(2)本项目也将针对安康旅游资源及特色景区对外宣传的缺失,调查了解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现状,探索安康生态旅游资源翻译及其在旅游资源宣传推介。从就业前景来看,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容量大,就业门槛低,可广泛吸纳不同层次人群的就业,同时从文化角度讲,这样研究型的翻译工作将安康本地特色旅游产品大力推广,这本身就宣传了安康特有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为宣传旅游产品提升安康城市形象及知名度做出了贡献。

(3)探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安康生态旅游资源翻译活动现况,找到平衡翻译可接受性与宣扬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有效翻译策略;其次期望研究结论能够补充完善安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翻译工作,简单举例而言,特色食品药品等英文介绍说明或者贸易公司网站产品信息的补充或者纠正,这些都是其拓展海外市场的前提条件。本文针对安康市旅游资源及特色景区对外宣传的缺失,简述了生态旅游资源英汉翻译现状,说明了建设安康生态旅游资源外宣汉英翻译双语平行语料库的重要性及其在旅游资源宣传推介、旅游翻译研究及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4)成功构建安康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语料库,以服务于安康生态旅游资源外宣,推动安康旅游产业发展。该语料库的建设在旅游翻译研究及翻译教学等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翻译研究来说,可以研究不同类型旅游资源(景区)汉英语篇的文体风格、语言特征、修辞特点、翻译规律、翻译策略与方法及其内在成因。从翻译教学来讲,该研究可以为地方高校开发和建设基于地方特色的英语翻译课程提供必要的教学内容素材,用于旅游行业导游人员外语培训的课堂教学及翻译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开发出基于该语料库的旅游指南、导游手册、教材及练习等教学辅助材料。

4研究思考

近年来,生态旅游明显改变了国际旅游客源的构成和流向,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回归大自然,享受良好的生态旅游环境,使得原来涌向发达城市为主的客流改变流向于追求自然与返璞归真。而安康地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天蓝、山青、水秀和丰富旅游资源,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生态旅游绝佳之地。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安康与关中距离的缩短,安康将以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成为西安的“后花园”,也必然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资源独具、特色显明、环境良好的生态旅游地区。目前按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评建要求,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规范化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汉英翻译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旅游外语翻译形式,它肩负着向大多数外国游客宣传介绍旅游景区景点及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职责,地区旅游业的兴旺尤其是涉外旅游的迅速发展,对生态旅游英译提出了新的要求。

安康市旅游局和安康市双创办也多次发出倡议,要求全市相关企事业单位高度重视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的规范化。《安康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大力推动宣传富硒茶、绞股蓝和安康丝绸等本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市场推广与品牌建设。然而,根据课题组对于这些特色生态旅游资源的市场调研发现,其相关产品的中英文表述用语,词不达意,欠缺统一,甚至大多数产品的品牌商标采用的都是汉语拼音音译的方式。因此,规范和健全该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汉英翻译刻不容缓,本项目预期成果是首次针对安康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汉英翻译,不仅使其在语言上符合国际贸易标准,也应该让这些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说明迎合目标销售地区的语言、文化及生活习惯,使目标地区的消费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接纳。这些地域性的生态旅游资源翻译不仅提升了当地的旅游品牌和知名度,扩大了地方特色生态旅游资源的外宣力度,还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模式的转型升级。(陈刚,2004)从服务地方经济角度来讲,该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各类相关商业活动,生态旅游资源的翻译介绍也会为开发安康旅游资源,带动当地及周边地方经济作出相应贡献。

该项目研究结果从学术理论角度来看,为旅游文化翻译等问题相关理论作出了进一步研究,补充完善了安康特色生态旅游资源的相关研究;同时在学科建设方面,该项目研究也有利于本校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专业实务见习与实习,并对完善本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环节以及翻译学科建设的整合配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安康地区外宣翻译质量,真正做到安康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步,对安康地区对外开放旅游业服务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作者:哈红光 向晓萍 单位:陕西安康学院外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