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节庆体育活动源起及文化特征范文

节庆体育活动源起及文化特征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节庆体育活动源起及文化特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节庆体育活动源起及文化特征

《岭南文史》2017年第3期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辽代节庆体育活动的源起进行研究,探讨其节日习俗中体育文化特征。辽代节庆体育活动,在经历了原始信仰、鬼神迷信等早期特征后,节日庆祝活动以渔猎、骑射等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为主,具有娱乐、祭祀祈福、武备教育等主要特征,在继承契丹本民族的先源文化之上学习中原汉民族文化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辽代节庆体育活动,这些节庆体育活动表现出了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具有健身与军事教育作用。

关键词:辽代;节日习俗;体育文化

前言

辽代是契丹迭剌部贵族耶律阿保机建立的地跨游牧和农耕两大区域的政权,全盛时其疆域“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先后征服了奚族人、渤海人和今河北、山西地区的汉族人,形成了契丹、奚族、渤海、汉人相交融的特色文化体系。“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辽代的岁时节日习俗在相互影响吸收的过程中,既体现契丹民族的传统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又延续并发展突厥文化、汉唐文化,并逐渐构成自己的节庆习俗文化。

1辽代节庆体育活动起源

辽代节庆活动在产生和形成过程中有着深厚的契丹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特色底蕴,辽代的节庆体育活动具有宗教祭祀、娱乐民众、发展民族武备教育等特色,在促进多民族融合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1萌芽于契丹民族的原始崇拜

契丹民族信奉萨满教,崇拜太阳、祭拜风雨雷电神,信鬼神崇拜自然。辽朝建立后传承了本民族的先源文化,契丹人凡军国大事皆举行祭天地仪式,无论是辽帝兴兵征伐、平定叛乱还是登山游猎都举行祭拜天地的仪式,如《辽史》卷二《兵衛志》记载:“凡举兵,帝率藩汉文武臣僚,以青牛白马祭告天地、日神、惟不拜月”《辽史•地理志》记载:“每行军及春秋祭祀,必用白马青牛,示不忘本云。”《辽史•礼志》记载皇帝亲征仪:“将出师,必先告庙,……刑青牛白马以祭天地……下城克敌,祭天地,牲以白黑羊。”类似的记载在《辽史》中很多,因此在民俗节日当中也有许多祭祀活动,以祈求平安。正旦是我们今天称之为春节的日子,农历新一年的开始,辽朝在正旦会举办隆重的仪式,辽帝也会接受诸国使臣的朝贺仪,民间也有相应的“惊鬼”活动。在《辽史•礼志》中记载:“正旦,国俗以糯饭和白羊髓为饼,丸之若拳,每帐赐四十九枚。戊夜,各于账内窗中掷丸于外,数偶,动乐,宴饮。数奇,令巫十有二人鸣铃,执箭,绕帐歌呼。账内爆盐垆中,烧地拍鼠,谓之‘惊鬼’,居七日乃出。”可以看出在正旦契丹民族保留了原始部落驱鬼祭祀的痕迹,往窗外掷糯米和羊骨髓制成的丸子来驱鬼,如果是偶数则象征吉利众人动乐宴饮,如若奇数则巫师绕帐歌呼,烧地拍鼠进行驱鬼活动,通过各种声响惊醒各路鬼神,希望众鬼神能享用人们在一年之初供奉的食物,祈求来年平安。中秋节从八月八日开始延续到八月十五,“八月八日,国俗,屠白犬,于寝帐前七步瘗之,露其喙。七日中秋,移寝帐于其上”。用白犬祭祀主要具有驱邪的作用。冬至也是契丹民族特别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祭祀神袛和先祖。《辽史》记载冬至这天“屠白羊、白马、白雁,各取血和洒,天子拜望黑山。黑山在境北,俗谓国人魂魄,其神司之,每岁是日(冬至日),五京进纸造人马万余事,祭山而焚之。俗甚严畏,非祭不敢近山。”契丹人认为黑山是其魂魄之神司与归宿地。对黑山山神的祭拜—方面是祈求山神保佑其光祖的灵魂,另一方面则是为生者祈求身后的平安。除了在节日中的祭祀活动,契丹民族还举行祭风、祈雨礼仪,如祭拜祖先木叶山的大礼,在祈雨的瑟瑟仪中要举行射柳仪式,以此突显出契丹人对树木崇拜等。祭祀祈福的仪式与契丹人游牧狩猎为主体的经济生活密不可分,大自然是契丹民族赖以生存的条件,为此辽代崇拜自然、依赖自然才会在节日庆祝活动中祭拜神灵祈求平安。这些活动都说明辽代节庆活动源于其本民族的原始崇拜,在与自然环境争斗的过程中寻求原始的精神寄托而逐渐形成的社会活动。

1.2孕育于契丹民族原始的武备教育

辽代在统治上实行“因俗而治”,即“以国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据文书记载,“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正是“行国”特色政权下形成的四时捺钵制度,使得契丹节日习俗在经历了以原始信仰、鬼神迷信、禁忌等早期民俗特征后逐渐向突出娱乐、突出祈福为主的习俗转变,一年之中契丹皇帝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春水、避暑、秋山、坐冬,以保持本民族固有的传统游牧渔猎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辽代岁时节日的民俗活动中以展现民族特色的渔猎、骑射内容为主,使他们养成了重骑射、尚武功的风气,突出了契丹民族勇猛强悍游牧本质。辽俗:“三月三日国人以木雕为兔,分两朋,走马射之,先中者胜,其负朋下马跪奉胜朋人酒,胜朋于马上援杯饮之”。可以看出,在上巳节这天里,辽人举国在奔驰的马上射兔来庆祝节日活动。射兔契丹语“陶里桦”,陶里谓兔,桦谓射也。人们分为两组,把用木头雕成的野兔放在适当位置,举行走马射箭比赛。先中者胜,负者要下马向胜者跪着敬酒,胜者在马上接杯饮下。这项活动以竞技娱乐为主要目的,契丹人民虽然以骑射为生,但在举办陶里桦时刻意使用木头雕刻的兔子,主要比拼的技艺也为走马先中。这是因为辽代皇帝遵守动物生长之道明令“春月鸟兽慈孕”之时禁止捕猎,辽圣宗、兴宗都禁止“置网捕兔”,杜绝滥猎,以此保持草原的生态平衡。九九重阳节,国语谓“‘必里迟离’,九月九日也。”是辽吸收汉文化并充分显示本民族习俗的一个节日。他们以契丹民族特有的方式来度过这个喜庆的日子。“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者为负,罚重九宴。射毕,择高地卓帐,赐番、汉臣僚饮菊花酒。”此记载说明,重阳节这天皇帝率众臣子部族比赛射虎,以射猎多少分出胜负,负者宴请大家共饮菊花酒。宴会上还会吃兔肝、鹿舌以示庆祝。辽史记载辽圣宗统和十年“射熊于紫荆口”辽兴宗、辽穆宗等人均射猎过虎熊。狩猎是契丹人维持生存的必要手段,史载“辽俗好射麃鹿,每出猎,比祭其神以祈多获”。据《辽史•表》记载“穆宗九年于7、8月射鹿于凤凰门、射鹿於近山迄。”;“穆宗十四年于5、6、7月射卧鹿于白嶺山、射舐碱鹿于葛德泉、射舐碱鹿于赤山呼鹿射之。”“圣宗十年5月射鹿于汤山,9月射鹿于蔚州南山,射熊于紫荆口。”,辽帝的秋季捺钵活动也是以进山射猎鹿、虎、熊等为主,其猎鹿的方法称为“呼鹿”即“夜将半,鹿饮盐水,令猎人吹角效鹿鸣,既集而射之。”这是利用鹿性喜盐,将盐撒在河边鹿饮水时会舔舐盐,这时埋伏好的契丹人弓箭射之;或是“常作鹿鸣,呼鹿而射之”。契丹人模仿鹿的叫声,并穿与鹿皮颜色相近的衣物头戴鹿头靠近鹿群,最终完成捕射的目的。“穆宗十四年八月乙巳呼鹿射之,获鹿四。”选择在秋季节猎杀凶猛动物,与辽代当时生活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其冬季漫长寒冷多雪,无法进行捕猎活动因此秋季需储备冬日所需的衣物与食品。可见秋季射猎保证契丹人的物质生活来源,同时在这一系列的射猎活动中从辽政权的顶端开始促进全民参与习武练兵的骑射活动和娱乐活动,进而提升了整个契丹民族的战斗能力。

1.3萌发于喜庆丰收的节庆活动

放偷日,是辽代—种极具民族特色的节庆习俗,从农历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之间,与中原地区元宵节的日子相近。据《契丹国志》记裁:“正月十三日,放国人做贼三日,如盗及十贯以上依法行遣,国语呼为呼勒罕必。”这三天内允许国人有偷盗行为,只要不超过十贯不予追究。这是一种嬉戏式的偷盗,表现出物物共有不分彼此的社会平等状态。辽代的放偷日具有解除禁令、全民族尽情欢乐的特点,以表达游牧民族渴望自由的情绪。辽放偷习俗被金女真人沿袭,与辽不同的是金放偷习俗只有正月十六一天,而且加入了赎还一说。也就是说如果所偷器物为主人心爱之物,失主需要准备美酒佳肴以赎回物品。如果要赎回小物件则要赠送打糕以表示想要赎回的诚意。由此可见放偷日充满了逗闹嬉戏是带给人欢乐喜庆的娱乐活动。

1.4成熟于多民族的文化交流

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贯穿在辽代的发展过程中,节庆体育活动则是各民族间进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契丹民族迁徙过程中,学习汉唐文化,吸收突厥文化,特别是在与宋朝签订“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的和平关系促使双方的民族关系改善,往来增多,使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得到更为广泛的交流。由于受汉唐文化的影响,辽代的节日习俗无论是时间还是名目大部分都沿袭了汉唐以来的传统习俗,中和节,时间为二月初一,沿袭了唐宋民俗但内容却与唐代相差甚远,唐宋年间的中和节表达了重农的习俗而契丹虽吸收了这一节目名称但内容却以“国舅族萧氏设宴,以延国族耶律氏,岁以为常”。其主要原因跟其政治体制密切相关,辽的建立与萧氏一族的拥护密不可分,互通婚姻的两大氏族联盟是辽政权稳定的重要保障,双方都需要得到对方的支持与协作使得政权得以稳定,中和节的目的不言而喻。来而不往非礼也,中和节上国舅萧氏宴请耶律氏,在六月十八契丹称为“三伏”的节日里则“耶律氏设宴,以延国舅族萧氏”。耶律氏回请萧氏,显然政治目的明确以巩固政权为重。端午节汉文化当中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契丹称之为“讨赛咿儿”。“讨”为“五”,“赛咿儿”为“月”。辽在这天采艾叶、以五色线缠臂谓之“合欢结”,又以彩丝宛转为人形簪之,谓之“长命缕”等习俗,与中原汉地的庆祝方式类似。

同时辽人还伴有射柳、击毬的活动。射柳习俗,在辽比较流行无论是在民间娱乐还是国礼瑟瑟仪(所谓瑟瑟仪即契丹人“祈雨射柳之仪”),据《辽史•礼志》记载:“若旱,择吉日行瑟瑟仪以祈雨。前期,置百柱天棚。及期,皇帝致奠于先帝御容,乃射柳。皇帝再射,亲王、宰执以次各一射。中柳者质志柳者冠服,不中者以冠服质之。不胜者进饮于胜者,然后各归其冠服。又翼日,植柳天棚之东南,巫以酒醴、黍稗荐植柳,祝之。皇帝、皇后祭东方毕,子弟射柳。”作为一种祈雨仪式,皇帝射柳两次,随后才由子弟大臣依次射柳,整个活动中双方以衣帽作为抵押,以是否射中分胜负,负方要向赢者进酒。第二天在天朋东南面种植柳树,由巫师祭祀神灵帝后行礼,子弟依次射柳,参与的大臣会接受不同的赏赐。可见瑟瑟仪对契丹民族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雨水对于游牧民族来讲直接关系到牧草的繁茂影响经济的发展。端午节举行射柳活动则因为柳叶和箭在古代分别象征着男女生殖器,在萨满教中射柳习俗具有庄严的祈求生育的仪式,端午节正直仲夏,万物生长旺盛,举行射柳具有孕生万物的文化内涵。辽代射柳习俗被金代女真人、元代蒙古人以及清代的满族人所沿袭,规则有所差异逐渐向竞技娱乐方面转变。

2辽代节庆体育活动的文化特征

2.1地域特征

契丹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在西辽河上游一带,“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徒随时,车马为家”。这段文字说明辽代春季多风沙,夏季偏短、湿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多雪,可见特殊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契丹民族的游猎生产习俗,形成了“春夏避暑”、“秋冬违寒”、“随水草畜牧”、“随水草畋渔”的生活方式,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契丹民族形成了强悍善斗的性格,游猎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契丹民族养成了重骑射的风气,辽代兵制规定“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隸兵籍”。这种全民皆兵的制度也促使契丹人具有较强的骑射能力,故而在闲暇之时所进行的娱乐活动也多与骑射渔猎相关,节日民俗中也保留契丹民族原始的饮食生活习惯,注重骑射技艺,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习俗文化。

2.2尚武特征

以渔猎为主体的契丹民族节日习俗活动,与其政治体制密不可分,生活在东北草原的契丹民族随季节变化迁徙的游牧本质在其建国后仍“逐水草而居”,即使建有京城但辽朝皇帝实行四时捺钵制度,保持传统游牧渔猎生产生活方式。因而在节日习俗中仍然保持其尚武精神,教育契丹民众不要忘记立国根本的骑射本领,增强民族战斗力以体育推动军事。在节日庆典活动中重视射猎技能以保持一支能纵横驰骋的骑兵,增强民族战斗力。

2.3全民特征

在生产力较为低下的时期,狩猎是契丹人民维持生存的重要手段,而辽代全民皆兵政策更是将全族人民推向了军事健身的道路,规定每军必备马三匹、弓四张、箭四百及其他武器装备。可见弓、马作为军事娱乐工具长期陪伴契丹人民。即便是女子也能游牧狩猎从军征战,契丹皇后辅政治国比比皆是。“以武立国”的契丹族历来就有一种吃苦耐劳、苦中作乐的民族精神,所以说契丹民族的节日习俗活动锻炼了契丹人民强壮的体魄和骑射战斗技巧,培育战斗精神与勇敢气质,保持民族本色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

3结论

综上,辽代节庆体育活动的产生与契丹人的生产生活迁徙等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最初保持本民族原始信仰、鬼神迷信的早期特征,到节日庆祝活动以渔猎、骑射等形式多样的体育特点,再到多民族文化交融后形成的独具风格的辽代节庆活动,这些节庆体育活动体现了地域特征、尚武特征和全民参与特征,共同见证了契丹民族的历史演进过程,丰富了契丹人的生活,是契丹民族文化延伸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具有娱乐、提高技能、武备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元)脱脱等.辽史•地理志(卷37)[M],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36页.

[2](宋)叶隆礼.契丹国志(卷10)[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65页.

[3](元)脱脱等.辽史•营衛志(卷34)[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年,第397页.

[4](元)脱脱等.辽史•礼志(卷53)[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年,第878页.

[5]刘肃勇.古契丹族与特有的骑射武功共兴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0-21.

[6]李东斌,赵蕾.辽金时期体育运动衍变的文化解析[J].兰台世界,2013(4):137-138.

[7]张志勇.辽朝建立前契丹族文化与习俗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911(3):276-279.

[8]任爱君.契丹史实揭要[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1年,22页.

[9]刘刚.论辽朝体育的历史地位和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2006(6):20-22.

[10]王修方.以契丹族为主体的辽代体育文化特色研究[J].兰台世界,2014(3):152-53.

[11]李际麟.辽朝体育活动考略[J].赤峰学院学报,2014(8):9-1.

作者: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