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海洋文化产业新发展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岭南文史》2017年第3期
摘要:随着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的不断开发和旅游产业的体系日益成熟,两大产业呈现出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态势,带来了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契机。文章阐释了产业融合的内涵和对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意义,剖析了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及所面临的缺乏文化资源转化为产能、传统文化表现手法陈旧、缺少大规模市场等问题,提出了旅游产业与海洋文化产业的融合路径和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品;运用现代科技,促进海洋非物质文化旅游发展;加快发展文化内容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充分运用政府引导作用,推进海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入融合;培育大型企业,扶持中小型企业,形成文化产业规模效应;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等相关性策略。
关键词:产业融合;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旅游;规模效应;舟山
新世纪以来,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在各个行业中开始出现,产业融合给各个经济体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和政府政策宽松,旅游业正在不断与各种产业融合。根据2009年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的“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旅游业和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融合旅游业发展正是这种趋势发展的重要体现,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
1旅游产业与海洋文化产业融合
1.1产业融合的涵义
20世纪7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推广应用到越来越多的产业中,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变得愈加紧密,产业融合这种新的经济现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产业融合是指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不同产业或者同一产业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产业或行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形成融合[1]。这种全新的产业方式有利于推动当今中国的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且对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深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两大产业融合对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舟山旅游产业与海洋文化产业融合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创新发展。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生命力,旅游产业和传统海洋文化产业融合会产生出新的海洋文化产业业态,这些新的业态以旅游产业为载体,通过近些年海洋旅游业在舟山的迅猛发展,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传统海洋文化产业被注入了新的活力,相关的文化企业的发展空间得以拓宽。两大产业的融合对舟山海洋文化企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2.1产生新的业态海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
可以使得两者的产业界定变得模糊,从而产生出新的业态,如南洞景区的海来坞影视基地建设、嵊泗县东海渔村渔民画展览体验馆、东沙古渔镇修复开发项目、怡岛路文化街项目等。这些项目既丰富了单一的文化结构,也通过文化和旅游相结合开发了新的产业,使得传统的海洋文化产业获得新生。
1.2.2创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舟山市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产业由于表现形式比较老旧,不能吸引当代年轻群体,难以打开市场,正在逐渐走上衰弱甚至消亡。将旅游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可以激发游客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有利于传统文化保存和发扬。例如,将一部分渔民画作为旅游纪念品投放到舟山的景区进行销售是海洋民俗文化转化为市场产品的有效途径。1.2.3吸引人气,形成大规模市场旅游业带动舟山的人气,加强了舟山和其他地区的交流,弱化了舟山群岛交通不便、地理环境闭塞的劣势,大量游客被吸引来到舟山,因此文化产业有了庞大的市场,从而够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
2舟山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旅游产业
2.1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历史
改革开放以前,渔业、船舶修造业等第一产业是舟山的主导优势产业。改革开放之后,以海洋旅游业为支柱的第三产业在舟山迅猛发展起来,这一时期飞速发展的海洋旅游业为海洋文化产业的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驱动下,佛教工艺品产业、海洋影视产业、渔民画产业等众多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新的业态不断产生,形成了具有舟山特色的海洋文化产业。根据舟山政府的《舟山文化产业三年推进计划(2014—2016)》,文化产业占舟山产业GDP的比重越来越大,到2016年,将会成为支柱产业。2013年,舟山市海洋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5.85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15.55亿元,比2011年增加了3.47亿元,这意味着海洋文化产业正逐步成为舟山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舟山经济新发展。
2.2海洋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缺乏将文化资源转化成产业能力
舟山渔民画作为舟山一种历史悠久的海洋民俗文化,多次在国内比赛获得大奖,并且多次出国参加画展,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名气。但是这些海洋民俗文化却没有很好的途径转化成市场产品,缺少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2.2.2传统文化表现手法陈旧
舟山有众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舟山渔民号子、舟山船拳、舟山贝雕等。这些文化遗产保留相对原始,其表现手法也是比较传统,面对当前现代文化更是难以打开市场,正在处于消亡的边缘。
2.2.3缺少大规模市场
舟山群岛位于浙江省的东北部,黄海的西南角,30°N左右,属于海岛型城市。主岛之间大多已建好跨海大桥,但是普陀区、嵊泗县、岱山县等地区仍然依靠船运,交通颇为不便。由此难以吸引人气,不能够为文化产业形成有规模的市场。
2.3海洋旅游产业
海洋旅游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没有统一的标准。李隆华认为“海洋旅游业是游客以海洋为旅游目的地,并且将海洋作为地球上行走的最大延伸来满足自身的休闲旅游欲望”。海洋旅游是一种以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将海洋作为依托,通过海洋度假、海洋娱乐、海洋游览等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3]。海洋旅游产业可界定为人们利用海洋空间或以海洋资源为对象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经济活动,以及为各类旅游消费活动生产和提供产品的各种企业集合[4]。近些年来,因为海洋旅游业在全国的兴起,海洋旅游产业正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5]。
3基于两大产业融合的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策略
3.1融合路径
文化和旅游两大产业不断融合发展,两者之间的边界随之越来越模糊,新的业态不断涌现。这些融合往往发生在技术层面、产品层面、市场层面和企业层面,以下就分别站在技术、产品、市场、企业的角度,对舟山海洋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关性对策[6]。
3.1.1技术层面
悠久渔民文化是舟山宝贵的财富,以沈家门为主的渔港是中国规模最大,捕鱼历史最悠久的渔港之一,这里因此成为舟山规模最大的渔民聚集地。渔民的生产生活诞生了丰富的渔民文化,这些文化具有较高的旅游属性。舟山渔民画是一种反映舟山渔民生产生活的民间艺术品,可以通过建设渔民画博物馆,举办渔民画画展,吸引游客。用一些技术手段将渔民画进行批量生产,然后将其投放市场。或者通过微信公共号、互联网论坛和报纸期刊等对舟山文化进行宣传,扩大文化知名度。这些技术手段既激发了游客对舟山海洋文化的兴趣,又有利于舟山传统渔民文化艺术保存和发扬。
3.1.2产品层面
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融合发展可以产生出多样化的创新型文化产品。一是旅游购物相关产品。旅游购物相关产品是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产品作为消费者整个旅游中购买的文化产品。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在景区游览过程中因兴起而购买的物件,对于旅游者来说,该物件是此次游览的见证,具有一定的纪念和收藏意义。在旅游商品开发时,可以寻找当地具有一定历史的传统商品,这样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易于推广。例如舟山的倭井谭硬糕,该糕点在清朝民间产生并流行,传说是当年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在浙江沿海一带抗倭时制作的干粮,在江、浙、闽、沪一带风靡一时。将这样具有悠久历史的商品作为旅游商品,有益于文化和旅游产品的融合,增加了旅游商品的竞争力,激发了游客的购买欲。二是旅游介体相关产品。旅游介体相关产品是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等。在这些介体中注入文化元素,将旅游介体打造成新颖的文化产品,游客能够通过这些介体随时感受到地方文化特色,进一步激发了游客对于景区的兴趣。如建设有舟山特色的渔船餐厅,打造舟山渔家乐产业链等。
3.1.3市场层面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产业融合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企业根据现代信息平台的数据分析,相关的文化产品企业把握市场动态,及时制定针对性市场战略,采取多样性的营销策略,为企业取得了市场的领先地位。例如,舟山海洋文化产品企业可以根据旅游市场淡季、旺季制定企业营销策略,在旅游黄金期,企业提高产品产量,增加销售渠道;在旅游低峰期,减少产量,加大产品宣传力度。
3.1.4企业层面
文化产业企业在舟山起步较晚,发展时期短,没有大规模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企业。文化产业企业将生产重心转移到旅游产品上来,企业会获得更多的市场,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相比其他城市而言,舟山的海洋文化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出能力不足,多为中小型企业,无法形成规模效应,企业的生存能力不强。提高文化产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政府要积极引导文化企业打造以旅游产品为主的现代生产链,引进外国先进生产工艺,增加产品的硬竞争力;同时将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海洋文化赋予在旅游品之中,提升产品的软竞争力。品牌意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帮助企业提高品牌意识,保护和挖掘传统老字号品牌,给这些品牌注入新的生命力;政府鼓励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建设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品牌。舟山海洋文化产品比较单一,旅游产业和舟山海洋文化产业融合,可以让企业产品结构多元化,供游客选择的空间业大大增加。这样,舟山的海洋文化产品才能迎来发展的春天,走向世界。
3.2产业融合下的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3.2.1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品
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把握市场动态这一风向标,即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深度挖掘并且提炼传统文化,结合现代流行文化加工出有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传统文化[7];增加海岛休闲度假旅游、海洋主题艺术展览旅游、海岛地方特色节日旅游、渔民手工艺生产、海洋音像图书出版等领域的投资规模;通过注重个性化的产品服务,重点开发经济附加值高的产品,提高科技含量等手段来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正在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生产模式、营销模式和消费模式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刺激下得到了飞速发展。
3.2.2运用现代科技,促进海洋非物质文化旅游发展
将现代前沿科技运用到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去,促进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的规模化效应;把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作、展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游客体验感,满足游客对舟山传统民俗文化的好奇心,激发游客对于地方传统文化的兴趣,使得舟山特色文化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
3.2.3加快发展文化内容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
新兴媒体产业,文化的内容和创意是文化产业的发展重心,丰富文化的内容和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用技术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引进外国先进管理方式,将现代管理理念注入文化企业的发展之中,提高产品生产效率。
3.2.4充分运用政府引导作用,推进海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入融合
政府在市场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通过行政、立法、司法等综合手段的应用,可以规范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行为,引导企业在市场中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政府用行政手段帮助企业建设品牌具有战略性作用,品牌是企业发展的无形推力,优秀的品牌可以为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政府建立法律法规,规范企业市场竞争,营造良性市场环境,有益于企业健康发展。
3.2.5培育大型企业,扶持中小型企业,形成文化产业规模效应
政府鼓励龙头文化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形成具有规模效应的产业基地,辐射周边企业。通过“大带小”的方式,让大企业影响促进中小文化企业发展,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禁锢,让舟山海洋文化企业走一条“专业、尖端、特色、新颖”的发展道路;政府重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批产品多样、产业结构合理的现代企业,建成一个可以带动周边产业发展的辐射型产业园;鼓励传统文化企业在保护挖掘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发扬创新精神,增进传统海洋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3.2.6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
舟山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积极和全国各地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开展人才引进计划。将文化产业中出现的问题整理出来,与高校学者合作,利用广泛的决策咨询策略解决面临的问题。企业提高高素质人才的待遇,合理使用多种工资分配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留住来舟山的高素质人才[3]。
4结语
本文以旅游业和海洋文化业的产业融合为切入点,分析了两大产业的融合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舟山海洋文化产业新的发展思路。产业融合为某一产业的发展提供的了新的推动力,舟山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我们重视产业融合的推动作用,用科学的方法分析现代产业融合,推动产业融合的继续研究,找出一条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新道路[8]。
参考文献
[1]马丽卿,朱永猛.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海洋旅游综合管理体制研究:以浙江为视点[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5:33-34.
[2]齐燕青.舟山海洋产业综合绩效评价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学院,2012:43-47.
[3]刘晓明.产业融合视角下的青海洋旅游业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4]马丽卿.海洋旅游产业理论及实践创新[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
[5]胡俊.江西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途径及其对策研究[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4):43-44.
[6]秦素贞.我国海洋旅游对海洋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5.
[7]付维维.北京化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选择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5.
[8]王文洪.探讨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轨迹[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25(8):120-124.
作者:李智;马丽卿 单位: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