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士官院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范文

士官院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士官院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士官院校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

摘要:为提高士官学员的文化素质、弥补士官教育改革带来的缺憾、适应部队对士官学员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通过分析当下军队士官院校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原因、阐述提高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的意义,从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体系、探索适合该类选修课程的开设模式、重视对士官学员的选课指导等3个方面,提出加强士官院校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人文素质培养;选修课程建设;士官学员;士官院校

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组合而成的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与修养。士官学员的人文素质培养主要通过人文社科类教育,包括文学、哲学、历史、社会学等方面知识。文学、演讲、历史、哲学、艺术、社会学等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涵盖培养士官学员人文素质和提高士官学员表达能力的核心内容,对部队士官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意义重大。

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缺乏足够的重视。调查研究显示,士官院校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的建设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各士官院校都开设了与任职岗位相关的选修课程,但与地方院校相比,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数量偏少,高品质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更是屈指可数。从几所士官院校的发展轨迹来看,其办学理念很大程度上受到地方高职院校的影响,重技能轻素质、重应用轻理论、重专业课轻文化基础课,培养人才方面的功利性较强。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均存在重视专业课轻视人文素质课的倾向。目前,士官院校主要为部队培养高素质士官人才,其中又以三年制高职层次的学员为主,三月制、五月制、十月制等短期升级培训的学员为辅。其中,三年制士官学员接触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机会甚少,短训班士官学员基本没有机会选修人文素质类选修课。

(2)教员积极性不高。调查显示,多数士官院校开设选修课程程序比较固化,教员开设选修课难度较大。通常需要经过多次专家论证,经由多个管理部门层层审批,且同等条件下,专业技术类选修课往往处于优先考虑的地位,直接影响了教员开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的积极性。一些很有现实意义、具有实用性和一定长效性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经常由于没有达到院校规定的选修人数而被束之高阁,课程的持续性得不到保障。教员精心准备一期选修课,很可能接下来好几个学期都派不上用场,并且伴随着院校的调整改革,有些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可能只开了一期,随着人才培养对象的变化,后续就不再开设了[1]。如此一来,教员备课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3)学员缺乏主动性。首先,士官院校的选修课通常是根据学员的任职岗位需求设定的,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门类单薄。与专业性选修课程相比,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的门类更少。以某士官学校为例,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只有“国家安全热点问题研究”“人生哲学与士官成才实践”“军人演讲艺术”“应用文写作”等。但是学员个性化差异大,能力素质参差不齐,个人的短板与优势不尽相同。其次,士官学员由于文化底蕴不足,对选修课的认识和判断有一定偏差。学员在选择课程时,通常是望名生义,偏向于那些实践性强、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性课程,觉得这些课程将来有用。而对于写作、演讲等人文素质类课程,学员通常认为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对未来的任职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选择兴趣不高。此外,学员选修课程往往是由学员队干部引导或教学管理部门指定,学员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表达意愿的机会,只能被动选择,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员自主选修课。最后,对于专业性选修课程,学员有机会参与实操练习,有利于活学活用,而对于文化素质类选修课,学员普遍感到课堂参与度低、学习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士官院校在开设公共选修课时多采用大班制,少则五六十人,多则上百人,教员无法顾及每位学员的需求,引导他们参与互动;另一方面,人文素质类公共选修课的授课主要采取传统的讲授法,以教员灌输为主,师生之间缺乏互动,难以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太理想。

2优化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士官学员的文化素质。调查研究表明,士官学员入学时文化基础薄弱,是各个士官院校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虽然学情信息显示入学的士官学员均为高中及以上学历,但实际上,不少学员未能达到中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由于文化基础薄弱,士官学员在学习专业技术课程时显得尤为吃力。他们经常吃不透专业知识,听不懂教员传授的知识技能,参加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时,更是显得捉襟见肘、手足无措。很多学员经常感叹入伍之前没有好好学习文化课,现在终于认识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道理。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牵引能力方面就会遇到很多阻碍。士官学员的文化素质无法通过速成的方式进行培养,加上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不高,最佳方式便是通过相关汉语课程的学习来日积月累,逐渐具备这方面的能力素质,而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门类多、涉及面广,可以满足士官学员的多元化需求。

(2)有利于弥补士官教育改革带来的缺憾。近几年,士官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各个士官院校在新的办学思想指导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加大技术类专业课程比重,削减人文素质类课程的门类或课时。那些注重拓展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底蕴、提高学员文化和文学素养等方面的人文课程退出教学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适合本校特色的口才课、应用文写作课、国际礼仪课等实用性较强的人文课程,而且这些课程往往只针对相关专业开设。然而,据历年学员毕业后重返部队分配的情况来看,他们在校所学专业与任职岗位的匹配性并不高,现实要求学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部队需求。这种综合素质不仅表现在技能层面,还表现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岗位的认知能力、对新领域的学习能力等方面。对于处在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学员们来说,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可以弥补军事职业教育造成的知识缺憾,满足部队不断发展的需求[2]。随着教学任务的转变,士官院校短期培训学员数量增多。他们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专业技术课,接受相应的技能培训,没有足够的时间系统学习人文素质类课程,但学成回到部队时,任职岗位往往又亟需他们具备相应的人文素质。因此开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提高选修课程的品质,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有利于适应部队对士官学员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陆军韩司令员在“陆军强训靠教练”讲话中指出,各级教练员要具备一定的应用写作能力,“会根据教材编写训练计划、训练实施笔记和训练考核方案”;要具备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善于归纳提炼,做到语言精炼、简明扼要、生动活泼、用词确切、举例恰当,让人易学、易懂、易记、易用”。这是韩司令员对部队教练员的训令,同时也是对即将奔赴工作岗位的院校士官学员的人文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各个士官院校或多或少都有培养或培训教练员的任务。为此,士官学员要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作为相关领域教练员应具备的岗位任职能力,成为能教学、懂技术的高素质专业技术型士官人才。但是,士官的专业技能再扎实,倘若不会说、不会写,依旧不能成为合格的教练员,更无法谈及做大师傅、带好徒弟,成为强军精兵。“说”和“写”的技巧虽然可以通过实用性较强的口才课、写作课进行强化培养,但由于课时限制,这些课程更倾向于技巧层面的传达。学员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能力素质往往不太稳定,倘若长时间不用,就会逐渐淡忘。人文素质类选修课有利于学员开阔视野、积累沉淀,形成说、写方面长久有效的能力素质。

3加强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建设的对策

(1)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体系。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的拓展与提高,应在开阔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底蕴和提高学员文化与文学素养等方面体现课程的功能,更多地适合学员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需求,适应实战化背景下“把住关节、精准用力、顺势而为”[3]的训练要求。为此,士官院校要鼓励学员开出需求清单,鼓励教员发挥各自所长,把学员需求与教员所长结合起来,综合考虑,构建门类丰富、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一旦确立,要保持相对稳定,并滚动发展,不断优化,形成精品课程系列。为此,要进行广泛深入的调研,汇集部队对士官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信息,搜集学员对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的诉求,听取教员开设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的意向,进而确定课程培养目标,制订课程教学计划,并按照课程教学计划对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规范。例如,汉语言文学层面,课程体系就可以分为语言表达、文学鉴赏、军事文化三大块[4],具体课程内容见表1。

(2)探索适合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的模式。教学实践表明,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宜采取小班教学的方式,一个班次最多25人,这样能较好地保证选修学员的学习效果。对于教员来讲,小班制更容易组织教学,有利于兼顾每位学员的实际情况;对于学员来讲,小班制更有利于他们认真听讲、参与练习。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应不拘一格,要减少对学员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增加课堂参与环节在考核中的比重。除了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以外,还可采用课程论文、专题讨论发言、主题演讲、辩论赛、情景剧、知识竞赛等考核方式,这样不仅能增强学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能使其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体系不仅应包含完整的选修课程门类,还应纳入人文讲座、人文讲学等课程方式。积极动员教授、名师举办人文讲座,邀请知名人文学者、社会名流做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定期来校讲学,以开阔学员的视野、丰富学员的知识结构、提升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的品质和吸引力。

(3)重视对士官学员的选课指导。针对士官学员对人文素质类选修课无用论的认识误区,院校应加强对学员的选课指导。首先,在先入学的学员中开展选修课的宣传引导工作。让他们认识到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对于拓展知识领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自身对部队和社会的适应能力、迎接未来挑战的积极意义。其次,为选修课教员和学员搭建沟通平台,使学员对于相应的选修课有所了解,而非盲目选择。例如:通过校园网向学员提供内容较为详细的课程介绍和任课教员介绍;鼓励任课教员录制微视频上传校园网,展示本门选修课的概况和精华,让学员对预选课程的内容和授课教员的教学风格有一定了解;等等。

4结语

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是提高士官学员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学员的岗位任职能力,有利于实现部队对士官人才能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对部队士官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意义重大。只有立足于实战化背景,积极面向部队,探索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建设思路,才能发挥出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应有的效用。

参考文献:

[1]兰岚.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与管理探究———以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9):70.

[2]董丁戈.高校人文类选修课教学方法优化的研究与实验[J].中国大学教育,2012(3):67.

[3]何锋.实战化训练须求精细[N].解放军报,2016-01-26(6).

[4]李国英.关于高职汉语言文学类选修课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4):148.

作者:涂春梅 单位: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