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西游记中妖怪的社会学浅谈范文

西游记中妖怪的社会学浅谈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西游记中妖怪的社会学浅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西游记中妖怪的社会学浅谈

一、妖怪的分类

对妖怪的划分可以从很多角度,比如根据妖怪身份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类,天上之精与地上之妖;根据妖怪的等级,可将妖怪分为妖王、妖将、妖兵;根据妖怪的性别,可将妖怪分为男妖和女妖等等,每种划分都有其道理。但从根本上来说,妖怪几乎都是各种物变化而成的。因此本文主要按妖怪的原形物种类别的不同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动物之妖、植物之妖、无生物之妖、类人型妖怪。

(一)动物之妖

1.天上飞的如与孙悟空结拜的鹏魔王及在狮驼岭遇到的大鹏金翅雕属于鸟类;蜘蛛精结拜的干儿子蜜、蚂、蠦、班、蜻,即蜜蜂、蚂蜂、蠦蜂、班毛、蜻蜓,都是会飞的昆虫类。2.地上走的、爬的,种类多样。狮驼王、猕猴王、禺狨王、牛魔王分别是狮子、猕猴、禺狨和青牛修炼成精;寅将军原形是老虎,熊山君原形是熊罴、特处士原形是野牛;猪八戒,原形就是猪;此外,还有黑风山熊罴怪、白衣秀士(白花蛇怪)、道人凌虚子(苍狼);黄风怪(黄毛貂鼠);黄袍怪(奎星奎木狼);伶俐虫、巴山虎、九尾狐狸、狐阿七大王;狮猁怪(青毛狮子);虎力、鹿力、羊力;金兜山金兜洞独角兕(青牛);蝎子精;六耳猕猴;玉面狐狸;九头虫;赛太岁(金毛j);巨蟒怪;蜘蛛精及蜘蛛精的干儿子蜢、蜡(蜢是牛蜢,蜡是抹蜡,也就是今天的蚱蜢);蜈蚣精;狮王、象王;白鹿怪、白面狐狸;金鼻白毛老鼠精;艾叶花皮豹子精;黄狮精、九灵元圣、狻猊狮、抟象狮、白泽狮、伏狸狮、猱狮、雪狮;三只灵犀———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玉兔精等。3.水里游的蛟魔王,小白龙,倚海龙,鼍龙,天河灵感大王(金鱼精)、斑衣鱖婆,奔波儿灞(鲇鱼怪)、灞波儿奔(黑鱼精)。

(二)植物之妖

植物之妖很少却很集中,《西游记》第六十四回“木仙庵三藏谈诗”中遇到的妖怪都是植物所化。文中写到“就是这几株树木在此成精也。…十八公乃松树;孤直公乃柏树;凌空子乃桧树;拂云叟乃竹竿;赤身鬼乃枫树;杏仙即杏树;女童即丹桂、腊梅也。”[3]在《西游记》第七十九回中也有关于植物之妖的描写,“八戒掣钉钯,把一颗九叉杨树刨倒;使钯筑了几下,筑的那鲜血直冒,嘤嘤的似乎有声。他道:‘这棵树成了精也!’”

(三)无生物之妖

首先美猴王孙悟空就算是一个,他是一块灵石孕育而生,是无生命物幻化而成。另外一个就是白骨精,他既不是动物原形也不是植物之妖,而是由一堆粉骷髅幻化,也没有炼成人形,还必须借助人类的躯壳才能变成人类模样。在《西游记》中,无生物之妖不是很明显。其他志怪小说中涉及的无生物之妖有很多,诸如灯、刀鞘、木板、玉杯、镯子、禅鞋、碧琉璃、玉珠等。

(四)类人型妖怪

之所以要单独提出一个类人型妖怪,是因为《西游记》中有那么几个妖怪,不管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在原著中,给我们的印象都是人的模样,而且探究其原形,非动物、植物也非无生物。比如说红孩儿,第四十一回对其有一段描写:“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战裙巧绣盘龙凤,行比哪吒更富胎”,俨然一副人间儿童的模样和形象。第六十五回中写道:“蓬着头,勒一条扁薄金箍;光着眼,簇两道黄眉的竖。…此行似兽不如兽,相貌非人却似人。”这说的是黄眉老怪,可以看出他也不是什么动植物和无生物变化的,而且相貌与人类相似。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也是如此,他们“颜如灌口活真君,貌比巨灵无二别”。除了红孩儿、黄眉怪、金角和银角,还有沙僧、铁扇公主、如意真仙等都可以算作是类人型妖怪。

二、妖怪的神话学分析

从文章第三部分对妖怪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

(一)妖怪形象对原始神话的传承和再创造

从整体上来说,《西游记》中妖怪种类复杂繁多,动物型、植物型、类人型、无生物型都有涉及,构成一个庞大的阻碍取经道路的体系。写出这么多迥异的妖怪,并不是吴承恩的自创,而是他对原始神话和传说的传承以及再创造。万物有灵观念使原始人类认为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和自然现象都具有各自的神灵,在人类周围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鬼神。低下的生产力和恶劣的自然加深了这种认识。因此在原始时期产生了众多的神话传说,如开辟神话、神怪神话、自然神话、动植物神话、历史神话以及各种民间传说等。原始神话中的妖怪观念及大量的妖怪形象就这样被塑造出来并世代相传,这无疑为以后志怪作品和神魔小说提供了大量且丰富的素材。在《西游记》中,我们能看到很多原始神话和民间传说的身影。比如《西游记》开头写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可以看出这来源于开辟神话。孙悟空由灵石孕育这一情节的根源可以追溯到“禹生于石”和“石破北方而生启”的民间传说,风雨雷电四神的形象源于自然神话,还有小说中妖怪的形象是以图腾神话和动植物神话为基础的。不过,原始神话中妖怪的种类并不是很多,在魏晋南北朝、唐宋及明清时期,大量志怪、传奇小说的问世丰富了妖怪的种类,《西游记》就是这样一部集大成的作品。它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原始神话、传说的继承发展。

(二)妖怪形象中的“人兽合一”思想

《西游记》里面的大多数妖怪都是以动物为原形的,飞禽、走兽、水族无所不包,而且动物型妖怪一个重要特点是半人半兽,如“人身猪头”的八戒,似猴似人的孙悟空,牛头人身的牛魔王,狮头人身的狮子精等。究其原因大概是受原始神话“人兽合一”思想的影响比较深。在远古神话中,有大量以动物形体出现的神灵,是动物人格化的生动体现。《山海经》中记载的神灵,几乎无一不是半人半兽的外形。如伏羲和女娲,“蛇身而人”,“炎帝神农氏人身牛首”;“(西王母)状如人,狗尾,蓬发戴胜,善啸”等。原始神话中这种人兽混同的形象主要起源于原始先民的图腾崇拜。

(三)神话的拟人性和神话思维的类比性

从妖怪被降服的手段上看,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物降一物”的自然法则。这种人类世界的“一物降一物”的思想被运用到神话文学作品中,充分体现了神话的拟人性和神话思维的类比性。比如《西游记》第五十五回写道悟空无法降服蝎子精,受观音指点寻求昴日星官(本相是只公鸡)的帮助。这并不是作者随意安排的情节,而是根据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得出的经验即鸡能制服蝎子,应用到神魔世界中,鸡神昴日星官就成了蝎子精的克星。在对付蜘蛛精的干儿子们蜜、蚂、蠦、班、蜢、蜡、蜻时,孙悟空使神通变化的就是那七样虫的相克之物:鹰。还有在对付蜈蚣精那一回,悟空去请的神仙便是母鸡所化的毗兰婆。神话的思维是这样的,即人们认为人类世界如何,在神魔世界中也会如此,依然会有和人类世界一样的秩序、法则和制度,神魔世界是对人世间虚拟化的反映。就像人间有皇帝有皇宫,那么神魔世界就有玉皇大帝和天庭;人世间有法律制度,那么天界就有天条戒律。

(四)妖怪的“四位一体”特点

1.妖怪的“物性”从妖怪的性情来看,动物型的妖怪或是面目狰狞、性情暴戾、凶性残忍,或虽有花容月貌但心肠却异常歹毒。相比之下,植物型妖怪多是性情温和,文质儒雅。比如《西游记》中的植物之妖树精善赋诗,杏仙还能歌善舞,举止优雅。动物之妖和植物之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区别主要原因是由其本性决定的。动物的本性是善动、凶猛,捕杀食物时给人的感觉也是血腥、残忍的,而植物的秉性就是柔美安静的。作品中对于两种类型妖怪的安排和描述是符合人们的主观认识和客观的自然事实的。从妖怪的居住地和习性特点看,多数妖怪的居住地与其原形的活动地相近。比如虎妖、狮精多居于深山密林;鱼精、龙怪藏于龙宫水府;兔精藏于山顶洞窟等。植物妖怪的栖息地也是其原形生长地,作品中的树精产生于荆棘岭。此外,妖怪们还带有某些物的外形特征,以上这些都体现了妖怪的“物性”。

2.妖怪的“妖性”在妖怪出现之前,文章中总是有对其居住环境的描写,要么是穷山恶水,要么是湍河急流,总之地理环境都是阴森险恶的气氛,正是“山高必有妖,水深必有怪,峻岭必生精”的写照。而且妖怪大都很残忍,如在比丘国的白鹿怪要用1111个童子的心肝做药引,通天河的灵感大王每年都要吃一对童男童女,车迟国的虎力、鹿力、羊力残害僧人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妖怪的“妖性”:害人。

3.妖怪的“人性”《西游记》中的妖怪基本上都能变化,大多数不仅能幻化成人的形貌,还能像人一样说话,和人一样思想,像人一样交合和繁衍后代。《西游记》第二十九回中就写道宝象国公主与黄袍怪“作了十三年夫妻,在此生儿育女”。一些妖怪还有像人类一样的感情,比如女妖想和唐僧成亲,还有妖怪间的结拜兄弟之义和亲情,这都充分体现出妖怪的“人性”特点。4.妖怪的“神性”按照常理,妖怪和神佛是对立敌视的,但是西游记却向我们展示了妖怪和神佛的转化,二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完全绝对的。神佛一旦有了歪念贪欲,就会具有妖性,而妖怪如果有诚心善念,就能成神成佛。就比如孙悟空,是神石吸取日月精华幻化而成,非妖非仙,之后自立为王,在花果山为非作歹,这时候的孙悟空俨然就是令人惧怕的妖怪,接着受观世音点化,诚心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修成正果,最终成为斗战胜佛。

三、结语

对《西游记》中妖怪形象的神话学分析是妖怪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涵着丰富的内容,传递出一定的时代和社会信息。本文的探索虽然试图弥补《西游记》研究和妖怪文化研究的空缺,希望挖掘出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但由于受作者理论知识、经验、时间等种种限制,对《西游记》中妖怪形象的神话学阐释还有着局限和不足,有待今后做更深入地研究。

作者:朱娟陈森林单位:安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