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生科技发展的广义语境范文

民生科技发展的广义语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生科技发展的广义语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生科技发展的广义语境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杂志》2014年第四期

一、广义语境模型的结构

广义语境模型说明民生科技发展是在其主语境和支撑语境之间协同融合中实现的,反映了民生科技发展的客观现实性。

(一)主语境的结构民生科技发展的主语境由历史语境、认知语境、科学语境和社会语境构成。历史语境为民生科技发展提供动力基础。民生科技发展的历史语境包括民生问题和民生科技发展水平。“2008年以来,我国遭受诸多劫难:冰雪肆虐、汶川地震、胶济撞车、襄汾溃坝、阜阳疫情、结石奶粉、暴力破坏活动加剧,基层社会动荡失序状态有所抬头。”[1]不断凸显的民生问题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最直接来源。传统意义上科学技术价值取向在于真理性和经济性,并不重视社会性,可以说民生科技的缺失加重了民生问题。认知语境为民生科技发展提供可能性空间。民生科技发展的认知语境包括科学共同体认知、政府认知、企业认知和民众认知。科学共同体为民生科技发展明确科技范畴。政府为民生科技发展引领方向并提供资金和人才的支撑。企业认知是民生科技转换的实体性依托。民生问题直接来源于民众需求。“因为公众主要感兴趣的不是科学自身的最终发现结果,而是一种作为创造新产品、发现疾病新疗法或解决社会问题新答案的手段。”[2]科学语境为民生科技学科融合提供平台。民生科技既是一个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和价值问题,它是关于民生的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体。如民生科技所属的环保科技和公共安全科技已成为一级学科,并形成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社会语境为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提供最终的检验场。民生科技作为生产力会渗透到生产过程,引起资本、劳动力、管理等要素结构的变革,进而引起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革。这样,民生科技发展的社会语境包括要素结构、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

(二)支撑语境的结构民生科技发展支撑语境由科技规划、组织协同创新、传播机构、要素体系、国际合作、评估体系等构成。科技规划为民生科技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指出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重大民生科技问题,大力发展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创新。《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进一步指出民生科技发展的目标、方向、任务和措施,要加大对民生科技的管理、投入、国际合作和科普。组织协同创新为民生科技发展提供微观基础。民生科技发展是民生科技在历史、认知、科学、社会等语境中不断转换的过程,语境转换客观要求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民众等主体实现协同创新。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部门联动,科技部会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卫生部、质检总局、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组织实施了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传播机构建设为民生科技发展提供信息资源。民生科技作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我们需要通过专业杂志、网络、学会、协会,为民生科技发展提供信息资源和决策依据。我国涉及民生科技传播的机构有民生科技专业杂志、民生科技传播网站、民生科技协会。要素体系为民生科技发展提供人才、资金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撑。2012年教育部新颁高校本科专业中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被列为一级学科,这为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的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从资金投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累计投入要超过5万亿人民币,我国确立九项安全生产重点工程。国际合作为民生科技发展提供国际视野。发达国家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解决共性技术的投入问题。“一是由政府和企业形成战略联盟;二是资助企业与企业或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联合开发。”[3]三是通过减免所得税和R&D的税收等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对共性技术的投入。国外民生科技发展为我国解决民生科技资金问题和人才问题等具有实践价值。评估体系为民生科技发展提供客观依据。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国每年由于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损失达6500亿人民币,约占GDP总量的6%,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4]评估结果为改变不同群体认知和制定规划提供客观依据。目前我国民生科技评估工作主要由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商情报网及评估公司来承担。侧重企业生产安全、环保、健康等预评价、验收评价、专业评价、专项评价,而对民生科技主语境和支撑语境评估几乎处于空白。

二、广义语境模型的特征

通过考察广义语境模型,可以看出,民生科技发展具有普遍关联性、客观现实性、主体多元性、学科融合性、社会实践性、动态协同性、边界开放性和可评估性等特征。普遍关联性。普遍关联性是语境的显著特征。从主语境和支撑语境内部看,历史语境是认知、科学、社会等语境的基础,认知、科学、社会等语境可以转换为历史语境;科技规划为组织协同创新、传播机构建设提供宏观指导,部门协同和传播机构建设彰显了科技规划的落实水平。从主语境和支撑语境关联看,主语境为支撑语境提供基础,支撑语境为主语境提供保障。客观现实性。客观现实性是事物的本质,是可以被认识的。民生科技发展广义语境模型是客观现实的。从历时看,民生科技不仅在历史语境、认知语境、科学语境和社会语境等语境内部发展,而且从历史语境向认知语境、科学语境和社会语境转换发展。从共时看,民生科技发展呈现主语境与支撑语境交叉融合的立体结构,所以,民生科技发展广义语境模型反映了民生科技发展的客观现实性。主体多元性。民生科技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需要政府和民众的支撑;民生科技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需要科学共同体的认知与研发;民生科技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手段,需要企业实体性转化。这样一来,民生科技发展主体包括政府、民众、科学共同体、企业等。学科融合性。民生科技涉及自然科学与技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为民生科技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社会科学为民生科技发展提供问题来源和制度保障,人文科学为民生科技发展提供价值支撑。社会实践性。实践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以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正是社会实践性使民生科技区别于一般的科学活动。民生科技不同于理论研究,理论研究只侧重于理论创新;民生科技也不同于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侧重科技成果的转换;民生科技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对社会语境进行改造和变革,重点在于社会实践,以解决民生问题。动态协同性。“语境论把‘历史事件’看作是现实中动态的、活跃的、有目的事件,是其语境中的行动。”[5]民生科技发展广义语境模型,一方面凸显民生科技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动态协同性。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折射出不同的民生问题。正是民生问题的动态性,呈现出民生科技动态的螺旋上升特征,即民生问题→民生科技解决民生问题→新的民生问题→新的民生科技解决新的民生问题……;另一方面表征政产学研用动态协同的发展特征。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和民众等在民生科技动态发展过程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它们动态协同地促进民生科技发展。开放性。其一,凸显不同语境边界的开放性。从主语境看,民生科技发展还可能涉及文化语境,甚至可以扩展到国外主语境的研究;支撑语境还可以扩展到政策的支撑,等等。其二,凸显语境因素的开放性。如历史语境中民生科技水平还涉及科技标准制定水平、研发水平、转换水平。正是民生科技语境边界的开放性使民生科技发展越来越走向复杂、全面和深入。可评估性。我们可根据民生科技“主语境发生度”评价民生科技的发展水平。民生科技主语境发生度指民生科技从历史语境向认知语境、科学语境和社会语境不断转换的程度。历史语境是民生科技发展的基础,我们不妨假设历史语境为1,民生科技对认知语境的变革为2,对其因素的变革分别为2.1,2.2……;对科学语境的变革为3,对其因素的变革分别为3.1,3.2,……;对社会语境的变革为4,对其因素的变革分别为4.1,4.2,……。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民生科技“支撑语境发生度”评估民生科技支撑语境的发展水平。我们不妨设科技规划支撑为1.1规,1.2规,1.3规……,传播机构支撑为1.1传,1.2传,1.3传……,组织协同创新支撑为1.1协,1.2协,1.3协……,要素体系支撑为1.1要,1.2要,1.3要……,国际合作支撑为1.1合,1.2合,1.3合……,评估体系支撑为1.1评,1.2评,1.3评……。

三、问题与对策

根据广义语境模型,在考察和问卷调查基础上,我们发现我国民生科技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从主语境来看,首先,不同群体认知存在差异。不同群体关注的民生问题依次为物价和房价、健康、环境和社会保障。民生问题认知存在的差异导致对民生科技认知的差异。不同群体关注的民生科技依次为健康科技、环保科技、安全科技和防灾减灾科技。其次,健康科技、环保科技、安全科技和防灾减灾科技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环保科技和安全科技已成为我国一级学科,并建立起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科学体系,但是,健康科技和防灾减灾科技主要侧重科学技术层次,学科建设水平比较低。第三,民生科技对社会语境变革力低。民生科技对社会的变革力表现为民生科技投入、产品及产业的发展。从支撑语境来看,其一,不同组织协同创新水平低。目前我国民生科技发展由政府主导,重点在技术层面实施一批重大民生科技工程。科学共同体还是侧重民生科技的研发,企业和民众对民生科技了解比较少,使组织协同创新力比较低。其二,要素体系支撑力比较低。民生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还没有实质性进展,研发队伍、传播队伍与转换队伍正在建设之中;民生科技金融、财税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民生科技市场服务体系还处于建设之中,还没有形成适应民生科技交易、服务的市场体系。其三,国际合作水平低。目前我国民生科技国际合作主要侧重于科研院所和企业“走出去、请进来”,民生科技国际合作基地建设、情报交流及学术会议比较少。国际合作路径、要素及方式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其四,评估水平比较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民生科技评估体系,只是存在一些定性描述,定量评估几乎空白。因此,我们需要构建民生科技主语境和支撑语境的评估指标体系。民生科技体系建设应彰显其对民生问题的解决水平,即对社会的变革力;民生科技发展离不开支撑语境,评估体系应反映支撑语境水平。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加快民生科技主语境建设。首先,不断完善民生科技传播渠道,提高不同群体认知水平。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民生科技专业杂志、网络、电视等传播渠道的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各种学会、协会充分发挥政府在民生科技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其次,不断丰富民生科技学科体系,提高民生科技学科建设水平。民生科技作为高度交叉的科学技术,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将民生科技放在与传统学科一样重要的位置上来。健康问题、防灾减灾问题等民生问题的解决超出了自然科学与技术能力的范围,必须构建包括人文科学(哲学、伦理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和自然科学与技术在内的民生科技学科体系。从学科设置上重视民生科技,逐步将健康科技和防灾减灾科技列入我国一级学科。第三,加快民生科技产业化水平,提高民生科技对社会的变革力。我们需要提高政府、企业、民众对民生科技要素投入的比例,使民生科技成为部门要素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广民生科技产品,使民生科技产品成为不同群体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产业政策创新引领民生科技产业的发展,实现民生科技对社会的变革。加强民生科技支撑语境建设。其一,不断建立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等协同创新网络,提高民生科技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水平。一方面,建立组织协同创新机构。成立政府、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民生科技研发中心,确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研发体系,加强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的联合。另一方面,解决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利益冲突某种程度上成为部门协同的主要障碍。为此,我们要修正以论文、基金等为标准的研发评估体系,将民生科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科研评价的标准,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其二,提高民生科技要素体系支撑力度。加大民生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构建民生科技研发团队,支持民生科技人才创新;扩展民生科技资金投入的渠道,提高政府、企业和社会投资的协同性,制定和落实民生科技金融和财税政策;不断完善民生科技咨询、评估、推介和交易等服务市场,使民生科技人才、资金、技术、管理及产品推广等实现市场化运作。其三,扩展民生科技国际合作途径。从组织合作看,我们需要建立民生科技国际合作协会,召开国际民生科技发展交流会和交易会,组建民生科技国际性学术杂志,为民生科技在政府和企业等不同层次合作搭建平台。从要素合作看,我们需要从国际视野开发和引进民生科技人才、资金和技术,以优化我国要素结构,提高我国产品的安全性、健康性和环保性。其四,不断加强民生科技评估力度,为民生科技发展建设提供决策基础。我们应建立以民生科技历史语境为基点,包括民生科技认知语境、科学语境和社会语境及支撑语境在内的效果标准、效率标准和效应标准,为民生科技规划的制定及其发展水平衡量提供更多的依据。

作者:苏玉娟单位:山西大学管理学院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部太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