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固定修复体边缘测量方法研究范文

浅谈固定修复体边缘测量方法研究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固定修复体边缘测量方法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固定修复体边缘测量方法研究

【摘要】固定修复边缘适合性常影响到远期修复效果,精确测量边缘适合性有助于临床医师更好地了解修复体与预备体间的适合情况,从而帮助改进修复体设计、材料选择及制作工艺等。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新的边缘适合性测量方法不断出现,本文对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传统及新型边缘适合性测量方法进行综述。

关键词:固定修复;边缘适合性;边缘间隙;测量方法

在固定修复中,修复体与预备体之间的边缘适合性是重要的临床评价指标,不良的边缘将导致微渗漏、继发龋及牙周炎症[1],影响修复的远期效果。边缘适合性可包括牙体预备边缘形态、修复体材料选择内容等,影响因素较多;也可理解为修复体与预备体之间的边缘密合度。Holmes[2]提出边缘密合度的概念,将边缘密合度分为水平边缘间隙、垂直边缘间隙及绝对边缘间隙。其中,绝对边缘间隙结合了水平及垂直两个方面,因此更具有临床意义。关于边缘密合度测量方法已有相关文献报道[3-7],随着技术的进步,新的测量方法不断出现,学者更多采用计算机辅助方法(数字化方法)测量边缘适合性[8-11]。本文将按照传统及数字化两个方面归纳、整理现有测量方法及优缺点,以期为相关的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

1.传统测量方法

1.1直接观察法直接观察法(directviewtechnique)是指将修复体就位于预备体代型上,无需粘接,在光学显微镜(如体式显微镜等)或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直接观察修复体与代型间隙的方法[12]。Groten[13]实验证明,光学显微镜与电子显微镜呈现的结果无明显差别。由于此方法不需将修复体与预备体粘接及切开,其优点是简单、方便,且减少了粘接及切开过程中引入的一系列误差。但受到测量仪器大小的限制,只适用于体外实验,并不能直接在患者口腔进行观察,且仅能观察边缘间隙,不能观察内部间隙。Hamza认为[14],在放大条件下,代型及修复体边缘变得圆钝光滑,因此不好确定测量标志点,导致测量结果方差增大。Nawafleh[15]通过文献检索研究发现,此方法为当时测量修复体边缘间隙的最常用方法,使用频率达47.5%。Ates[16]仍采用体视镜测量边缘间隙,由此可见,虽然计算机辅助技术已在口腔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这一传统测量手段仍在部分研究中被采用。

1.2断面测量法断面测量法(cross-sectioningtechnique)的实验准备过程与直接观察法相似,不同之处是需将修复体粘接于预备体上,用切片机将实验样本于颊舌向、近远中向标定点切开,然后用光学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断面,测量粘接剂厚度得到间隙大小,Guess[17]采用这一方法测量热压铸造和CAD/CAM制造的全瓷冠在疲劳试验后边缘间隙与内间隙的差别。Farjood[18]用此方法测量了不同制作方式制造的金属内冠边缘间隙与内间隙的差别。此方法同样只能在体外进行,其优点是可同时测量水平边缘间隙、垂直边缘间隙及绝对边缘间隙,同时可观察修复体的内部间隙,且由于修复体被粘接固定在预备体上,减少了因就位方向及角度而带来的测量误差。但这是一种破坏性的测量方法,所有样本切开后无法复原;另外,测量平面并不能完全反映三维间隙,且粘接剂有时难与牙体组织区分[19]。

1.3硅橡胶复制测量法硅橡胶复制测量法(siliconreplicatechnique)是近年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测量方法,因其无创、操作简单、可多次重复,且可在口内操作等优点受到广大学者的青睐[20]。其操作方是在预备体表面及修复体组织面注入高流动性硅橡胶材料,然后将修复体就位于预备体上,模拟粘接。待硅橡胶材料凝固后,将修复体及硅橡胶粘接层同时取下,在薄层硅橡胶周围注入包埋材(常用低流动性硅橡胶材料)进行包埋,待硬固后取下即可切割测量厚度。Rahme[21]将此方法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粘接比较,发现硅橡胶印模测量法能较好地反映间隙大小。但是,这种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包括不易分辨硅橡胶上的冠边缘与预备体终止线,导致测量误差。Papadiochou[22]认为,在揭取薄层硅橡胶时,导致薄膜变形而影响精度[22]。

1.4其余测量方法除以上三种常用体外测量边缘间隙的方法外,Mitchell等[23]还采用轮廓测定法(Profilometry)测量边缘间隙。分别描记代型的边缘及修复体就位后的边缘,两者的差异被认为是绝对边缘间隙。轮廓测定法无需破坏样品完整性,通过计算得出间隙宽度。但只能在体外进行,且修复体就位的角度和方向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测量结果[23]。另外,一些临床常用的口内测量边缘间隙的方法包括肉眼观察法、探针检查法、千分尺检查法、薄复写纸测量法等。前两种方法仅可作为定性检查,方便临床使用而不能作为定量的科学研究方法。辛志强[5]认为千分尺检查法及薄复写纸测量方法不完全精确,仅能作为简易量化测量方法所使用。

2.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

2.1Micro-CT测量法Micro-CT(micro-computedtomography)可在不破坏样本的情况下了解样本的内部结构,分辨率高达微米级别,现已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及其他领域。Micro-CT应用于口腔医学主要包括种植体骨结合研究等[24]。Shin[25]使用Micro-CT比较不同深度髓腔固位冠的边缘间隙与内部间隙,Riccitiello[26]使用Micro-CT观察修复体与预备体间的间隙,可从各个角度观察,效果理想,同时可计算出间隙总体积。邬烈[3]在论述中认为,随着设备普及与费用降低,Micro-CT将在口腔修复体适合性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该方法对设备及人员要求较高、费用较昂贵,且由于需粘接后进行CT扫描,样本无法重复使用,因此并未广泛用于边缘适合性的研究。另外,由于CT的成像特性,目前常用固定修复体如金属烤瓷冠、金属全冠及嵌体等将在拍摄时出现伪影,这一点也将成为阻碍此技术推广应用的原因。

2.2数字化硅橡胶复制测量法Kane[27]提出硅橡胶复制测量法结合计算机辅助扫描技术,可获得更高的效率及更小的误差。其操作流程为,先使用扫描仪记录预备体表面形态,后使用高流动硅橡胶材料进行模拟粘接,待凝固后移去修复体,此时根据系统要求,在薄层硅橡胶表面喷粉后扫描,或直接扫描。将两次扫描的数据配准,即可得到硅橡胶薄层的三维数据,在三维检测软件中模拟切开及测量。这一方法沿用了传统硅橡胶复制测量法的方便快捷、低成本等特点,且能同时测量边缘间隙及内间隙[28],但喷粉将产生新的误差。该方法对扫描仪的精密度有较高的要求。

2.3数字扫描测量法Holst[29]等提出一种完全数字化的方法评价修复体适合性,称为“三次扫描法(triplescanmethod)”。此方法通过三次数字化扫描,先扫描预备体表面及修复体组织面,修复体就位后再次扫描,通过三维测量软件配准扫描文件,获得间隙三维形态,可进行各个角度的测量。此后,该方法被部分学者使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测量方法[30-33]。Boitelle[10]将此方法与传统硅橡胶印模测量法相比较,认为两种方法均具有一定可重复性,但使用三次扫描法得出的数据离散程度更低,更可靠。Park[9]提供了一种新型测量方法,称为“三维重叠分析法(three-dimensionalsuperim-positionanalysis,3DSA)”,与三次扫描法无显著区别。Schaefer[34]提出可采用测量均方根值(rootmeansquare,RMS)的方法评价修复体密合度。具体方法为扫描预备体形态及修复体组织面,将预备体形态反转后与修复体组织面形态相比较,RMS值越小则表明两者误差越小,密合度越好。此种方法虽不能给出绝对间隙值,但可帮助临床医师在椅旁诊疗时方便、快捷地获知修复体适合情况。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新出现的数字化测量方法,如点阵激光测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等,但以上方法目前暂未得到广泛应用[35,36]。目前可采用多种方法测量修复体边缘适合性,各方法各有优缺点及适用条件,近年来,虽然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量方法的文献报道较多,但仍有学者选择采用传统直接观察法、断面测量法进行测量,新旧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但是,可预期的是,随着扫描仪精确度不断提高及三维测量软件的改进,使用数字化技术测量修复体边缘适合性将以更可靠、更准确、更高效的优势,在临床及科学研究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3]邬烈,骆小平.固定修复体适合性的研究方法[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7,8(1):68-70

[4]赵信义.修复体边缘密合性评价方法[J].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1,20(2):61-65

[5]辛志强,王彦莉,刘继玲.全冠修复体边缘密合度临床测定方法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7):907-908

[6]任晓娟,孟贺,李金源.固定修复体边缘密合度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22):4096-4098.

[7]李学盛,李鸿波.固定修复体适合性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7,(6):726-730

[20]曾宪涛,姚馨蕙,李红文,等.预备体形态设计对数字化制作高嵌体边缘密合度的影响[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7,18(4):219-223

[24]王碧.计算机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3):63-64

[35]陈永刚,吕培军,王勇,等.全冠修复体边缘密合度的数字化辅助评价方法[J].口腔医学,2011,31(6):321-323

作者:杨洋 陈立 谭建国 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