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图书编辑的必备意识和能力范文

图书编辑的必备意识和能力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图书编辑的必备意识和能力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图书编辑的必备意识和能力

《科技传播杂志》2014年第十八期

1版权意识

在出版业全面数字化的全媒体时代,版权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要注意自己产品的版权保护,同作者签订合同中要注意对电子版权的约定,同电子书中间商的合作中注重加密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更要防止侵犯别人的著作权,要坚持“先授权,后使用”的原则,特别是目前互联网资源丰富,在取用时一定要合法合规,要注意某些图片公司设计的陷阱,在封面以及和图书内容相关性不强的图片选择上,要尽量使用自己的图库,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2服务意识

编辑而言,服务意识主要针对两类对象,一是要为作者提供服务,二是要为读者服务。作为以内容为销售本质的图书而言,好的作者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因此,编辑一定要放下身段,树立为作者服务的意识,不但能提高图书出版质量,而且通过给作者提供良好的出版体验,可以为编辑赢得后续作品的出版权,并借助作者的口碑效应,获得更多的作者资源;全媒体时代,编辑还要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意识,在选题策划阶段就要考虑充分读者和社会需求,只有那些读者喜闻乐见,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图书才能真正体现编辑的价值。另外,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同读者进行互动和答疑,对培养出版社的忠实读者和强化出版社品牌效应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专业化的意识

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编辑一定要有专业化的意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这里的专业化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要具备较强的选题策划、稿件修改、图书整体设计等基础编辑业务能力,在工作中要处处能体现出自己的职业素养。另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准自己的出书类别和方向。可以依托自己的专业学习背景,在某个领域深耕细作,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根据以往经验自己能够更擅长地把握市场的类别,做出规模,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最终打造出编辑个人的品牌效应。

4创新能力

图书出版是一种高智力的文化活动,独创性是其最大特点之一,虽然市场上一些跟风图书也取得了相当的销量,但更多的此类图书都以亏损告终,同质化是导致当前图书市场大量库存积压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全媒体时代,数字化和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促使图书由“生产—销售”逐步向“信息—传播”的模式转变,图书出版更加趋向于内容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编辑的创新能力成为了图书出版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在编辑理念上创新,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牢牢树立出版数字化、速度优先、与读者互动等理念,紧跟时展的步伐。其次要在编辑手段上创新,要积极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整合多种媒介,迎合读者个性化需求。

5数据信息的应用能力

全媒体时代更是一个“大数据”时代,从图书的内容到传播的媒介都已数字化,作为编辑而言,必须要具备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并加以应用的能力,包括读者的信息、作者的信息、市场的信息以及相关的专业学科和行业的信息等,数据信息的应用可以给编辑的选题策划提供灵感来源和数据支撑作用,特别是对图书的市场销售信息的分析应用还可以起到验证选题的有效程度和监督市场销售的作用。

6社交网络的应用能力

随着微博、微信、QQ、BBS、二维码等广泛的应用,社交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根据Globalwebindex最新调查显示,大约20%的用户每天使用社交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到1小时,有超过40%的网络用户估计他们每天花费在社交网络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借助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社会化营销的作用和空间都是日益扩大的,图书行业的这种效应尤为突出。通过社交网络可以和读者、作者建立密切的联系,可以及时了解相关学科领域的行业动态,可以准确的找到自己的受众群体开展更有针对性的营销宣传。

7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图书的编辑出版是个相对复杂的流程,需要不同领域的人、不同的部门共同合作才能确保质量和效率,编辑个人的能力再强,若没有他人的帮助和配合,也不可能完成一本书的出版工作。如今大多数出版社都实行编辑的事业部制,专业分工合作的趋势十分明显,这就要求编辑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另外,当前国家明确提出鼓励国有出版企业和民营图书工作室通过合作实现双赢,这就对编辑的交流沟通能力、内部的团队意识以及团队与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对新兴事物的快速接纳和学习能力

在全媒体时代,世界的发展速度超出大多数人的想象,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作为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媒介,编辑自己首先要对新事物、新趋势比较敏感,并较快地深入了解和加以鉴别,才能将其中有价值的、正面的信息对外传播。因此,对新事物的接纳速度和学习能力已逐渐成为衡量编辑水平的重要指标,编辑必须要与时俱进,学习新媒体的一切优势,积极探索多种媒介相互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并在合作中实现共赢。

作者:马文娟单位:东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