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管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育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1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符合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据统计,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20万人;2012年毕业生达到680万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创下毕业生历史之最,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就业岗位相对减少,使得2013年被称为“世上最难就业季”。⑥但实际上,今年毕业生人数将会持续增加,这一形式也不会立即得到改变。在这种情形下,如何缓解就业压力,是摆在政府和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而在大学期间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掌握创业知识、技能和技巧,促使大学生产生创业的欲望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难问题,还能够通过自己创办企业来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解决一批人的就业难题。所以,创业教育对在校大学生来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注重就业观念的转变。目前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就业是自己需要找到相对舒适的工作单位,而家长们也有这种倾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这种观念造成大学生在就业方面比较被动的局面。创业教育则要促使学生产生创业意识,将被动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人生与社会价值。
1.2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求,可以提高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改变,使得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其结果只能是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人才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这必然反映了国家在经济改革、产业转型过程中的困难,更说明了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我国的高等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较,只能说是一个知识传授的机器,在学生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方面具有很大的差距。这种教育方式发展到现在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抛弃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人才观念,大力加强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⑦高校仍是我国科研工作中的大户,是科技人才最为密集的地方。而拥有丰富资源的高校,其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却比较低,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与高校缺乏创业教育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在科研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贯穿创业教育的思想,吸引大学生的参与,并鼓励学生将创业活动与科研成果相结合,那么不仅使大学生的创业活动的成功率得到提高,高校的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也会得到提高,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管理学》课程性质决定了它在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中的重要地位。《管理学》是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吸取古今中外人类经济管理活动中所积累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以及管理实践的精华,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系统阐述了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者的伦理道德,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管理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创新等管理职能。创业意识的培养是创业教育的第一步,是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所以,通过《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与安排,可以有效地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管理学》课程授课对象的特征决定了在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中的必要性。《管理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后续学习的相关专业课程的基础,一般都要安排在大学低年级(大多数是安排在一、二年级)学习。而大学新生刚刚离开高中,还没有完全从高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思维模式和与方法中解脱出来。出现了学习目标的消失,学习动力的不足,学习方法的缺失,学习内容陌生等现象。正因为如此,作为《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就要正确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课学习的目标,教学内容上可以结合树立创业意识和创业教育,做到先入为主。
3《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的途径
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创业动机、创业兴趣、创业信仰与创业世界观等心里因素。⑧它集中体现了创业素质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与创业行为,并规定了其方向、力度,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强大内驱动力。⑨那么,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与高校的创业教育体系及其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3.1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与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湛军提出依据创业过程来设置创业课程。他认为,创业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创业机会识别、新企业创立、企业成长和持续成长或退出四个阶段。依据创业的不同步骤,创业课程的设置应该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创新能力教育、风险应对能力教育和管理能力教育。创新能力教育课程主要是如何进行旨在创新的环境与市场调查,如何发现创新点,如何开展技术、产品、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教育;风险应对能力教育包括如何处理来自企业内部的风险和处理来自企业外部的风险能力教育,包括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企业营销管理、售后服务管理、企业技术管理和企业资金管理等教育。⑩日本创业教育研究中心通过系统的问卷访谈(对象包括日本一些知名企业家、大学教师、学生),针对日本大学创业教育的模式提出了一个主要围绕创业精神和创业家资质能力,符合日本文化特色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创业精神和创业家的资质和能力两个大的方面。创业精神主要是指挑战精神、积极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探究心等五个方面;而创业家的资质和能力包括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表和表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执行力等。这个框架成为日本许多大学开展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参照。瑏瑡考察中外对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育需要嵌入到目前已经存在的大学课程体系之中,开发系列课程教学材料和课程模块。比如,针对《管理学》课程的性质和特征,开发专门的创业意识和能力教育的教学材料。教学材料的设计和改编在于跨学科的界限支持创业技能的发展,促进学生将自我雇佣作为未来的一种职业选择。比如说:对酒店管理、休闲、运动和旅游管理等专业领域专门设计和编制相关的创业课程模块等。尽管依赖于学生先前的知识和经验,但每部分教学材料可以独立使用,同时得到其他部门学习的支撑。此外,所有的资料都有“相关资源”的补充,几个部分的综合学习使学生获得更高水平的成果。
3.2《管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创业意识培育的内容有机结合创业意识是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内部动机,支撑着整个创业活动的运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的话,创业意识是创业者心理活动能动性体现,是创业者来源于自己的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进行加工,从而形成的创业设想,是创业者内在的强烈需要和创业的强大动力。瑏瑢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主要是由创业情感意识、创业需要和动机意识、创业价值意识、创业风险意识和创业素质意识等五个维度组成。其中,创业情感意识是大学生创业意识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大学生创业激情,指创业者从创业过程中感受快乐、兴趣和兴奋情感的因素。目前,大部分高校本科《管理学》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周三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这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教材结构框架以管理的职能为主线,其内容涵盖了管理学的基础原理。根据授课对象是低年级大学生的特点,首先要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方法,确立新的学习目标。其次,要将《管理学》课程的意义与创业意识有机结合,教学内容要与激发创业情感意识、创业需要和动机意识、创业价值意识、创业风险意识和创业素质意识等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基于《管理学》的创业知识体系。再次,教学设计在围绕管理理论掌握的前提下,充分融合创业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管理学》课程的过程中激发创业热情和兴趣。
3.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管理学》是一门强调实践性、揭示管理活动客观规律的理论基础课程。如果简单用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方法,那么很难达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教学目的,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所以,应该用多元教学方法,故事教学法与游戏教学法相结合,案例与实训相结合,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故事教学法与游戏教学法的应用。根据授课对象大部分是大一大二的学生,他们还没有摆脱高中时生学硬搬、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习模式,刚一接触《管理学》这种全新的课程内容,很容易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导致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故事教学法可以其趣味性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激发学习热情,打破满堂灌理论所带来的沉闷、僵硬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而通过游戏教学法的角色扮演等形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可以加强团队协作意识。在《管理学》授课过程中,运用游戏教学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同学们在分工合作中锻炼沟通能力,增强团队意识,通过完成任务培养起团队协作能力。案例教学法与实训的广泛应用。为了在《管理学》教学过程中树立创业意识,案例教学法是被广泛运用的教学手段。经验证,它对于学生认识企业和市场、培养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那么,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尽可能多用创业的案例不仅能引起学生学习理论的兴趣,同时也能够通过“潜移默化”使学生增加创业的意识;它可以把理论知识与现实市场联系起来,让学生有学有所用的想法,从而树立起创业的意识。如今大多数学校都建立了模拟企业实验室,在虚拟的企业模拟空间里,学生们可以操控企业运作过程,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模拟企业的运作中,在模拟运作过程中了解企业资源的整合技能,即避免了由于社会企业门槛高而不能实习的实际问题,又能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4师资队伍的建设“创业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复杂现象,不同学科都从其独特的研究视角进行观察和研究,这些学科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因此,对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目前,高校严重缺乏专门的具有创业知识和创业体验的创业教育专业师资。据调查,在我国二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有41%的高校既没有专职教师,也没有兼职教师,34%的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由校内就业工作人员、学生工作人员、经管学院老师或外聘教师兼任,仅有25%的高校有专职教师。而这些“专职教师”也大多数是“半路出身”,仅仅是接受过创业知识的培训,缺乏创业的实际经验。因此,加强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就刻不容缓。瑏瑣2010年5月5日,国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文件指出:“引导各专业教师、就业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社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要将创业教育的理念贯穿到《管理学》课程教育中来,我们需要吸收高质量的、专业知识与创业经验兼具的师资人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基于目前这种有创业经验的不在教师岗上,在岗上的无经验这种状况,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解决:(1)邀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界人士来参与辅助教学,做兼职教师,用他们的实际经验来弥补理论知识的空乏和艰涩,同时也弥补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2)转变观念,建立完备的制度,鼓励并安排创业教育教师去企业中锻炼,增加实际经验,树立创业、创新的观念,从而提高其日常教学的能力。结语目前,出于社会发展的要求,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的专门课程,大学生自主创业也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创业意识的培养则对以后创业行为的产生有决定作用。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教育理念贯穿到《管理学》课程中去,既是一种新的尝试,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石庆华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