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及重建范文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及重建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及重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及重建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然来临。在社会多元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媒体传播形式的不断增加,文学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大的挤压,相应的文学评论的生存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媒体给了普通大众很多的评论机会及很大的评论空间,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大众文学评论的热潮,但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文学评论的内核。全媒体时代,我们应在包容并蓄中寻找文学评论的新道路,即重建文学评论的精神品格,重建文学评论对时代的理解力,文学评论亟须融入全媒体时代。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精神品格

当前文学评论正面临着三大问题:一是远离大众视野,“养在深闺人未识”;二是以书评或软文的形式存在于各种媒体的舆论场中;三是被某些小圈子作为党同伐异的工具。而文学评论的真正读者及其对时代的理解力,却正在逐渐流失。如今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着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形势,文学评论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语现象,也失去了对时代的诠释能力。在这背后,所显现出的是文学评论的价值定位、作用以及现实功能的混乱。与此同时,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和多元传播形式愈演愈烈,在这种形势下,人人都可以发言,自然人人也都可以发表文学评论。这更加加深了文学评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矛盾。

一、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存在的危机

(一)文学评论出现了乱象

在20世纪70年代前,文学评论的最大问题是政治化,即一切文学评论都要兼顾政治,为了避免“文字狱”,不能随意进行评论,因此也就失去了文学评论的主体精神。而在当今全媒体时代下,文学评论则出现了其他的乱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商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商业的繁荣,一切事物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商业化,文学评论也不能幸免,而在商业化的裹挟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缺少思想内涵的文学评论,我们可以将这些评论形容成一种“评论泡沫”,它们本身的存在固然可怕,而更可怕的是评论者和读者都对这种现象习以为常。二是人情化。人情化的文学评论现象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现象,虽然现今各地举办的文学作品研讨会越来越多,举办频率也越来越高,是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却越来越少,很多时候人们只顾着将会场布置得越来越豪华、发放的参与福利越来越多,却忽视了研讨内容,使得研讨内容越来越单薄,甚至将文学评论这件事本身当作互相吹捧、说场面话以结交人脉的平台,从根本上失去了文学评论原有的意义。三是空洞化。随着媒体评论渠道的增加,出现了越来越多假、大、空的言论,很多文学评论整篇都在东拉西扯,而真正实质的内容却没有,或者有些看上去非常“高大上”,但实际上只是刻意用一些晦涩难懂、术语连篇的语言进行文字装饰,根本没有多少思想内涵,只是故弄玄虚而已。四是疏离化。现代社会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有些文学评论过于西化,与我国文学评论本身之间出现了很大的疏离,有的甚至直接利用外国批评理论来解读我国的本土文学,远远疏离了我国本土文化与社会形势。

(二)文学评论中审美体系的缺失

我国文学评论产生乱象的根本原因,其实是审美标准的缺失。在近现代,我国的文学评论经历了破、立两个阶段,其间不断渗入了西方文学评论理论及方法,但同时也打破了审美的局促与狭隘。尤其是全媒体时代来临之后,文学评论的审美从圣坛来到了民间,参与评论的人不再只有精英,普通大众均成为评论的主体。而与此同时,文学评论也渐渐变得非理性化、低俗化、媚俗化及过度娱乐化。文学评论其实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而对美的判断是需要一定的标准的,可现代文学评论却失去了对审美判断的准绳。这一现象,其实也反映出我国社会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社会价值观的缺失与迷惘。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多元文化的入侵,现代人的精神价值与审美价值出现了缺失和迷乱,从而使文学评论也丢失了审美能力。

(三)文学评论只有争鸣而没有共鸣

在全媒体时代下,文学评论早已不复以往作家与评论家们秉烛夜话的氛围,对立与争鸣取代共识与共鸣成为了常态。首先,是文学评论者互相之间的对立: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文学评论者们动辄互相对立,然后在各种媒体平台上互相抨击批判,而对他人的观点表示认同的声音却逐渐减少。其次,是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对立:如今,很多文学评论者的观点都非常极端,对一部文学作品及其作者不是“捧杀”便是“棒杀”,发表的言论都失去了中肯性,而作者也越来越不重视别人的评论,甚至有的作者直言自己从来不看评论,导致文学评论对文学本身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因此也就失去了文学评论应有的价值。再次,是文学评论与读者之间的对立:受全媒体时代的影响,现今的主流文学评论对读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小,对于很多普通读者来说,学院、专家及作家评论等甚至还不如一条微信推送或微博短评更有说服力。虽然说文学评论应当提倡百家争鸣,但不能只有争鸣而无共鸣,可若想产生共鸣,首先要具备一个大众所认同的评价标准,因此,缺乏评价标准是导致这一系列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所在。

(四)文学评论失去了时代担当

我国现今正处于社会观念急剧转变的时期,加之全媒体的发展,人们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阅读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学评论不能脱离于时代,但恰恰我国现在的文学评论失去了时代担当。由于受传统观念与西方现论的双重影响,新的话语体系逐渐失去了理解时代的能力,这导致文学评论也失去理解时代的能力。而失去了理解时代的能力,也就意味着文学评论亦失去了精神关怀能力及与读者的共鸣能力,而这正是文学评论的生命力之根本所在,一旦失去了它们,文学评论将变得不再有意义。真正优秀的文学评论应当是登高望远,而不是做追逐时代影子的追影人,只有能说出时代声音的文学评论,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五)传统文学评论格局的变化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文学评论所造成的最大影响莫过于全媒体传播引起了文学评论格局的变化。在全媒体时代中,人人都能将自己对文学的看法与评论发表在文学社区、大众论坛、空间、博客、微博以及微信当中,而传统的纸质媒体评论却越来越被人们忽视,这使得文学评论形成了新的格局。在新的格局下,“草根”们拥有的话语权越来越多,学院、专家及作家评论等精英评论的地位越来越不稳固。在精英垄断文学评论局面被打破后,大众参与文学评论活动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但同时“去精英化”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导致文学评论质量大大降低,因为草根大众在文学理论素养、文学知识底蕴以及文章写作技能等方面存在着客观上的不足。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亟须在精英化评论与草根大众评论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从而突破固化的文学评论体制,重新构建符合当代社会形势的文学评论格局。

二、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重建

(一)重建文学评论的精神品格

文学评论就像是一面供文学正衣冠以及反映时代面貌的镜子,但是现代人却忽视了它的本质作用。所以,当前我们亟须明确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进行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有什么作用?文学评论的意义是什么?文学评论的标准是什么?只有先获知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够重新巩固文学评论在文学及时代当中的地位。而若想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必须先摆脱当前文学评论过度商业化、人情化、空洞化及疏离化的现状,使文学评论不再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干扰,最大限度地维护文学评论自身的独立价值。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使读者信赖文学评论,而不是将之看作一种附庸风雅、人情来往以及赚钱的活动;也只有如此,才能够使文学评论回到根本,去发现文学的审美及寻找文学的内在精神价值。

(二)重建文学评论对时代的理解力

现代文学评论的种种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其对时代的理解出现了缺失,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因此,若想在全媒体时代下重新提高文学评论的价值与作用,首要任务之一就是重建文学评论对时代的理解力。现在的文学评论,不能脱离于时代,也不能只追逐时代的影子,而应当努力尝试对现下时代进行理解,体会当前的时代精神,包括精神当中的正面内容,也包括负面的精神焦灼与惶惑,并学会同情它们,超越它们。时代关系着命运与人心、理想与梦想的追寻、现实的困境、人类的基本价值以及民族的特性,所以文学评论也要关心、理解及体会这些内容。同时,文学评论不但要关心时局的变化,更要关心那些永恒不变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文学评论符合时代的需求,为现代人所理解与认同。

(三)文学评论亟须融入全媒体时代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学评论如何能够快速融入其中,寻找到一条有利的生存之道,是当前亟须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全媒体时代乃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全媒体平台,找到能够适应于全媒体时代的文学评论发展策略。笔者认为,当下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让学院、专家及作家评论与媒体评论等各自找准自己应有的位置,具体来说就是,前者应当将重点放在理性研究上,而后者则应当重点寻找有效的全媒体传播途径及话语策略,重建媒体评论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二是在保证文学评论深度的同时,尝试寻找这类评论在全媒体中的话语方式,也即寻找文学评论内部的力量及其与外部的对话方式;三是大力强调和推行文学评论的多元共生,有效调整文学评论者之间、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之间、文学评论与读者之间的关系,直面草根大众评论的兴起现状,抱着共融共生的态度来重建文学评论理论体系与价值观。换句话说,全媒体时代下的文学评论并非草根大众对精英的造反,也并非精英对草根大众的教育,而是草根大众与精英共同在改变游戏规则,共同创建一个草根大众评论与精英化评论互补的文学评论新格局,从而使文学评论真正主体回归,并在全媒体时代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当今的全媒体时代下,我们仅仅采用“失语”“缺失”等词语来描述现代文学评论,是不够客观的。当前的文学评论,存在着商业化、人情化、空洞化及疏离化的深层问题,它们使得现代文学评论陷入了巨大的危机。文学评论不能失去对时代的理解力,应当洞察时代,超越时代。我们若想摆脱文学评论的现状危机,必须要重新审视全媒体时代给文学评论带来的变化,积极去适应这个时代,并站在时代的高岗上来理解与体会时代的精神面貌。

参考文献:

[1]吴长青.评论视角多样化,理论视点专业化———“首届网络文学评论大赛”综述[J].名作欣赏,2017(10):58-63.

[2]郭军.论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重建[J].贵州社会科学,2014(7):39-43.

[3]郭军.论全媒体时代文学评论的寻路与重建[J].云梦学刊,2014,35(3):87-93.

[4]王保生.《文学评论》编年史稿(1957—1966)[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9(2):23-61.

[5]朱寿桐.文学评论的历史形态与当展[J].创作与评论,2014(2):4-12.

[6]刘锦璐.对网络文学评论的窥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1):122-123.

[7]费巍.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及提升方法浅谈[J].文学界(理论版),2013(1):41-41.

作者:白静 单位: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