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内河航道预防性养护管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交通企业管理杂志》2015年第六期
一、预防性养护的特点
内河航道预防性养护是一种系统的理念,在理解并应用预防性养护技术时常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同样的一种养护措施(如航道疏浚),既可以是航道预防性养护,也可以是矫正性养护,甚至可以是航道整治工程。如果要加以区别,预防性养护应具有如下特点。
1.养护时机合理预防性养护是对航道系统采取的一种高标准的养护方式,要求在航道系统健康状况良好时就开始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使航道系统始终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2“.未雨绸缪式”的特点预防性养护实质上是一种周期性的强制保养措施,通过采用先进的病害检测技术,增强人们对航道系统早期病害的认识。这并不侧重考虑航道系统是否已经有了某种损坏,而是提早发现隐形病害,并施以正确的养护措施。因其具有“未雨绸缪”的特点,故预防性养护技术对病害更为敏感。可用木桶理论来解释预防性养护技术的这一特点。以航道系统中船闸为例,船闸建筑物损坏有多种表现形式,如裂缝、撞痕、漏筋、蜂窝、平整度不足、水汽泡等。将每一种船闸损坏比作木桶的一块板,桶中的水代表船闸服务水平。木桶理论认为,决定木桶盛水多少的不是最长的板块,而恰恰是最短的板块。预防性养护技术正是着眼于这一最短的板块,即着眼于船闸的某种单一类型损坏,在这种损坏继续恶化之前就采取合适的修复措施,使船闸服务水平始终维持在最优状态。在修复某种损坏的同时,其余的损坏也可顺带得到修复。
3.预防性养护具有周期性预防性养护标准高,而航道系统健康寿命和使用性能随时间的变化在逐渐下降,因此必须实行周期性的养护措施。即定期开展航道系统检查,采集航道系统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当航道系统使用性能降到预定标准时,应及时实施养护策略,恢复航道服务功能,如此循环往复。江苏省内河航道一般每年进行2~3次维护检测,实施预防性养护可增加检测频率。特别是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病害的航段作专项检测与评价,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实施养护措施。因此,预防性养护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相对于另外两种养护类型,养护周期短、频率高。
4.科技化程度高内河航道预防性养护离不开先进的检测手段。先进的检测手段效率高,不仅能满足预防性养护的检测频率,而且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和科学性,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模式的不断更新,学术界提出了数字航道的概念。所谓数字航道,就是采用先进的数字和信息技术,实现航道属性中航道空间河势、航槽、水深、水位、助航设施等主要信息的数字化,对航道自然条件进行实时采集、量化分析和综合处理,建立预警机制,实现科学决策,同时运用动态的现代化服务手段,提升内河航道的服务水平。数字航道的核心部分是电子航道图的制作和应用,在电子航道图的基础上结合船舶跟踪导航系统、航标遥测检测系统、水位遥测系统及系统支持平台,实现航道养护的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江苏省“十一五”末在苏州、常州、无锡、南通、淮安等市基本实现了全部发光航标的遥测遥控,将航标信息数据全部录入航政管理系统,实现了航标数字化管理,将航标养护管理由定期人工巡检变为预防养护。苏北航务管理处制作完成了符合S-57海图标准的1∶2000苏北运河全线电子航道图;“十二五”江苏省航道局规划全面实施数字化航道建设,这为江苏内河航道预防性养护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可预防性航道管理部门运用检测设备对航道系统状况连续检测、评价3~4年后,将会获得一组连续数据,然后应用模型计算内河航道使用性能的各项指标,再根据计算结果综合评价航道现状,预测未来航道状况。通过内河航道状况的检测、评价和预测,对出现病害或预测即将出现病害的航道适时采取适宜的保护性养护措施,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预防性养护是在内河航道系统全寿命周期内阶段性使用多种预防性养护措施构成预防性养护体系,与矫正性养护这种“临渴掘井”式的方式不同,预防性养护是一种主动式的养护,具有可预见、可计划的特点。
二、预防性养护类型
内河航道养护类型大致可分为3种:应急性养护、预防性养护和矫正性养护。
1.应急性养护(也称抢修)对航道而言,应急性养护是指突发水路交通事件或局部航道条件恶化,而影响航道维护尺度时,为及时恢复或改善航道条件而实施的调标、改槽、疏浚等应急措施。对船闸而言,应急性养护是指因船闸的门机电设备、水工建筑物等突发故障,造成船闸停航或影响船闸安全运行情况,需要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保证船闸迅速恢复通航;以及为确保船闸安全运行,而组织实施的船闸水下检查、设备设施检测和监控巡查等相关工作。
2.预防性养护(主动式养护)预防性养护的核心是要求采用最佳成本-效果的养护措施,强调养护管理的计划性。预防性养护可分为3种情形:当航道系统发生病害后,通过养护措施使航道系统恢复到发生病害之前相同的状态,称为最小养护;如果航道系统经过养护后变成全新状态,称为完全养护;如果航道系统修护之后处于较新状态,即介于完全养护和最小养护之间,称为不完全养护。航道系统属于不完全养护,因为如果不采取重建或整治,通常航道系统修复后基本上都无法恢复到全新的状态。
3.矫正性养护(被动式养护)矫正性养护即传统的修复航道系统的局部损害或对某些特定病害进行的养护作业,适用于航道系统已经发生局部的结构性破损,但还没有波及全局的情况。显然这是一种事后、被动的养护方式,治标不治本,各种局部病害逐渐积累起来将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形成全局性的结构性破坏,最终导致昂贵的整治或大修工程。
三、预防性养护的意义
江苏省内河航道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对现有的航道网实行预防性养护,对于保持航道完好率、防治早期破坏、控制养护成本,协调资金与人力、物力的需求,优化资金调度分配,优化内河航道网的管理体系,避免投资波动幅度过大等具有重要意义。
1.预防性养护可延长内河航道使用寿命预防性养护在延缓内河航道退化、延长内河航道使用寿命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预防性养护依据采集的内河航道信息,运用现代化的检测和评价手段,准确地掌握内河航道的发展规律,在航道功能状况良好的情况下采取科学的养护手段,使各种病害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采用航道护坡维护措施,对提高原航道等级没有任何效果,但在修复航道功能性损坏的同时,可间接防止河岸冲坍、稳定河势,减小水动力轴线摆动等,延缓原航道结构性衰退,延长内河航道使用寿命,推迟内河航道系统整治或大修工程。
2.预防性养护可充分利用养护资金,有效减少病害预防性养护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检测手段对内河航道功能状况进行评价与预测,在考虑航道通过量、等级等因素的基础上,对内河航道使用功能按优劣进行排序,为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提供了依据。在资金分配上,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先处理那些即将出现问题的航段,让内河航道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使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利用。预防性养护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都比较简单,而等到内河航道系统严重损坏时,则需要更复杂的维护措施,费用成本会大大提高,这说明预防性养护是降低修护费用行之有效的方法。
3.促进内河航道养护现代化,调动工作能动性在实施预防性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多种科学技术,养护专业人员的工作简单而不繁琐,这能够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动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为内河航道养护事业服务。
作者:赵伟娜 陈天瑜 单位:连云港市航道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