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创新教育与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构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必须面对的现实境遇,创新教育应对现实深化改革过程中无疑是对接这一现实挑战的有效路径。它不仅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出发点和生命线,其理念的提出与运用也逐渐成为解决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相抵牾的着眼点。优化创新教育的意义增长点,不仅关涉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完成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良性对接,更决定着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前途。
关键词: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实践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研究汉语言文学现象和文学规律的专业,是人文学科中的主干专业。自创建以来,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高校、研究机构的综合性人才。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国家教育科技和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发展困境。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之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所学专业不精、不专,缺乏个性,特点不明显,应用性不强,就业竞争能力薄弱,出现了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课程设置内容与教学内容不相适应,教师素质与人才培养定位不相适应,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升与专业培养不搭界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本论文以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为调研对象,以创新教育观为基础,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致力于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致人性于全”素质和能力在社会竞争中的核心优势。在创新教育体系下,致力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方向性调整。重点在于关注学生的能力提升与心灵成长,从培养“知识单一”的人才到培养融“技能”于一体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一.厘清创新教育的理念,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中,因传统结构性缺陷,会出现故此失彼的现象。是培养只懂得专业知识而无专业能力的人?还是培养“有用的工具”而不能“和谐发展”的人?是只专注于就业导向还是忽略“致人性于全”的素质培养?是传统的教师的导入为主还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自主学习为主?这些问题常常萦绕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线教师的头脑中,成为他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解决教学困境、深化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一发展规划纲领,无疑是为专业教师的专业培养提供了较为清晰的发展路径。创新教育是解决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瓶颈的重中之重。即专业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质量要在社会实践和应用中才能得到衡量和检验。社会实践表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着力培养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扎实的专业素养,富有创新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向,才能在兼顾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完成对接社会需求和社会竞争力的现代转型。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结构性就业困境,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趋势之一是毕业生和就业人口日趋庞大。据资料显示,2015年-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依次为749万人,756万人,795万人,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为820万,就业和创业均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相比较于十年前,以二倍甚至是三倍的速度递增。劳动保障副部长张小健说:“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而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1何在浩浩汤汤的就业大军中崭露头角,就业特别是高质量就业,显然是摆在高校和毕业生面前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针对就业市场的多方调研和考察,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非常强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面临着应用型的转型。因此,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成为专业发展题中应有之意。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创新教育观的大前提下,要想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水平,要想毕业生在社会需求面前有更大的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就业,就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坚持“应用性”和特色化,着力提高学生的“一基三能”,构建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第一,优化学科基础课程的基础上,精讲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教师要在理论课程的讲授方面要做到心中有丘壑,对理论知识的内涵与外延要做到烂熟于心,在知识的传授方面做到深入浅出,易于接受。学生要寻找到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利用课上和课下等宝贵的学习时间,扎实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做到举一反三。第二,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增大学生选修课程的门数,鼓励学生跨类选修学科基础课程,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和发展趋势。选修课程的设置一要关照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做为长线传统学科的特点,围绕这基础专业课程加以拓展和深入。同时要结合社会需求,多开设一些应用性和实践性强的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实际能力。第三,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工作室课程、理论+实践环节课程和第二课堂及相关技能培训课程等,这些课程在课程内容、班型、上课时间、人数等方面要照顾到实践课程的特殊性,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现理论课程无法达成的教学目的,在就业导向发挥方面更容易得心应手,为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需求的特色复合型人才做了前期的准备。
三.转变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丰富专业教师的教学方法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过程中,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是重中之重。教师既是创新教育理念的凝练者,也是创新教学活动的推动者和执行者。教师需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吸收前沿的和当下的一些知识,在思想认知上融入创新观点,并能做到优化活用,与时俱进,才能跟得上现代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教学模式上力求昌明理论,融化新知。改变传统的老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探求有意义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的全程中。具体做法比如尽可能较多地开展一些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活动,课堂上以问题意识带动学生课堂上积极思考,以积极的学习者的身份全程参与课堂学习。课下探求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查阅资料,夯实基础,弥补不足。扩充学生课下的学习内容,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积极思维,搭建课堂学习与课后学习、实践的桥梁,把课堂作为锻炼学生认知能力,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平台。大胆尝试多种渠道,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有全员参与意识、“大课堂”意识等。
四.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构建能力考核机制,实现学生实际能力的全面提高
充分发挥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训为主线,以能力为目标”,构建充满活力的互动课堂。采用辩论赛、朗诵比赛、古诗文竞赛、学术论坛、戏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广泛参与,在实践中得到真正的锻炼。学生参与的次数和效果均计入考核范畴,增强学生实训的基本技能。要进一步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是开展实习教学的基本场所,也是保证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更是全面提升学生实际能力的硬件保证。实习基地分为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两种类型的实习基地交互使用,各自发挥优势,构建稳定、全面、灵活的基地使用体系,涉及到了文秘、新闻、媒体、行政等多个领域,尽可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优化考核方式势在必行。就现有的考核方式而言,很多课程成绩的的给出多以一次性考试作为主要的参照。事实上,卷面成绩并不能完全检验学生学业习得的情况,尤其不能完成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检验和考察。更合适的考核方式是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通过卷面成绩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成绩,完成对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素养的综合考察。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探索更加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更重要的是完成教师和学生教育与接受教育的理念转型。中国教育报报道:“根据近年来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最看重的五个指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其中‘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被用人单位视为我国大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2总之,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中的课程设置、教师的角色定位、学生的学习方式等等一定要紧紧跟随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模式鲜明的特色和与实用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品质素养、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水平,是考察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竞争中的重要指标,也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广阔就业前景和多向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冯蕾.劳动保障部:四大举措保大学生就业[N]光明日报.2007-01-08(5).
[2]曾湘泉.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高校如何作为[N].中国教育报,2008-01-07(2).
作者:丁颖 单位:大连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