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阅读文化的发展对阅读推广的启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阅读文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各种阅读文化的变迁呈现出交互影响的嬗变轨迹。本文从阅读形式的角度,以阅读文化的变迁为基点,探讨电子信息系统时代阅读推广转型的必要性。
关键词:阅读文化;阅读推广;启示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维系中华文明的血脉,使之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正是图书从古至今的积累和流传。我国有重视阅读的传统,阅读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文化的进化体现为一个历史过程,从口耳相传到文字记录,从手抄本到印刷本,再到电子信息系统时代,不同阶段的文化因时代不同呈现出差异性,阅读的形式随时代不同而变化。阅读本身就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通感体验”,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不同的阅读体验形成不同的阅读文化。从现实的横轴可分为市井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从历史的纵轴可分为传统阅读文化、近代阅读文化、当代阅读文化。随着物资条件的改善及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各种阅读方式及文化越来越呈现你中有我的“共生现象”,呈整合性状态发展。阅读推广的趋势呈现出相互包容、叠加发展状态,文化传播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图书馆的专业性、权威性和独特的馆藏资源使其成为推广全民阅读的一个主要阵地。在新媒体时代,图书馆如何利用“通感体验”,捕捉潮流导向,发挥好信息载体及信息流向中介的功能,实现阅读推广,以满足公众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阅读文化的内涵及本质
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阅读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活动,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过程。人们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探知未知,创造自我。对阅读的认识和研究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由于有了文字,就可以把语言的声音信息转化为视觉信息,并把它长期地保持下来。阅读文化可以理解为在阅读这一主动思维过程中,对阅读内容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后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的升华,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与阅读有关的价值观念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与精神活动的体现。
二、阅读文化的时代性
(一)传统阅读之说听(最古老的传承方式———民间阅读)人类最初是靠口耳相传了解历史。自从有了文字,文字的发明拓广了知识的传播方式。不过在远古时代,摆弄文字的只有极少数的“巫史”一类的人,掌握文字的是少数优势的有文化的人的特权。但即使是目不识丁的普通百姓也会有阅读经验的,因为他们有机会听别人朗读和讲说“书”的内容。据史载,在周代之初,就有关于瞽朦(乐官名,由盲人充当)“讽刺诗”的记载。汉代则有搜集整理并讲说来自民间“街谈巷语”的风俗、故事的稗官。到了唐宋,特别是宋代,更出现了一大批专门以讲故事,小说为职业的“说话人”,市民阶层听说话成了一种最普通的娱乐。听别人讲述,这也是一种阅读,是间接的阅读。在农耕时代普通老百姓没有识文断字的能力,这种间接的阅读直接跳离了文言文复杂晦涩的文本,由于形式简单,价格低廉在农民与市民的亚文化圈广受欢迎。历史题材《三国》及魔幻题材《聊斋》等广为流传,这种以声音传播为介质的口头文学,具有受众多,覆盖面广,生命力强的优势,从古流传至今,从文化形态来看这种文化是一种俗文化,是市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传统阅读之诵读(农耕社会的主流———精英阅读)春秋战国和秦汉时代正式的书籍开始出现。书籍的出现,为诵读提供了基本物质基础。“读”是“听说写”等能力的纽带,是这几种能力的衍生和拓展,并促进这几种能力的运行和发展。在纸发明前,文献是很稀缺的,如《汉书·艺文志》仅著录13269卷。到了宋代以后,雕版印刷尤其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进一步促进了古代图书的发展和流传,为诵读文化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在文献稀缺的时代,个人藏书非常有限,读书十分不易,书多借读,且纸书的副本少,书之流传靠借阅和传抄。袁牧在《黄生借书说》中写道:“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由于知识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图书文献被视为私有珍品,不仅私人藏书“书不出阁”,就连国家藏书也被皇帝视为“退朝以自娱”,据为皇室所有。因为书的稀缺性,古代中国重视高声朗诵,熟读成诵。同时古典时代书籍的编排方式也适合诵读。古典书籍是以汉语言文言文为载体,格律严谨,在字数、句数、平仄、对仗、用韵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遵循的是自然语流。中国传统的以诵读“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私塾授课,也主要是以背诵为基本教学方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影响深远、大受欢迎的蒙学读物几乎都是用韵语和对偶的形式编排形成的。比如四字一句的千字文每一句都有具体的意境。中华经典诵读的实质就是“口诵心惟”。这个时期,以倡导内贤外王,追求修身养性为主流的文化导致了诵读文化盛行,通过吟、唱、诵、背、及听、说、读、写、悟来培养心理层面的审美美感和提高思维的深度,诵读文化生长的土壤是建立在士文化的基础上[1]。
(三)近代阅读之默读(机械化印刷时代的大众阅读)1450年左右,德国工匠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术问世。古登堡印刷术问世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书籍增多了。清末开始,大量介绍西方政治、科技、文化、技术的书籍被引进国内。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品大众媒介迅速普及,纸张时代从此来临。印刷品的大量出现,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和科学启蒙、社会进步;文献的激增时期也是文献自由流通时代,人们一改过去借读和抄读的阅读方式,以购买与借阅为主,阅读变成很私人的事情。伴随印刷文化,眼睛加快了速度,声音被迫沉默,人们开始更加习惯默读[2]。尤其到了近代,随着白话文的盛行及西方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经典诵读被视为死记硬背的注入式教学方法而开始被忽略。这个时期的阅读特点,实用的学习型阅读增加,休闲娱乐型阅读开始出现,然而知识由垄断到普及的过程中也来带了负面影响,写作与研究水平下降的同时思想与传统文化也出现了断层。
(四)当代阅读之立体感官阅读(知识大爆炸时代的全民阅读)19世纪广播、电影、电视相继出现,不仅彻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而且挣脱了文化传播中不可少的物质(书、报、刊)、运输(通过人及交通工具把印刷品送到读者手中)的束缚,为信息传播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空中通道,开启了全民阅读的序幕[3]。到了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阅读方式更加强烈地冲击了传统阅读方式:一方面,由于新媒体结合了文字、图片、声音、语音、动画等一切可以运用的符合形式和介质,使得人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视听美感和审美通感,新一代阅读者(即一出生处于电子时代—网络原住民)更习惯现代科技带来的屏幕阅读(电视阅读、网络阅读、手机阅读),人们的阅读动机发生了潜移默化的转移,娱乐休闲成为很多阅读主体的主导动机,而文化传承,思想积淀对思考和记忆的控制,则拱手让给了强大的电子信息系统。电子阅览时代挤压了纸质阅读的空间,娱乐化已经成为当下信息传播的主流方式。另一方面,多元价值的人文环境使得社会阅读风情低落,例如图书馆借阅率下降,实体书店萎缩,经典阅读减少,强调过分使用和浅尝辄止的浅阅读增多[4]。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利用传统民族文化的群众基础,运用现代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注重个人的体悟和心性的提升,讲究思想的深邃,做好国民阅读文化推广的“古今嫁接”工作尤为重要。
三、对阅读唤醒的新尝试、新突破
到了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报纸书籍、广播电视、互联网已在文化传播领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它们各有特点,互动互助,共演共进,传统的阅读概念和阅读方式得到重新定义及适当拓展,阅读的视觉乐趣已经传递到听觉、嗅觉、触觉、视觉,阅读对象拓展至声音、画面、数字影像和参与体验,传统的阅读推广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代对阅读推广的要求更加强调与时俱进,雅俗共赏[5]。文化的“痛点”常常可以转化为传播的“热点”与多媒体“槽点”,比如最近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在节目的呈现形式上,借鉴了最流行的综艺形式,让冷清已久的文化类节目再度闯入观众视野。然而,不管节目的形式如何新颖多变,文字才是节目的内核与灵魂,而最能打动观众的,还是文字的力量。拿刘欣的话来说,是“以文字为介质,以情感为窗口”,他们的作用不仅仅是在节目所持续的几十分钟时间里让观众感动,而是引导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是否距离经典,重新体会感受久违了的文字的力量。
四、成功阅读推广实例分析———《中国诗词大会》
(一)概念策划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紧紧抓住了中国受众的诗词文化情结,掀起起一股全民诵读经古诗词的热潮。《中国诗词大会》通过电视传播手段,让电视受众以“会诗”的形式与选手对话,与前人对话,与历史对话,与生活对话,并在这一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审美情操。中国古典诗词的多元文化信息,与电视手段的有机结合,也使得《中国诗词大会》形成了诗样传播调性与多元文化传播形态。“这使得节目充满了诗情画意,在强化哲理的同时没有酸腐的道学气味。”[6]
(二)内容设计在电视画面的设计上,一轮圆月为背景,配以书画或者非常有韵味的音乐,很适合古典诗词。百人团的答题情况,万箭齐射又具有动感和现代感。参与面大,提高了竞技性、趣味性、娱乐性、不确定性。作为评委的四位嘉宾,从诗的来源、历史典故、人物背景来解读诗词,增加了观众的理解深度。线上和线下,听众与讲者积极互动、观点博弈,在一定的节目框架下完成意见的自由交流与碰撞,契合了互联网时代平等、互动、多元、参与、挑战等特点,以接地气的方式创造了非凡的关注度[7]。
(三)推广效果据央视数据显示,第一季全部10期累计收看人次数达11.63亿。网民将其称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认为它唤醒了观众的诗心,重燃了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2017年2月7日,第二季完美落幕,但舆论关注热度并未消弭,从对节目本身的热议,逐渐转为对中国古典文化现状及未来的深思。根据谷尼舆情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2月9日至15日,以“中国诗词大会”为关键词,网络新闻有相关文章3854篇,微信文章2387篇,论坛984篇,微博约5万条。连日来,这股诗词热走出了银屏和虚拟世界,持续升温。据了解,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诗词大会》已正式出版。中国诗词大会热传之际,正值学校开学之时。很多学校趁机将诗词学习与语文教学相结合,纷纷组织诗词大会等传统文化学习活动。“飞花令”成为时髦的词语。
五、对阅读推广活动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梳理阅读文化的理论脉络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时代变迁影响着读者对读物和读法的选择。归根结底,是不同时代需求下阅读体验的选择。各种阅读方式的孕育、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条件的孕育、阅读文化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时代的特征。另一方面,阅读又是历史传统的延续与传承,阅读文化正是在这种变迁与永恒的矛盾中展开的。阅读的变革伴随着人类科学进步的变革,新的形式和旧的形式相伴相随,呈现出互动互组,共进共演的共生状态,创新的文化为原有的文化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新机遇,开拓新空间[8]。
(二)建立软文化·硬科技的体验式阅读推广模式结合成功案例及理论梳理,建立系统、高效、特色的阅读推广模式可以尝试下述方向:1.从远古时代的口述阅读,到文以载道,再到电子信息系统时代(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人们的阅读体验和思考逻辑全然发生改变,更加容易获得感官上的“通感体验”(听说读写看思并存,眼耳鼻舌身意并用)。传统阅读体验和现有体系出现了思想层面断层,如何继承和书本作者开展深入和细致的对话传统阅读,深沉挖掘我们传统的经典著作的内涵,重新体会感受久违了的文字的力量好的阅读体验,链接好过去、现在、未来是个要研究的课题。尽管电子系统的能力是那么的强大,然而文字才是注重文化的内核与灵魂,体现文化的软力量。我们在尽情享受互联网慷慨施舍的同时,需引导大众的阅读趣味和阅读倾向,探寻阅读文化的本质。文化的本质是精神的、情感的、审美的,主要都靠体验而来。只有让人们在传统文化中得到快乐和收获,传统才会进入人们的精神和心灵。要用创新的方式将优秀的历史文明与当地生活贯通与融合,让传统渐渐成为一种记忆,一种认同,一种情怀。2.随着社会的变革,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普及,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态,精英教育越来越走出象牙塔,倾向大众教育。在人类文化史的演进过程中,“雅”与“俗”始终扭结在一起,既对立又互相渗透,雅文化经常接纳俗文化中的雅化部分,俗文化时时转化为雅文化。雅文化俗文化此起彼伏互相促进。紧跟时代步伐,在保持我们深度阅读和深度思考能力的同时,以具有科技性、知识性、竞技性、趣味性、娱乐性推广形式,选择观众最感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带动大众齐参与,由象牙塔走向平民百姓。
六、结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样名言也适用于今天的图书馆阅读。关于“最坏的时代”,危机是多方面的,新技术的冲击,社会信息渠道日益多样化,阅读娱乐化,读者对图书馆的依赖程度降低等。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阅读缺位或阅读弱化就会出现社会问题[9]。但我以为,这也是“最好的时代”,各种新技术的涌现,并在阅读中迅速得以应用,极大地扩大了阅读的领域,海量的信息,方便的检索,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给图书馆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这是我们的前辈不曾遇有的大好时机和发展机遇[10]。风口上,只要把握潮流的热点,通彻阅读的原意,还原文化的本质,将时代特有的个性通过技术手段重塑,深层挖掘文化本质精神的、情感的、审美的身心体验,利用创新的展现方式,多元的文化传播形式就可以让我们的阅读,我们的文化,穿越历史的时机和空间,在新的时代赋予以新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李颖单位: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